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存款准备金率为何上调
驻京办该不该撤
养老保险为何实现“一卡通”
三网联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一)
从2010年的1月18号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时隔一年半央行首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准备金率上调释放了怎样的信号?这是否意味着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收紧?会给市场带来哪些影响——
准备金率上调=?
●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意味着商业银行的放贷能力有所收缩
● 此次调整主要是针对流动性增长过快而进行的,并不代表整个宽松货币政策会改变
● 必须采取措施使得信贷的增长比较平稳,后续还将会有更多政策出台保证货币供应增长的速度放缓
● 货币政策取决于很多因素,应该充分考虑综合因素再下决断
《今日观察》: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意味着商业银行的放贷能力有所收缩。存款准备金率就是要求商业银行必须把一部分的钱放到中央银行里,如果商业银行把钱存到中央银行里,就意味它没办法再发放贷款。因此央行是用这样的方式在冻结一部分的资金,或者用金融市场上经常说的话来表述,就是央行在回收流动性。
在过去的几年里,央行回收流动性,用得比较多、比较顺手的工具是发行央票,就是让商业银行去买央行发行的票据,买了央票,商业银行就没办法再去发放贷款,所以这也起到了回收流动性的作用。但由于过去美国的利率比中国高,所以我们发行央票再去买美国国债能赚一点钱。现在我们的利率比美国的高,所以这个时候再用发行央票的方式就不划算。因此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成了对央行来说,代价更小的一个办法。最高的时候,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曾经高到17.5。因此现在还有大概50个基点。
现在,提高这50个基点能够起到什么作用呢?根据估计,大概相当于能够冻结3千亿资金。这3千亿元的资金又是个什么概念呢?今天股票市场的成交量大概就是3千个亿,大概相当于一天的股票市场成交量。因此,这就可以看出来,上调50个基点不会对流动性有太大的影响,但它传递出来的一个信号,说明央行现在正在逐渐地打算要渐渐收紧货币政策。
其实对于这个政策出台,大家心里是有预期的。在政策出台的前一周,英国《金融时报》的中文网就评论说,2010年央行加息,猜测到可能会出台这样的一些政策。
央行的一些操作已经开始有收紧的迹象了,比如公开市场操作里,正回购2000亿元。这就是说中央银行在人民币流通的池子里拿走了2000亿元预防通货膨胀。为什么说只是预防?这个举措为什么不到通货膨胀来的时候再做?银河证券的经济学家左小蕾表示,一旦真的通货膨胀来了以后,再去实行货币政策,就没用了。因此,很多的评论表示这是预防式的,有的评论干脆表示,这是正当防卫。虽然这次大家都猜到政策可能会来,猜到了开场,但是没有想到开场得这么早。
为什么说这次政策出台的很突然,是因为形势的变化比原来想象的要更加严峻,尤其是银行的信贷在今年第一个月的第一个周就放出去了6千个亿。按照这个数字来算,第一个月大概能够放出来2万多个亿。那就有可能会重蹈去年前高后低、虎头蛇尾的局面,因此,在这个时候要采取一些政策使得信贷的增长比较平稳。
此外,马上要到期的央行票据,现在大概也有1万多亿。从去年12月份的数字来看,我们的外汇账款增长速度也非常快。因此央行必须要采取措施,能够保证货币供应增长的速度比较缓慢。但仅靠现在50个基点的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还是不行的,所以后续还会有很多政策出台,可能是进一步地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也可能会是加息,而且我们还要预防人民币的汇率随时有可能会出现一些变化。
从政策方向看没有变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提出,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这个方向没变,只是对于当前流动性的状况,针对性地灵活地采取了一些措施,这不影响大的方向。央行在采取这个政策时特别强调,对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不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意味着很注意结构问题。就是在稳住物价预期,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也注意了结构的问题,没有“一刀切”。
现在国际上是两头怕,一方面怕过剩的流动性造成资产价格的泡沫,担心会引起通货膨胀。另外一方面担心如果宽松货币政策退出,会对全球经济的复苏造成负面影响。全球的货币政策当局,都处于这种犹豫的进退两难之中。那么中国在这个时候放出信号,对国际上的货币政策的走向会有一定的影响。为了防止去年贷款暴增的局面在2010年重演,央行就早早地向市场给出了一个比较明确的政策信号。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一个前置性的政策。一个是现在通货膨胀有所抬头,第二个是要考虑未来三到六个月通货膨胀的预期,另外由于世界上其它的亚洲国家,通货膨胀也上得非常快,像印度现在都超过了13%。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预防未来出现高的通货膨胀。
大家现在都在看中国,中国也在看外国。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各个国家都出台了经济刺激的方案,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寬松的货币政策,中国、美国是这样,其他的新兴国家也都是这样,但是宽松的货币政策总有一天是要退出的。而且现在已经有一些要退出的迹象,但是在退出的时候,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够退的晚一点。因为退早了,经济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
