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的美术教学方法,已不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本文就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应用信息技术,阐述了一些经验和感受。
[关键词]美术教学;多媒体;审美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02-0125-02
传统的美术课教学采用“讲授示范、临摹练习”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方面,应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教学手段。所以,把现代教育技术引入小学美术教学已经成为必然。
一、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多媒体技术通过声音、文字、图像等立体表现信息,在呈现信息的方式上以形象为主。在教学时,利用互联网,收集与课堂教与学有关的信息资源,利用这些资源,开展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通过声音、动画、视频等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亦动亦静,能再现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情景,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使其积极参与学习。要求学生运用形、色、空间等美术语言,表现所见、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造能力。比如在教学有关折纸、剪纸、泥塑、版刻等内容时,在网上找一些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通过欣赏可激发兴趣,丰富学生想象力,唤起他们的创作意识,必然会创作出好的作品。
“情感是审美行为的支柱,也是审美认识的具体体现。” 新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良好的审美情景,把静止的教学信息与具体的审美实践结合起来,使具体生动的审美实践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例如在《美丽的染纸》教学中,除向学生展示染纸作品外,还可以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利用染的方法所制作的精美工艺品,如扎染和蜡染的衣服、围巾、帽子、桌布等,丰富了教学内容。教师再通过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从审美的角度去感受生活,这种感受不仅只是对美的外在形式的感受,而且深入到了事物的内部,激发了学生的审美情感,深化了审美感受。
二、利用多媒体辅助美术教学,实现教学的灵活性、交互性
新课程强调素质教育,设计课在美术教材中的比重增大了。在这类课程的教学中,如果沿用传统的方法,教师要做大量的示范,学生要做大量的训练,由于这类课的内容规范、严格,填色技巧很讲究,因此范画的制作或作业的完成都耗时费力。然而在电脑中进行图形绘制、着色、编辑和修改,就方便、快捷多了。比如图案中的二方连续纹样、四方连续纹样等在电脑中生成都是比较容易的。计算机的优越性能,不仅使教学难点迎刃而解,减少了教学时间,而且使学生通过自己上机操作,学习推理、归纳、组合的方法,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在屏幕上得到了最大的发挥,可尽情体验成功的愉悦。
多媒体作为双向媒体,既可以用来呈现教学信息,又可以用来采集学生的信息,及时做出分析和评价。学生的作业可以通过实物展示台等教学设备向全体学生清楚地展现,让学生交流评议、互相借鉴,提出意见、共同修改,加深理解、不断完善。也为教师的因材施教、个别指导提供了方便。
三、美术教学与多媒体的有机整合,强化审美与科学技术的联系
新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教学应加强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即以现代教育技术为纽带,用现代教育技术采集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源,使学生发现美,通过交流、讨论使学生从理性上认识美、理解美,探究产生美感的原因,想象创造美的方法,最终创造美的形象,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小学美术教材与小学信息技术中,有很多内容是相互关联的。在这类课的教学上,教师指导学生利用“金山画王”等绘画软件进行美术创作,学生不用带颜料、调色盒、笔、纸等工具材料,只在电脑上操作,就可以达到其他绘画工具所无法达到的效果。这种近乎游戏式的手法,特别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尤其对绘画基础薄弱的学生,会减轻心理压力,甚至会激发他们的热情,把美术学习作为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
由此可见,从小学阶段开始将信息技术引入美术课堂,从小培养学生用电脑进行美术创作、美术设计的技能是十分必要的。而利用电脑来进行绘画,无非又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一种好办法。这种整合,发挥了其强大的交互功能,为美术教学开辟了新的天地。
四、利用多媒体,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美术不同于其他学科,必须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积累足够的表象,以开拓学生的形象思维,让学生轻松地进行创作。在美术课的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色彩绚丽、精美动态的画面,逼真传神、扣人心弦的声响,能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感知,在脑海中留下具体、鲜明、深刻的印象,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从而促进学生创造力的进一步发挥。丰富多彩的生活和美好现实的逼真显现,不仅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激起他们对生活的真诚热爱,学生在持久的观察过程中,仿佛身临其境,从而产生联想,提高表现力,提升了审美能力。
另外,在美术课上利用多媒体可将美术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比如利用电脑给儿歌、童话、神话、日记等配画、配插图。也可以用电脑彩绘等方式制作面具、头饰,并投入表演等。还可引导学生借助电脑设计简易的布景、海报、墙报、手抄报以及校内或户外的文娱、体育、少先队等项活动的设计、展示,这一系列的教学互动,可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总之,美术教学与多媒体应用的整合,可实现现代多媒体技术的组合,使教学化难为易,化复杂为直观,化抽象为形象。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样化的外部感官刺激和更多的学习途径。在有限的时间里,加大教学密度,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同时通过投影屏幕,丰富学生的直观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开阔学生的视野,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智力。
