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女性设计师,男人是这么说的

来源 :中外生活广场surface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cang_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这个世界没有女性设计师,会怎样?迈克尔·杨说,那肯定很生硬;
  吕永中说那该多无趣;喜多俊之直接感叹:不可想象。
  石大宇:
  “我一向认为女性可以设计出更优秀的作品”
  S=surface SH=石大宇
  S:您认为男性设计师和女性设计师有何不同点?
  SH:由于先天的生理区别,女性多了孕育后代的责任,她们的生命力强过男性。在专业上来看,大多女性设计师较为细心,对色彩或是材质更加敏感,对美的观察跟要求更细微;更重要的是,她们带有母性(代表著一种广泛的“爱”),这种与生俱来的特质是男性设计师所没有的。而男性的特质是他们会想去接受挑战、去征服,女性比较少有这样明显的欲望。
  S:在你眼中,谁是最伟大的女性设计师?
  SH:母亲。以当代的眼光来看,传统工艺就是当时的设计,而许多传统工艺源于女性——母亲,例如“女红”,台湾仍采传统的发音念“工”,其实就是大陆所说的“女红”。譬如蜡染、刺绣、鞋履、被褥的制作,最初都是母亲们为了自己的子女和至亲而进行的创作,发自于真切的爱而没有利益、名气的功利计算,日积月累形成一种工艺。我认为伟大的设计属于女性这个gender,这份带有母爱、拥有纯洁动机的设计,相比于男性设计师为了征服、挑战而做的设计更加伟大。
  S:所以母爱就是一种创作动机?
  SH:是的。女性孕育生命、抚养小孩长大是最美妙的创作:一个综合两人特征、有灵魂的生命诞生,并在成长过程中随著先天的禀赋与后天的影响不停地变化。由于男人无法怀孕、生子,尽管他可以试著想象、理解,但绝对无法真正地体验及感受。我希望自己能“grow a design”,而不是“make a design”,但男性天生无法如此,所以他把这份无法被满足的创造欲望投入到对事业的追求上。
  S:所以某种程度上,这是成功的男性设计师多于女性的原因?
  SH:女性可以孕育出会生长的生命跟灵魂,可是造物者并没有赋予男性这种能力,所以他想方设法通过别的方式来满足这种成就感。我认为敏感的男性设计师应该都理解这些与生俱来的缺点,针对这个面向去弥补。其实我一向认为女性可以设计出更多优秀的东西。
  吕永中:
  “我很佩服女性设计师”
  S=surface L=吕永中
  S:你如何看待男性与女性设计师的区别?
  L:如果非得从本身性别特质来说,女性设计师可能会更敏感和感性,更确切地说,相对偏阴性一点。譬如对色彩、细节等等,她们会比较敏感。因为从小女孩就要被打扮,这是自然形成的一种感知力。当然作为设计师的后天培养又另当别论了。人们常说女性设计师第六感很强,我也认同这一点。但这只是一方面,其实从事设计这些年来,身边也接触了不少女性设计师,我感觉她们比男性需要应对更多的挑战。
  S:你的意思是,她们从事设计会遇到更多的困难?
  L:从设计这个职业来说,设计师要跟人打交道,要去解决很多实际境况中会遇到的问题。把产品制造出来也牵涉到技术、工艺等各个方面,并不是件易事。其实这一点上我很佩服女性设计师。我身边就有好多,譬如有些人有自己的设计品牌,她们没有很大的团队或别的助力,因此需要自己解决很多事情。这不是仅有简单的设计概念或创意就可以立马实现的。而且受到来自家庭等其它因素影响,我认为她们如果想成为一名杰出的设计师需要付出更多。
  S:所以这是女性设计师所无法避免的一个弱势?
  H:可以这么说。但这并不是“不可抗力”,主要还是和我们目前的设计体系有关。打个比方,在一间设计事务所内部,有些设计师擅于解决敏感层面的问题,那就让他专门负责这个区域,让他把自己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而其它工作又让相关另有专长的人来负责。所以女性设计师也是如此,如果她们能把区别于男性的那种敏感发挥到极致,那会是更好的一件事。所以,如果我们未来的整个设计体系中,分工越来越更合理,我相信女性设计师可以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S:如果设计师中没有女性,设计会呈现怎样一番模样?
  H:如果非得这么说,那会缺失很多“诗意”或“美好”的东西。尤其在软装、色彩趋势方面,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风格上,如果少了她们,设计会变得很无趣。
  杨明洁:
  “女性更擅于交流”
  S=surface Y=杨明洁
  S:是否有哪位女性是你的精神导师?
  Y:有一位,莱尼·里芬斯塔尔(Leni Riefenstahl),德国的一位女导演。她在80岁的时候还会跑到非洲去潜水。她一生尝试了很多不同职业,而且每一样都会尽力去做到最好。我希望我一辈子也能尝试些不同的新鲜的体验,在这一方面里芬斯塔尔给我带来了很多影响。像我现在做设计,有一点好玩的就是可以接触很多新的、未知的领域,这是我觉得有趣的地方。
  S:男性设计师与女性设计师是否有根本上的不同?
