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6年12月12日午夜,徐迟从武汉同济医院病房的阳台上一跃而下,离开了这个世界。第二天,我在电话中得知这个消息,一时间呆在那里,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仅半个小时之前,我刚得知曹禺病逝。一天之内,两位熟悉的文坛前辈相继辞世,真令人悲哀!
徐迟逝世后,金克木写了篇文章怀念他,其中写道:
诗人徐迟匆忙走了,像一枚爆竹,跃入太空,无影无踪,只剩下音响。
有两类诗人,都是迷诗,爱诗,作诗,以诗为命。一类诗人另有散文生活思想,而另一类则把生活也要求诗化,化不成就无比痛苦,只好用诗的方式结束生命。这类诗人最早有屈原,后来有李白,两人都消逝于水中。现代有徐志摩,他“想飞”,就飞上天,不回来了。如今又有了徐迟。这些诗人都到诗的世界再生去了。
1984年,我在第四次作家代表大会上认识了徐迟。其实在那之前我就读过很多他的作品。徐迟以“当代真诗人”著称,1936年他的诗集《二十岁人》出版,在诗坛吹起一股都市风。1945年,在乔冠华的引荐下,毛主席接见了他和作曲家马思聪,并给他题字“诗言志”。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创作出《战争,和平,进步》《美丽,神奇,丰富》《共和国的歌》等多本诗集。此外,他还是翻译家和报告文学作家。30多岁时,他就译出《巴黎的陷落》《瓦尔登湖》《巴马修道院》等巨作。1987年,他发表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轰动一时,至今仍被文学界常常提起。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在多个领域都很有成就的人,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却非常孤独。他常对朋友说,自己备感孤独,也提到过自杀。
1983年,徐迟的妻子陈松去世,几年后他娶了一位女老师。1993年4月,我参加广东惠州世界华人诗会时,见到了徐迟和他的新夫人。开幕酒会上,主持人介绍了各位诗人,并没有介绍这位新夫人,令她非常生气。她回到房间不出来,徐迟只好去请。晚上,诗人们在惠州西湖湖心的点翠岛举办诗歌朗诵会,新夫人要求上台朗诵她的新诗,结果没能遂愿,于是暴跳如雷。不久,徐迟的黄昏恋以失败告终。
1995年,徐迟从武汉来到北京,住在一位老朋友的四合院里,我们常常见面。81岁的他依然健谈,充满激情,但把主要精力转到了人类起源、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问题上,甚至还产生了人类即将毁灭的绝望。朋友们常说他的文章怪,其实并非他思路不正常,而是他涉猎的领域对别人来说实在陌生抽象得很。
徐迟回到武汉后,我曾去看望他。当时他正计划撰写一系列关于宇宙、自然与人类的文章。我无法在这类主题上与他交谈,于是催促他写本回忆录,又建议他续写《收获》上刊载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可他表示毫无兴趣。我想,那段时间他一定感到很失望,因为能理解他的人实在太少。他想借研究与创作摆脱孤独,没想到这反倒加深了他的孤独,而且是更深的孤独。
1996年12月4日,人民日报刊发了徐迟的长篇文章《谈夸克》。当时负责科技报道的编辑温红彦(现任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主任)写了一篇热情洋溢的短评,题为《赞文学家的科学情感》:
读完《谈夸克》,一定会有读者产生这样的疑问:此文作者与著名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的作者是同一人吗?
这里可以明确地告诉读者:此“徐迟”正是彼“徐迟”。那么,一位耄耋之年的老诗人、著名报告文学家怎么钻研起“夸克”来了呢?
用徐老自己的话说,是在接触这门学问的过程中,“领略了许多东西,于是想用文学的笔,把它们挑一些出来介绍给读者。”徐老涉足高能物理领域,是从1979年采访云南高山宇宙线观测站开始的,当时他就下决心“非钻进去不可”。他买了两本与夸克有关的书,一本已经读破了,还有一本,如今仍在研读。徐老回忆十几年读《夸克》的经历时说:“每天晚上,在我家居之时,子夜过后,我必然醒来,并睡不着了,我就读这本书。”这是怎样的一种钻研精神!这怎能不使我们对这位有着深厚科学感情的文学家顿生敬意?
