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悬索桥缆索智能化施工应用系统研究

来源 :工程技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ysun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推动5G等新兴信息化技术在大跨悬索桥施工上的应用,加快“智能桥梁”行业发展,笔者研发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智能化设备等的大跨悬索桥缆索智能化施工应用系统,该系统涉及感知层的物联网数据自动化采集与传输,面向数据和计算模型的关联分析,施工参数和设备运行状态参数的可视化监控监测,实现了施工任务可追溯、施工信息统计分析等功能,该系统可辅助解决悬索桥施工技术难点,有效缩短施工工期,提高项目施工管理智能化程度和信息化管理水平.
其他文献
文章以新疆杏花村一号隧道为工程依托,采用现场试验的方法,对超大跨度公路隧道光面爆破方案进行研究.结论表明:超大跨度公路隧道光面爆破合理参数Ⅲ级围岩为周边眼间距0.5m,孔深3.0m,孔径40mm,装药0.45kg;Ⅳ级围岩为周边眼孔距0.75m,孔深2.4m,孔径40mm,装药0.45kg;超大跨度公路隧道Ⅲ级围岩采用多级复式楔形掏槽;Ⅳ级围岩爆破方案采用二级复式楔形掏槽;超大跨度公路隧道Ⅲ级围岩、Ⅳ级围岩的光面爆破方案造成的爆破震速在安全范围内,满足工程要求.
为了探究废旧沥青混合料再利用关键技术,文章先详细阐述了铣刨料的干式油石分离再生工艺及其特点,再通过室内试验验证了该处理工艺所得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及制备的再生SMA-13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并总结了施工关键技术,最后通过实体工程验证了施工工艺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干式油石分离再生后的沥青混合料,其性能与新集料基本相同,对混合料性能的影响较小.
文章以郫都区顺和路道路K0+000~K0+354.221段为例,针对传统市政设计行业的欠缺之处,分析了在市政道路设计过程中运用BIM技术的优势,并得出了基于BIM技术的市政道路设计的具体方法和流程,包括道路模型的创建、排水设施模型的创建、桥梁结构模型的创建、模型的整合渲染,验证了BIM技术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直观性、简明性等特点,以及提高工程质量和工作效率的特性,为类似工程项目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