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地理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应用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效果非常突出。
关键词:地理教学; 问题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9-049-001
所谓问题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主旨,在教学中通过围绕问题的提出、探索和解答,以引导学生独立构建知识结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在这种课上,教师根据学习内容有目的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索、解决问题或教师在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情况下,有目的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独立提出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
为在地理教学中有效实施问题教学法,需遵循以下基本步骤:
一、进行课前预习,培养提问意识
指导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这是在地理教学中有效实施问题教学必需具备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预习方法,如阅读即将学习的课本内容,使学生在课前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自主明白教材的知识要点,构建一定的知识体系,联系课后的练习要求,能灵活运用课文中的相关知识、方法去解决有关练习问题。
但教师更应注意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实际就是答疑解惑的过程。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无疑是问号。”学贵有疑。问题教学法有教师提问和学生提问两种形式。其中学生提问更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追求新知,增强学生创造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探索新知解答疑问的过程中最终获取知识。
二、开展课堂教学,精心设计问题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按照课标的要求,依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问题情境精心设计问题,问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首先,所设计的问题要注意趣味性。为了使课堂上的学生能真正“活”起来,从教学的客体变为主体,学生能更广泛更深刻地进行思维活动,敏锐准确地的发现、提出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问题教学法的目标,就需要我们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以问题为核心,时时注意课堂的趣味性,精心设计好每节地理课堂的教学问题。
其次,课堂问题的设计要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注意课堂提问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化形式上,为提问而提问,这无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要精心设计问题,善于提问,以避免让量多质差的“满堂问”成为变相的“满堂灌”,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第三,在地理课堂上设置的问题应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有梯度,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关注到学生的思维发展总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循“序”渐进,以使地理课堂思维活动富有节奏感和逻辑性。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问题解决,也能使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
三、引导解答问题,讲究答疑方法
问题教学法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和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为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不能简单的把问题的答案直接告诉给学生,而应是教给学生分析、解答各种地理问题的技巧和方法。首先,在问题提出后,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会读题、审题、分析题意,找出题中关键词,收集必要信息,理清问题中各因素间关系。当确定题意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自主的根据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和经验,熟练借助观察、推理、归纳等法,寻求问题的解决,以牢固获取新知。如果问题过于繁杂,牵涉内容过广,学生因经验能力限制,无法答疑时,教师可以同学生共同分析题意,寻找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把问题分解为若干子问题,随着每个小问题的解决,从而使问题最终得到解答。若学生遇到某种陌生的地理事物、现象、问题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与此相类似的地理事物、现象、问题,深入分析,借助已有知识或答题思路以寻求问题解答。
四、关注学生反馈、进行评价总结
这一步骤是问题解决形成结论的阶段,也是必经过程。教师首先要对学生敢于提问或回答问题给予肯定。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检验、评价问题解答情况。若是问题解答被验证为解题过程和答案正确,则就形成知识结论和范例,以指导今后的学习和问题解决。若是通过检验,发现问题解答是错误的或不完整,那么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重新进行答疑。发现问题解答错误或不完整往往更能激发学生发散思维和求知欲,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从而找出思维误区,最终获得概念和规律性认识。此外,在这一系列过程结束后,教师还要设置各种程度的练习题,使学生知识得到迁移,以促使学习方法灵活应用,建构科学完整的知识结构,最终对知识加深理解,形成牢固记忆。
由此可见,问题教学法摈弃了传统教学中的“满堂灌”,让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学会敢于善于提问,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在环环相扣的问题下有助于学生回顾旧知识,牢固掌握新知识,建构科学的知识体系。它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自己自主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与此同时,在地理课堂上开展问题教学方式,营造出宽松的课堂氛围,学生大胆提问答题,有助于教师与学生的双边交流,互相沟通,以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状况,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而学生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思维活跃,最终教学成效显著。
关键词:地理教学; 问题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9-049-001
所谓问题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主旨,在教学中通过围绕问题的提出、探索和解答,以引导学生独立构建知识结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在这种课上,教师根据学习内容有目的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索、解决问题或教师在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情况下,有目的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独立提出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
为在地理教学中有效实施问题教学法,需遵循以下基本步骤:
一、进行课前预习,培养提问意识
指导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这是在地理教学中有效实施问题教学必需具备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预习方法,如阅读即将学习的课本内容,使学生在课前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自主明白教材的知识要点,构建一定的知识体系,联系课后的练习要求,能灵活运用课文中的相关知识、方法去解决有关练习问题。
但教师更应注意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实际就是答疑解惑的过程。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无疑是问号。”学贵有疑。问题教学法有教师提问和学生提问两种形式。其中学生提问更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追求新知,增强学生创造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探索新知解答疑问的过程中最终获取知识。
二、开展课堂教学,精心设计问题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按照课标的要求,依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问题情境精心设计问题,问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首先,所设计的问题要注意趣味性。为了使课堂上的学生能真正“活”起来,从教学的客体变为主体,学生能更广泛更深刻地进行思维活动,敏锐准确地的发现、提出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问题教学法的目标,就需要我们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以问题为核心,时时注意课堂的趣味性,精心设计好每节地理课堂的教学问题。
其次,课堂问题的设计要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注意课堂提问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化形式上,为提问而提问,这无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要精心设计问题,善于提问,以避免让量多质差的“满堂问”成为变相的“满堂灌”,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第三,在地理课堂上设置的问题应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有梯度,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关注到学生的思维发展总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循“序”渐进,以使地理课堂思维活动富有节奏感和逻辑性。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问题解决,也能使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
三、引导解答问题,讲究答疑方法
问题教学法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和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为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不能简单的把问题的答案直接告诉给学生,而应是教给学生分析、解答各种地理问题的技巧和方法。首先,在问题提出后,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会读题、审题、分析题意,找出题中关键词,收集必要信息,理清问题中各因素间关系。当确定题意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自主的根据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和经验,熟练借助观察、推理、归纳等法,寻求问题的解决,以牢固获取新知。如果问题过于繁杂,牵涉内容过广,学生因经验能力限制,无法答疑时,教师可以同学生共同分析题意,寻找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把问题分解为若干子问题,随着每个小问题的解决,从而使问题最终得到解答。若学生遇到某种陌生的地理事物、现象、问题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与此相类似的地理事物、现象、问题,深入分析,借助已有知识或答题思路以寻求问题解答。
四、关注学生反馈、进行评价总结
这一步骤是问题解决形成结论的阶段,也是必经过程。教师首先要对学生敢于提问或回答问题给予肯定。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检验、评价问题解答情况。若是问题解答被验证为解题过程和答案正确,则就形成知识结论和范例,以指导今后的学习和问题解决。若是通过检验,发现问题解答是错误的或不完整,那么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重新进行答疑。发现问题解答错误或不完整往往更能激发学生发散思维和求知欲,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从而找出思维误区,最终获得概念和规律性认识。此外,在这一系列过程结束后,教师还要设置各种程度的练习题,使学生知识得到迁移,以促使学习方法灵活应用,建构科学完整的知识结构,最终对知识加深理解,形成牢固记忆。
由此可见,问题教学法摈弃了传统教学中的“满堂灌”,让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学会敢于善于提问,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在环环相扣的问题下有助于学生回顾旧知识,牢固掌握新知识,建构科学的知识体系。它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自己自主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与此同时,在地理课堂上开展问题教学方式,营造出宽松的课堂氛围,学生大胆提问答题,有助于教师与学生的双边交流,互相沟通,以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状况,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而学生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思维活跃,最终教学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