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素质也越来越高,学前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开始,也是素质教育的基础。而音乐教育是能够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有力手段与重要载体,通过音乐律动的教育一方面可以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增强幼儿的感官意识,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幼儿的大脑得以发展,尤其是协调左右脑的发展,帮助幼儿树立健全的人格。
音乐律动和实践的研究
研究现状梳理
国内外的学者对于音乐律动的研究和实践还是比较多的。瑞士的音乐家达尔克洛兹通过研究,提出体态律动学音乐教学法主要特点是把音乐与身体的感应和运动紧密结合起来, 这种教学方法在西方得到普遍的应用。威特利奇·L· 汉弗莱斯在《练耳——通过音乐作品训练听觉》一书中,内心音乐听觉是以音乐记忆能力为基础的,音乐记忆是将外部获得的音乐印象长时间保存在意识中的能力。
Dalcroze 提出音乐与身体结合的节奏运动已经不只属于学习范畴,实际上是把音乐视为一种“人性化的力量”。徐靖予(2010)研究了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用音乐代表语言指令幼儿活动,还可以用音乐让幼儿模仿一些简单的动作,律动可以培养孩子们欣赏音乐和舞蹈的能力, 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有效方法。蔡悦(2010)探析了视唱练耳教学中现代音乐特殊节奏形态训练, 以节奏训练作为现代音乐听觉的切入点, 充分利用人体各器官的和谐调整,倡导音乐的教学方法,坚持将理性化的知识与感性的生活体验相结合,从音乐审美的高度来感受现代作曲家的精髓之作。麻树槐(2014)教师研究创意音乐律动教学, 探讨了实施创意音乐律动课程之成效,细化了教学内容和实施情况。金佑玲(2014)分析了音乐律动 在幼儿身心健康培育中的作用,认为音乐的律动不仅能够给予幼儿关怀和培养,还能够陶冶孩子的情操,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培育起到重要作用。
体态律动的表现
达尔克洛兹体态律动教学法认为:所谓的体态律动, 不是简单的机械的身体 动作,而是把身体作为音乐表演的乐器,用身体去感知音乐的速度、力度、和旋 律, 将身体作为表现音乐的媒介, 与舞蹈意思上有严格的区别。 体态律动是将身体变为自身演奏的乐器, 通过身体动作来表达音乐的旋律与节奏, 用身体去感知 音乐的速度、力度和旋律,将身体作为表现音乐的媒介,从而让学生学会利用听觉来协调音乐感和节奏感。
音乐教学的活动流程
倾听音乐
导入应开门见山,通过直接介绍, 让孩子带着问题进行第一次完整的音乐欣赏,使幼儿展开充分的想象,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对音乐的感受力。如,听二胡拔弦模拟马蹄声。教师提问:“听,这像什么声音?像谁在奔跑?”幼儿正处于对新鲜事物好奇的时期, 最直观的观察和欣赏能够吸引幼兒的兴趣和注意力,从而让幼儿获得最直接的知识经验,让幼儿感受到乐曲的表现形式是由此而来。
观察图片
欣赏音乐,借助图谱辅助理解乐曲,能够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记忆,通过观察内容实现了视、听觉双重完美的体验。有了上面的引导并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相信幼儿很快就能找到哪张图片搭配哪段音乐。
分段欣赏
通过教师的提问、讲述,让幼儿初步感受这首乐曲由三段体组成。引导幼儿讨论听了乐曲后的初步感受,分段欣赏使幼儿进一步感受这首曲子的三段体结构以及每一段曲子的音乐性质表达出来的情绪、情景。
看舞蹈视频
教师开始引导幼儿表现的兴趣,幼儿此时模仿能力比较强,能够体会到别人表演的快乐,从而激发幼儿想自己表现和学习模仿的欲望。
学习表演
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要培养幼儿表现自己情感和体验的能力,根据纲要精神提供自由表演的机会,鼓励幼儿对听到和看到的音乐内容大胆地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将幼儿对乐曲的感受和理解推向了高潮。
空间动作
例如:爬、走、跑、跳、滑等,让孩子们在进行原地动作和空间动作时可利用头、身、臂、手、脚等各个部位在身体的高、中、低位置的律动来表现音乐,用身体的不同部分模仿出各个乐器声部,表现音乐的不同节奏、调式、旋律、曲式,通过身体动作的体形感和表演感呈现出发自内心的音乐感悟。
结语
