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次鹅湖之会尽管意义不同,却都在青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话……
江西省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既称江右、也称江南。我一向迷恋江南,或许是因为,山水间悠悠清音萦回于斯,多为千古佳句;史册风云人物出入于此,后人自有评说。陶渊明、欧阳修、曾巩、王安石、米芾、蔡襄、黄庭坚、朱熹、文天祥、汤显祖、秦桧或从这里走出,或回到这里长眠……他们之中既有挥笔飘逸的散文家,也有泼墨成云的书画家;既有慷慨激昂、宁死不屈的奇才,也有奸险阴毒、卖国求荣的权相;既有不远万里登坛施教的大儒,也有独守田园淡泊名利的高隐。赣之游,每到一景,我的目光总习惯穿越竹韵山岚去追忆前者,舌尖常会通过盖杯里的茶色去品味当今!
鹅湖山,坐落于武夷山支脉。山之北麓,有一座幽静的古书院,即清人称谓的“天下四大书院”之一的鹅湖书院。2007年6月的一个清晨,山雨迷蒙、山林如幻,我在从上饶城区赶往铅山县的路上,听上饶市旅游局毛局长在介绍上饶景点时提到了这座书院,真真让我激动不已。说来惭愧,通常说的中国四大名书院中,湖南岳麓书院、河南嵩阳书院、庐山白鹿洞书院我都曾去过,而静静躲在龙、虎、狮、象四山之下、历经800余载、在田园林泉之间隐现的鹅湖书院我非但没有去过,而且都没有留意过。感谢上苍,让我无意间走近这座享誉海内外的古书院。
书院十分幽静,特别是在雨丝漫空、院门半掩时。过礼门、头门,便见古青石坊。但见数层石阶上苔藓成片,雨珠在上面晶莹滚动,我感慨那松风竹韵、古木苍然,曾伴随多少学子朗声诵读名篇长卷!观两侧,花圃斑斓,抬望眼,泮池深碧。东西两侧的古碑亭里,有明清时期地方官的碑记。御书楼后的洗笔池,不知浸润过多少至理名言?我在仪门之南的讲堂前放轻了脚步,调匀了呼吸,生怕惊扰了握笔深思的一代文宗。832年前,也就是宋淳熙二年(1175年),也是6月份,由南宋著名理学家吕祖谦牵头,请南宋学术界巨擘朱熹、陆九渊、陆九龄兄弟汇聚于此,展开了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大辩论,史称“鹅湖之会”。那场争论以治学方法、修养方法为切入点展开。朱熹强调“道问学”,固执地认为,要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圣贤,就要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本领。主张作一位圣贤,首先要博览群书。而陆氏兄弟则强调“尊德性”的论点,认为应该“先做人,再做学问”。否则,即便是学富五车,也许会“借寇兵、资盗粮,为敌所用”。那一日,鹅湖书院语锋犀利,众多学子细心聆听,双方激辩到高潮时,陆九渊对朱熹发出一声既尖锐又有说服力的质问:“试问,尧舜读何书来?”
我猜想,那天,双方面红耳赤的争辩是从雨燕双飞、花草泛着清香的早晨持续到山色朦胧、炊烟升起的傍晚。盘坐在讲堂之下的众学子们大都忘记了饥渴,忘记了早已麻木的四肢。让后人感到欣慰的是,朱氏的“理学”也好、陆氏的“心学”也罢,尽管相互碰撞、最终不欢而散,“鹅湖之会”却为宋之后的理学界开创了学术争鸣、观点碰撞之先河。
书院曾有两个令今人难解的疑案:那天,我在朱熹所提“忠孝廉洁”碑前沉吟良久,那气韵飘逸的笔法,那光滑如镜的碑面,不知让多少人在面碑默读时扪心自问?该县博物馆馆长、副研究员立彬先生所著《紫阳遗墨》一书中,品论“忠孝廉洁碑”的文字颇具深意,说碑前留影者众多,可大多人只在“孝”字前和“节”字前留影,很少在“忠”字或者“廉”字前留影,成为鹅湖书院的悬疑。古碑前,有几位学者模样的游客正在指点评议,说从古至今,在家中孝顺长辈、在外讲究气节的人为数不少,此行为相对来说容易些。而真正做到为国尽忠,一生永葆廉洁又谈何容易?君不见很多古人都是尽忠不成,反受其害;君不见当今很多人本来廉洁,却被裙带关系牵连,渐失操守,最终难逃囹圄!故此,敢站在“忠、廉”碑前以明心志的人屈指可数。
谈及有些古人“尽忠难”,让我不觉想起朱、陆“鹅湖之辩”过去13年,这里又上演了一次“新版鹅湖之会”。两位主人公都是南宋当过将军的词人——辛弃疾和陈亮。