  Y:譬如我们团队有将近一半的设计师都是女性,她们在解决一些问题时会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例如对用户的一些观察或者对设计方向、趋势的判断,有时候她们会比男性更加敏感。很多的细节她们会比男性把握得更好。而且许多有趣的想法或灵感,其实都来自女性设计师。我也知道,其实很多成功的男设计师,他们很多灵感都来自身边的女性。
  S:你的意思是,女性擅于探索物与人之间的沟通?
  Y:是的,这是女性的天性使然。她们比男性更擅长交流,而设计师要解决的很大一个问题就是物和人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可能是通过感官的,不单单是视觉上面,还有触感等等,与之相伴的是选择合适的材料、色彩这些方面。
  S:结合你自身而言,你如何看待女性设计?
  Y:其实多数时候我们不会特别明确地把一件产品定义为是给女性的,而是从以女性为主导还是男性为主导的市场的角度来区分。我们也有做过归类,也有一些比较明显的特征可以区分。这种区分首先不能非常直白地说女性就喜欢粉色的或者是心形等图形,这是比较表面的一种想法。我觉得应该用比较干净、明亮或柔和来形容。女性她不喜欢特别复杂的东西,就是操作起来特别复杂的东西,换句话说,就是让她要琢磨半天才能使用的东西。因此我们也处在一个研究过程中,譬如让产品操作简单易懂。   喜多俊之:
  “女性的意见是设计基础”
  S=surface X=喜多俊之
  S:是否曾有哪位女性是你的精神导师?
  X:记得在我念小学的时候,班主任是一位总是面带微笑、和蔼可亲的女老师。有一次上绘画课,她表扬了我的绘画,就是她简单的一句称赞,从此让我喜欢上画画这件事。可能是因为那会儿比较争强好胜,后来我就努力地学习画画,希望可以得到老师的称赞。这位老师给了我巨大的精神力量,某种程度上,这是我日后选择设计师这一职业的先机。
  S:如果没有女性,你认为设计将会呈现怎样一番模样?
  X:在由男女构成的世界里,在日常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女性。所以考虑女性使用者的使用状况是设计的重要前提之一。现在也有很多女性设计师活跃在设计的舞台上。女性特有的细腻感性也曾改变历史。所以没有女性的设计世界是无法想象的。
  S:你在设计中是否会特意为女性进行一些设计?
  X:我在进行设计时,几乎从未有特意将性别、年龄及国度等各个层面分开进行思考。设计的重要作用是体现对使用者的关爱。女性的意见及想法是设计的基础,也是重要参考点之一。其实像专为男性、女性使用的这种区分开来的设计并不多见。无论男女都方便使用的商品在市场中才是最常见的。所以设计需要考虑的是如何从人类这一角度出发。相对从男女性别来区分,适合儿童,老年人使用的设计才是做设计时更需重视的。世界上男女并存,因此我认为以人类为设计对象的思维方式才更加合情合理,这才是设计的基本。
  迈克尔·杨 (Michael Young):
  “若没有女性,设计会变得生硬”
  S=surface MY=迈克尔·杨
  S:是否有哪位女性是你的精神导师?
  MY:精神导师倒没有,不过在做方案时我常会征询妻子的意见。她是位很优秀的设计师,想法理性,总是有着不一样的见地。
  S:你最欣赏哪位女性设计师?
  MY:我一直觉得帕奇西娅·奥奇拉(Patricia Urquiola)的设计作品都是男性设计师所无法实现的。譬如她对色彩、褶皱纹理的探索,当今确实只有她一个人能做到。另一位是我知道的第一位女性设计师珍·阿菲德(Jane Atfield)。20年前,大多数人都没意识到环保,拼命想着用最新的材料。可是阿菲德却创作了一组用回收材料制作的家具,她确实很有前瞻性和创造性。
  S:假如设计界没有女性,你认为会变成怎样一种状况?
  MY:现在有很多具有影响力的女性设计师,譬如伊尔泽·克劳福德(Ilse Crawford)。她们能够注意到男性设计师常常忽略的地方,例如和谐感以及敏锐度,她们可以让一个空间感觉更加完整。或是像凯莉·霍本(Kelly Hoppen),她们对色彩和舒适感都有很好的把握能力。如果没有她们,大部分设计会变得很“生硬”。
  S:在设计时,你曾否从女性角度出发来进行构思?