在这个时候,中国货币政策的举动会带来一系列比较深远的影响。因为中国及其一些新兴的国家,由于采取了非常果断的经济刺激的政策,经济增长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比较强劲。这样又会带来什么影响呢?就是如果我们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时间比较长的话,那么我们可能经济增长还会势头更快,势头更快的话就可能会带来全球的油价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因为大量的游资会被吸引过来,炒高这些价格,炒高这些价格之后,又会传递到美国,又会使得美国受到输入型的通货膨胀。这样就会迫使美联储会比原来预想的加息的时间要更加提早一点。
一旦美联储开始加息,美元开始走强,就将会带来又一轮新的震荡。在过去的20年里,新兴市场的金融危机基本上都是出现在美联储货币政策出现转变的时候,就是它从降息开始进入到升息的周期,或者是它的美元从贬值开始突然出现了一个升值,因为这样的话,大量的游资就从新兴市场一下子都回到美国去了。新兴市场经历了一个游资的大进大出,就会受到很大的冲击,很容易会爆发金融危机。因此今年中国货币政策的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取决于外部环境的。
现在,中国其实就是在看外面的世界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是一个相互的影响,而且我们现在看到外部世界现在走得比较好,对我们会有影响,因为新兴市场增长得比较快,所以我们出口也比较快。但是我们还要担心的是,我们要密切地关注美联储什么时候会出招,这个会影响到我们货币政策的下一步的举措。
未来货币政策要从过去的极度宽松向中性方向转变,包括提高准备金率,加息等都是可以预期的,重要的是看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因为控制通货膨胀预期最重要的一条,是要保持实际利率为正,通货膨胀率应该是观测第一指标。
这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对股市肯定还会有一定的短期的影响,甚至有人进一步想到了准备金率会不会进一步提高及会不会加息,从而信心不足,进一步对股市产生影响。但是我们认为短期来讲,还要看房地产、看物价、看银行贷款规模的变化情况。如果这些方面继续出现不利的变化,那么再次调准备金率,还是有可能性的。银行加息更需要谨慎,加息的影响在中国来讲,比提高准备金率影响更大。
其实货币政策特别像开车,现在看来,就是把油门已经松出了,脚不在油门上了,点刹了一下刹车,但是接下来是继续点刹,还是一脚踩下去,它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路况和车况。路况就是周边环境,比如说美国等周边国家经济的复苏,还有他们的政策。车况就是我们自己的出口和物价水平,包括我们自己信贷发放的节奏的控制。所以接下来要充分地考虑综合因素,才能决定我们是不是到底踩下去这脚刹车,还有它怎么踩。
今年央行确实面临很大挑战,它要善于走钢丝绳,因为紧得太多,或者紧得不够,都不行。我们经济增长的一些基本面因素还没有完全改善,比如就业没有完全改善,老百姓的收入也还没有大幅度提高。所以真正的是靠老百姓去增加消费难度还比较大,所以我们刹车不能踩得太紧。同时,我们今年出口会比去年有一定的好转,而且投资又很高,很多公共的消费增长得非常快,所以我们今年经济增长也会非常的好,而通货膨胀也会慢慢开始摸高。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紧也不行,而且现在中国经济这辆车的刹车不是特别的灵敏,所以我们一脚刹车出去,得打出来一个提前量,就是政策和发挥作用之间有一个过程。有一个滞后的效应,应该考虑好了,再做决策。
(二)
说起驻京办,您会想到什么呢?驻京办是干什么的,您能说得清楚吗?如果要撤销驻京办的话,你会投赞成票还是反对票?几年前,一部官场小说《驻京办主任》,引发了人们对驻京办这个普通行政机构的强烈关注。最近,国家有关部门发布规定,撤销部分驻京办,此举再次引发了全社会的热烈讨论。究竟存在了几十年的驻京办该不该撤?半年内将撤销数千家驻京办,是转型,还是使命使然?能不能撤得了——
驻京办,一撤能否了之
● “跑部钱进”和招商引资职能让驻京办职能发生了变化
● 变味的驻京办确实应该撤销
● 被保留的驻京办应明确职能、精简机构、公开财务人事,真正为家乡人民服务
《今日观察》:我们每次想到驻京办,就会想到驻京办的美味食品,就会想到地方风味的特色食品,在很多报刊的美食专栏里,驻京办的饭菜通常都是一个专栏。比如川菜,就是去川办;大盘鸡,就一定要到新疆驻北京办事处;刀削面,就去山西办事处。而对于外地人来说,驻京办往往是落脚的首选。
刚开始都是省级的驻京办,最近十几二十年,才开始有地级市在北京设驻京办。最近一些年,县级市也有了驻京办。由一省一辦,到一市一办,到一县一办,甚至一厅一局一办。原来的驻京办更多的是一种接待的职能,或者有一些沟通传达的职能,在后来的这几年,更多地增加了“跑部钱进”的职能和招商引资的职能,这两项职能让驻京办的职能发生了一些变化。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驻京办就是一个接待办和招待办。实际上驻京办现象并不是我们国家所独有的,也不是今天才有的,其实各个国家的首都都有驻首都办事处。另外清朝也有驻京办,当时叫会馆,比如说湖广会馆。
为什么今天驻京办会成为老百姓关心的一个焦点,或者说一个热点,为什么成了一个驻京办现象?第一,是驻京办确实太多。第二,有一些驻京办在北京做的根本就不是驻京办应该做的事,比如做生意、开酒楼、开宾馆等,做得非常豪华。第三,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确实看到,当今人们所关心的很多社会热点话题,多多少少在驻京办里都能看到一些影子,所以很多老百姓把驻京办形容成“跑部办”或者“关系办”,甚至还有“腐败办”。因此,这个变味的驻京办使得广大的群众都说,驻京办确实应该撤销了,不应该存在。
出现驻京办现象有其深刻的原因。一方面,驻京办要通过跑中央部委,给地区政府争资金、争项目,另一方面,这种争资金、争项目,在某种意义上讲,也助长了不正之风的出现。
驻京办一撤了之,各种现象引发哪些深思?改革该如何稳步推进?