辛弃疾:不仅是南宋著名词人,还是一位能征惯战、武艺超群的将才,曾“单骑闯入金营俘获敌将而归”。然而,腐败懦弱的南宋王朝,宠奸佞、图安逸,使文武全才的辛弃疾非但没有展现才华的机会,还屡受排挤。宋淳熙八年(1181年)他因弹劾佞臣被罢官,退隐到当时的信州带湖(即今日上饶境内)。陈亮:不仅是南宋杰出的思想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他上呈宋孝宗那一篇反对议和、力主抗金的《中兴五论》,虽然气势磅礴、才气横溢,但遭到权贵嫉恨,屡次入狱。辛、陈二人由于意气相投,命运相似,早就成为知己。宋淳熙十年(1183年)二人约好在鹅湖相会,面对南宋王室苟且偷安,面对投降派纸醉金迷,他二人满怀激愤,竟“举瓢共饮,畅叙达旦,长达十日”!让他们略感失望的是,此次鹅湖之会,邀请的一位重量级辩友——朱熹却失约了。尽管后来朱熹给陈亮的书信中有“……留闲汉在山里咬菜根,与人无相干涉,了却几件残书”的托词,这位与辛、陈二人多年交好、一向主张抗金的朱熹突然爽约,总是令后人困惑不解,这也为鹅湖书院留下了第二个谜团。遥想那个夜晚,山环水复的鹅湖,定有一处彻夜闪动的灯火,既弥散着“婺绿”的茶香、回荡着慷慨激昂的对答和“醉里挑灯看剑……”的吟唱,也留下了生不逢时的长啸和报国无门的惆怅。我认定,当二人分手时,也是一个风雨交加的清晨,漫空飘落的雨滴,像是在为两位爱国志士哀伤。因为,辛、陈二人此番鹅湖对唱竟成绝版,在此相互挥手,竟成永诀。
回程,雨后的山路车不扬尘、满目鲜翠。鹅湖书院尽管在视线中渐远。我眼前依然闪现着两次鹅湖之会的情景:一次是儒家围绕治学、为人处事的问题陈词力辩、互不相让;一次是词人围绕国家南北分裂的现状相互激励、憧憬统一。二者尽管意义不同,却都在青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话……
江西省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既称江右、也称江南。我一向迷恋江南,或许是因为,山水间悠悠清音萦回于斯,多为千古佳句;史册风云人物出入于此,后人自有评说。陶渊明、欧阳修、曾巩、王安石、米芾、蔡襄、黄庭坚、朱熹、文天祥、汤显祖、秦桧或从这里走出,或回到这里长眠……他们之中既有挥笔飘逸的散文家,也有泼墨成云的书画家;既有慷慨激昂、宁死不屈的奇才,也有奸险阴毒、卖国求荣的权相;既有不远万里登坛施教的大儒,也有独守田园淡泊名利的高隐。赣之游,每到一景,我的目光总习惯穿越竹韵山岚去追忆前者,舌尖常会通过盖杯里的茶色去品味当今!
鹅湖山,坐落于武夷山支脉。山之北麓,有一座幽静的古书院,即清人称谓的“天下四大书院”之一的鹅湖书院。2007年6月的一个清晨,山雨迷蒙、山林如幻,我在从上饶城区赶往铅山县的路上,听上饶市旅游局毛局长在介绍上饶景点时提到了这座书院,真真让我激动不已。说来惭愧,通常说的中国四大名书院中,湖南岳麓书院、河南嵩阳书院、庐山白鹿洞书院我都曾去过,而静静躲在龙、虎、狮、象四山之下、历经800余载、在田园林泉之间隐现的鹅湖书院我非但没有去过,而且都没有留意过。感谢上苍,让我无意间走近这座享誉海内外的古书院。
书院十分幽静,特别是在雨丝漫空、院门半掩时。过礼门、头门,便见古青石坊。但见数层石阶上苔藓成片,雨珠在上面晶莹滚动,我感慨那松风竹韵、古木苍然,曾伴随多少学子朗声诵读名篇长卷!观两侧,花圃斑斓,抬望眼,泮池深碧。东西两侧的古碑亭里,有明清时期地方官的碑记。御书楼后的洗笔池,不知浸润过多少至理名言?我在仪门之南的讲堂前放轻了脚步,调匀了呼吸,生怕惊扰了握笔深思的一代文宗。832年前,也就是宋淳熙二年(1175年),也是6月份,由南宋著名理学家吕祖谦牵头,请南宋学术界巨擘朱熹、陆九渊、陆九龄兄弟汇聚于此,展开了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大辩论,史称“鹅湖之会”。那场争论以治学方法、修养方法为切入点展开。朱熹强调“道问学”,固执地认为,要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圣贤,就要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本领。主张作一位圣贤,首先要博览群书。而陆氏兄弟则强调“尊德性”的论点,认为应该“先做人,再做学问”。否则,即便是学富五车,也许会“借寇兵、资盗粮,为敌所用”。那一日,鹅湖书院语锋犀利,众多学子细心聆听,双方激辩到高潮时,陆九渊对朱熹发出一声既尖锐又有说服力的质问:“试问,尧舜读何书来?”