世上也许再没有比“夸克”更难懂的学问了,然而徐老却钻了进去,并用轻松的语言,道出了其中的许多奥妙。这对于我们不少新闻同行在报道科学成就时,只礼貌地碰一下科学的帽檐来说,徐老无疑是我们的楷模。
谁也没想到,《谈夸克》这篇文章见报8天后,徐迟就离开了我们。这篇文章,成了他人生中最后一篇文章。
实际上,在生命的最后一年,徐迟也没有忘记他钟爱的报告文学。1996年,应上海文艺出版社之邀,徐迟主编第四辑《中国新文学大系》(1949—1976)“报告文学卷”。在书的序言中,他满怀激情展望第五辑“报告文学卷”的编选工作:
我想这就是我在这一好比接力赛跑所要做的事,并要将这一棒的接力赛的赛棒交给此刻还不知是誰的第四棒的选手来接将过去,在第五辑(1976—2000)的选集里,跑到本世纪的终点,亦即是八十年中国新文学的全过程的终点,可以想见届时群情雀跃,但闻欢呼之声大起,七彩的礼花飞满了天空……想来那第五辑(1976—2000)的序,它必然是波澜壮阔,要进入到新世纪去,登攀到了科技文明的高峰之巅,“巡天遥看一千河”,显示出我国新世纪的明媚春光来的,必定也是一篇激情的序。
遗憾的是,徐迟未能亲眼看到第四辑选本问世。或许我与先生有缘,在他去世10年后,我接过他的“赛棒”,负责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1976—2000)“报告文学卷”。如何既秉承前辈的意愿,相对完整地呈现出这二十几年里报告文学领域的成就,同时又按照自己的判断,来进行历史归纳,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每想到徐迟序言里激情飞扬的话语,我便感受到了鞭策的力量。终于,这部作品于2006年出版。
徐迟去世后,周明、向前两位先生合编一本《难忘徐迟》怀念集。他的四个孩子为此书写了一篇代序,题为《一生远行,一生歌唱》,甚是感人:
爸爸走了,他跨过了忘川,把记忆留给了我们活着的人。
1956年,爸爸在他的诗集《美丽,神奇,丰富》中写道:
“我的抱负就是如此,插上翅膀飞腾,飞过原野,飞过湖泊,飞过高山,飞上彩云,飞去一些美丽的地方,会见一些美丽的心灵,为了唱一些美丽的歌,带回来一些美丽的见闻。”
爸爸这样唱着,也这样做了一生,爸爸在世82个年头,穷毕生精力于创作。在他的创作生涯中,别妻离子,远游旅行,是他生活的一个重要的内容。他用诗人敏锐的眼光和炽烈的情感,发现、追寻着一个个采访对象,捕捉他们斑斓人生中的闪光的性格和思想,他们中不乏优秀的精英,也有许多小人物,但在爸爸笔下,都是真诚、善良、美好的。
光阴荏苒,徐迟离开我们已经21年了。好在他的诗、他的报告文学,他体会到的文学与科学的美好,依然留存在我们身边。
徐迟逝世后,金克木写了篇文章怀念他,其中写道:
诗人徐迟匆忙走了,像一枚爆竹,跃入太空,无影无踪,只剩下音响。
有两类诗人,都是迷诗,爱诗,作诗,以诗为命。一类诗人另有散文生活思想,而另一类则把生活也要求诗化,化不成就无比痛苦,只好用诗的方式结束生命。这类诗人最早有屈原,后来有李白,两人都消逝于水中。现代有徐志摩,他“想飞”,就飞上天,不回来了。如今又有了徐迟。这些诗人都到诗的世界再生去了。
1984年,我在第四次作家代表大会上认识了徐迟。其实在那之前我就读过很多他的作品。徐迟以“当代真诗人”著称,1936年他的诗集《二十岁人》出版,在诗坛吹起一股都市风。1945年,在乔冠华的引荐下,毛主席接见了他和作曲家马思聪,并给他题字“诗言志”。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创作出《战争,和平,进步》《美丽,神奇,丰富》《共和国的歌》等多本诗集。此外,他还是翻译家和报告文学作家。30多岁时,他就译出《巴黎的陷落》《瓦尔登湖》《巴马修道院》等巨作。1987年,他发表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轰动一时,至今仍被文学界常常提起。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在多个领域都很有成就的人,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却非常孤独。他常对朋友说,自己备感孤独,也提到过自杀。
1983年,徐迟的妻子陈松去世,几年后他娶了一位女老师。1993年4月,我参加广东惠州世界华人诗会时,见到了徐迟和他的新夫人。开幕酒会上,主持人介绍了各位诗人,并没有介绍这位新夫人,令她非常生气。她回到房间不出来,徐迟只好去请。晚上,诗人们在惠州西湖湖心的点翠岛举办诗歌朗诵会,新夫人要求上台朗诵她的新诗,结果没能遂愿,于是暴跳如雷。不久,徐迟的黄昏恋以失败告终。
1995年,徐迟从武汉来到北京,住在一位老朋友的四合院里,我们常常见面。81岁的他依然健谈,充满激情,但把主要精力转到了人类起源、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问题上,甚至还产生了人类即将毁灭的绝望。朋友们常说他的文章怪,其实并非他思路不正常,而是他涉猎的领域对别人来说实在陌生抽象得很。
徐迟回到武汉后,我曾去看望他。当时他正计划撰写一系列关于宇宙、自然与人类的文章。我无法在这类主题上与他交谈,于是催促他写本回忆录,又建议他续写《收获》上刊载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可他表示毫无兴趣。我想,那段时间他一定感到很失望,因为能理解他的人实在太少。他想借研究与创作摆脱孤独,没想到这反倒加深了他的孤独,而且是更深的孤独。
1996年12月4日,人民日报刊发了徐迟的长篇文章《谈夸克》。当时负责科技报道的编辑温红彦(现任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主任)写了一篇热情洋溢的短评,题为《赞文学家的科学情感》:
读完《谈夸克》,一定会有读者产生这样的疑问:此文作者与著名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的作者是同一人吗?
