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高校德育现状之思考

来源 :大众商务·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fa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国目前高校的德育在应对这些挑战时显得乏力,主要是因为我国高校德育的方法单调,实效性不高。本文探讨了对德育的界定、高等院校德育工作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探索高校德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德育;高校德育 
   中图分类号: G751
  
  高等院校作为青年学生迈向社会的最后一站,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建设者的重任。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我国社会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人们的传统道德观念正在接受着空前的冲击。这些深刻的变化也对高等院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高等院校的德育工作不同程度地脱离现实生活,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在应对社会深刻变革和学生特点不断更新的挑战时显得有些乏力,难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1 对德育的界定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权威词典,如《辞海》、《辞源》,对“德”字的解释之一,均为“道德”,可以理解为人们在各种关系中表现出来的道德境界和道德品质,以及调节这些关系的原则和规范;“育”,即是“教育”。由此可见,所谓“德育”,就是“道德教育”,是关于人们共同生活和行为准则的教育。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从狭义的角度对“德育”的解释。
  从广义的角度上看,德育“在社会主义中国,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狭义的德育,是指伦理学上的道德品质教育;广义的德育,则是教育学上的德育,其范围已经超越了道德教育本身。半个多世纪以来,新中国德育的外延经历了从“政治教育”到“思想政治教育”,从“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到“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再从“社会意识教育”到“社会意识与个性心理教育”的一系列转变,但基本上仍然保持了上述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三大板块。
  
   2 我国高校德育的现状
  
   2.1 德育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混淆
  首先,在高校的教育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德育”与“政治教育”是混为一谈的。由此而产生的重视政治立场而轻视个人修养的现象值得深思。一些学生政治立场坚定,积极追求政治上的进步,在大是大非面前确实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但是在生活当中,他们却过于“不拘小节”,生活作风懒散,缺乏起码的道德修养。政治教育只是高校德育的组成部分,并不等同于德育本身。
  其次,德育与思想教育相混淆。目前在高校,仍然把思想教育纳入德育的范围之中。但问题在于对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信念的强调仍然多于对道德品质的重视,使不少大学生在价值观的判断和选择上存在矛盾,更注重自我发展、自我实现,更多考虑个人利益和物质追求,以现有的经济差距作为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的标准。这就导致不少大学生轻视品德修养,不能脚踏实地地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信念而努力。
  再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混淆。目前在高校中,某些教师过分夸大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认为个人的品德修养完全是由心理因素决定的,忽视了社会生活实践对品德修养形成的重要作用。而且,出现了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的不良倾向。
  
   2.2 德育方法单调,脱离社会实践
  德育的目的,应该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修养,使学生成为社会的人。然而目前高校德育与社会实践相脱离的现状却不容乐观。高等院校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把德育理论的获得作为德育的唯一目的,而将社会实践、经验排除在德育之外,回避了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丑恶,使德育理论成为脱离社会生活的教条,也使其失去了对社会实践的直接指导能力。在面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与现象时,失去了发言权。这种重理论灌输、说教,轻能力培养、行为养成的状况,使得大学生很难将所学的德育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外化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很难形成应有的判断能力和品德修养。
  此外,目前高校德育工作还呈现出忽视学生主体地位,过分关注德育的社会功能或社会效果的状况,没有关注到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
  
   3 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途径
  
   3.1 调整和完善高校德育内容,使之形成清晰的逻辑体系
  就目前高等院校的德育状况来说,包含了政治、思想、道德、民主法制、心理健康等几个大的方面。它们既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鉴于这种实际,笔者主张,将德育的内容限定在“思想”、“政治”、“道德”、“民主法制”四者即可。同时,使这四者相对独立而又紧密联系。至于心理健康教育,似可完全从目前的高校德育内容中排除出去,由接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专门负责此项工作,以保证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形成。这样既维护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又保证了德育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做出这样的区分,有利于突出其侧重点,从不同角度对大学生进行教育。
  
   3.2 改进德育手段,提高德育实效
   目前在高校中,教师讲授多,学生感受少;强调德育外在目的多,追求德育内在价值少。德育若不能全方位渗透到教育的全过程,其实效性就不可能会有明显提高。对此,笔者认为,处在社会转型期的高等院校,应该围绕“尊重、动情、示范、实践”这个中心,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尊重”,就是要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合理合法要求。“动情”,就是对大学生施加情感影响,动之以情,以情感人。教师动之以情,体贴关心他们,帮助爱护他们,可以和学生建立融洽的关系,使他们内心建立起亲切感和温暖感,使他们产生趋向正常的目标和动机,并在和谐愉悦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正确的观念,这就为德育的开展奠定了有利的基础。“示范”,就是通过能体现品德准则的人和事作为样板,影响和教育大学生。教师是每位学生品德发展最直接的榜样,要在日常工作中、与学生的交往中,表里如一,率先垂范,使高尚的师德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最强有力的教育,会让学生终身受益;同时,发现和宣传大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典型,开展学习和讨论,使这些典型身上体现出来的良好品质对大学生起到表率作用。“实践”,就是要坚持“知行统一”,让大学生多关注社会,多关注时事,使社会正在发生的事件成为德育的最好教材,使学生面临的道德困境成为德育的最好案例,让德育回归生活,让学生走向社会,使德育密切联系学生生活。
  总之,德育应该是开放的,现实的。我们不能脱离社会生活而对大学生进行不求实际的德育。
  
   参考文献: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简编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53、608、433.
  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
  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330.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农民工大潮向城市涌入,生活在农村中的新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的现状令人们担忧。如何保障5800万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成为祖国未来建设的栋梁之才,对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人手,提出了留守儿童主要存在的四个问题,并重点分析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E8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摘 要】通过对食物化学结构的分析,食物的味道除和生物学反应有关外,不同结构的物质其产生的基本味觉是不相同的,化学结构及其微小变化或差异都能与基本味觉密切关系。呈味物质的物理性质也与味觉密切相关。  【关键词】基本味觉;呈味物质;化学结构  中图分类号:R1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9-0201-01    食品的颜色、香气和味道既是物质世界赋予食品的独特属性
一直以来,中国律师所扮演的传统角色都是诉讼的参与者,律师可以也完全有能力在司法之外的更广泛的公共事务领域发挥作用。本文通过对行政机关、法学专家和执业律师三种立法模
本文考证了乡镇政府债务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关系并得出结论,即乡镇政府债务会阻碍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程,再对乡镇政府债务的成因以及危害做出分析。化解乡镇债务对城乡一体化
现如今在我国谈论需不需要企业社会责任的阶段已经过去,问题的关键是在于怎样实现好企业社会责任,怎样构建出良好的责任实现制度。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制度
2010年春节过后,我国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出现"民工荒",员工缺口超过两百万。企业为了吸引员工,纷纷提高薪酬待遇,放宽限制条件,希望以此招到足够的工人完成订单。"民工荒"问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同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建设新农村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就是中国的农民工。因此,农民工回流问题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问题,研究该问题具有很大的现实及理论意义。  【关键词】农民工;新农村建设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的一项新政策,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社会建设工程,解决好三农问题是我们国家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摘 要】农民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农民工问题是我国现阶段无法逃避的一个话题。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并没有将农民工另类看待,而赋予了他们作为中国公民和劳动者所享有的各种权利和利益,但是自农民工群体出现至今,农民工依法所应该享有的各种法定权益遭遇了用工单位和城市主流社会的极度漠视和任意践踏,这是对我国现行法律权威性的一种挑战,势必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实现和和谐社会的建设。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