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3月,《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银监会主席助理阎庆民。
阎庆民经历了中国金融业改革30年的历程,深感于过去10年中国银行业取得的快速进展,但他也清醒地认识到,改革尚在中途,股改上市不是改革的终曲,而是一个新的开始。
如果说,上一轮的改革中国致力于从银行业的产权结构、银行间市场完善、监管专业化等方面,有了系统的改革推进;那么下一个十年,改革将进入新一轮攻坚,他认为,通过制度保障,完善金融业的现代企业治理架构,锻造真正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才可能实现由金融大国向金融强国的质变。其实,银行改革的方向从来没变,即邓小平所说过的,“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
银行需要真正的企业家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三十多年的历史,银行业改革围绕的始终是邓小平讲过的话,即“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要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
《财经国家周刊》:过去十年,中国银行业取得了哪些主要改革成果?
阎庆民:我想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从银行业组织机构本身,进一步明晰产权,最后改制上市;第二方面是,银行间市场体系取得快速发展,建立了同业拆借市场、外汇交易中心、股票市场等要素市场,这些是银行业改革过程中同步配套不可缺失的;第三块就是政策和监管部门的改革,配合专业化需求,建立了“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架构,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变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三十多年的历史,银行业改革围绕的始终是小平同志讲过的一句话,即“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要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从明晰产权开始,将单一的国有独资专业银行转变为国有控股的商业银行,再慢慢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共存,发展了股份制银行、地方性银行,实现了银行业产权的多元化。
当然,改革是渐进的,也要根据发展而不断微调。比如,现在有人提出,我们对银行的分类,是不是按照资本出身来简单划分已经不合时宜,是否根据规模、股权结构或使其组织形态等来科学分类,进行分类监管更好,这些都是需要探讨的命题。
《财经国家周刊》:关于商业银行本身的改革,如果说近十年启动的是以产权为核心的改革,那下一轮改革的关键词和着力点是什么,监管层会向何处引领?
阎庆民:监管引领,我觉得这可能只是一方面,其实重在银行业自身。其实我觉得最最重要的,还是那个老话题,一个永无止尽的话题,即公司治理。
现在的银行虽然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治理架构,有了“三会”制度。但是,围绕现代银行业的改革方向,依然要深化改革。银行的核心管理层应该是真正的企业家。他们必须是实实在在的企业家才行,要去行政化。
这个涉及到体制变革,很重要。过去小平讲的两句话,一是“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第二句是“一心一意搞建设”,需要银行家们心无旁骛。
一家银行要做成“百年老店”,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其核心生命力在哪里?我们经历了银行业艰难的股改上市,怎么来巩固已取得的改革成果?这些命题的解决都要靠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公司治理架构来解决,银行的董事长和行长必须具有彻头彻尾企业家的使命和职业生涯,这样他才能和这个机构的未来发展牢牢地连在一起。
百年老店不是一撮而就的,需要一个彻底的机制保障,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
《财经国家周刊》:现在我们的国有大行在全球市值排名中都已经跻身前列,银行也在谈服务能力的转型,这些是否能保障银行的竞争力?
阎庆民:这些是表现形式,股改上市不是改革的最终目标,如果实质性问题不从根本上解决,外部表现就很难实现或者保持。
比如大家说的提高非利息业务比重,加大创新力度,完善科技系统,引进创新人才,这些都是对的,但并不是毛泽东讲的抓主要矛盾或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如果没有真正的企业家,机构发展很难有一个质的飞跃。
银行需二次转型
在这轮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也要实现银行自身的转型。“十二五”期间,金融服务于经济,也要反作用于经济。
《财经国家周刊》:“十二五”期间将加大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管机构是否应对银行进行引导,适应这场变革,还是把选择权完全交给银行?
阎庆民:分两方面的行为,但市场选择是最主要的。
银行上市后,应以市场服务为导向,但同时要看到现在还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开放的市场,部分利率还没有市场化,一些政策还不是以市场为中心的,所以需要一些监管引领。
国外说,“Soft Discipline”,交代了监管部门的倾向,最主要的还是按照市场要求去做。
《财经国家周刊》:未来伴随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化的转变,商业银行也需要二次转型,除了银行自身的努力外,监管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更好地推动这场转型呢?
