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文化建设在阳光体育工程大背景下的分析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阳光体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发展,各院校的体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的同时,带来了学生身体素质的增强。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文化的构建与发展应以标准、素质、质量的更高要求对教学进行改革,开拓教学事业,坚持将“阳光体育”融入大学体育文化建设进程之中,实现大学体育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升。本文通过对阳光体育工程大背景下的大学体育文化建设研究,希望促进大学体育教学的不断发展,为社会打造身心健康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保障体育文化建设的稳步推进。
  关键词 大学体育 文化建设 阳光体育工程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3-000-01
  大学校园是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的主战场,人才的身体素质是进行一切社会活动的前提保障,因此,大学体育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十分重要。在阳光体育工程大背景下,各大学院校应构建适应其发展的体育文化氛围,深化体育文化内涵,将“阳光体育”理念融入到学生的大学时代之中,形成学生的终身运动意识,以健康的身体素质、良好的运动心态来面对生活与工作中的种种挑战。
  一、“阳光体育”概述
  阳光体育即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是中央对全国各级各类院校提出的加强学生体育锻炼、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在中央阳光体育精神的引导下,我国各类院校将学生体质的提升作为教育教学中的重点目标进行发展,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升各项身体素质,以便于开展各项学习活动。
  二、阳光体育环境下,深化大学体育文化内涵
  体育文化的构建是大学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发展的校园文化,包括在体育实践中学生获得的物质与精神财富,具体可细分为体育精神、体育理念、活动能力等。“阳光体育”是对大学体育文化内涵的进一步发展与深化[1]。校园文化可理解为物质文化的一种,传统体育教学室内教学需要依靠体育设施与服装等工具的辅助来完成教学,阳光体育背景下,对校园体育环境的构建、体育场馆的开设与完善、物质投入力度的加强、体育文化环境的构建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这种设备本身就是体育文化的物质体现。同时,体育文化也是校园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在阳光体育观念在教学中的不断渗透,也能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促进体育教学与运动实践的高校高质量完成。不仅如此,大学体育文化更是践行文化的一种。体育与竞技不可分割,竞技也彰显着体育的乐趣所在,竞技能激发人们的胜负欲,挑战人体极限。体育文化有利于学生良性竞争精神的构建与实行,在参加竞赛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在实践过程中,能引导学生对体育内涵文化的不断挖掘,提升自身综合文化内涵[2]。
  三、阳光体育环境下,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策略
  (一)以“阳光体育”精神引导体育课程发展
  课程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在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中,阳光体育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阳光体育精神能指导高校在体育教学理念中融合现阶段最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为主,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以实际的体育操作对体育知识进行讲解与系统的构建,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完善大学管理制度
  首先,应注重管理者体育精神的更新与优化,因为校园管理者引领着整个院校的发展方向,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明确大学治学目标,在校园管理中融入“健康第一”的思想[3]。管理者应成为“阳光体育”的榜样,带动校园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提升校园管理协调能力,明确各部门的校园监管职权,促进阳光体育践行过程的推动和监督。例如,课外体育锻炼要求的明确,即每天每人锻炼一小时,至少掌握两项基本体育锻炼技能。良好执行制度的创建与管理,能真正促进阳光体育的管理与发展。
  (三)标准体育场馆的配套建设
  加大对体育场馆的投入力度,是保障校园运动环境的重点。以阳光体育精神为指导,新建、扩建或维修体育场馆,维护与更新配套设施,如:足球、篮球、羽毛球、游泳馆等场地,在满足大学体育教学需求的同时满足阳光体育的展开需求。场地也是大学体育文化建设的一种载体,场馆的建设与完善能真正反映人们的价值观、道德取向等文化因素,对学生的成长有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四)学生体育社团的建设
  发展阳光体育不仅需要师生协作不断发展,更应注重校内资源的合理运用,如校园广播、教学楼内外资源布置等,以阳光体育锻炼理念带动体育信息的传播,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拓展学生体育信息来源,丰富学生对生活中的体育时事的了解。不仅如此,更应注重学生自主发展的体育社团的构建,通过体育俱乐部、社团、健身协会等形式的实践体育活动,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综合素质发展。
  四、结束语
  随着“阳光体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大学体育文化建设愈发蓬勃发展起来。高校应注重大学体育课程设置,深化体育文化内涵,完善校园制度管理,将学生的身体素质作为考核之中的重要指标,促进高校不断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创新发展。于此同时,高校也应注重学生运动团体的组织与鼓励,引导学生建立校内校外的自主运动组织,构建良好的运动氛围,将“阳光体育”理念真正融入到学生的发展之中,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粟世健.阳光体育工程大背景下大学体育文化的建设[J].内江科技.2013.09(03):162-163.
