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和我的(2)

来源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xueguan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爱好唱歌。而你呢,喜欢打架子鼓。
   我一向对那种纯节奏的重金属曲调嗤之以鼻,而你也对我的喜好不屑一顾,只因你是我的姊妹,才没有和你争论。
   一天,我经过你的房间,房门开着,你站在门口,和人打电话:“怎么能这样啊,说好了要来的。”对方又说了些什么,你听都没听,转身走向窗边。过了一会儿,我又经过你门口,你仍站着,发呆似的。我上前问道:“怎么了?”
   一开始,你嘟着嘴,一副不想和我多言的样子。見我面露诚恳之色,你才将脸转向一旁,充满怨气地说:“说好合奏的人有事来不了了,表演不成了。”
   我说:“那快另找人啊。”你摇摇头:“哪有合适的人选啊,是乐器合奏。”忽地,我想到了什么,盯住你,问:“一定要合奏吗?”
   你抬起头,眼里闪出一丝光亮:“你的意思是,伴奏?”我点点头。你又摇摇头:“表演的时间马上就到了,谁愿意仓促上阵啊。”我带着几分同情,诚恳地看着你:“你看我可以吗?”你一愣,缓缓地又昂起头来:“可以吧。我跟你说,这次是例外,要不是找不到人……”你絮絮叨叨的,怕我不信似的。
   来到你演出的地方,一个稍大的舞台,因为在社区里,观众并不多。我们在舞台下合练了几遍就上台了。我们都深吸了一口气,然后,鼓声起。
   随着鼓点由稀疏到密集,我仿佛与你心意相通似的,我知道该我唱了。当我唱出开篇音符时,鼓声小了些,随着歌声打着点;我刚唱完一句,你便快击几下,仿佛是心灵的宣泄;我的节奏一慢,你便轻捶几下,仿佛待续的逗号;当歌声扬上去时,鼓声陡然变得激烈了,飞舞了,旋转了,但它不是要夺人风头,而是像一个骑士,伴随着歌唱,拨开浓雾,一起抵达音乐的王国。
   那一刻,阳光倾洒,仿佛要照亮每一个空间、每一簇鲜花和每一片心田。我知道,我的歌声和你的鼓声紧紧交织在一起,一样不可缺少,如绚丽的画如流动的瀑,熠熠生辉。周围的世界因此变得明媚热烈起来,原来,你的和我的也可以这样和谐美好。
  (江苏南京市秦淮外国语学校)
  点评
   作文开头交代“我”和“你”都对对方的爱好嗤之以鼻,结尾描述“我”的歌声和“你”的鼓声完美融合,矛盾——冲突——融合,你的和我的,如此美好,突出表现了主题,令人耳目一新。
  作文中人物的对话、神态的描写、场景的渲染等,可以看出小作者的写作功底深厚,语言清新有底蕴。
其他文献
面对一幅画,你会怎么介绍呢?我们以毛宁的《梦回繁华》为例,看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介绍《清明上河图》这一国宝级画作的。   作者以“梦回繁华”为题,“繁华”体现出《清明上河图》最主要的内容,描述的是北宋的“繁华”;“梦回”表明是随作者走进画面的“繁华”。由此可知,作者想要通过对北宋时期繁华市井风情的描摹,丰富我们对当时社会风貌的认识,激发我们对古代生活的想象。   首先,介绍北宋时期各行各业各阶层的发
期刊
糖画摊的老案板前,一位老爷爷用一只大勺子盛着姜黄喷香的麦芽糖作画。他苍老而灵巧的双手龙飞凤舞,提、顿、收、放,一气呵成,勾勒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动物轮廓:十二生肖,花鸟虫鱼,其中那奔马甚至可以媲美大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从小到大,我已吃了成千上百个糖画,那甜而不腻的滋味令我魂牵梦萦,只要两三天吃不到,我就嚷嚷着,一副魂不守舍的模样。   在我十岁之前,一直跟老家的爷爷奶奶住,那时候糖画成了我生活的“精