我猜想,那天,双方面红耳赤的争辩是从雨燕双飞、花草泛着清香的早晨持续到山色朦胧、炊烟升起的傍晚。盘坐在讲堂之下的众学子们大都忘记了饥渴,忘记了早已麻木的四肢。让后人感到欣慰的是,朱氏的“理学”也好、陆氏的“心学”也罢,尽管相互碰撞、最终不欢而散,“鹅湖之会”却为宋之后的理学界开创了学术争鸣、观点碰撞之先河。
书院曾有两个令今人难解的疑案:那天,我在朱熹所提“忠孝廉洁”碑前沉吟良久,那气韵飘逸的笔法,那光滑如镜的碑面,不知让多少人在面碑默读时扪心自问?该县博物馆馆长、副研究员立彬先生所著《紫阳遗墨》一书中,品论“忠孝廉洁碑”的文字颇具深意,说碑前留影者众多,可大多人只在“孝”字前和“节”字前留影,很少在“忠”字或者“廉”字前留影,成为鹅湖书院的悬疑。古碑前,有几位学者模样的游客正在指点评议,说从古至今,在家中孝顺长辈、在外讲究气节的人为数不少,此行为相对来说容易些。而真正做到为国尽忠,一生永葆廉洁又谈何容易?君不见很多古人都是尽忠不成,反受其害;君不见当今很多人本来廉洁,却被裙带关系牵连,渐失操守,最终难逃囹圄!故此,敢站在“忠、廉”碑前以明心志的人屈指可数。
谈及有些古人“尽忠难”,让我不觉想起朱、陆“鹅湖之辩”过去13年,这里又上演了一次“新版鹅湖之会”。两位主人公都是南宋当过将军的词人——辛弃疾和陈亮。
辛弃疾:不仅是南宋著名词人,还是一位能征惯战、武艺超群的将才,曾“单骑闯入金营俘获敌将而归”。然而,腐败懦弱的南宋王朝,宠奸佞、图安逸,使文武全才的辛弃疾非但没有展现才华的机会,还屡受排挤。宋淳熙八年(1181年)他因弹劾佞臣被罢官,退隐到当时的信州带湖(即今日上饶境内)。陈亮:不仅是南宋杰出的思想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他上呈宋孝宗那一篇反对议和、力主抗金的《中兴五论》,虽然气势磅礴、才气横溢,但遭到权贵嫉恨,屡次入狱。辛、陈二人由于意气相投,命运相似,早就成为知己。宋淳熙十年(1183年)二人约好在鹅湖相会,面对南宋王室苟且偷安,面对投降派纸醉金迷,他二人满怀激愤,竟“举瓢共饮,畅叙达旦,长达十日”!让他们略感失望的是,此次鹅湖之会,邀请的一位重量级辩友——朱熹却失约了。尽管后来朱熹给陈亮的书信中有“……留闲汉在山里咬菜根,与人无相干涉,了却几件残书”的托词,这位与辛、陈二人多年交好、一向主张抗金的朱熹突然爽约,总是令后人困惑不解,这也为鹅湖书院留下了第二个谜团。遥想那个夜晚,山环水复的鹅湖,定有一处彻夜闪动的灯火,既弥散着“婺绿”的茶香、回荡着慷慨激昂的对答和“醉里挑灯看剑……”的吟唱,也留下了生不逢时的长啸和报国无门的惆怅。我认定,当二人分手时,也是一个风雨交加的清晨,漫空飘落的雨滴,像是在为两位爱国志士哀伤。因为,辛、陈二人此番鹅湖对唱竟成绝版,在此相互挥手,竟成永诀。
回程,雨后的山路车不扬尘、满目鲜翠。鹅湖书院尽管在视线中渐远。我眼前依然闪现着两次鹅湖之会的情景:一次是儒家围绕治学、为人处事的问题陈词力辩、互不相让;一次是词人围绕国家南北分裂的现状相互激励、憧憬统一。二者尽管意义不同,却都在青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