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在职干部超重肥胖现状及伴发多种代谢性疾病状况分析

来源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chen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男性在职干部中超重、肥胖及多种代谢疾病的发病情况。

方法

对2012年在我院行年度体检的1 018例男性在职干部,测量血压、腰围、身高、体重,检测空腹血糖(FPG)、TC、TG、尿酸水平,并根据BMI分为消瘦组(BMI<18.5 kg/m2,20例)、正常组(18.5 kg/m2≤BMI<24 kg/m2,502例)、超重组(24 kg/m2 ≤BMI<28 kg/m2,416例)和肥胖组(BMI≥28 kg/m2,80例)4个组,进行组间比较。

结果

①男性在职干部的超重及肥胖情况分布:超重40.9%(416/1 018),肥胖7.8%(80/1 018),向心性肥胖53.0%(540/1 018),代谢综合征(MS)11.2%(114/1 018)。②从消瘦、正常、超重至肥胖组,FPG、TC、TG、尿酸、收缩压、舒张压水平逐步增高,FPG分别为(4.78±0.36)mmol/L~(5.30±1.65)mmol/L,TC分别为(4.93±0.71)mmol/L~(5.33±0.97)mmol/L,TG为(1.12±0.45)mmol/L~(2.23±1.07)mmol/L,尿酸分别为(356±25)和(354±45)μmol/L~(373±58)μmol/L,收缩压分别为(108.7±10.9)mmHg~(127.2±12.0)mmHg(1 mmHg=0.133 kPa),舒张压分别为(69.9±7.1)mmHg~(82.6±9.5)mmHg,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82、12.09、40.55、6.19、28.97和49.29,均P<0.01);随着BMI增大,高血压(0%、11.8%、27.4%、37.5%)、糖尿病(0、1.6%、5.5%、10.0%)、血脂异常(40.0%、47.2%、66.3%、71.2%)、高尿酸血症(0、5.0%、13.5%、13.8%)的患病率越高(χ2值分别为55.97、9.65、43.32和24.08,均P<0.01),同时患上述多种代谢疾病的比例也越高,患3种以上代谢性疾病的比例分别为0(0/20)、1.4%(7/502)、5.8%(24/416)、13.8%(11/80)(χ2=31.90,P<0.01)。

结论

肥胖与各种代谢异常疾病密切相关,是心血管病的高风险因素。

其他文献
期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气流持续受限性疾病,常以呼吸困难,运动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肺康复治疗已被证实能明显改善COPD的临床表现,提高生存质量。以社区为基础开展COPD患者的肺康复治疗可以减缓患者肺功能下降速率、降低患者住院率、减少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
临床上,各期痛风的影像学表现不同。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片、CT和MRI影像表现各有不同,X线有助于诊断典型的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CT可很好地判断痛风导致的骨质破坏,MRI对早期及间歇期痛风所致的骨周围组织及软骨改变比较敏感。
报道冰毒相关性缺血性卒中1例,并进行文献复习。检索1978年至2009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Medline英文数据库,获得相关文献33篇,共报道冰毒相关性脑卒中47例,其中缺血性卒中13例,出血性卒中34例。14例(含本院1例)缺血性卒中,男∶女=9∶5,年龄19~45岁,主要为前循环病变(13例),多病灶责任血管存在闭塞或狭窄病变(10例),主要表现为偏瘫(12例)。34例出血性卒中,男∶女
期刊
回顾性分析52例晚期胃癌并幽门梗阻患者资料,其中31例行内镜下置入钛记忆合金支架,21例行姑息手术治疗。结果显示内镜下支架组与手术组在患者症状改善、进食改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47,P=0.214),但支架置入组住院时间明显减少,且生存期长于手术组(t=2.234,P=0.03)。提示内镜下支架置入对于不能耐受手术及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仍是有效的姑息治疗手段。
报道1例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合并桥本甲状腺炎并发脑梗死病例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双导师制"的实施情况,为进一步完善"双导师制"提供依据。方法2013年5–6月对53名临床与社区导师和48名受训全科住院医师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双导师制"实施情况。结果53名导师基本认同开展导师制的必要性,认为其非常有效和具有一定成效的临床导师、社区导师与住院医师分别占82.8%(24/29)、95.8%(23/24)和89.6%(43/48),主要体现在住院医师
动脉粥样硬化是血管壁的慢性病变过程,血脂异常、血管内皮功能失调、炎症与免疫反应等各种因素在其病理变化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动脉粥样硬化干预中除首要强化血脂异常防控外,加强慢性炎症、免疫反应的防治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的调查上海市浦东社区学龄前儿童乳牙龋齿的现况和家长的知信行状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沪东社区9所幼儿园共1 179名儿童,通过儿童口腔检查和家长问卷调查,了解儿童乳牙龋齿患病率和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1 179名儿童乳牙龋齿患病率为53.2%,龋均为2.79,不同年龄组乳牙龋齿患病情况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学龄前儿童乳牙龋齿影响因素为年龄(P<0.05)、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