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选取了国民党机关报《中央日报》和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机关报《边区群众报》这两份报纸,在1 945年8月1 9日这一天,关于抗日战争胜利之后相关事宜的各自一篇不同的新闻报道,着重分析比较这两份报道的语言在词汇、语法方面的差异:总体来说,《中央日报》的词汇和语法更多地保留了古代汉语的某些特征,用词简练、文风典雅,更加书面化;相反,《边区群众报》则较为口语化,读起来亲切自然、生动活泼。
关键词:民国时期;国共报刊;语言;比较;分析
文章编号:978 -7- 80736 - 771 -O(2019) 03 - 028 - 04
引言
报刊中的消息语言与口常说话、文学话语等有很大不同。笔者在《中央日报》和《边区群众报》中发现了报刊语言明显的共同点,即句式短小、词汇简单,逻辑结构并不复杂,便于读者理解,然而,由于民国时期的特殊局面,必然导致两份报刊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本研究主要关注语言本身,从微观上讨论两份报纸的差异,同时说明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一、语料的来源
《中央日报》是国民党党报体系的重心,1 927年3月22日于汉口创刊,丌初在国共合作的条件下由国民党主理。1 928年复刊,1 929年迁入南京改组为国民党中央的机关报。依附于以《中央日报》为中心的党报网,以“中央通讯社”为中心的新闻通讯事业网和以“中央广播电台”为中心的广播事业网,国民党迅速在国统区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党营新闻事业网。[1]但是,随着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溃败,其新闻事业也走向解体,之后,台湾《中央口报》出版。
《边区群众报》,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机关报(后为中共中央西北局机关报),1940年3月25日于革命圣地延安创刊。这是一份以陕甘宁边区的普通群众和基层干部为受众所创办的党报,它一方面以通俗有趣、亲切活泼的报道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另一方面又以简短具体的语言和宣传形式来适应目标群众的阅读习惯,是延安时期报纸大众化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践者。[2] 1948年更名《群众口报》,1954年改为中共陕西省委机关报,并更名为《陕西日报》,一直出版至今。
本文语料来源于1 945年8月19日抗日战争胜利、日本宣布投降之后,《中央日报》的《我代表团抵马尼刺,日投降分四期完成——日本降使今晨可启程》[3]和《边区群众报》的《口寇无条件投降,八年抗战胜利结束,朱总司令连发六道紧急命令,解放区百万大军不分昼夜往前进》[4]两篇报道。
二、差异的表现
在本文中,笔者对两份报刊《中央口报》(如下简称《中》)和《边区群众报》(如下简称《边》)的语言进行了详尽的比照,发现二者存在明显差异,总体表现在词汇和语法两个方面。
(一)词汇的差异
1.单双音节有异
单音节词“X”和双音节词“XY”,词的意义相近,现代汉语中常常可以替换使用。但经由对照得悉,在詞意相近的情况下,《中》往往倾向于使用单音节词,而《边》则倾向于使用双音节词。例如:
(1)今晨抵达此间(《中》)
十五号早晨(《边》)
(2)该饭店现有一部分已毁于炮火(《中》)
现在是胜利结束抗战的日子(《边》)
(3)麦克阿瑟原令日使于十七口飞行(《中》)
晋察冀军区,已命令华北敌军,在两大内投降(《边》)
例(1)中,《中》和《边》同样要表达“早上”的意思,《中》采用单音节词“晨”,《边》采用双音节词“早晨”;例(2)中,两份报纸都要表达“现在”的意思,《中》采用的是单音节词“现”,《边》采用的是“现在”;例(3)中,《中》采用单音节词“令”,《边》则使用双音节词“命令”。
2.构词语素有异
