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在异种移植中的免疫递呈及调节作用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stm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树突状细胞(DC)对异种抗原的免疫递呈作用,并探讨未成熟DC对T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从BALB/c小鼠骨髓诱生未成熟DC及成熟DC.将DC与小鼠T细胞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C)作为异种移植体外模型,以胰岛细胞作为靶细胞检测细胞毒效应.结果 MLC结果表明保留DC组及体内、外致敏成熟DC组刺激指数(SI=2.09,3.91,2.81)与去除DC组(SI=1.09)相比差异有显著性.体内、外致敏未成熟DC组(SI=1.08,1.16)与体内、外对照组(SI=2.98,2.81)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细胞毒检测表明成熟DC诱导T细胞最大杀伤活性为61%,而未成熟DC诱导T细胞最大杀伤活性为9%.结论 DC主要以间接方式递呈异种抗原,而未成熟型DC可诱导异种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无能。

其他文献
严重的慢性缺血性疾病临床治疗相当棘手,"治疗性的血管新生"是很有前景的治疗方案,即应用血管生长因子或其基因,促进缺血组织周围的血管新生和侧肢循环建立,改善局部组织供血.新近研究表明,这种血管生长因子的促血管新生作用,其实质是通过动员骨髓中血管内皮的前体细胞-内皮祖细胞(EPC),向缺血组织游走并分化为内皮细胞(EC),而发挥其血管新生效应[1].这种骨髓来源的EPC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成为重症缺血性疾
期刊
研究表明,缺血预处理(IPC)可通过内源性的保护机制对多种缺血再灌注组织产生显著的保护作用[1].我们在猫体外循环(CPB)的基础上,观察了CPB中心肌细胞膜微黏度(η)的变化,从心肌细胞膜流动性的角度评价了IPC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期刊
期刊
目的 通过腺病毒载体将外源性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催化亚基(hTERT)基因导入组织工程常用种子细胞中,探讨其对各细胞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取第4代的猪耳软骨细胞、猪骨髓基质干细胞和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分别以Adeno-hTERT和Adeno-lacZ进行基因转染.5 d后,取各组细胞样品,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PCR-酶联免疫吸附法(PCR-ELISA)分别检测各自的hTERT mRN
心肌营养素-1(CT-1)是一种新的细胞因子,能够刺激体外新生大鼠心肌的生长[1,2].本实验旨在是观察重组CT-1对成年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前角神经元的存活作用。
期刊
局部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s)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比例失调,是造成肝纤维化细胞外基质(ECM)沉积的主要原因.本实验以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T-PCR)观察了大鼠胆管阻塞性肝纤维化模型肝组织明胶酶-2(MMP-2)和TIMP-1 mRNA表达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期刊
目的 分析卧位和站立位时骨盆倾斜度的变化情况,观察骨盆前平面作为髋臼假体植入的参照平面时的稳定性.方法将90位患者按照其髋关节的情况分为髋关节正常组、髋关节炎组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组,每组中男女各15名.用三维数字化仪系统分别测量患者仰卧位和站立位时的骨盆前平面倾斜度,比较各组的测量结果.结果正常组、关节炎组和术后组卧位时骨盆前平面的倾斜度分别为 5.91°± 3.81°、 6.12°± 3.51°
目的 探讨供体浅蓝霉素预处理对原位小鼠脂肪肝移植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小鼠原位肝移植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小鼠组(n=8)、肥胖小鼠组(n=8)、非脂肪肝移植组(n=12)、脂肪肝移植组(n=12)、浅蓝霉素预处理2 d脂肪肝移植组(n=12)与预处理4 d脂肪肝移植组(n=12).检测肝功能,肝脏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油红O染色脂肪定量,ATP含量及解偶联蛋白-2(UCP-2)水平测定.结
在不同的情况下,是否引流、放置什么样的引流材料以及做何种引流,是每一位外科医师经常需要面对的问题,能否建立一个有效的引流常常决定治疗的成败.但总的来说,引流问题在外科界远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少外科医师把引流作为专题研究.例如对软组织感染创面,现时的引流方法基本上与一个世纪前相同:开放换药,用各种纱布制品充填感染创面,利用纱布的毛细管作用达到引流的目的.与一个世纪前不同的仅仅是一些疗效极为可疑的药物
期刊
目的 探讨超高分子聚乙烯磨损颗粒(UHMWPE)的大小对人工关节松动的影响.方法从翻修髋关节术所获得组织中提取超高分子聚乙烯磨损颗粒(平均直径9.41、5.96、0.56、0.33μm),将其与Ceridust 3615 R 颗粒(模型颗粒)(平均直径14.27、6.39、1.74、1.01、0.54和0.28μm)分别刺激人单核/巨噬细胞,并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的骨溶解介质.结果随着UHMWPE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