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45002广西柳州市柳钢医院
摘 要 目的:观察G22【sup】#【/sup】Delta静脉留置针行周围动脉穿刺插管术的可行性。方法:将临床麻醉中行周围动脉穿刺插管术69例病例分为两组,A组31例使用G22【sup】#【/sup】Delta静脉留置针行周围动脉穿刺插管,B组38例使用动脉导管组行周围动脉穿刺插管。结果:两组周围动脉穿刺全部成功,两组留管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都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使用G22【sup】#【/sup】Delta静脉留置针行周围动脉穿刺插管术,插管成功率高,直接监测动脉内压力,效果确切,并发症少,亦可反复采集动脉血作血气分析,增强病人麻醉围术期安全,显著提高危重症病人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 周围动脉穿刺 Delta静脉留置针 临床应用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04.108
經周围动脉插管直接测量动脉内压力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类危重病人、循环机能不全、体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大血管外科及颅内手术、严重低血压、休克和反复测量血压的病人或间接法测压困难的病人,需要反复采动脉血作血气分析的病人,用血管收缩药或扩张药治疗时需监测动脉内压力变化的病人。医学科学的发展,整个心动周期的压力变化,通过换能器可经监护仪示波屏直接显示动脉压力波形和数字化标示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2008~2009年使用G22【sup】#【/sup】Delta静脉留置针行周围动脉穿刺插管术31例,全部成功,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临床麻醉中需行周围动脉穿刺插管术69例,男48例,女21例,年龄25~86岁,ASA评级Ⅲ~Ⅳ级;随机分为两组,A组(n31)使用三角洲医疗用品公司G22【sup】#【/sup】Delta静脉留置针,B组(n38)使用剑牌国际公司动脉导管组。
方法:两组都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行周围动脉插管术,桡动脉常为首选,清醒病人须行Allen试验验证尺动脉是否通畅;足背动脉、股动脉、尺动脉、肱动脉、腋动脉亦可选用【sup】[1]【/sup】。以左桡动脉穿刺插管为例:左上肢外展,腕部垫高腕背伸,消毒铺巾,术者右手持针,针干与皮肤呈30°~45°,于腕横线桡骨茎突旁桡动脉搏动最清楚处进针,见有鲜红的血液喷射至针蒂即推进留置针外套管(或送入引导导丝,再推进外套管),拔除内针,有搏动性血液自导管喷出,即可连接测压装置或用肝素帽封管备用。
评价方法:观察两组穿刺插管成功率(周围动脉穿刺插管顺利并留管),留管时间及并发症。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行X【sup】【/sup】2检验,(P>0.05)为差异无显著性。
结 果
在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都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两组行周围动脉穿刺插管术全部成功,两组周围动脉穿刺径路,见表1。
两组周围动脉留管时间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周围动脉留管时间比较(分钟,X±S)
注:A组与B组比较:P值0.254(P>0.05)。
讨 论
围术期经周围动脉插管直接测量动脉内压力或者反复采动脉血作血气分析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在工作中也应注意其并发症,主要是穿刺部位渗出、出血和血肿、感染、动脉空气栓塞、血栓形成和动脉栓塞等,A组和B组行周围动脉穿刺插管术全部成功,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说明G22【sup】#【/sup】Delta静脉留置针应用于周围动脉穿刺插管是安全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065.
表1 两组周围动脉穿刺径路(例)
摘 要 目的:观察G22【sup】#【/sup】Delta静脉留置针行周围动脉穿刺插管术的可行性。方法:将临床麻醉中行周围动脉穿刺插管术69例病例分为两组,A组31例使用G22【sup】#【/sup】Delta静脉留置针行周围动脉穿刺插管,B组38例使用动脉导管组行周围动脉穿刺插管。结果:两组周围动脉穿刺全部成功,两组留管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都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使用G22【sup】#【/sup】Delta静脉留置针行周围动脉穿刺插管术,插管成功率高,直接监测动脉内压力,效果确切,并发症少,亦可反复采集动脉血作血气分析,增强病人麻醉围术期安全,显著提高危重症病人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 周围动脉穿刺 Delta静脉留置针 临床应用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04.108
經周围动脉插管直接测量动脉内压力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类危重病人、循环机能不全、体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大血管外科及颅内手术、严重低血压、休克和反复测量血压的病人或间接法测压困难的病人,需要反复采动脉血作血气分析的病人,用血管收缩药或扩张药治疗时需监测动脉内压力变化的病人。医学科学的发展,整个心动周期的压力变化,通过换能器可经监护仪示波屏直接显示动脉压力波形和数字化标示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2008~2009年使用G22【sup】#【/sup】Delta静脉留置针行周围动脉穿刺插管术31例,全部成功,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临床麻醉中需行周围动脉穿刺插管术69例,男48例,女21例,年龄25~86岁,ASA评级Ⅲ~Ⅳ级;随机分为两组,A组(n31)使用三角洲医疗用品公司G22【sup】#【/sup】Delta静脉留置针,B组(n38)使用剑牌国际公司动脉导管组。
方法:两组都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行周围动脉插管术,桡动脉常为首选,清醒病人须行Allen试验验证尺动脉是否通畅;足背动脉、股动脉、尺动脉、肱动脉、腋动脉亦可选用【sup】[1]【/sup】。以左桡动脉穿刺插管为例:左上肢外展,腕部垫高腕背伸,消毒铺巾,术者右手持针,针干与皮肤呈30°~45°,于腕横线桡骨茎突旁桡动脉搏动最清楚处进针,见有鲜红的血液喷射至针蒂即推进留置针外套管(或送入引导导丝,再推进外套管),拔除内针,有搏动性血液自导管喷出,即可连接测压装置或用肝素帽封管备用。
评价方法:观察两组穿刺插管成功率(周围动脉穿刺插管顺利并留管),留管时间及并发症。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行X【sup】【/sup】2检验,(P>0.05)为差异无显著性。
结 果
在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都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两组行周围动脉穿刺插管术全部成功,两组周围动脉穿刺径路,见表1。
两组周围动脉留管时间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周围动脉留管时间比较(分钟,X±S)
注:A组与B组比较:P值0.254(P>0.05)。
讨 论
围术期经周围动脉插管直接测量动脉内压力或者反复采动脉血作血气分析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在工作中也应注意其并发症,主要是穿刺部位渗出、出血和血肿、感染、动脉空气栓塞、血栓形成和动脉栓塞等,A组和B组行周围动脉穿刺插管术全部成功,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说明G22【sup】#【/sup】Delta静脉留置针应用于周围动脉穿刺插管是安全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065.
表1 两组周围动脉穿刺径路(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