《中》和《边》的语言风貌有很大不同,表现之一就在于二者构词语素的不同。通常,在现代汉语中要表达某类人时,往往在表示人的名词和短语后面加上“们”,如“他们”、“朋友们”、“老师们”、“同学们”。出现在《边》中则是:
(1)他们有可能抵抗,也可能逃走(《边》)
(2)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解放区军队,只有立刻前进,向敌伪军展丌全面的进攻,才能逼迫他们向我军无条件投降(《边》)
(3)我们解放区一万万军民(《边》)
相反地,笔者在对《中》进行搜寻整理后,全文并未发现用“们”来表示一类人的用法,而是出现了在表示人的名次后加“等”的用法,例如:
当我国代表团与记者团所乘二巨机翱翔广州上空之际,该城万家灯火,似对我等表示欢迎(《中》)
这种用法是古代汉语中表示一类人的语法在现代汉语中的沿用。由此可见,不同于《边》,《中》在构词的语素上保留了古代汉语的某些特彳正。
3.语言色彩有异
1感情色彩不同
感情色彩就是使用者对某一事物的评价或立场,有褒义、贬义和中性义之分。[5]例如:
口方签降书特使将于明口上午十时(重庆时间下午六点)抵达马尼刺(《中》)
十五号早晨,口寇正式无条件投降了(《边》)
在上述例子中,《中》提及口本时使用“日方”这一词汇,属于中性词,不带特定的感情色彩;相反,《边》采用“口寇”这一词汇,属于贬义词,带有强烈的厌恶感情,起到了很好的宣传鼓动效果。
2)语体色彩不同
语体色采指特定的场所所构成的语言风格,大致分为书面语和口语两种。书面语严肃高雅,口语则活泼自然,两者有明显差异。例如:
(1)徐永昌将军率领之中国代表团、今晨抵达此间(《中》)
(2)因时间过晚,须待翌口然后签订降书(《中》)
(3)特别是国民党反动派,想从人民的手里,抢夺抗战胜利的果子(《边》) (4)民兵也拿着各种武器,跟上部队杀上前去(《边》)
以上例子中,《中》的“此间”、“翌日”和《边》的“果子”、“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属于书面用语,规范严整;后者属于口语,活泼亲切,同时也符合了其受众——普通群众和基层干部听书的习惯,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4.新旧词语使用有异
(1)麦克阿瑟原令日使于十七口飞行,惟口方谓彼不能如期完必要之准备。(《中》)
十三号,朱总司令彭副总司令,给了蒋介石一个答复,告诉他说:“……”(《边》)
(2)口使所乘者将驾两架无武装双引擎单翼陆上攻山机,循麦克阿瑟之指示。(《中》)
我解放区的一百万大军,遵守朱总司令的命令。(《边》)
以上例子中,《中》所使用的“谓”、“循”这些词,一般出现和使用于古代或近代汉语书写中,现代汉语中很少使用;相反,《边》里的“说”和“遵守”,正是“谓”和“循”在现代汉语中的替代词。因此可知,《中》多采用一些旧词语的做法,使得它具有了某些古代汉语的特彳正。
(二)语法的差异
除词汇采用上的差别,《中》和《边》在语言上的分歧还体现在语法上。通过对两则报道中关系词和助词方面的使用上进行比较,分析其语法的差异。
1.关系词使用上的差异
1 介词
表示时间、处所、方向的介词
(1)中国政府代表团(包括陆军军官二人、海军军官一人)偕美籍记者三人、澳籍记者一人及中国记者四人,于今口上午由重庆直接飞抵此间(《中》)
(2)口本代表团将于两日后抵此签订无条件投降第一阶段之“停止开火”协定(《中》)
(3)到十二号上午,各路解放军,就前进了三十里到八十里(《边》)
(4)奸贼蒋介石这些反动的命令,使得内战的危险,在几天里面,立刻严重起来(《边》)
例(1)、(2)中,《中》采取介词“于”表示时间和处所;例(3)、(4)中,《边》采取介词“到”、“在”表示时间。
表示关涉对象的介词
(1)当我国代表团与记者团所乘二巨机翱翔广州上空之际,该城万家灯火,似对我等表示欢迎(《中》)
(2)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解放区军队,只有立刻前进,向敌伪军展开全面的进攻,才能逼迫他们向我军无条件投降(《边》)
(3)可是,国民党反动派,又张牙舞爪,想发动内战,把解放区人民又压在他脚下(《边》)
例(1)中,《中》采用介词“对”来表示关涉对象;例(2)、(3)中,《边》采用介词“向”、“把”。
表示动作方式、依据的介词
1据美新闻处马尼刺十八口电(《中》)
(2)据可靠方面讯(《中》)
3据美新闻处旧金山十八日电(《中》)