阎庆民:我们提出在这轮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也要实现银行自身的转型。我在上海银监局今年的工作会议上,定的主题即实现银行自身的转型,即服务驱动转型发展。
“十二五”期间,金融服务于经济,也要反作用于经济。
比如,原先经济以制造业为主,转为以第三产业为主,客户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银行要完成共同转型。以风险为本的情况下,转型分几个大的方向。一是银行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要有创新型产品,有深度的增值服务,完成自身业务结构的调整;同时,还要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基本利益,否则会有声誉风险;三是盈利结构的调整,利率市场化的到来,息差会收窄,应大力发展低风险的中间业务;四是客户结构的转变,由批发业务向零售业务为主来转型。
总之,伴随着这样一场中国经济的产业转型,银行应该随之转型的同时,形成自己的特色,培养独有的竞争优势,形成多元化的专业银行服务体系。
《财经国家周刊》:政策性银行是“十二五”期间继续推进的改革内容之一,但金融危机后有了不同看法,就是中国是否还需保留一个完整的政策性金融体系。
阎庆民:从转型国家来看,中国这样一个新的经济体,我们自身的发展确实需要政策性金融。国开行于2009年国务院批复其要实施商业化改革后,计划花三年时间进行改革,到2012年完成。这个方向既然定了,会有一定的连续性。
但就个人观点,我认为在转型期的中国需要政策性金融,来支持、扶持一些基础性的产业,比如开行以前做的一些支持“走出去”的业务,也更适合开发性金融来做。
审慎推进综合经营
现在对综合经营还是比较审慎推进的,国务院领导也是这样一个基准要求。作为监管部门,我们一直是这样,不能说不支持,但很强调防火墙。
《财经国家周刊》:想听听您对产融结合的看法。近十年,产业资本对金融的渗透越来越强,这对监管提出了新命题,该怎么管?对这个现象又该怎么来认识?鼓励还是审慎推进?
阎庆民:这个在全球发展过程中,也是避免不了的,很多产业资本都会慢慢渗透到金融领域。
在国际上像波音、通用这种大型的专业公司发展起来后,都是通过股权的方式投到金融领域。但是从中国来讲,毕竟我们制造业的先进程度、技术的领先程度还达不到同行业在国际上的领先水平,所以还是要坚持主业原则。
另外,有一些企业,比如做贸易的,流通产业为主,有充足的现金流,它也可以做一点参股投资金融,监管层也可以支持。
但是有些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企业,如汽车、航天、冶金、机械、化工,包括一些新兴材料等行业内的,还是应该以核心主业为主,这样才有生命力。
《财经国家周刊》:另外一个相关问题是这几年金融业综合经营发展很快,监管层对此持何态度?
阎庆民:现在综合经营还是比较审慎推进的。作为监管部门,我们一直是这样,不能说不支持,但很强调防火墙,坚持市场隔离。
两年以前,2007年3月,汇丰率先处理它的次贷资产,那是金融危机之前,我就提出要重点关注。当时还有花旗,把它的保险资产卖掉了,因为文化上的不相融,最近欧洲的一些银行也在分售保险业务,另外,保险业的资金使用跟商业银行也不一致。
从这个意义上讲,对综合经营,监管部门还是非常审慎的。金融危机后就更明显。大家都在审视,1999年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通过后,可以综合经营,但监管要跟上去。金融危机之后,美国也不是不做综合经营了,但很审慎。
我们现在有个原则,就是银行控股的其他非银行类金融机构,比如基金、信托等,如果在一个经济周期内,比如五年,还低于商业银行良好经营水平或非银行机构所在行业平均发展水平,那就得考虑还有没有必要再继续经营下去。
基本是三种结果,一种是高于非银行同类公司水平,那说明这个系统是好的;一种是相当;还有一种是低于,要是低于,就要考虑是不是不做这个产业,因为没有优势,那就要考虑退出。
所以,不能说不支持综合经营发展,只能是通过评估,看有没有继续经营下去的必要。
宏观审慎需细化
银监会无法准确预料系统性风险什么时候出现,只能加强对系统性风险的预警、控制、处置。大家来研究怎么完善系统性风险的防范。
《财经国家周刊》:金融危机后,系统性风险防范引起各国监管当局重视,您认为中国当前最大的系统性风险表现在哪些方面?