其实,只要主要责任部门、相关的主管部门下定决心撤,就一定能做到。那些真正变了味的,本来就不该设的驻京办,就应该坚决地把它撤销。整顿驻京办在中国并不是一个新问题,那为什么驻京办到今天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清理和整顿呢?这与驻京办部分官员的思想意识和作风有很多关系。这里面有两个问题:一个是车;一个是钱。
很多地方官员到北京来设一个驻京办,买很多豪华车,哪怕是一个县处级甚至是科级的干部到北京来,都希望有一辆豪华名车来接送,一定要有排场,否则就觉得没有面子。另外,驻京办要请客吃饭,这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个灰色地带,花多少钱谁也不知道。据说北京一万多个驻京办,每一个地方每年花的钱至少都在百万以上,这里面其实很多是不公开不透明的。如果把这些驻京办撤销,这些干部到北京来就没有那么威风和气派了,有些要花的钱可能也就花不了了。
因此,如果我们的主管部门和相关责任部门真正下决心来撤驻京办,这个事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并没有多大困难,关键是我们现在能不能下定决心,或者说我们的某些干部能不能转变这个作风。
也许现在撤销了这些驻京办,但它可能还会换一种方式,以另外一种身份继续存在着。因为确实有很多驻京办的人,常年在北京已经呆惯了,这些人怎么解决是一个问题。还有比如一些领导,现在县级市的驻京办撤销了,原来的县级领导如果到地级市,就成了一个小干部,那么这种阻力肯定是存在的。但是这些问题通过财政上的严格纪律,是可以解决的。没有编制了,没有经费了,驻京办的这个问题就已经不存在了。
驻京办有其客观的需要,如果是少量的、合适的驻京办,就有其客观的需要,而且它确实发挥一些积极的作用,这个已经从历史上得到证明。现在把大部分不必要的驻京办撤销掉以后,剩下的驻京办有三个方面很重要。第一就是明确职能;第二个就是要精简机构;第三就是财务和人事要公开透明。驻京办不能仅仅成为领导的驻京办,而应该成为当地人民的驻京办。驻京办的中“办”字是办公室,那么就是办公的地方。如果现在要让驻京办回归办公室的职能,第一就是应该存在上传下达的功能,和中央政府有一些沟通的事情;第二就是宣传本地;第三就是为本地来北京的人进行一些服务。这才是驻京办真正的职能所在。希望现在留下来的省一级、地市一级的驻京办,能够回到它们真正的职能上面,而不是像一个小社会一样。
现在一些地市和省的驻京办的功能已经发生了改变。比如河南省的驻京办就在加强对在北京的农民工的服务;安徽池州市的驻京办在提供找保姆的服务项目,等等。这个应该成为一些驻京办真正应该做的事,而不仅仅是“跑部钱进”,仅仅是“迎来送往”。
驻京办承载了很多的职能,包括政治上的职能,经济上的职能,甚至一些经营上的活动,它只是一个体制性问题的反映,或者说是体制不顺畅的一个表现形式,一个末梢神经。要解决驻京办所反映的深层的体制问题,必须是治标又治本,撤销驻京办其实只是对末梢神经动手,而真正驻京办所反映的,是我们深层的体制上的一系列问题,像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没有完全捋顺,人、财、物的体制上需要进一步的改革,行政成本太高等,这些体制性的问题,仅仅靠撤销驻京办是解决不了的。
(三)
人口的自由流动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能够在不同的城市工作,或者说从农村走进城市打工,这是社会进步赋予劳动者最基本的权利,但是对那些辗转在不同城市工作的人们来说,退休之后,能不能足额领取到养老金?要到哪里去领?养老保险的续转问题一直是困扰大家的一个隐忧,那么现在这个问题有了明确的答案。从2010年1月1日开始,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所有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的关系可以在跨省就业时,同时转移。那么新的政策能够给大家带来哪些实惠?养老保险如何实现“全国漫游”——
养老保险如何“全国漫游”?