以上可知,只有《中》的报道在短消息丌头采用了介词“据”来表示依据,而在《边》的报道中并未发现此类介词。
表示原因、目的的介词
(1)口方签降书特使将于明口上午十时(重庆时间下午六点)抵达马尼刺,因时间过晚,须待翌口然后签订降书。(《中》)
(2)为了配合进攻东北的苏联帮军(《边》)
据以上例子可知,《中》的报道中使用介词“因”表示原因,《边》的报道中使用了介词“为了”来表示目的。
2)连词
(1)当我国代表团与记者团所乘二巨机翱翔广州上空之际、该城万家灯火、似对我等表示欢迎,并显示敌车业已停火、以及此被战争破坏之城市再度恢复和平与重光。(《中》)
(2)为了配合进攻东北的苏联帮军,命令解放区的东北部队,和冀热辽区的部队,向东北前进。(《边》)
(3)这个命令你是下错了,并且错得很厉害(《边》)
(4)任何敌伪军,如果胆敢拒绝投降,那就要坚决的消灭他们;任何反动派,如果胆敢站出来捣乱,那也一样对他们不客气!(《边》)
例(1)中,《中》采取了递进连词“并”、并列连词“以及”;例(2)至例(4)中,《边》则采取了并列连词“和”、递进连词“并且”、假定连词“如果”。从数量上看,后者所使用的连词数量超过了前者,因此,《边》的报道更加具有逻辑性和说服力,宣传作用强于《中》。
2.助词使用上的差异
1)结构助词“的、地、得”的不同使用
针对《中》和《边》两则报道中结构助词“的、地、得”的使用情况,笔者统计数据如下图所示:
从上表中可知,《中》基本不使用结构助词“的、地、得”;而在《边》中,“的”出现的次数要远远高于“地”、“得”出现的次数。由此可知,当时的《边》较之《中》口语色彩更浓厚。
2)动态助词“着、了、过”的不同使用
同样地,通过细读文本,笔者对两则报道中出现的动态助词“着、了、过”进行了统计,数据如下表:
通過上表可知,《中》依然不使用动态助词,《边》则较多地使用动态助词“了”,而“着”和“过”很少使用。例如:
(1)十五号早晨,日寇正式无条件投降了,中国人民八年来的英勇抗战,现在胜利结束了,口寇无条件投降,立刻给我们解放区带来了紧急的任务。(《边》)
(2)十号,朱总司令已经发出第一道命令,上期本报说过了。(《边》)
(3)到十二号上午,各路解放军,就前进了三十里到八十里,民兵也拿着各种武器,跟上部队杀上前去。(《边》)
《中》的语法多保留了古代汉语的语法特彳正,更加书面化,用词简练、文风典雅;而《边》则更加口语化,读来亲切自然、生动活泼。
三、差异的原因
(一)办报情况有异 “四·一二”政变、宁汉合流以后,国民党开始以南京为中央来构建其新闻宣传网。1 928年冬,上海《中央日报》迁入南京,1 929年成为国民党中央的代言机关。稍后,又在国民党中央党部下设了中央广播电台。国民党的这些宣传工具从设立之日起,便建立起了包括报纸、通讯社和口语广播的完全的新闻事业的系列。[6]武汉失陷后,陪都重庆成为政治文化中心。193 8年,《中央日报》迁至重慶。
《边区群众报》,1 940年3月25日在圣地延安创刊,是陕甘宁边区党委的机关报。“《边区群众报》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两年后新形势下的必然产物。该报的诞生并非偶然,而是战争的局势、边区内部的环境和毛泽东思想三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2]与国民党统治区相比,陕甘宁边区的新闻事业则是另一番天地。“人民在这里创办了自己的新闻事业,并且使之迅速地遍布于几乎半个中国的广大农村中。这个由人民自己掌握新闻武器的广阔的新天地的发展和壮大,决定着中国新闻事业的命运。”[6]
(二)新闻机制不同
1.国民党的新闻统制制度
与政治上实施的一党专政政策相同,国民党在新闻事业上实施“以党治报”的方针,“要求国统区所有的新闻事业,包括非国民党的新闻事业,都必须接受国民党的思想指导和行政管理。1 93 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统治面临严重的危机。为了对付日益发展的进步新闻宣传活动,国民党统治集团大量汲取德国、意大利等国家的法西斯主义的新闻思想与经验,以进一步严密控制新闻界。”[5]
2.共产党的通俗化、大众化办报
