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脾主升,胃主降,脾胃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二者互为表里,一纳一运,共司食物之消化、吸收以及水谷精气的输布。内而脏腑经络,外而肌肤皮毛皆赖其养。
唐《吴医汇讲·辨脾胃升降》曰:“脾宣升则健”“胃宣降则和”,脾胃同居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为阴土,主司运化水谷精微,主升清;胃为阳土,主司受纳和腐熟水谷,纳则贵于下行。印如唐氏言:“盖脾主生化,其用在于无形,其属土,地气主腾,然后能载物,故运行不息,是脾之宜升也;胃者水谷之海,容受糟粕,其主纳,纳则贵下行……”。
由此,无论任何原因形成的任何类型的脾胃疾病,都会导致脾胃升降的失常;“浊气在上,则生腹胀”等一系病症。
《临证指南医案》亦谓:“脾胃之病,虚实寒热,宜燥宜润,固当详辩,其于升降二字,尤为紧要”。脾胃之升降,又关乎于肝肺之升降及心肾之相交;即曰《医学求是·血证求原论》“水火之上下交济者,升则赖脾气之左旋;降则胃土之右旋,故中气旺,则脾升而胃降,四象得以转旋:中气败,则脾郁而胃道逆,四象失其运行矣!”。无论他病或本病,不仅须直治本脏,且应根据不同情况,以调肝肺、交心肾,为治疗之目的。并做好病情复杂之时,先调脾胃,保护后天生化之源,也就保护生命动力之源。
然而,在治疗脾胃之病时,却不能忽略脾胃之本性。脾喜刚燥,而恶湿;胃喜柔润,而恶刚燥。“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两者一阴一阳,共济共助,相安相需,而生万物,反之互为反悖。病理情况下,常见脾为湿困,胃阴不足之象,故治脾当用燥药升之;治胃以润药降之,刚柔相济,则阴阳调和。同时,应注意他经他脏之病对脾胃互为病因病理,如“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六淫之邪直中脾胃;饮食所伤;瘀血阻滞;痰饮内阻;寒热互结等病理产物对脾胃之影响。予采用脾胃同治、肝脾同调、脾胃肾同治的方法。灵活应用辛开苦降、寒热平调、清热燥湿、活血化瘀等相适应的治疗方案,才能达到治脾胃之精在升降两字上。
例:赵某,男,34岁,建筑工人,上腹胀满,呛逆1周。平素有嗜烟酒及胃炎、胃溃疡病史,于2006年6月就诊,见上腹疼痛灼热,腹胀呛逆,食后加重,口干不欲饮,口甜,口腻,大便二日未解,舌质淡,苔白腻微黄,脉滑而沉。此为脾虚胃气上逆。予醒脾健脾,降逆消食,处方:香砂六君子汤加保和丸:香附12g,砂仁6g,党参15g,茯苓10g,紫苏梗15g,竹茹20g,瓦楞子(先煎)10g,沉香10g,莱菔子10g,甘草10g,炒二芽各15g,3剂水煎服,且饮流质饮食。复诊症见疼痛减轻,腹胀轻微,口腻缓解,大便已排,舌质淡,舌边有瘀点,脉缓,继服上方加乳香6g,3剂。6剂后疼痛、腹胀消失,饮食正常,随访2月未再复发,嘱注意生硬之饮食及豆类食品,戒烟酒方可减少复发。
(收稿日期:2007年2月4日)
唐《吴医汇讲·辨脾胃升降》曰:“脾宣升则健”“胃宣降则和”,脾胃同居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为阴土,主司运化水谷精微,主升清;胃为阳土,主司受纳和腐熟水谷,纳则贵于下行。印如唐氏言:“盖脾主生化,其用在于无形,其属土,地气主腾,然后能载物,故运行不息,是脾之宜升也;胃者水谷之海,容受糟粕,其主纳,纳则贵下行……”。
由此,无论任何原因形成的任何类型的脾胃疾病,都会导致脾胃升降的失常;“浊气在上,则生腹胀”等一系病症。
《临证指南医案》亦谓:“脾胃之病,虚实寒热,宜燥宜润,固当详辩,其于升降二字,尤为紧要”。脾胃之升降,又关乎于肝肺之升降及心肾之相交;即曰《医学求是·血证求原论》“水火之上下交济者,升则赖脾气之左旋;降则胃土之右旋,故中气旺,则脾升而胃降,四象得以转旋:中气败,则脾郁而胃道逆,四象失其运行矣!”。无论他病或本病,不仅须直治本脏,且应根据不同情况,以调肝肺、交心肾,为治疗之目的。并做好病情复杂之时,先调脾胃,保护后天生化之源,也就保护生命动力之源。
然而,在治疗脾胃之病时,却不能忽略脾胃之本性。脾喜刚燥,而恶湿;胃喜柔润,而恶刚燥。“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两者一阴一阳,共济共助,相安相需,而生万物,反之互为反悖。病理情况下,常见脾为湿困,胃阴不足之象,故治脾当用燥药升之;治胃以润药降之,刚柔相济,则阴阳调和。同时,应注意他经他脏之病对脾胃互为病因病理,如“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六淫之邪直中脾胃;饮食所伤;瘀血阻滞;痰饮内阻;寒热互结等病理产物对脾胃之影响。予采用脾胃同治、肝脾同调、脾胃肾同治的方法。灵活应用辛开苦降、寒热平调、清热燥湿、活血化瘀等相适应的治疗方案,才能达到治脾胃之精在升降两字上。
例:赵某,男,34岁,建筑工人,上腹胀满,呛逆1周。平素有嗜烟酒及胃炎、胃溃疡病史,于2006年6月就诊,见上腹疼痛灼热,腹胀呛逆,食后加重,口干不欲饮,口甜,口腻,大便二日未解,舌质淡,苔白腻微黄,脉滑而沉。此为脾虚胃气上逆。予醒脾健脾,降逆消食,处方:香砂六君子汤加保和丸:香附12g,砂仁6g,党参15g,茯苓10g,紫苏梗15g,竹茹20g,瓦楞子(先煎)10g,沉香10g,莱菔子10g,甘草10g,炒二芽各15g,3剂水煎服,且饮流质饮食。复诊症见疼痛减轻,腹胀轻微,口腻缓解,大便已排,舌质淡,舌边有瘀点,脉缓,继服上方加乳香6g,3剂。6剂后疼痛、腹胀消失,饮食正常,随访2月未再复发,嘱注意生硬之饮食及豆类食品,戒烟酒方可减少复发。
(收稿日期:2007年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