阎庆民:温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防范系统性风险,要改善金融监管,建立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体系和处置机制。系统风险,从字面上讲,是出现支付危机,导致整个银行体系、金融系统流动性出现问题,最终引致金融危机。
当前,我们无法准确预料系统性风险什么时候出现,只能加强对系统性风险的预警、控制、处置,大家来研究怎么完善系统性风险的防范。
当前我个人比较担心的是大量、超负荷的、超出政府财力去举债的这一类融资平台,会不会酿成区域性金融风险。这需要进行区域细分,一个是横向的细分,东、中、西部,各地区政府财力不同;另外是纵向的,就是省、地、县细分。
关键问题是,地方政府大量举债发展经济,要考虑承受能力,要有个安全阀,超过这个安全阀之后再举债投资就有危险了。
《财经国家周刊》:现在央行和银监会都在加强宏观审慎管理,您觉得两大部委应如何来加强协调?
阎庆民:美国的《多德—弗兰克法案》通过之后,还需要大概九到十年才能完成。金融危机后大家认识到监管是有缺失的,过去是单体的、局部的、个别机构的风险,而缺失更系统性的、宏观的风险考量。
宏观审慎监管是提出一个大的框架,但到底它的真正内涵是什么,在不同区域内是不一样的,比如北美、南美、中东、亚洲等,差别很大,也是不固定的,找不到一副普适的药来解决。去年10月,IMF在上海开了一个叫“亚洲前景”的会,我去听了一下,我感觉对这个问题也没有很明确的答案。所以这个探讨永无止境。
《财经国家周刊》:这个就如系统重要性机构的内涵界定一样,各个不同经济体,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确定。
阎庆民:是的,不能仅看一个单体内的指标就觉得没问题,稍微扩大一下,就有可能觉得这个地方是不安全区域。但在另外地区宏观审慎的表现形式又不一样了,宏观审慎监管可能还是要分地区看,要考虑国别不同,即国别风险。美国提出要做宏观审慎监管,但什么是宏观审慎监管这个也需要细化探讨。
阎庆民经历了中国金融业改革30年的历程,深感于过去10年中国银行业取得的快速进展,但他也清醒地认识到,改革尚在中途,股改上市不是改革的终曲,而是一个新的开始。
如果说,上一轮的改革中国致力于从银行业的产权结构、银行间市场完善、监管专业化等方面,有了系统的改革推进;那么下一个十年,改革将进入新一轮攻坚,他认为,通过制度保障,完善金融业的现代企业治理架构,锻造真正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才可能实现由金融大国向金融强国的质变。其实,银行改革的方向从来没变,即邓小平所说过的,“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
银行需要真正的企业家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三十多年的历史,银行业改革围绕的始终是邓小平讲过的话,即“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要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
《财经国家周刊》:过去十年,中国银行业取得了哪些主要改革成果?
阎庆民:我想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从银行业组织机构本身,进一步明晰产权,最后改制上市;第二方面是,银行间市场体系取得快速发展,建立了同业拆借市场、外汇交易中心、股票市场等要素市场,这些是银行业改革过程中同步配套不可缺失的;第三块就是政策和监管部门的改革,配合专业化需求,建立了“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架构,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变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三十多年的历史,银行业改革围绕的始终是小平同志讲过的一句话,即“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要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从明晰产权开始,将单一的国有独资专业银行转变为国有控股的商业银行,再慢慢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共存,发展了股份制银行、地方性银行,实现了银行业产权的多元化。
当然,改革是渐进的,也要根据发展而不断微调。比如,现在有人提出,我们对银行的分类,是不是按照资本出身来简单划分已经不合时宜,是否根据规模、股权结构或使其组织形态等来科学分类,进行分类监管更好,这些都是需要探讨的命题。
《财经国家周刊》:关于商业银行本身的改革,如果说近十年启动的是以产权为核心的改革,那下一轮改革的关键词和着力点是什么,监管层会向何处引领?