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之后,以延安为代表的解放区等地所办的报纸在通俗化、大众化上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促成了党报的成熟,如《解放日报》的改版,使其逐步成为有党性、群众性、战斗性的党的喉舌。《边区群众报》也在整风运动后强调“以边区消息为主、为边区人民办事”的大众化办报风格。[2]
(三)目标受众迥异
1.《中央日报》表现上层意志
国民党实行的新闻统制制度使得作为蒋介石亲信的《中央日报》必须全面地记录、解释其政策,同时,国民党尽力拉拢自由派人士的行为又使得《中央日报》大肆宣传“民主”、“自由”等空泛的概念而又不可能真正给人民权利。因此,《中央日报》的新闻报道必然体现出与普通民众生活脱节的特点。
2.《边区群众报》为群众服务
《边区群众报》在办报之初的宗旨就是为群众服务,在报纸的大众化上做出了突出贡献。1 940年,《边区群众报》的创办还在准备之时,毛泽东当下核阅清样,并在“方针任务”字句旁加术工讲明:“还是在群众二字上下工夫,作文章。”又在报头《边区群众报》下画了个杠,写上“仍是叫《边区群众报》好!”毛泽东“在群众二字上下工夫,作文章”的指示,也被作为边区群众报的总方针和总任务。[2]《边区群众报》从诞生之初,就以农民群众看得懂为原则,自发地向群众靠拢,比起《中央日报》,《边区群众报》更加“接地气’。
四、结语
笔者通过绌读文本的方法,分别对国民党机关报《中央日报》和陕甘宁边区党委机关报《边区群众报》两份报纸,对同一天内关于同一事件的不同报道进行微观上的分析,从词汇和语法两个角度探讨二者的差异:总体来说,《中央日报》的词汇和语法更多地保留了古代汉语的某些特征,用词简练、文风典雅,更加书面化;相反,《边区群众报》则较为口语化,读起来亲切自然、生动活泼。
参考文献:
[1]黄蝴,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
[2]李文.陕甘宁边区新闻事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5.
[3]我代表团抵马尼刺,日投降分四期完成——日本降使今晨可启程[N].中央日报,1945 - 08 -19.
[4]日寇无条件投降,八年抗战胜利结束,朱总司令连发六道紧急命令,解放区百万大军不分昼夜往前进[N].边区群众报,1945 - 08 -19.
[5]兰宾汉,邢向东,现代汉语(下)[M].北京:中华书局,2006.7:232.
[6]李龙牧.中国新闻事业史稿[M].上海:上海人民i版社.1985.1.
关键词:民国时期;国共报刊;语言;比较;分析
文章编号:978 -7- 80736 - 771 -O(2019) 03 - 028 - 04
引言
报刊中的消息语言与口常说话、文学话语等有很大不同。笔者在《中央日报》和《边区群众报》中发现了报刊语言明显的共同点,即句式短小、词汇简单,逻辑结构并不复杂,便于读者理解,然而,由于民国时期的特殊局面,必然导致两份报刊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本研究主要关注语言本身,从微观上讨论两份报纸的差异,同时说明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一、语料的来源
《中央日报》是国民党党报体系的重心,1 927年3月22日于汉口创刊,丌初在国共合作的条件下由国民党主理。1 928年复刊,1 929年迁入南京改组为国民党中央的机关报。依附于以《中央日报》为中心的党报网,以“中央通讯社”为中心的新闻通讯事业网和以“中央广播电台”为中心的广播事业网,国民党迅速在国统区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党营新闻事业网。[1]但是,随着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溃败,其新闻事业也走向解体,之后,台湾《中央口报》出版。
《边区群众报》,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机关报(后为中共中央西北局机关报),1940年3月25日于革命圣地延安创刊。这是一份以陕甘宁边区的普通群众和基层干部为受众所创办的党报,它一方面以通俗有趣、亲切活泼的报道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另一方面又以简短具体的语言和宣传形式来适应目标群众的阅读习惯,是延安时期报纸大众化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践者。[2] 1948年更名《群众口报》,1954年改为中共陕西省委机关报,并更名为《陕西日报》,一直出版至今。