期刊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眼前是一大片金色,在飘浮,在游荡,在流动,在欢笑。我竟然为这闯入眼帘的一抹金色而惊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花朵们贴着、挨着、挤着,一如初春的阳光,似乎是一场金色的盛宴,在我眼前翻滚、纷飞,可那失败的怅然却凭空地从心底蔓延开来,荡漾在这春意中。   考试临近,数学俨然成为我越不过的一座大山。一次次的败绩困扰于心,久久拂之不去。但
期刊
《清明上河图》在中国历代名画中算是数一数二的名画,也有着“天下第一画”的称号,可以说是国宝中的国宝,名画中的名画。在接待重要外宾的贵宾室,或者中国高档餐厅等场所,想象一下这些地方墙上挂的画,也许你就会有一点概念。   如果让中国人举例说出一些历史名画,很多人应该会提到《清明上河图》。从这个角度把它形容成“中国的《蒙娜丽莎》”,似乎也很贴切。   然而关于《清明上河图》,不明白之处实在太多了。诸多未
期刊
“随风奔跑自由是方向,追逐雷和闪电的力量……”熟悉的歌声萦绕在耳旁,让人的心无法平静。虽然,每个人的一生不可能风平浪静,总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挫折与挑战,但是我们不能停息脚步,而要向着梦想迈进,向着明天奔跑!   在静谧的非洲大草原上,夕阳西下,动物们栖息、玩耍、饮水……一只獅子却在沉思:明天早上,我要奔跑,以便追上跑得最快的羚羊。一只羚羊也在沉思:明天早上,我要奔跑,以便逃脱跑得最快的狮子的猎杀。狮
期刊
文题呈现   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不少物品,比如毛巾、炒锅、电视机、手机、自行车等。选取你最熟悉的一种物品作为写作对象,查阅相关资料,写一篇说明文。不少于500字。  方法步骤  认真观察,把握事物的外部特征   1.事物的外部特征包括颜色、形状、大小、长短、规模等。要用眼、耳、口、鼻等感觉器官,从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方面对要说明的事物的外部特征进行细致、反复、深刻的观察。   2.对比观察,深
期刊
窗外瘦竹   窗外有一片空闲之地,足足席片之大,我便移栽了几棵痩竹。   历经了十几年的日月交替、四季变换、风雨洗礼,房子已尽显沧桑,瘦竹却依然葱郁苍翠,婉若壁立于窗前的一面绿色屏风。真可谓:“斋居栽竹北窗边,素壁新开映碧鲜。”(唐·令狐楚)   这是一种有意无意间的获得。我没想到,瘦竹在这般条件下,却造就出如此非凡的景致来。因为,在我的想象中,随意种下几棵竹子,意在对窗外空闲之地稍作点缀,添些绿
期刊
在我的记忆中,爸爸对我很严厉,以至于我总认为他不爱我。  小学四年级时,刚学会骑自行车的我,还骑得不稳,又想图快,结果连人带车摔得满地找牙,膝盖破了一层皮,伤口渗出了血。我哭着喊爸爸,未曾想,爸爸将手背在身后,严厉地说:“自己起来,自己处理!你得学会独立!”我只好忍着刺痛站起,扶起自行车。一个无情的背影,一句冰冷的话,让我彻底崩溃,愤恨的泪水夺眶而出。  晚饭后,我径直回到房间。不一会儿,就传来了
期刊
名家引路  一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
期刊
曾几何时,瑞典也是垃圾遍地、污水横流。后来,政府下定决心治理环境,垃圾分类成为首要议题。经过一代人的努力后,如今那些让我们烦恼的垃圾分类规则,早已是瑞典人细碎的生活日常。  瑞典居民每年都要交垃圾处理费。费用以重量计,垃圾越少,费用越低;垃圾分类分得越彻底,收费越便宜。  在瑞典,饮料瓶的回收率达93%。消费者购买一瓶矿泉水,所支付的费用里,包含了瓶子的押金费。无论是易拉罐、塑料瓶还是啤酒瓶,只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