阎庆民:监管引领,我觉得这可能只是一方面,其实重在银行业自身。其实我觉得最最重要的,还是那个老话题,一个永无止尽的话题,即公司治理。
现在的银行虽然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治理架构,有了“三会”制度。但是,围绕现代银行业的改革方向,依然要深化改革。银行的核心管理层应该是真正的企业家。他们必须是实实在在的企业家才行,要去行政化。
这个涉及到体制变革,很重要。过去小平讲的两句话,一是“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第二句是“一心一意搞建设”,需要银行家们心无旁骛。
一家银行要做成“百年老店”,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其核心生命力在哪里?我们经历了银行业艰难的股改上市,怎么来巩固已取得的改革成果?这些命题的解决都要靠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公司治理架构来解决,银行的董事长和行长必须具有彻头彻尾企业家的使命和职业生涯,这样他才能和这个机构的未来发展牢牢地连在一起。
百年老店不是一撮而就的,需要一个彻底的机制保障,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
《财经国家周刊》:现在我们的国有大行在全球市值排名中都已经跻身前列,银行也在谈服务能力的转型,这些是否能保障银行的竞争力?
阎庆民:这些是表现形式,股改上市不是改革的最终目标,如果实质性问题不从根本上解决,外部表现就很难实现或者保持。
比如大家说的提高非利息业务比重,加大创新力度,完善科技系统,引进创新人才,这些都是对的,但并不是毛泽东讲的抓主要矛盾或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如果没有真正的企业家,机构发展很难有一个质的飞跃。
银行需二次转型
在这轮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也要实现银行自身的转型。“十二五”期间,金融服务于经济,也要反作用于经济。
《财经国家周刊》:“十二五”期间将加大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管机构是否应对银行进行引导,适应这场变革,还是把选择权完全交给银行?
阎庆民:分两方面的行为,但市场选择是最主要的。
银行上市后,应以市场服务为导向,但同时要看到现在还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开放的市场,部分利率还没有市场化,一些政策还不是以市场为中心的,所以需要一些监管引领。
国外说,“Soft Discipline”,交代了监管部门的倾向,最主要的还是按照市场要求去做。
《财经国家周刊》:未来伴随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化的转变,商业银行也需要二次转型,除了银行自身的努力外,监管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更好地推动这场转型呢?
阎庆民:我们提出在这轮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也要实现银行自身的转型。我在上海银监局今年的工作会议上,定的主题即实现银行自身的转型,即服务驱动转型发展。
“十二五”期间,金融服务于经济,也要反作用于经济。
比如,原先经济以制造业为主,转为以第三产业为主,客户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银行要完成共同转型。以风险为本的情况下,转型分几个大的方向。一是银行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要有创新型产品,有深度的增值服务,完成自身业务结构的调整;同时,还要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基本利益,否则会有声誉风险;三是盈利结构的调整,利率市场化的到来,息差会收窄,应大力发展低风险的中间业务;四是客户结构的转变,由批发业务向零售业务为主来转型。
总之,伴随着这样一场中国经济的产业转型,银行应该随之转型的同时,形成自己的特色,培养独有的竞争优势,形成多元化的专业银行服务体系。
《财经国家周刊》:政策性银行是“十二五”期间继续推进的改革内容之一,但金融危机后有了不同看法,就是中国是否还需保留一个完整的政策性金融体系。
阎庆民:从转型国家来看,中国这样一个新的经济体,我们自身的发展确实需要政策性金融。国开行于2009年国务院批复其要实施商业化改革后,计划花三年时间进行改革,到2012年完成。这个方向既然定了,会有一定的连续性。
但就个人观点,我认为在转型期的中国需要政策性金融,来支持、扶持一些基础性的产业,比如开行以前做的一些支持“走出去”的业务,也更适合开发性金融来做。
审慎推进综合经营
现在对综合经营还是比较审慎推进的,国务院领导也是这样一个基准要求。作为监管部门,我们一直是这样,不能说不支持,但很强调防火墙。
《财经国家周刊》:想听听您对产融结合的看法。近十年,产业资本对金融的渗透越来越强,这对监管提出了新命题,该怎么管?对这个现象又该怎么来认识?鼓励还是审慎推进?