本文语料来源于1 945年8月19日抗日战争胜利、日本宣布投降之后,《中央日报》的《我代表团抵马尼刺,日投降分四期完成——日本降使今晨可启程》[3]和《边区群众报》的《口寇无条件投降,八年抗战胜利结束,朱总司令连发六道紧急命令,解放区百万大军不分昼夜往前进》[4]两篇报道。
二、差异的表现
在本文中,笔者对两份报刊《中央口报》(如下简称《中》)和《边区群众报》(如下简称《边》)的语言进行了详尽的比照,发现二者存在明显差异,总体表现在词汇和语法两个方面。
(一)词汇的差异
1.单双音节有异
单音节词“X”和双音节词“XY”,词的意义相近,现代汉语中常常可以替换使用。但经由对照得悉,在詞意相近的情况下,《中》往往倾向于使用单音节词,而《边》则倾向于使用双音节词。例如:
(1)今晨抵达此间(《中》)
十五号早晨(《边》)
(2)该饭店现有一部分已毁于炮火(《中》)
现在是胜利结束抗战的日子(《边》)
(3)麦克阿瑟原令日使于十七口飞行(《中》)
晋察冀军区,已命令华北敌军,在两大内投降(《边》)
例(1)中,《中》和《边》同样要表达“早上”的意思,《中》采用单音节词“晨”,《边》采用双音节词“早晨”;例(2)中,两份报纸都要表达“现在”的意思,《中》采用的是单音节词“现”,《边》采用的是“现在”;例(3)中,《中》采用单音节词“令”,《边》则使用双音节词“命令”。
2.构词语素有异
《中》和《边》的语言风貌有很大不同,表现之一就在于二者构词语素的不同。通常,在现代汉语中要表达某类人时,往往在表示人的名词和短语后面加上“们”,如“他们”、“朋友们”、“老师们”、“同学们”。出现在《边》中则是:
(1)他们有可能抵抗,也可能逃走(《边》)
(2)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解放区军队,只有立刻前进,向敌伪军展丌全面的进攻,才能逼迫他们向我军无条件投降(《边》)
(3)我们解放区一万万军民(《边》)
相反地,笔者在对《中》进行搜寻整理后,全文并未发现用“们”来表示一类人的用法,而是出现了在表示人的名次后加“等”的用法,例如:
当我国代表团与记者团所乘二巨机翱翔广州上空之际,该城万家灯火,似对我等表示欢迎(《中》)
这种用法是古代汉语中表示一类人的语法在现代汉语中的沿用。由此可见,不同于《边》,《中》在构词的语素上保留了古代汉语的某些特彳正。
3.语言色彩有异
1感情色彩不同
感情色彩就是使用者对某一事物的评价或立场,有褒义、贬义和中性义之分。[5]例如:
口方签降书特使将于明口上午十时(重庆时间下午六点)抵达马尼刺(《中》)
十五号早晨,口寇正式无条件投降了(《边》)
在上述例子中,《中》提及口本时使用“日方”这一词汇,属于中性词,不带特定的感情色彩;相反,《边》采用“口寇”这一词汇,属于贬义词,带有强烈的厌恶感情,起到了很好的宣传鼓动效果。
2)语体色彩不同
语体色采指特定的场所所构成的语言风格,大致分为书面语和口语两种。书面语严肃高雅,口语则活泼自然,两者有明显差异。例如:
(1)徐永昌将军率领之中国代表团、今晨抵达此间(《中》)
(2)因时间过晚,须待翌口然后签订降书(《中》)
(3)特别是国民党反动派,想从人民的手里,抢夺抗战胜利的果子(《边》) (4)民兵也拿着各种武器,跟上部队杀上前去(《边》)
以上例子中,《中》的“此间”、“翌日”和《边》的“果子”、“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属于书面用语,规范严整;后者属于口语,活泼亲切,同时也符合了其受众——普通群众和基层干部听书的习惯,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4.新旧词语使用有异
(1)麦克阿瑟原令日使于十七口飞行,惟口方谓彼不能如期完必要之准备。(《中》)
十三号,朱总司令彭副总司令,给了蒋介石一个答复,告诉他说:“……”(《边》)
(2)口使所乘者将驾两架无武装双引擎单翼陆上攻山机,循麦克阿瑟之指示。(《中》)
我解放区的一百万大军,遵守朱总司令的命令。(《边》)