● 新政策惠及数亿流动人口
● 面对地方财政可能出现的压力,应有长远规划
● 实现全国统筹是里程碑式的一步
《今日观察》:国务院此次出台这样一个新的重大政策,关乎到几乎所有劳动者的权利,尤其引人关注的是提出要对农民工一视同仁。实际上我们国家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一个阶段,劳动者的主力就是农民工。
现在,我们国家的农民工据不完全统计是2.3亿多人,实际数字可能比统计数字还要多。跨省工作的农民工是1.3亿人,但投保了养老保险的人数只有2千多万,只有17%的比例,而且因为农民工经常流动,这17%的农民工实际上并没有得到应该获得的权益。根据现行的制度,农民工只能把个人投保的这一部分拿走,而单位统筹的占到整个差不多是70%以上的这一部分他拿不走,他到新的地方去,享受不到这个权益,那么现在新政的核心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新政最大的亮点就是把养老保险变成了通存通兑,说的通俗一点,养老保险就是为未来我们退休以后,需要按月拿工资这个钱,我们为此提前存的一笔钱。
这笔钱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我们自己存的,叫个人账户;还有一部分叫统筹账户,就是我们工作的单位他们给我们交的,这个占了大头。现在的问题就是这两个虽然都是为未来存的钱,但是这笔钱是区域存款,不是全国通存通兑的存款。如果你在广州存了,你想回湖南去领,就只能领个人账户的那一小部分,而统筹的那一大部分,是领不走的。所以,现在就让这笔钱变成了“全国漫游”或者叫“一卡通”,新政解决的就是这样一个问题,让养老保险可以自由流动。
新政确实是一个非常美好的蓝图,美好的蓝图是由非常多精益求精的细节组成的。如果大规模开始出现转接的时候,各地方政府可能马上会出现财政的压力。
比如说转出的部分,现在很多是要从相对落后的地区转到比较好的地区,因为农民工主要是按这个方向来转移的,比如说到沿海、北京或者上海,那么中西部的这些钱马上就要转走,但这些社保基金大部分是支持已经退休的人养老的,那么这个钱够不够。第二,转进来的人愿不愿意接受,因为如果未来这些人选择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退休的话,那么未来他要支出的负担是比较重的。
因此,在短期内,转出去,会使财政有压力,从长期来看,对于转入地财政有压力,那么,面对这个压力必须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如果没有规划,一定就会限制地方的积极性。
对于我们未来的养老系统来说,它是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的老有所养的问题。从大的来讲,社保制度是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人们生活福祉的最根本的一项制度。
无论是从世界上比较成功的经验来看,或者是从理论上来进行论证,最好的办法就是要实现全国统筹,这是里程碑式的一步。如果这一步能够贯彻好,那么今后真正能够实现不管在哪儿退休,都能够领取到应该得到的养老金,从而颐养天年。这是我们憧憬的一个非常美好的目标,要一步一步地从细节把它进行完善。
(四)
日前,国务院作出决定,加快推进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和电信网的三网融合。那么从现在开始,到2015年,将分两步完成三网融合的建设。经历了12年的讨论,三网融合终于提上了议事日程。看电视、上网、打电话,三网融合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新的电视网络建设计划又将会给大家带来什么样的新的市场机会——
三网融合,期待2015
● 三网融合促进科技进步,影响长远
● 三网融合打破垄断,形成适度竞争的产业格局
● 三网融合需要监管的统一融合
《今日观察》: 电信网、互联网和有线电视网,这三个网连在一起并不见得是有一根线,而是说它的资料或者这种组合方式可以在同一个平台上面进行。比如最简单的就是看电视也可以上QQ;比如我们今天在准备一个计划,不仅是视频电话,而且还有各种资料可以完全融合起来,甚至可以随时去把相关的搜索引擎调出来,找一些资料马上补足计划。这对于将来我们的生活以及科技上的发展都会有很大的变化,影响长远。
三网融合以后,首先进入老百姓家里,就不需要三根线了,就是一根线,包括看电视、打电话,也包括上互联网,因为它融合了。而且很多业务以往我们不能做的,比如说我们以往就是看电视,现在由于带宽大为增加,所以实行三网融合之后,看电视的过程当中,也可以用电视,因为它是互动的,所以很多过去我们没有想到的一些视听产品的享受,现在都可以来实现。
要想融合,实施的首先一条,就是要推动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介入,比如说有条件的广电企业,就可以经营增值的电信业务,还有一部分基础电信业务,尤其是互联网的接入业务,互联网数据的传送增值业务,国内的IP电视业务,电话业务,这以往都是不允许广电企业做的,现在由于实行了融合,那么首先这一方面就必须要放开,当然广电方面里面有一些,是只许广电做,没有允许电信企业做的,现在要允许它们来做。比如说从事除了时政类节目之外的广播电视节目生产的制作,互联网视听节目的信号传输、转播,时政类新闻节目的服务,以及除了广播电台、电视台形态以外的公共互联网的音视频节目服务,IPTV的传输服务,手机电视分发服务等等。
三网合一提升生活便利。举一个例子,将来所有的三网合一以后,万一有一个小的交通事故,双方甚至不用请警察过来,直接拿视频手机把车祸现场传输到执法单位,同时还可以把视频资料传输给保险公司,甚至保险公司马上就可以通知修理厂,马上当场估价。这就是说,很多协同的工作,如果在三网合一的境界之下,很多事情就不需要再等了。
三網融合需要监管的统一融合。首先,我们在法律上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比如包括《电信法》等已有的相关法规,需要做一些修改。其次,就是监管的融合非常重要,因为毕竟我们过去的监管是行业的监管,有监管互联网的,有监管互联网内容的,也有监管广电的,如果三网融合,那就需要一个统一的监管的融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期待未来无论是用电脑,还是看电视、打电话,都可以用一个终端。
(注:以上内容由中央电视台《今日观察》栏目提供)
驻京办该不该撤
养老保险为何实现“一卡通”
三网联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一)
从2010年的1月18号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时隔一年半央行首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准备金率上调释放了怎样的信号?这是否意味着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收紧?会给市场带来哪些影响——
准备金率上调=?