  [2] 吕芳.阳光体育背景下大学体育文化构建[J].当代体育科技.2014.14(02):188-189.
  [3] 柴强.阳光体育視阈下的大学体育文化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2.12(03):46-47.
其他文献
摘 要 游泳运动在艺术类院校特别是音乐、舞蹈类专业是最受欢迎的体育项目,如何将艺术院校学生的具体需求同艺术院校的客观状况联系起来形成切实有效的游泳课程改进方案,离不开具体的调研与针对性的研究。本文通过前期对艺术院校游泳课程开展现状的调查为基础,通过走访专家等方式,对艺术院校游泳课程的改进提出对策。  关键词 游泳 大学生 大学体育 艺术院校  中图分类号:G86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
摘 要 本文运用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成都体育学院在校网球专项学生从事业余网球教练活动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在校网球专项学生、授课学员,授课地点网球俱乐部和部分网球教练员的走访调查,找出成都体育学院在校学生从事这项工作的有利因素和不足,进而分析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 网球 学生 教练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3-0
摘 要 本文通过翻阅大量文献资料,并结合本人多年基层体育教学经验,就小学篮球训练方法(小学篮球教学心理训练方法、小学篮球教学体能训练方法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希望可以就此问题对小学基层体育教师有所助益。  关键词 小学 篮球训练 方法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3-000-01  篮球是体育教学中普及率最高的运动项目之一,本应有一套相对完善
摘 要 大众广场舞作为一项较为新兴的运动方式,正越来越受到现代都市男女老少的青睐;大众健美操这项运动虽说已经开展了较长时间,但因为它动感、时尚、易学,也深受年轻人群的青睐。它们有着共同点,也有异同点。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对二者进行了比较研究,旨在帮助大众更好地认识到两者的异同,进一步促进两者的稳步发展。  关键词 健美操 广场舞 联系 区别 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83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
摘 要:针对现浇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做了简单的论述,提出了技术应用质量把控要点。在建筑施工作业中,合理运用此技术,做好浇梁板模板的安装、室内结构梁和板支柱的安装等的质量把控,最大程度上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现结合具体实践,总结高效运用现浇模板施工技术的方法,共享给行业人员。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浇模板施工技术;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TU75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我国冰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文章首先从职业化和社会化的程度有待提升、科学化训练的水平较低,有待提高以及后备力量不足,人才梯队建设有待完善等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了现阶段影响我国冰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然后又在此基础之上,分别针对上述三个问题,提出了有助于促进我国冰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希望能够为我国冰球运动的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冰球运动 可持续发展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健身气功项目的文化特点与功能特征进行探究,并且以健身气功运动的锻炼价值和独特的魅力为出发点,对中医院校选项课程中开展健身气功运动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并且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体育选项课 健身气功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852.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3-000-02  本文通过新疆医科大学体育选项课程开设健身气功项目的可行性进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健身的地位和重要性日益突出,已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追求健康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但经调查,我国现阶段城乡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城乡现阶段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现状,并探索了一些改进策略,希望对全民健身运动的顺利开展带来一定帮助。  关键词 城乡居民 全民健身 健身场所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大连市高校乒乓球运动的场地设施、师资、课程设置、课外活动、学生认知情况等情况,从全民健身和终身体育的视角去阐述高校开展推广乒乓球运动的必要性,并找出其中的矛盾和阻碍乒乓球运动开展的因素,提出相应的合理的建议,为改善大连市高校乒乓球运动的教学现状和保持乒乓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乒乓球 现状 选修课  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