以上例子中,《中》所使用的“谓”、“循”这些词,一般出现和使用于古代或近代汉语书写中,现代汉语中很少使用;相反,《边》里的“说”和“遵守”,正是“谓”和“循”在现代汉语中的替代词。因此可知,《中》多采用一些旧词语的做法,使得它具有了某些古代汉语的特彳正。
(二)语法的差异
除词汇采用上的差别,《中》和《边》在语言上的分歧还体现在语法上。通过对两则报道中关系词和助词方面的使用上进行比较,分析其语法的差异。
1.关系词使用上的差异
1 介词
表示时间、处所、方向的介词
(1)中国政府代表团(包括陆军军官二人、海军军官一人)偕美籍记者三人、澳籍记者一人及中国记者四人,于今口上午由重庆直接飞抵此间(《中》)
(2)口本代表团将于两日后抵此签订无条件投降第一阶段之“停止开火”协定(《中》)
(3)到十二号上午,各路解放军,就前进了三十里到八十里(《边》)
(4)奸贼蒋介石这些反动的命令,使得内战的危险,在几天里面,立刻严重起来(《边》)
例(1)、(2)中,《中》采取介词“于”表示时间和处所;例(3)、(4)中,《边》采取介词“到”、“在”表示时间。
表示关涉对象的介词
(1)当我国代表团与记者团所乘二巨机翱翔广州上空之际,该城万家灯火,似对我等表示欢迎(《中》)
(2)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解放区军队,只有立刻前进,向敌伪军展开全面的进攻,才能逼迫他们向我军无条件投降(《边》)
(3)可是,国民党反动派,又张牙舞爪,想发动内战,把解放区人民又压在他脚下(《边》)
例(1)中,《中》采用介词“对”来表示关涉对象;例(2)、(3)中,《边》采用介词“向”、“把”。
表示动作方式、依据的介词
1据美新闻处马尼刺十八口电(《中》)
(2)据可靠方面讯(《中》)
3据美新闻处旧金山十八日电(《中》)
以上可知,只有《中》的报道在短消息丌头采用了介词“据”来表示依据,而在《边》的报道中并未发现此类介词。
表示原因、目的的介词
(1)口方签降书特使将于明口上午十时(重庆时间下午六点)抵达马尼刺,因时间过晚,须待翌口然后签订降书。(《中》)
(2)为了配合进攻东北的苏联帮军(《边》)
据以上例子可知,《中》的报道中使用介词“因”表示原因,《边》的报道中使用了介词“为了”来表示目的。
2)连词
(1)当我国代表团与记者团所乘二巨机翱翔广州上空之际、该城万家灯火、似对我等表示欢迎,并显示敌车业已停火、以及此被战争破坏之城市再度恢复和平与重光。(《中》)
(2)为了配合进攻东北的苏联帮军,命令解放区的东北部队,和冀热辽区的部队,向东北前进。(《边》)
(3)这个命令你是下错了,并且错得很厉害(《边》)
(4)任何敌伪军,如果胆敢拒绝投降,那就要坚决的消灭他们;任何反动派,如果胆敢站出来捣乱,那也一样对他们不客气!(《边》)
例(1)中,《中》采取了递进连词“并”、并列连词“以及”;例(2)至例(4)中,《边》则采取了并列连词“和”、递进连词“并且”、假定连词“如果”。从数量上看,后者所使用的连词数量超过了前者,因此,《边》的报道更加具有逻辑性和说服力,宣传作用强于《中》。
2.助词使用上的差异
1)结构助词“的、地、得”的不同使用
针对《中》和《边》两则报道中结构助词“的、地、得”的使用情况,笔者统计数据如下图所示:
从上表中可知,《中》基本不使用结构助词“的、地、得”;而在《边》中,“的”出现的次数要远远高于“地”、“得”出现的次数。由此可知,当时的《边》较之《中》口语色彩更浓厚。
2)动态助词“着、了、过”的不同使用
同样地,通过细读文本,笔者对两则报道中出现的动态助词“着、了、过”进行了统计,数据如下表:
通過上表可知,《中》依然不使用动态助词,《边》则较多地使用动态助词“了”,而“着”和“过”很少使用。例如:
(1)十五号早晨,日寇正式无条件投降了,中国人民八年来的英勇抗战,现在胜利结束了,口寇无条件投降,立刻给我们解放区带来了紧急的任务。(《边》)
(2)十号,朱总司令已经发出第一道命令,上期本报说过了。(《边》)
(3)到十二号上午,各路解放军,就前进了三十里到八十里,民兵也拿着各种武器,跟上部队杀上前去。(《边》)
《中》的语法多保留了古代汉语的语法特彳正,更加书面化,用词简练、文风典雅;而《边》则更加口语化,读来亲切自然、生动活泼。
三、差异的原因