  MY:是的,这理所当然。其实一些年前我设计过女性用品,又或是香水瓶,以及一些美发沙龙的室内设计。它们的直接消费群就是女性。但不仅仅是这样,因为大部分设计是不存在性别区分的。无论男性或女性都会是使用者,作为设计师你必须考虑到方方面面。
其他文献
《金融时报》曾对精品产业里的家族传承如此评价: “当现代工业正不断调和金融市场给传统运作模式带来的冲击和矛盾时,家族的传宗接代成为历史遗产和现代化之间最好的衔接桥梁。”在并购风潮已成趋势的今天,家族式的时装屋已经所剩无几,Etro却于夹缝中求生。他们似乎并不太喜好将精品 “传奇化”、用疯狂打广告的方式赚取销售额,而是通过家族所有成员一点一滴的创造,自由地通过产品传达想法,这似乎才是奢侈品起源时的光
期刊
挪威的郊外出现过多次神秘事件:板凳在竹林里跳舞,忘乎所以;台灯拖家带口地在野外赶路;电话机排好队下水游泳;成百本书汇聚成一条河冲下山坡……没有人亲眼看到这些发生,除了如恩·古纳瑞森(Rune Guneriussen)。身为装置艺术家与摄影师的如恩是这些事件的记录者,也是创造者。他变戏法一般展现出如梦似幻的神奇场面,快门一按,就挥手让它消失得无迹可寻。魔术师从不解释奇迹时刻的玄机,你也休想追问这些画
期刊
从海底世界到外太空,从美人鱼到美式越野车,从真丝到雪纺,从异材质到传统面料,从上世纪20年代穿越到50年代再到未来,十个时装品牌在这个春夏带给我们的是天马星空的灵感、精细讲究的用料和大胆创意的剪裁。  LANVIN  Alber Elbaz在此次Lanvin春夏系列中以棱角分明的建筑学为灵感,但熟悉他作品的人都知道,势大力沉从来不是他的时装诉求,他用水洗纱、做旧雪纺、真丝绉和细腻的绸缎等中和了设计
期刊
色彩是时装中最响亮的音符,不同的排序传递着不同的情感。设计师们用色彩协调着周围的环境,谱写着一首首悠然抑或沉重的旋律,俏皮的音符在华服上吟唱着色彩的缤纷绚烂。在西曼的“色彩论”中曾经提到,在精致的夏天,色彩不是单一的;在华贵的秋天,色彩不是浓重的;在个性的冬天,色彩不是复杂的;而在明亮的春天,色彩一定是温暖的。就让我们在这个春天,随着时装的艳丽色彩,踮起脚尖,撩起裙角,滑出色彩圆舞曲的第一步。
期刊
因乳腺癌去世的爱丁堡景观设计师马吉·金克斯(Maggie Jencks)生前有个遗愿,她想建立一个医疗空间,不仅提供医学治疗,还能通过建筑设计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现在她的心愿已经变为现实,更多的人得以在她设想的空间里获得心灵的治愈。  如今,在世界各地相继有7所马吉癌症治疗中心(Maggie’s Cancer Caring Center)建成,为其担任设计的建筑师包括加拿大建筑师弗兰克·盖里(Fr
期刊
彩色格纹图案手包、印花高跟鞋、金属手链等等,这些当季春夏新品色彩盎然绚烂,  它们的形象被定格在透明的瓶身上,虽然几乎隐匿了瓶身的存在,但是瓶身以外的春夏,全活了。
期刊
阿迪达斯(Adidas)的“Laces”研究与发展中心最近于德国纽伦堡附近的黑措根奥拉赫主园区落成。这座占地6万多平方米,外形仿若购物中心的建筑由德国的Kada Wittfeld 建筑事务所操刀设计,以球鞋闻名于世的阿迪达斯索性以“鞋带(laces)”为之命名。  位于郊外的该品牌总部占地140万平方米,曾经是“一战”时期的空军基地,如今这里就像个小镇,设有运动场、健身房、展览厅、旅馆,以及麦当劳
期刊
七年前,在伦敦的泰特美术馆,他和一把椅子相遇。这是张木制的椅子,乍看之下很寻常。他没有怀疑什么,径直坐下去,椅面却微微反弹了一下。坐在另一端的人转过头,朝他笑笑,仿佛在嬉笑他没有发现这个秘密。接着他自然地和对方聊了起来。突然他意识到,是这把椅子改变了他和一个陌生人的关系。他是孙云,一位自称 “爱神、爱人”的设计师。当年的那把椅子后来成为他最常提及的例证,“我喜欢这样的设计,可以让人与人之间产生互动
期刊
HBA对和平饭店的设计再现了老上海的装饰艺术传统。  从右页的图片里,你能猜出它们分别是代表哪国文化的套房吗?著名的“九国套房”是上海和平饭店的一大特色。瑰丽的多国民族文化呈现在风情各异的豪华套房中,提醒人们这里接待国际政要和承办涉外活动的历史。宾客从这些奢华套房可尽览黄浦江及外滩万国建筑美景。  20世纪初,和平饭店是歌舞升平的上海滩社交中心。这座原名“华懋饭店”的12层酒店由英国公和洋行(Pa
期刊
很多时候,黑色是 “卑微”的。与别的颜色并列在一起,被突显的是另一方。人们用它去形容不愿触碰的东西。凄冷的“黑色星期五”,藏在角落里的“黑名单”,还有葬礼上的沉默。尽管如此,人们无法停止对黑色的爱。它极致、迷人,深藏不语却能轻易俘获你的眼眸。在设计师眼里,黑色是一种 “永恒存在”。本期,《surface》选取了八件家具作品,黑色是这里唯一的主角。它们说,一旦有了黑色,不再需要别的色彩。  “空隙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