●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意味着商业银行的放贷能力有所收缩
● 此次调整主要是针对流动性增长过快而进行的,并不代表整个宽松货币政策会改变
● 必须采取措施使得信贷的增长比较平稳,后续还将会有更多政策出台保证货币供应增长的速度放缓
● 货币政策取决于很多因素,应该充分考虑综合因素再下决断
《今日观察》: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意味着商业银行的放贷能力有所收缩。存款准备金率就是要求商业银行必须把一部分的钱放到中央银行里,如果商业银行把钱存到中央银行里,就意味它没办法再发放贷款。因此央行是用这样的方式在冻结一部分的资金,或者用金融市场上经常说的话来表述,就是央行在回收流动性。
在过去的几年里,央行回收流动性,用得比较多、比较顺手的工具是发行央票,就是让商业银行去买央行发行的票据,买了央票,商业银行就没办法再去发放贷款,所以这也起到了回收流动性的作用。但由于过去美国的利率比中国高,所以我们发行央票再去买美国国债能赚一点钱。现在我们的利率比美国的高,所以这个时候再用发行央票的方式就不划算。因此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成了对央行来说,代价更小的一个办法。最高的时候,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曾经高到17.5。因此现在还有大概50个基点。
现在,提高这50个基点能够起到什么作用呢?根据估计,大概相当于能够冻结3千亿资金。这3千亿元的资金又是个什么概念呢?今天股票市场的成交量大概就是3千个亿,大概相当于一天的股票市场成交量。因此,这就可以看出来,上调50个基点不会对流动性有太大的影响,但它传递出来的一个信号,说明央行现在正在逐渐地打算要渐渐收紧货币政策。
其实对于这个政策出台,大家心里是有预期的。在政策出台的前一周,英国《金融时报》的中文网就评论说,2010年央行加息,猜测到可能会出台这样的一些政策。
央行的一些操作已经开始有收紧的迹象了,比如公开市场操作里,正回购2000亿元。这就是说中央银行在人民币流通的池子里拿走了2000亿元预防通货膨胀。为什么说只是预防?这个举措为什么不到通货膨胀来的时候再做?银河证券的经济学家左小蕾表示,一旦真的通货膨胀来了以后,再去实行货币政策,就没用了。因此,很多的评论表示这是预防式的,有的评论干脆表示,这是正当防卫。虽然这次大家都猜到政策可能会来,猜到了开场,但是没有想到开场得这么早。
为什么说这次政策出台的很突然,是因为形势的变化比原来想象的要更加严峻,尤其是银行的信贷在今年第一个月的第一个周就放出去了6千个亿。按照这个数字来算,第一个月大概能够放出来2万多个亿。那就有可能会重蹈去年前高后低、虎头蛇尾的局面,因此,在这个时候要采取一些政策使得信贷的增长比较平稳。
此外,马上要到期的央行票据,现在大概也有1万多亿。从去年12月份的数字来看,我们的外汇账款增长速度也非常快。因此央行必须要采取措施,能够保证货币供应增长的速度比较缓慢。但仅靠现在50个基点的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还是不行的,所以后续还会有很多政策出台,可能是进一步地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也可能会是加息,而且我们还要预防人民币的汇率随时有可能会出现一些变化。
从政策方向看没有变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提出,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这个方向没变,只是对于当前流动性的状况,针对性地灵活地采取了一些措施,这不影响大的方向。央行在采取这个政策时特别强调,对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不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意味着很注意结构问题。就是在稳住物价预期,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也注意了结构的问题,没有“一刀切”。
现在国际上是两头怕,一方面怕过剩的流动性造成资产价格的泡沫,担心会引起通货膨胀。另外一方面担心如果宽松货币政策退出,会对全球经济的复苏造成负面影响。全球的货币政策当局,都处于这种犹豫的进退两难之中。那么中国在这个时候放出信号,对国际上的货币政策的走向会有一定的影响。为了防止去年贷款暴增的局面在2010年重演,央行就早早地向市场给出了一个比较明确的政策信号。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一个前置性的政策。一个是现在通货膨胀有所抬头,第二个是要考虑未来三到六个月通货膨胀的预期,另外由于世界上其它的亚洲国家,通货膨胀也上得非常快,像印度现在都超过了13%。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预防未来出现高的通货膨胀。
大家现在都在看中国,中国也在看外国。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各个国家都出台了经济刺激的方案,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寬松的货币政策,中国、美国是这样,其他的新兴国家也都是这样,但是宽松的货币政策总有一天是要退出的。而且现在已经有一些要退出的迹象,但是在退出的时候,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够退的晚一点。因为退早了,经济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
