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杖治结石的故事

来源 :保健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chh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草纲目》中,李时珍介绍了一个用虎杖治结石(石淋)的故事:鄞县县尉(主管治安的官员)耿梦得,其夫人患沙石淋病已有13年。每次小便时都疼痛难忍,且时常有小石子随尿液排出。虽到处求治,用了许多药方,但都不见效。一次偶然得到一个民间验方,便按这个方子煎药服用,服药一天,次日痊愈了。具体方剂及制法如下:将虎杖根洗净,取60克切细,加水五碗,煎至剩一碗,去渣滓,人乳香、麝香少许,研调放温服下。南宋医药学家许叔微将这个方剂收入了他编著的《普济本事方》中。
  虎杖为蓼科植物虎杖的干燥根茎。关于其得名,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这样解释:“杖言其茎,虎言其斑也。”《药性论》谓其“治大热烦躁,止渴,利小便,压一切热毒”。虎杖不仅能利水通淋,还具有活血通络、清热解毒、破瘀通经的作用。
  虎杖临床可用于湿热黄疸、淋浊、带下、风湿痹痛、痈肿疮毒、水火烫伤、经闭、跌打损伤、肺热咳嗽。多配伍应用,用于风湿痹痛可单味浸酒服或配伍鸡血藤等药。用治黄疸、胆结石等症,可配合茵陈等同用。治淋浊带下,可与薏苡仁同用。对疮疡肿毒可内服,或鲜品捣烂外敷。此外,本品还有缓泻通便的作用。

验方


  关于虎杖,民间流传很多验方,临床应用均有效果。如:
  1.治湿热黄疸虎杖根20克。水煎服,每日2次。
  2.治胆囊炎虎杖20克,茵陈20克,鲜金钱草20克。水煎服,每日1剂。
  3.治痈疖肿毒
  虎杖100克。烘干,研细末,初起者用鸡蛋清调敷,成脓时用醋调敷,已溃烂者用麻油调敷,每日2~3次。

使用注意


  《药性论》载“有孕人勿服”,故本品孕妇慎用。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文华
  李时珍是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他擅于研究各种草木的药用性质。有一次,他到武当山去,听说那里产一种榔梅,吃了能使人返老还童,人们把它称作“仙果”。李时珍并不相信真有什么仙果。为了弄清真相,他冒着危险,攀登悬崖峭壁,采到了一颗榔梅。他经过详细研究,才知道那种果子只不过像一般梅子一样,有生津止渴的作用,根本谈不上什么“仙果”。
  李时珍发现了许多古代書上没有记载过的药草。他就决心编写一本新的完备的药书。他花了将近30年的时间,写成了著名的医药著作《本草纲目》。
其他文献
髌骨脱位是膝关节常见的运动损伤。由于髌骨脱位常可自行复位,因此易被患者当作普通的膝关节扭伤,导致不能及时就诊,从而延误病情,这不仅影响患者正常的工作、生活,而且可能造成无法治愈的膝关节软骨损伤。  髌骨是膝关节前方突出的圆形的骨头。髌骨周围的软组织呈“十”字交叉状将髌骨固定在膝关节的前方,维持髌骨的稳定。  髌骨的主要功能是传递股四头肌的力量,维持膝关节的稳定。如果缺少髌骨这个膝关节支点,那么,人
期刊
距离北京中医医院不远处,有一条名为“雨儿”的胡同,齐白石故居就在胡同里。闲暇时溜达至此,我不由想起另外一位老人,他就是北京中医界颇有名气的萧龙友先生。齐白石与萧龙友两位先生有着不浅的交情。   某天,萧龙友家的电话响了,打来电话的正是老友齐白石。寒暄之后,齐老先生诉说了自己的痛苦——小便带血,咨询萧龙友有无良方。萧龙友告之多食生荸荠。荸荠是生津止血、消食导滞的良药,萧龙友在临床处方中使用频率非常
期刊
前几天,我在门诊看到一位30多岁的男性,从事软件编程工作,长期熬夜加班,几乎天天晚上九十点钟点外卖,还经常点一些烧烤牛羊肉之类的“大餐”,以致夜间因胃灼热、反酸而失眠,还长了痤疮,出现便秘等症状,甚为苦恼。  对于大多上班族而言,白天上班匆忙,早餐和午餐往往将就,只有晚饭可以吃得比较轻松,所以一天就指望著晚上这一顿了,更有甚者还养成了加餐吃夜宵的习惯。此外,老年人本来晚餐应该是清淡的,但大多老人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