本研究选取的对象代表性有限,难以得出普遍性的规律和结论,但此研究也许能给其他幼儿园提供借鉴,为更多幼儿园教师开展艺术教育活动提供丰富的可供选择的资源、为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共育提供多方面的活动载体,以此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实现幼儿与教师、幼儿与课程的对话,最终促进幼儿与教师的共同进步。
音乐律动和实践的研究
研究现状梳理
国内外的学者对于音乐律动的研究和实践还是比较多的。瑞士的音乐家达尔克洛兹通过研究,提出体态律动学音乐教学法主要特点是把音乐与身体的感应和运动紧密结合起来, 这种教学方法在西方得到普遍的应用。威特利奇·L· 汉弗莱斯在《练耳——通过音乐作品训练听觉》一书中,内心音乐听觉是以音乐记忆能力为基础的,音乐记忆是将外部获得的音乐印象长时间保存在意识中的能力。
Dalcroze 提出音乐与身体结合的节奏运动已经不只属于学习范畴,实际上是把音乐视为一种“人性化的力量”。徐靖予(2010)研究了幼儿园音乐律动教学,用音乐代表语言指令幼儿活动,还可以用音乐让幼儿模仿一些简单的动作,律动可以培养孩子们欣赏音乐和舞蹈的能力, 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有效方法。蔡悦(2010)探析了视唱练耳教学中现代音乐特殊节奏形态训练, 以节奏训练作为现代音乐听觉的切入点, 充分利用人体各器官的和谐调整,倡导音乐的教学方法,坚持将理性化的知识与感性的生活体验相结合,从音乐审美的高度来感受现代作曲家的精髓之作。麻树槐(2014)教师研究创意音乐律动教学, 探讨了实施创意音乐律动课程之成效,细化了教学内容和实施情况。金佑玲(2014)分析了音乐律动 在幼儿身心健康培育中的作用,认为音乐的律动不仅能够给予幼儿关怀和培养,还能够陶冶孩子的情操,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培育起到重要作用。
体态律动的表现
达尔克洛兹体态律动教学法认为:所谓的体态律动, 不是简单的机械的身体 动作,而是把身体作为音乐表演的乐器,用身体去感知音乐的速度、力度、和旋 律, 将身体作为表现音乐的媒介, 与舞蹈意思上有严格的区别。 体态律动是将身体变为自身演奏的乐器, 通过身体动作来表达音乐的旋律与节奏, 用身体去感知 音乐的速度、力度和旋律,将身体作为表现音乐的媒介,从而让学生学会利用听觉来协调音乐感和节奏感。
音乐教学的活动流程
倾听音乐
导入应开门见山,通过直接介绍, 让孩子带着问题进行第一次完整的音乐欣赏,使幼儿展开充分的想象,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对音乐的感受力。如,听二胡拔弦模拟马蹄声。教师提问:“听,这像什么声音?像谁在奔跑?”幼儿正处于对新鲜事物好奇的时期, 最直观的观察和欣赏能够吸引幼兒的兴趣和注意力,从而让幼儿获得最直接的知识经验,让幼儿感受到乐曲的表现形式是由此而来。
观察图片
欣赏音乐,借助图谱辅助理解乐曲,能够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记忆,通过观察内容实现了视、听觉双重完美的体验。有了上面的引导并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相信幼儿很快就能找到哪张图片搭配哪段音乐。
分段欣赏
通过教师的提问、讲述,让幼儿初步感受这首乐曲由三段体组成。引导幼儿讨论听了乐曲后的初步感受,分段欣赏使幼儿进一步感受这首曲子的三段体结构以及每一段曲子的音乐性质表达出来的情绪、情景。
看舞蹈视频
教师开始引导幼儿表现的兴趣,幼儿此时模仿能力比较强,能够体会到别人表演的快乐,从而激发幼儿想自己表现和学习模仿的欲望。
学习表演
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要培养幼儿表现自己情感和体验的能力,根据纲要精神提供自由表演的机会,鼓励幼儿对听到和看到的音乐内容大胆地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将幼儿对乐曲的感受和理解推向了高潮。
空间动作
例如:爬、走、跑、跳、滑等,让孩子们在进行原地动作和空间动作时可利用头、身、臂、手、脚等各个部位在身体的高、中、低位置的律动来表现音乐,用身体的不同部分模仿出各个乐器声部,表现音乐的不同节奏、调式、旋律、曲式,通过身体动作的体形感和表演感呈现出发自内心的音乐感悟。
结语
本研究选取的对象代表性有限,难以得出普遍性的规律和结论,但此研究也许能给其他幼儿园提供借鉴,为更多幼儿园教师开展艺术教育活动提供丰富的可供选择的资源、为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共育提供多方面的活动载体,以此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实现幼儿与教师、幼儿与课程的对话,最终促进幼儿与教师的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