在这个时候,中国货币政策的举动会带来一系列比较深远的影响。因为中国及其一些新兴的国家,由于采取了非常果断的经济刺激的政策,经济增长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比较强劲。这样又会带来什么影响呢?就是如果我们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时间比较长的话,那么我们可能经济增长还会势头更快,势头更快的话就可能会带来全球的油价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因为大量的游资会被吸引过来,炒高这些价格,炒高这些价格之后,又会传递到美国,又会使得美国受到输入型的通货膨胀。这样就会迫使美联储会比原来预想的加息的时间要更加提早一点。
一旦美联储开始加息,美元开始走强,就将会带来又一轮新的震荡。在过去的20年里,新兴市场的金融危机基本上都是出现在美联储货币政策出现转变的时候,就是它从降息开始进入到升息的周期,或者是它的美元从贬值开始突然出现了一个升值,因为这样的话,大量的游资就从新兴市场一下子都回到美国去了。新兴市场经历了一个游资的大进大出,就会受到很大的冲击,很容易会爆发金融危机。因此今年中国货币政策的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取决于外部环境的。
现在,中国其实就是在看外面的世界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是一个相互的影响,而且我们现在看到外部世界现在走得比较好,对我们会有影响,因为新兴市场增长得比较快,所以我们出口也比较快。但是我们还要担心的是,我们要密切地关注美联储什么时候会出招,这个会影响到我们货币政策的下一步的举措。
未来货币政策要从过去的极度宽松向中性方向转变,包括提高准备金率,加息等都是可以预期的,重要的是看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因为控制通货膨胀预期最重要的一条,是要保持实际利率为正,通货膨胀率应该是观测第一指标。
这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对股市肯定还会有一定的短期的影响,甚至有人进一步想到了准备金率会不会进一步提高及会不会加息,从而信心不足,进一步对股市产生影响。但是我们认为短期来讲,还要看房地产、看物价、看银行贷款规模的变化情况。如果这些方面继续出现不利的变化,那么再次调准备金率,还是有可能性的。银行加息更需要谨慎,加息的影响在中国来讲,比提高准备金率影响更大。
其实货币政策特别像开车,现在看来,就是把油门已经松出了,脚不在油门上了,点刹了一下刹车,但是接下来是继续点刹,还是一脚踩下去,它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路况和车况。路况就是周边环境,比如说美国等周边国家经济的复苏,还有他们的政策。车况就是我们自己的出口和物价水平,包括我们自己信贷发放的节奏的控制。所以接下来要充分地考虑综合因素,才能决定我们是不是到底踩下去这脚刹车,还有它怎么踩。
今年央行确实面临很大挑战,它要善于走钢丝绳,因为紧得太多,或者紧得不够,都不行。我们经济增长的一些基本面因素还没有完全改善,比如就业没有完全改善,老百姓的收入也还没有大幅度提高。所以真正的是靠老百姓去增加消费难度还比较大,所以我们刹车不能踩得太紧。同时,我们今年出口会比去年有一定的好转,而且投资又很高,很多公共的消费增长得非常快,所以我们今年经济增长也会非常的好,而通货膨胀也会慢慢开始摸高。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紧也不行,而且现在中国经济这辆车的刹车不是特别的灵敏,所以我们一脚刹车出去,得打出来一个提前量,就是政策和发挥作用之间有一个过程。有一个滞后的效应,应该考虑好了,再做决策。
(二)
说起驻京办,您会想到什么呢?驻京办是干什么的,您能说得清楚吗?如果要撤销驻京办的话,你会投赞成票还是反对票?几年前,一部官场小说《驻京办主任》,引发了人们对驻京办这个普通行政机构的强烈关注。最近,国家有关部门发布规定,撤销部分驻京办,此举再次引发了全社会的热烈讨论。究竟存在了几十年的驻京办该不该撤?半年内将撤销数千家驻京办,是转型,还是使命使然?能不能撤得了——
驻京办,一撤能否了之
● “跑部钱进”和招商引资职能让驻京办职能发生了变化
● 变味的驻京办确实应该撤销
● 被保留的驻京办应明确职能、精简机构、公开财务人事,真正为家乡人民服务
《今日观察》:我们每次想到驻京办,就会想到驻京办的美味食品,就会想到地方风味的特色食品,在很多报刊的美食专栏里,驻京办的饭菜通常都是一个专栏。比如川菜,就是去川办;大盘鸡,就一定要到新疆驻北京办事处;刀削面,就去山西办事处。而对于外地人来说,驻京办往往是落脚的首选。
刚开始都是省级的驻京办,最近十几二十年,才开始有地级市在北京设驻京办。最近一些年,县级市也有了驻京办。由一省一辦,到一市一办,到一县一办,甚至一厅一局一办。原来的驻京办更多的是一种接待的职能,或者有一些沟通传达的职能,在后来的这几年,更多地增加了“跑部钱进”的职能和招商引资的职能,这两项职能让驻京办的职能发生了一些变化。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驻京办就是一个接待办和招待办。实际上驻京办现象并不是我们国家所独有的,也不是今天才有的,其实各个国家的首都都有驻首都办事处。另外清朝也有驻京办,当时叫会馆,比如说湖广会馆。
为什么今天驻京办会成为老百姓关心的一个焦点,或者说一个热点,为什么成了一个驻京办现象?第一,是驻京办确实太多。第二,有一些驻京办在北京做的根本就不是驻京办应该做的事,比如做生意、开酒楼、开宾馆等,做得非常豪华。第三,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确实看到,当今人们所关心的很多社会热点话题,多多少少在驻京办里都能看到一些影子,所以很多老百姓把驻京办形容成“跑部办”或者“关系办”,甚至还有“腐败办”。因此,这个变味的驻京办使得广大的群众都说,驻京办确实应该撤销了,不应该存在。
出现驻京办现象有其深刻的原因。一方面,驻京办要通过跑中央部委,给地区政府争资金、争项目,另一方面,这种争资金、争项目,在某种意义上讲,也助长了不正之风的出现。
驻京办一撤了之,各种现象引发哪些深思?改革该如何稳步推进?