这里可以明确地告诉读者:此“徐迟”正是彼“徐迟”。那么,一位耄耋之年的老诗人、著名报告文学家怎么钻研起“夸克”来了呢?
用徐老自己的话说,是在接触这门学问的过程中,“领略了许多东西,于是想用文学的笔,把它们挑一些出来介绍给读者。”徐老涉足高能物理领域,是从1979年采访云南高山宇宙线观测站开始的,当时他就下决心“非钻进去不可”。他买了两本与夸克有关的书,一本已经读破了,还有一本,如今仍在研读。徐老回忆十几年读《夸克》的经历时说:“每天晚上,在我家居之时,子夜过后,我必然醒来,并睡不着了,我就读这本书。”这是怎样的一种钻研精神!这怎能不使我们对这位有着深厚科学感情的文学家顿生敬意?
世上也许再没有比“夸克”更难懂的学问了,然而徐老却钻了进去,并用轻松的语言,道出了其中的许多奥妙。这对于我们不少新闻同行在报道科学成就时,只礼貌地碰一下科学的帽檐来说,徐老无疑是我们的楷模。
谁也没想到,《谈夸克》这篇文章见报8天后,徐迟就离开了我们。这篇文章,成了他人生中最后一篇文章。
实际上,在生命的最后一年,徐迟也没有忘记他钟爱的报告文学。1996年,应上海文艺出版社之邀,徐迟主编第四辑《中国新文学大系》(1949—1976)“报告文学卷”。在书的序言中,他满怀激情展望第五辑“报告文学卷”的编选工作:
我想这就是我在这一好比接力赛跑所要做的事,并要将这一棒的接力赛的赛棒交给此刻还不知是誰的第四棒的选手来接将过去,在第五辑(1976—2000)的选集里,跑到本世纪的终点,亦即是八十年中国新文学的全过程的终点,可以想见届时群情雀跃,但闻欢呼之声大起,七彩的礼花飞满了天空……想来那第五辑(1976—2000)的序,它必然是波澜壮阔,要进入到新世纪去,登攀到了科技文明的高峰之巅,“巡天遥看一千河”,显示出我国新世纪的明媚春光来的,必定也是一篇激情的序。
遗憾的是,徐迟未能亲眼看到第四辑选本问世。或许我与先生有缘,在他去世10年后,我接过他的“赛棒”,负责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1976—2000)“报告文学卷”。如何既秉承前辈的意愿,相对完整地呈现出这二十几年里报告文学领域的成就,同时又按照自己的判断,来进行历史归纳,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每想到徐迟序言里激情飞扬的话语,我便感受到了鞭策的力量。终于,这部作品于2006年出版。
徐迟去世后,周明、向前两位先生合编一本《难忘徐迟》怀念集。他的四个孩子为此书写了一篇代序,题为《一生远行,一生歌唱》,甚是感人:
爸爸走了,他跨过了忘川,把记忆留给了我们活着的人。
1956年,爸爸在他的诗集《美丽,神奇,丰富》中写道:
“我的抱负就是如此,插上翅膀飞腾,飞过原野,飞过湖泊,飞过高山,飞上彩云,飞去一些美丽的地方,会见一些美丽的心灵,为了唱一些美丽的歌,带回来一些美丽的见闻。”
爸爸这样唱着,也这样做了一生,爸爸在世82个年头,穷毕生精力于创作。在他的创作生涯中,别妻离子,远游旅行,是他生活的一个重要的内容。他用诗人敏锐的眼光和炽烈的情感,发现、追寻着一个个采访对象,捕捉他们斑斓人生中的闪光的性格和思想,他们中不乏优秀的精英,也有许多小人物,但在爸爸笔下,都是真诚、善良、美好的。
光阴荏苒,徐迟离开我们已经21年了。好在他的诗、他的报告文学,他体会到的文学与科学的美好,依然留存在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