[关键词]美术教学;多媒体;审美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02-0125-02
传统的美术课教学采用“讲授示范、临摹练习”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方面,应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教学手段。所以,把现代教育技术引入小学美术教学已经成为必然。
一、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多媒体技术通过声音、文字、图像等立体表现信息,在呈现信息的方式上以形象为主。在教学时,利用互联网,收集与课堂教与学有关的信息资源,利用这些资源,开展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通过声音、动画、视频等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亦动亦静,能再现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情景,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使其积极参与学习。要求学生运用形、色、空间等美术语言,表现所见、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造能力。比如在教学有关折纸、剪纸、泥塑、版刻等内容时,在网上找一些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通过欣赏可激发兴趣,丰富学生想象力,唤起他们的创作意识,必然会创作出好的作品。
“情感是审美行为的支柱,也是审美认识的具体体现。” 新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良好的审美情景,把静止的教学信息与具体的审美实践结合起来,使具体生动的审美实践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例如在《美丽的染纸》教学中,除向学生展示染纸作品外,还可以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利用染的方法所制作的精美工艺品,如扎染和蜡染的衣服、围巾、帽子、桌布等,丰富了教学内容。教师再通过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从审美的角度去感受生活,这种感受不仅只是对美的外在形式的感受,而且深入到了事物的内部,激发了学生的审美情感,深化了审美感受。
二、利用多媒体辅助美术教学,实现教学的灵活性、交互性
新课程强调素质教育,设计课在美术教材中的比重增大了。在这类课程的教学中,如果沿用传统的方法,教师要做大量的示范,学生要做大量的训练,由于这类课的内容规范、严格,填色技巧很讲究,因此范画的制作或作业的完成都耗时费力。然而在电脑中进行图形绘制、着色、编辑和修改,就方便、快捷多了。比如图案中的二方连续纹样、四方连续纹样等在电脑中生成都是比较容易的。计算机的优越性能,不仅使教学难点迎刃而解,减少了教学时间,而且使学生通过自己上机操作,学习推理、归纳、组合的方法,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在屏幕上得到了最大的发挥,可尽情体验成功的愉悦。
多媒体作为双向媒体,既可以用来呈现教学信息,又可以用来采集学生的信息,及时做出分析和评价。学生的作业可以通过实物展示台等教学设备向全体学生清楚地展现,让学生交流评议、互相借鉴,提出意见、共同修改,加深理解、不断完善。也为教师的因材施教、个别指导提供了方便。
三、美术教学与多媒体的有机整合,强化审美与科学技术的联系
新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教学应加强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即以现代教育技术为纽带,用现代教育技术采集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源,使学生发现美,通过交流、讨论使学生从理性上认识美、理解美,探究产生美感的原因,想象创造美的方法,最终创造美的形象,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小学美术教材与小学信息技术中,有很多内容是相互关联的。在这类课的教学上,教师指导学生利用“金山画王”等绘画软件进行美术创作,学生不用带颜料、调色盒、笔、纸等工具材料,只在电脑上操作,就可以达到其他绘画工具所无法达到的效果。这种近乎游戏式的手法,特别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尤其对绘画基础薄弱的学生,会减轻心理压力,甚至会激发他们的热情,把美术学习作为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
由此可见,从小学阶段开始将信息技术引入美术课堂,从小培养学生用电脑进行美术创作、美术设计的技能是十分必要的。而利用电脑来进行绘画,无非又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一种好办法。这种整合,发挥了其强大的交互功能,为美术教学开辟了新的天地。
四、利用多媒体,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美术不同于其他学科,必须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积累足够的表象,以开拓学生的形象思维,让学生轻松地进行创作。在美术课的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色彩绚丽、精美动态的画面,逼真传神、扣人心弦的声响,能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感知,在脑海中留下具体、鲜明、深刻的印象,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从而促进学生创造力的进一步发挥。丰富多彩的生活和美好现实的逼真显现,不仅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激起他们对生活的真诚热爱,学生在持久的观察过程中,仿佛身临其境,从而产生联想,提高表现力,提升了审美能力。
另外,在美术课上利用多媒体可将美术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比如利用电脑给儿歌、童话、神话、日记等配画、配插图。也可以用电脑彩绘等方式制作面具、头饰,并投入表演等。还可引导学生借助电脑设计简易的布景、海报、墙报、手抄报以及校内或户外的文娱、体育、少先队等项活动的设计、展示,这一系列的教学互动,可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总之,美术教学与多媒体应用的整合,可实现现代多媒体技术的组合,使教学化难为易,化复杂为直观,化抽象为形象。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样化的外部感官刺激和更多的学习途径。在有限的时间里,加大教学密度,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同时通过投影屏幕,丰富学生的直观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开阔学生的视野,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