其实,只要主要责任部门、相关的主管部门下定决心撤,就一定能做到。那些真正变了味的,本来就不该设的驻京办,就应该坚决地把它撤销。整顿驻京办在中国并不是一个新问题,那为什么驻京办到今天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清理和整顿呢?这与驻京办部分官员的思想意识和作风有很多关系。这里面有两个问题:一个是车;一个是钱。
很多地方官员到北京来设一个驻京办,买很多豪华车,哪怕是一个县处级甚至是科级的干部到北京来,都希望有一辆豪华名车来接送,一定要有排场,否则就觉得没有面子。另外,驻京办要请客吃饭,这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个灰色地带,花多少钱谁也不知道。据说北京一万多个驻京办,每一个地方每年花的钱至少都在百万以上,这里面其实很多是不公开不透明的。如果把这些驻京办撤销,这些干部到北京来就没有那么威风和气派了,有些要花的钱可能也就花不了了。
因此,如果我们的主管部门和相关责任部门真正下决心来撤驻京办,这个事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并没有多大困难,关键是我们现在能不能下定决心,或者说我们的某些干部能不能转变这个作风。
也许现在撤销了这些驻京办,但它可能还会换一种方式,以另外一种身份继续存在着。因为确实有很多驻京办的人,常年在北京已经呆惯了,这些人怎么解决是一个问题。还有比如一些领导,现在县级市的驻京办撤销了,原来的县级领导如果到地级市,就成了一个小干部,那么这种阻力肯定是存在的。但是这些问题通过财政上的严格纪律,是可以解决的。没有编制了,没有经费了,驻京办的这个问题就已经不存在了。
驻京办有其客观的需要,如果是少量的、合适的驻京办,就有其客观的需要,而且它确实发挥一些积极的作用,这个已经从历史上得到证明。现在把大部分不必要的驻京办撤销掉以后,剩下的驻京办有三个方面很重要。第一就是明确职能;第二个就是要精简机构;第三就是财务和人事要公开透明。驻京办不能仅仅成为领导的驻京办,而应该成为当地人民的驻京办。驻京办的中“办”字是办公室,那么就是办公的地方。如果现在要让驻京办回归办公室的职能,第一就是应该存在上传下达的功能,和中央政府有一些沟通的事情;第二就是宣传本地;第三就是为本地来北京的人进行一些服务。这才是驻京办真正的职能所在。希望现在留下来的省一级、地市一级的驻京办,能够回到它们真正的职能上面,而不是像一个小社会一样。
现在一些地市和省的驻京办的功能已经发生了改变。比如河南省的驻京办就在加强对在北京的农民工的服务;安徽池州市的驻京办在提供找保姆的服务项目,等等。这个应该成为一些驻京办真正应该做的事,而不仅仅是“跑部钱进”,仅仅是“迎来送往”。
驻京办承载了很多的职能,包括政治上的职能,经济上的职能,甚至一些经营上的活动,它只是一个体制性问题的反映,或者说是体制不顺畅的一个表现形式,一个末梢神经。要解决驻京办所反映的深层的体制问题,必须是治标又治本,撤销驻京办其实只是对末梢神经动手,而真正驻京办所反映的,是我们深层的体制上的一系列问题,像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没有完全捋顺,人、财、物的体制上需要进一步的改革,行政成本太高等,这些体制性的问题,仅仅靠撤销驻京办是解决不了的。
(三)
人口的自由流动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能够在不同的城市工作,或者说从农村走进城市打工,这是社会进步赋予劳动者最基本的权利,但是对那些辗转在不同城市工作的人们来说,退休之后,能不能足额领取到养老金?要到哪里去领?养老保险的续转问题一直是困扰大家的一个隐忧,那么现在这个问题有了明确的答案。从2010年1月1日开始,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所有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的关系可以在跨省就业时,同时转移。那么新的政策能够给大家带来哪些实惠?养老保险如何实现“全国漫游”——
养老保险如何“全国漫游”?
