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市场经济首先是信用经济,正所谓“市无信而不立,市无信而不发。”诚信是会计的立身之本,会计作为一种商业语言,其基本职能就是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把客观经济活动反映出来,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当前的会计诚信现状很不令人乐观,造假之风愈演愈烈,剖析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寻找解决会计诚信缺失的对策,杜绝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将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任务,对每一个会计工作者来说是则无旁贷、任重道远。
关键词:会计诚信;缺失;治理对策
一、会计诚信的现状
综观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近20年中,我国的会计诚信状况很不令人乐观,先后“银广厦,蓝田股份”等多起上市公司以“稻田里种卫星”等神话式造假闹剧曝光,使整个社会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公信性受到全社会的严重质疑。根据财政部2010年11月19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第十八号)》和《中華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第十九号)》公布的结果获悉:2009年财政部专员办对包括40家上市公司在内的78户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和43家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情况进行的检查,检查中发现虚增虚减资产、虚增虚减利润现象严重,存在以假发票报账,私设“小金库”,侵占国有资产等违规问题,隐瞒收入,多计费用以达到少缴或迟缴税款,甚至欠缴巨额税款,会计基础工作薄弱。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管理不规范,审计中未严格遵循执业准则,审计程序执行不到位、审计证据获取不充分、审计底稿不合规的问题较严重。由此可知现阶段会计信息的不真实状况令人触目惊心。会计信息诚信缺失,使部分投资者虚假出资,坑害其他投资者,不仅给所有者和经营者造成损失,而且会危及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和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弱化了各项改革措施的实施效果,更甚至严重动摇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
二、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
会计诚信缺失不是一个抽象的道德问题,而涉及许多因素,它既有会计信息本身的原因,也有许多社会原因的影响,综合来看,主要有以下因素:
1.会计信息本身的原因
会计作为一种社会科学自身特点决定了无论其理论还是会计实务上会计前提的假设、会计估计、会计政策是所有会计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会计规范自身具有弹性空间,会计准则和制度中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选用均依赖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在其运用过程中同样面临着并不只是“是和非”的简单取舍,对同样经济业务不同的会计主体出于不同的动机,可能做出不同的会计处理,对不同经济业务出于特定的动机也可能做出相同的会计选择,从而违背了会计的“如实反映”的要求,造成会计方法的滥用。
2.会计人员素质的原因
作为会计信息生产者,不同的会计人员素质各有不同,其把握、选用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会计政策可能产生产生很大偏差,同时机械误差总是客观存在。
3.会计信息的传递原因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和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总是处于不同的地位,有不同的动机和目的。管理当局作为信息的提供者拥有信息的绝对优势,财务管理学的信息传递原则使会计信息提供者总是提供对其自身有利的消息,而隐瞒或推迟披露对其有害的消息,以使自身利益最大化。“劣币驱逐良币”现象随处可见,虚假会计信息充斥资本市场,严重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4.会计监督方面的原因
作为公正的社会监督人——注册会计师,在会计信息签证方面的复杂性,也决定了其职能发挥的不确定性;首先,其工作标准——独立审计准则不可能提供一个非对即错的绝对标准。其次,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也在社会期望和自我利益中进行着取舍,审计质量高低将是其法律风险和利益激励权衡结果;最后,审计人员的职业水平如职业怀疑能力、专业判断能力等对审计质量,进而对披露的财务报告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5.体制制度的原因
目前各级政府仍未完全摆整自己在市场经济中的位置,过多的干预企业经济活动,越位现象严重。企业的管理体制仍然存在政企不分,产权不明,企业治理结构形同虚设,严重不规范,资产所有者缺位。国有企业的业绩考核,又不尽合理,考核指标直接影响其经济利益,甚至左右其升迁。于是会计便不再为投资者、债权人、社会公众提供准确及时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了,而是成为管理者的、政府的或主管部门的直接或间接操纵和反映其意图的工具。出现会计舞弊,也就不足为奇了。会计诚信根本就无从谈其起。
三、解决会计诚信缺失的对策
解决虚假会计信息是一个历史性难题,中外一样,也是财务会计一直困绕的首要难题,实现会计信息质量的根本好转可以说是任重道远。会计信息造假现象有增无减,造假的原因及手段并无本质上的变化,本人认为现阶段应从以下几个切入点进行解决:
1.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各项法律制度
加大《会计法》、《公司法》、《证券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认真贯彻各项准则、会计制度及应用指引的各项监管办法,建立健全各单位的会计核算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
2.建立“三位一体”的监管体制
充分发挥财政、审计、税务等行政职能部门的监督力度,拓宽广度,增加深度,使监管规范化、制度化,加大处罚力度,健全会计师事务所和税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在经济生活中的监督和服务作用,通过深化改组改,上档次上规模,提高其执业水准和职业道德。
3.强化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