(一)办报情况有异 “四·一二”政变、宁汉合流以后,国民党开始以南京为中央来构建其新闻宣传网。1 928年冬,上海《中央日报》迁入南京,1 929年成为国民党中央的代言机关。稍后,又在国民党中央党部下设了中央广播电台。国民党的这些宣传工具从设立之日起,便建立起了包括报纸、通讯社和口语广播的完全的新闻事业的系列。[6]武汉失陷后,陪都重庆成为政治文化中心。193 8年,《中央日报》迁至重慶。
《边区群众报》,1 940年3月25日在圣地延安创刊,是陕甘宁边区党委的机关报。“《边区群众报》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两年后新形势下的必然产物。该报的诞生并非偶然,而是战争的局势、边区内部的环境和毛泽东思想三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2]与国民党统治区相比,陕甘宁边区的新闻事业则是另一番天地。“人民在这里创办了自己的新闻事业,并且使之迅速地遍布于几乎半个中国的广大农村中。这个由人民自己掌握新闻武器的广阔的新天地的发展和壮大,决定着中国新闻事业的命运。”[6]
(二)新闻机制不同
1.国民党的新闻统制制度
与政治上实施的一党专政政策相同,国民党在新闻事业上实施“以党治报”的方针,“要求国统区所有的新闻事业,包括非国民党的新闻事业,都必须接受国民党的思想指导和行政管理。1 93 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统治面临严重的危机。为了对付日益发展的进步新闻宣传活动,国民党统治集团大量汲取德国、意大利等国家的法西斯主义的新闻思想与经验,以进一步严密控制新闻界。”[5]
2.共产党的通俗化、大众化办报
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之后,以延安为代表的解放区等地所办的报纸在通俗化、大众化上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促成了党报的成熟,如《解放日报》的改版,使其逐步成为有党性、群众性、战斗性的党的喉舌。《边区群众报》也在整风运动后强调“以边区消息为主、为边区人民办事”的大众化办报风格。[2]
(三)目标受众迥异
1.《中央日报》表现上层意志
国民党实行的新闻统制制度使得作为蒋介石亲信的《中央日报》必须全面地记录、解释其政策,同时,国民党尽力拉拢自由派人士的行为又使得《中央日报》大肆宣传“民主”、“自由”等空泛的概念而又不可能真正给人民权利。因此,《中央日报》的新闻报道必然体现出与普通民众生活脱节的特点。
2.《边区群众报》为群众服务
《边区群众报》在办报之初的宗旨就是为群众服务,在报纸的大众化上做出了突出贡献。1 940年,《边区群众报》的创办还在准备之时,毛泽东当下核阅清样,并在“方针任务”字句旁加术工讲明:“还是在群众二字上下工夫,作文章。”又在报头《边区群众报》下画了个杠,写上“仍是叫《边区群众报》好!”毛泽东“在群众二字上下工夫,作文章”的指示,也被作为边区群众报的总方针和总任务。[2]《边区群众报》从诞生之初,就以农民群众看得懂为原则,自发地向群众靠拢,比起《中央日报》,《边区群众报》更加“接地气’。
四、结语
笔者通过绌读文本的方法,分别对国民党机关报《中央日报》和陕甘宁边区党委机关报《边区群众报》两份报纸,对同一天内关于同一事件的不同报道进行微观上的分析,从词汇和语法两个角度探讨二者的差异:总体来说,《中央日报》的词汇和语法更多地保留了古代汉语的某些特征,用词简练、文风典雅,更加书面化;相反,《边区群众报》则较为口语化,读起来亲切自然、生动活泼。
参考文献:
[1]黄蝴,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
[2]李文.陕甘宁边区新闻事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5.
[3]我代表团抵马尼刺,日投降分四期完成——日本降使今晨可启程[N].中央日报,1945 - 08 -19.
[4]日寇无条件投降,八年抗战胜利结束,朱总司令连发六道紧急命令,解放区百万大军不分昼夜往前进[N].边区群众报,1945 - 08 -19.
[5]兰宾汉,邢向东,现代汉语(下)[M].北京:中华书局,2006.7:232.
[6]李龙牧.中国新闻事业史稿[M].上海:上海人民i版社.19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