● 新政策惠及数亿流动人口
● 面对地方财政可能出现的压力,应有长远规划
● 实现全国统筹是里程碑式的一步
《今日观察》:国务院此次出台这样一个新的重大政策,关乎到几乎所有劳动者的权利,尤其引人关注的是提出要对农民工一视同仁。实际上我们国家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一个阶段,劳动者的主力就是农民工。
现在,我们国家的农民工据不完全统计是2.3亿多人,实际数字可能比统计数字还要多。跨省工作的农民工是1.3亿人,但投保了养老保险的人数只有2千多万,只有17%的比例,而且因为农民工经常流动,这17%的农民工实际上并没有得到应该获得的权益。根据现行的制度,农民工只能把个人投保的这一部分拿走,而单位统筹的占到整个差不多是70%以上的这一部分他拿不走,他到新的地方去,享受不到这个权益,那么现在新政的核心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新政最大的亮点就是把养老保险变成了通存通兑,说的通俗一点,养老保险就是为未来我们退休以后,需要按月拿工资这个钱,我们为此提前存的一笔钱。
这笔钱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我们自己存的,叫个人账户;还有一部分叫统筹账户,就是我们工作的单位他们给我们交的,这个占了大头。现在的问题就是这两个虽然都是为未来存的钱,但是这笔钱是区域存款,不是全国通存通兑的存款。如果你在广州存了,你想回湖南去领,就只能领个人账户的那一小部分,而统筹的那一大部分,是领不走的。所以,现在就让这笔钱变成了“全国漫游”或者叫“一卡通”,新政解决的就是这样一个问题,让养老保险可以自由流动。
新政确实是一个非常美好的蓝图,美好的蓝图是由非常多精益求精的细节组成的。如果大规模开始出现转接的时候,各地方政府可能马上会出现财政的压力。
比如说转出的部分,现在很多是要从相对落后的地区转到比较好的地区,因为农民工主要是按这个方向来转移的,比如说到沿海、北京或者上海,那么中西部的这些钱马上就要转走,但这些社保基金大部分是支持已经退休的人养老的,那么这个钱够不够。第二,转进来的人愿不愿意接受,因为如果未来这些人选择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退休的话,那么未来他要支出的负担是比较重的。
因此,在短期内,转出去,会使财政有压力,从长期来看,对于转入地财政有压力,那么,面对这个压力必须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如果没有规划,一定就会限制地方的积极性。
对于我们未来的养老系统来说,它是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的老有所养的问题。从大的来讲,社保制度是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人们生活福祉的最根本的一项制度。
无论是从世界上比较成功的经验来看,或者是从理论上来进行论证,最好的办法就是要实现全国统筹,这是里程碑式的一步。如果这一步能够贯彻好,那么今后真正能够实现不管在哪儿退休,都能够领取到应该得到的养老金,从而颐养天年。这是我们憧憬的一个非常美好的目标,要一步一步地从细节把它进行完善。
(四)
日前,国务院作出决定,加快推进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和电信网的三网融合。那么从现在开始,到2015年,将分两步完成三网融合的建设。经历了12年的讨论,三网融合终于提上了议事日程。看电视、上网、打电话,三网融合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新的电视网络建设计划又将会给大家带来什么样的新的市场机会——
三网融合,期待2015
● 三网融合促进科技进步,影响长远
● 三网融合打破垄断,形成适度竞争的产业格局
● 三网融合需要监管的统一融合
《今日观察》: 电信网、互联网和有线电视网,这三个网连在一起并不见得是有一根线,而是说它的资料或者这种组合方式可以在同一个平台上面进行。比如最简单的就是看电视也可以上QQ;比如我们今天在准备一个计划,不仅是视频电话,而且还有各种资料可以完全融合起来,甚至可以随时去把相关的搜索引擎调出来,找一些资料马上补足计划。这对于将来我们的生活以及科技上的发展都会有很大的变化,影响长远。
三网融合以后,首先进入老百姓家里,就不需要三根线了,就是一根线,包括看电视、打电话,也包括上互联网,因为它融合了。而且很多业务以往我们不能做的,比如说我们以往就是看电视,现在由于带宽大为增加,所以实行三网融合之后,看电视的过程当中,也可以用电视,因为它是互动的,所以很多过去我们没有想到的一些视听产品的享受,现在都可以来实现。
要想融合,实施的首先一条,就是要推动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介入,比如说有条件的广电企业,就可以经营增值的电信业务,还有一部分基础电信业务,尤其是互联网的接入业务,互联网数据的传送增值业务,国内的IP电视业务,电话业务,这以往都是不允许广电企业做的,现在由于实行了融合,那么首先这一方面就必须要放开,当然广电方面里面有一些,是只许广电做,没有允许电信企业做的,现在要允许它们来做。比如说从事除了时政类节目之外的广播电视节目生产的制作,互联网视听节目的信号传输、转播,时政类新闻节目的服务,以及除了广播电台、电视台形态以外的公共互联网的音视频节目服务,IPTV的传输服务,手机电视分发服务等等。
三网合一提升生活便利。举一个例子,将来所有的三网合一以后,万一有一个小的交通事故,双方甚至不用请警察过来,直接拿视频手机把车祸现场传输到执法单位,同时还可以把视频资料传输给保险公司,甚至保险公司马上就可以通知修理厂,马上当场估价。这就是说,很多协同的工作,如果在三网合一的境界之下,很多事情就不需要再等了。
三網融合需要监管的统一融合。首先,我们在法律上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比如包括《电信法》等已有的相关法规,需要做一些修改。其次,就是监管的融合非常重要,因为毕竟我们过去的监管是行业的监管,有监管互联网的,有监管互联网内容的,也有监管广电的,如果三网融合,那就需要一个统一的监管的融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期待未来无论是用电脑,还是看电视、打电话,都可以用一个终端。
(注:以上内容由中央电视台《今日观察》栏目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