抓住影响会计人员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关键环节,提高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使财务会计人员都能具有客观、公正廉洁、敬业的良好品质,掌握各种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业务,真正起到内部监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财政部文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第十九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第十九号)》
关键词:会计诚信;缺失;治理对策
一、会计诚信的现状
综观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近20年中,我国的会计诚信状况很不令人乐观,先后“银广厦,蓝田股份”等多起上市公司以“稻田里种卫星”等神话式造假闹剧曝光,使整个社会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公信性受到全社会的严重质疑。根据财政部2010年11月19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第十八号)》和《中華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第十九号)》公布的结果获悉:2009年财政部专员办对包括40家上市公司在内的78户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和43家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情况进行的检查,检查中发现虚增虚减资产、虚增虚减利润现象严重,存在以假发票报账,私设“小金库”,侵占国有资产等违规问题,隐瞒收入,多计费用以达到少缴或迟缴税款,甚至欠缴巨额税款,会计基础工作薄弱。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管理不规范,审计中未严格遵循执业准则,审计程序执行不到位、审计证据获取不充分、审计底稿不合规的问题较严重。由此可知现阶段会计信息的不真实状况令人触目惊心。会计信息诚信缺失,使部分投资者虚假出资,坑害其他投资者,不仅给所有者和经营者造成损失,而且会危及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和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弱化了各项改革措施的实施效果,更甚至严重动摇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
二、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
会计诚信缺失不是一个抽象的道德问题,而涉及许多因素,它既有会计信息本身的原因,也有许多社会原因的影响,综合来看,主要有以下因素:
1.会计信息本身的原因
会计作为一种社会科学自身特点决定了无论其理论还是会计实务上会计前提的假设、会计估计、会计政策是所有会计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会计规范自身具有弹性空间,会计准则和制度中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选用均依赖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在其运用过程中同样面临着并不只是“是和非”的简单取舍,对同样经济业务不同的会计主体出于不同的动机,可能做出不同的会计处理,对不同经济业务出于特定的动机也可能做出相同的会计选择,从而违背了会计的“如实反映”的要求,造成会计方法的滥用。
2.会计人员素质的原因
作为会计信息生产者,不同的会计人员素质各有不同,其把握、选用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会计政策可能产生产生很大偏差,同时机械误差总是客观存在。
3.会计信息的传递原因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和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总是处于不同的地位,有不同的动机和目的。管理当局作为信息的提供者拥有信息的绝对优势,财务管理学的信息传递原则使会计信息提供者总是提供对其自身有利的消息,而隐瞒或推迟披露对其有害的消息,以使自身利益最大化。“劣币驱逐良币”现象随处可见,虚假会计信息充斥资本市场,严重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4.会计监督方面的原因
作为公正的社会监督人——注册会计师,在会计信息签证方面的复杂性,也决定了其职能发挥的不确定性;首先,其工作标准——独立审计准则不可能提供一个非对即错的绝对标准。其次,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也在社会期望和自我利益中进行着取舍,审计质量高低将是其法律风险和利益激励权衡结果;最后,审计人员的职业水平如职业怀疑能力、专业判断能力等对审计质量,进而对披露的财务报告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5.体制制度的原因
目前各级政府仍未完全摆整自己在市场经济中的位置,过多的干预企业经济活动,越位现象严重。企业的管理体制仍然存在政企不分,产权不明,企业治理结构形同虚设,严重不规范,资产所有者缺位。国有企业的业绩考核,又不尽合理,考核指标直接影响其经济利益,甚至左右其升迁。于是会计便不再为投资者、债权人、社会公众提供准确及时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了,而是成为管理者的、政府的或主管部门的直接或间接操纵和反映其意图的工具。出现会计舞弊,也就不足为奇了。会计诚信根本就无从谈其起。
三、解决会计诚信缺失的对策
解决虚假会计信息是一个历史性难题,中外一样,也是财务会计一直困绕的首要难题,实现会计信息质量的根本好转可以说是任重道远。会计信息造假现象有增无减,造假的原因及手段并无本质上的变化,本人认为现阶段应从以下几个切入点进行解决:
1.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各项法律制度
加大《会计法》、《公司法》、《证券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认真贯彻各项准则、会计制度及应用指引的各项监管办法,建立健全各单位的会计核算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
2.建立“三位一体”的监管体制
充分发挥财政、审计、税务等行政职能部门的监督力度,拓宽广度,增加深度,使监管规范化、制度化,加大处罚力度,健全会计师事务所和税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在经济生活中的监督和服务作用,通过深化改组改,上档次上规模,提高其执业水准和职业道德。
3.强化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
抓住影响会计人员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关键环节,提高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使财务会计人员都能具有客观、公正廉洁、敬业的良好品质,掌握各种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业务,真正起到内部监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财政部文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第十九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第十九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