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4年,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日内瓦会议召开。日内瓦会议前后进行了3个月,第一阶段关于朝鲜问题的会议讨论了两个月,无果而终;第二阶段开了不到一个月就达成协议,通过了最后宣言。作为周恩来的外交秘书,李慎之在日内瓦会议期间的任务是负责会议新闻,因此每逢开会就随团进入会场去听会。7月21日会议闭幕的那天下午,因为事先知道要通过最后宣言,周恩来嘱咐李慎之不要去会场了,让他拿着最后宣言的初稿在别墅里等待会场的通知,每通过一段就交给电台向北京发一段,会议对初稿有什么修改就照改,等全文发完,就大功告成。
别墅楼上,只有李慎之一个人。他每等来一个电话,就改正一段,然后用剪刀剪下来,送到电台。没事时,就享受着日内瓦的阳光和空气,看看窗外花园的景色,自以为“兢兢业业”地完成了任务。等到周恩来率领代表团回来,他便回到日内瓦湖边的旅馆去,过了10点就上床睡觉了。
孰料,到了半夜12点左右,床边电话铃响了,是周恩来的机要秘书陈浩打来的。她说:“你快来吧!你怎么搞的?从来没有见总理发这么大的火!”李慎之大吃一惊,急忙赶到别墅。待他赶到别墅,陈浩说:“北京来电话了,说我们发回去的最后宣言比别的通讯社所发的少了好几段,总理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正等着你哩!《人民日报》已经印了24万份了,因为新华社把你发回去的稿子同外电对,对出了问题,已经停机不印了。”惊慌不已的李慎之仔细回忆,才想起可能是打在极薄的打字纸上的原稿,在被他剪成一段一段的时候被风吹走了,因为他的办公桌正好临窗。
李慎之怀着极其惶恐的心情走进周恩来的卧室,叫了一声“总理”,等着挨一顿严厉的批评。不料周恩来说的竟是:“你来了,我气也生过了,火也发过了,不想再说什么了。你到机要室去看看我给中央的电报,然后赶快补救,北京还等着呢。”李慎之去看了周恩来亲笔写的电报,电报上一个字也没提到直接责任人,只说自己“应负失察之责,请中央给予处分”。那天晚上,李慎之把最后宣言的中文同英法文原文仔仔细细重新校订了一遍,也改正了一些错误,最后发回北京已经是凌晨两三点钟了。校订完以后,李慎之一个人在屋里写检讨,又誊正了一遍,第二天早晨交给周恩来。周恩来一句话也没有说,叫他交给李代表(即李克农)。李克农笑着对他说:“要好好向总理学习。”
回到北京后,有人告诉李慎之,那天的《人民日报》到中午才出版。李慎之以为这次玩忽职守罪是逃不了了,做好了被起诉的心理准备。不料第二天,也就是7月23日,周恩来又叫李慎之随同一起访问柏林,然后是华沙、莫斯科,最后回到北京……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周恩来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对事不对人,而且就事而论严格,过后相当大度,允许和倡导“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据《党史纵览》孟 红/文)
别墅楼上,只有李慎之一个人。他每等来一个电话,就改正一段,然后用剪刀剪下来,送到电台。没事时,就享受着日内瓦的阳光和空气,看看窗外花园的景色,自以为“兢兢业业”地完成了任务。等到周恩来率领代表团回来,他便回到日内瓦湖边的旅馆去,过了10点就上床睡觉了。
孰料,到了半夜12点左右,床边电话铃响了,是周恩来的机要秘书陈浩打来的。她说:“你快来吧!你怎么搞的?从来没有见总理发这么大的火!”李慎之大吃一惊,急忙赶到别墅。待他赶到别墅,陈浩说:“北京来电话了,说我们发回去的最后宣言比别的通讯社所发的少了好几段,总理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正等着你哩!《人民日报》已经印了24万份了,因为新华社把你发回去的稿子同外电对,对出了问题,已经停机不印了。”惊慌不已的李慎之仔细回忆,才想起可能是打在极薄的打字纸上的原稿,在被他剪成一段一段的时候被风吹走了,因为他的办公桌正好临窗。
李慎之怀着极其惶恐的心情走进周恩来的卧室,叫了一声“总理”,等着挨一顿严厉的批评。不料周恩来说的竟是:“你来了,我气也生过了,火也发过了,不想再说什么了。你到机要室去看看我给中央的电报,然后赶快补救,北京还等着呢。”李慎之去看了周恩来亲笔写的电报,电报上一个字也没提到直接责任人,只说自己“应负失察之责,请中央给予处分”。那天晚上,李慎之把最后宣言的中文同英法文原文仔仔细细重新校订了一遍,也改正了一些错误,最后发回北京已经是凌晨两三点钟了。校订完以后,李慎之一个人在屋里写检讨,又誊正了一遍,第二天早晨交给周恩来。周恩来一句话也没有说,叫他交给李代表(即李克农)。李克农笑着对他说:“要好好向总理学习。”
回到北京后,有人告诉李慎之,那天的《人民日报》到中午才出版。李慎之以为这次玩忽职守罪是逃不了了,做好了被起诉的心理准备。不料第二天,也就是7月23日,周恩来又叫李慎之随同一起访问柏林,然后是华沙、莫斯科,最后回到北京……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周恩来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对事不对人,而且就事而论严格,过后相当大度,允许和倡导“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据《党史纵览》孟 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