从“保驾护航”到“固本强干”

来源 :中国农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前召开的"农业绿色发展论坛暨2020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优秀范例征集结果发布会",不仅为行业提供了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优秀范例,现场表彰了44家示范企业、52个创新产品及20位"双减之星"。更重要的是,向我们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肥药"双减"已经进入纵深阶段,农业投入品的重要功能,需要从过去的"保驾护航"向"固本强干"挺进。这是一个观念性的变革,也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
其他文献
我国传统道德中的绝大部分道德规范或德性要求在孔子《论语》中即已得到阐述;孔子对这些道德规范或德性要求的阐发与情感好恶十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孔子认为,一般而言,个人情感好恶的道德性决定于其好恶对象的道德性;但从根本上说,个人情感好恶的道德性决定于行为者本身的道德性;好学是培养个体道德的根本途径.孔子在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中注重情感好恶,这在现当代道德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启示与现实指导意义.
新技术浪潮下身体对于传播的重要价值亟待学界重估.从认知传播学视角出发,运用具身认知这一当代认知科学的核心概念重新检视传播的基本特征和内在逻辑将会发现,传播是具身的,即:体认性的、根植于具体时空情境的,以及"交互耦合的动力系统"模式的.新技术背景下的主流价值传播应超越大众传播时代的离身传播范式,载入具身传播框架,从接受界面、内容生产、环境交互三个方面开启创新:激发认知主体感官运动系统整体的沉浸式体验和互动身体实践;通过"共情"与"共境"深度嵌入认知主体所处具体情境;满足认知主体的现实需求、建立强互动社交链接
媒介社会化程度的加深进一步推动网络舆论成为公共言说空间的重要补充.但网络虚拟性、匿名性也催生网络舆情极端甚至暴力演化的泛在危机.近年来随着舆情认知研究的推进,出现了从语义、语用、修辞等语言学微观视角展开的归因分析.自然科学进路的数据统计和量化实证在一定程度上因为对语言潜意识表达以及交际过程中主观能动性、意向性动态判断分析不足而容易陷入机械数据处理并忽视语言本质的交往和语境功能.基于塞尔"意向性"言语理论,借助舆情个案言说文本的"深描",从如何言说(语料库收集)、言说者有何预设集体意向(意向性判断)、受话人
实践表明,民事诉讼复议制度对于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平衡和制约法院的司法权力、实现程序正义、维护司法权威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民事诉讼复议救济量少面窄;民事诉讼复议审查情况各异,运行程序不尽相同;民事诉讼复议裁决的效力终裁不终;民事诉讼复议裁决文书的质量参差不齐等.对此,需明确民事诉讼复议制度设置目的和功能定位,厘清民事诉讼复议制度与其他诉讼制度间的关系,规范民事诉讼复议制度立法,以期实现民事诉讼复议制度实践功能的充分发挥.
研究建党百年以来党如何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对理解中国共产党作为使命型政党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以历次党代会报告及若干次重要会议公报为文本,采用Nvivo12软件,通过具象化"使命"确定一级编码,筛选党的治国理念和行动方针作为二级编码,进行词频分析、关联度分析可知:中国共产党践行使命的百年征程历经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与新时代四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中国共产党都具备高度政治自觉,能一以贯之地牢守以人民为中心,通过不断自我革新保持先进性,凝聚各方智慧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伦理认同是主体对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在伦理层面的认同,即主体对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为一种伦理共同体在积极心理趋向和道德态度基础上的认可、接受和
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历史就是不断开展伟大斗争的历史。伟大斗争不仅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的显著标识,而且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推进了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不
新消费的可及性可以理解为新消费品与服务的可获得性、价格的可负担性、使用或享用手段与技术的便捷性、与社会伦理及价值观的适配性.作为一个具有多学科内涵的概念,可及性为新消费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建构提供了新思路.新消费可及性的现实价值主要通过提升"双循环"的需求链水平、产业链水平和价值链水平等途径实现.提升新消费的可及性,需实现供应链系统从外向依存向自主可控转变,科学技术创新从注重应用创新向应用创新和基础创新并重转变,居民收入结构从哑铃型结构向纺锤型结构转变,新消费基础设施从非均衡发展向均
湘西永顺县双凤村传统建筑装饰图案反映了土家族的信仰崇拜、道德伦理和求福愿望。传统建筑装饰图案反映了土家族的土地崇拜、祖先崇拜和仙道崇拜,其或因环境影响而产生,或因
宗白华用"有隔有通"概括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空间观念,"有隔有通"的意思是说,中国古代建筑是隔出空间的艺术,同时它又追求空间的内外交通.宗白华有关隔的理论源自德国美学与建筑思想,有关通的观念从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哲学中转化提炼而来.可以说,"有隔有通"融合了中西美学和建筑理论,是中西学术共同推进的产物.更重要的是,"有隔有通"的空间观体现了"时空合一"的观念,从"有隔有通"与"时空合一"的观念看,中国古代建筑与西方现代建筑存在相似性.这种相似表明,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同时也是世界的和现代的,对"世界美学"的建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