阎庆民:这个在全球发展过程中,也是避免不了的,很多产业资本都会慢慢渗透到金融领域。
在国际上像波音、通用这种大型的专业公司发展起来后,都是通过股权的方式投到金融领域。但是从中国来讲,毕竟我们制造业的先进程度、技术的领先程度还达不到同行业在国际上的领先水平,所以还是要坚持主业原则。
另外,有一些企业,比如做贸易的,流通产业为主,有充足的现金流,它也可以做一点参股投资金融,监管层也可以支持。
但是有些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企业,如汽车、航天、冶金、机械、化工,包括一些新兴材料等行业内的,还是应该以核心主业为主,这样才有生命力。
《财经国家周刊》:另外一个相关问题是这几年金融业综合经营发展很快,监管层对此持何态度?
阎庆民:现在综合经营还是比较审慎推进的。作为监管部门,我们一直是这样,不能说不支持,但很强调防火墙,坚持市场隔离。
两年以前,2007年3月,汇丰率先处理它的次贷资产,那是金融危机之前,我就提出要重点关注。当时还有花旗,把它的保险资产卖掉了,因为文化上的不相融,最近欧洲的一些银行也在分售保险业务,另外,保险业的资金使用跟商业银行也不一致。
从这个意义上讲,对综合经营,监管部门还是非常审慎的。金融危机后就更明显。大家都在审视,1999年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通过后,可以综合经营,但监管要跟上去。金融危机之后,美国也不是不做综合经营了,但很审慎。
我们现在有个原则,就是银行控股的其他非银行类金融机构,比如基金、信托等,如果在一个经济周期内,比如五年,还低于商业银行良好经营水平或非银行机构所在行业平均发展水平,那就得考虑还有没有必要再继续经营下去。
基本是三种结果,一种是高于非银行同类公司水平,那说明这个系统是好的;一种是相当;还有一种是低于,要是低于,就要考虑是不是不做这个产业,因为没有优势,那就要考虑退出。
所以,不能说不支持综合经营发展,只能是通过评估,看有没有继续经营下去的必要。
宏观审慎需细化
银监会无法准确预料系统性风险什么时候出现,只能加强对系统性风险的预警、控制、处置。大家来研究怎么完善系统性风险的防范。
《财经国家周刊》:金融危机后,系统性风险防范引起各国监管当局重视,您认为中国当前最大的系统性风险表现在哪些方面?
阎庆民:温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防范系统性风险,要改善金融监管,建立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体系和处置机制。系统风险,从字面上讲,是出现支付危机,导致整个银行体系、金融系统流动性出现问题,最终引致金融危机。
当前,我们无法准确预料系统性风险什么时候出现,只能加强对系统性风险的预警、控制、处置,大家来研究怎么完善系统性风险的防范。
当前我个人比较担心的是大量、超负荷的、超出政府财力去举债的这一类融资平台,会不会酿成区域性金融风险。这需要进行区域细分,一个是横向的细分,东、中、西部,各地区政府财力不同;另外是纵向的,就是省、地、县细分。
关键问题是,地方政府大量举债发展经济,要考虑承受能力,要有个安全阀,超过这个安全阀之后再举债投资就有危险了。
《财经国家周刊》:现在央行和银监会都在加强宏观审慎管理,您觉得两大部委应如何来加强协调?
阎庆民:美国的《多德—弗兰克法案》通过之后,还需要大概九到十年才能完成。金融危机后大家认识到监管是有缺失的,过去是单体的、局部的、个别机构的风险,而缺失更系统性的、宏观的风险考量。
宏观审慎监管是提出一个大的框架,但到底它的真正内涵是什么,在不同区域内是不一样的,比如北美、南美、中东、亚洲等,差别很大,也是不固定的,找不到一副普适的药来解决。去年10月,IMF在上海开了一个叫“亚洲前景”的会,我去听了一下,我感觉对这个问题也没有很明确的答案。所以这个探讨永无止境。
《财经国家周刊》:这个就如系统重要性机构的内涵界定一样,各个不同经济体,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确定。
阎庆民:是的,不能仅看一个单体内的指标就觉得没问题,稍微扩大一下,就有可能觉得这个地方是不安全区域。但在另外地区宏观审慎的表现形式又不一样了,宏观审慎监管可能还是要分地区看,要考虑国别不同,即国别风险。美国提出要做宏观审慎监管,但什么是宏观审慎监管这个也需要细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