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你是Google产品的资深用户,应该知道,过去几年Google砍过的产品不是一般的多,这其中有很多还是非常优秀的产品,有些产品甚至拥有数千万用户。
现在,Google的大刀正在挥向这家公司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产品之一—Gmail。作为一款运营了11年的基础性产品,Gmail如今已经拥有超过9亿用户。对于Google来说,这也许是搜索和Android之外最重要的产品。不仅如此,Gmail和Google Map等核心应用也是Android能够保持统治力的基础。
最近,我在Chrome中登录Gmail.com的时候,Gmail已经消失了,直接登入的就是Inbox—Google去年推出的新型电子邮件产品。当然,更大范围的情况是,Google开始通知处于试验阶段的Inbox用户,该服务已经取代了他们的Gmail账户。当Inbox用户登录后,屏幕上就会弹出一条信息,写着“感谢您使用Inbox!为了让您更方便地使用,我们更新了Gmail,将您重定向到本地址。”
作为一款备受好评但是需要独立下载的应用,Inbox在Google Play里已经有了1000万至5000万次的安装次数,但Gmail的这一数字是10亿至50亿次。与Gmail的规模相比,Inbox只是一款小规模的产品而已。
那么,Google为什么要冒这么大的风险呢?
过去 虽然在移动设备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Gmail总的来说还是一款PC时代的产品。也可以说是Google早期的一款产品,这款产品曾经因很好集合了Google的搜索功能和云服务能力,对用户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很快成为最主流的电子邮件产品之一。然而,现在的Gmail已经是一款和其他应用同质化很严重的产品,在体验上甚至要落后于一些新的电子邮件产品。这对于一款核心产品是非常危险的。
现在 Inbox的开发团队同时也是Gmail的开发团队。在一个成熟的团队之中孵化这样一个颠覆现有产品的新产品,是个很难的事情,更难的事情是如何让9亿已经形成了Gmail使用习惯的用户转而接受Inbox的体验。显然,提供一个全新的产品,而不是在原有产品中逐渐增加新的功能,是最明智的方式。
未来 Inbox代表了Google的未来。作为一款新的电子邮件产品,Inbox同样集合了Google目前最重要的优势—大数据和机器学习。应该说,Inbox是一款具备学习能力的电子邮件产品,除了帮助用户更为合理的整理邮件,这个产品还在试图帮助用户理解和处理电子邮件。比如11月推出的智能回复(Smart Reply)功能,就与Google Now、Google Photos、自动驾驶等一样,都拥有相似的机器学习技术。
大公司缺少创新是个经常被说起的事情。但很多人都忘记了,我们现在使用的很多重要的产品都是大公司创新的结果。比如苹果的一系列产品,以及微信这样的产品。
对于大公司来说,它们并不缺少创新的能力,而是缺少效率和真正把一个新东西做出来的远见和勇气。2008年,在通用汽车公司的破产听证会上,通用汽车公司的前首席执行官里克·瓦格纳表示,在他任职期间,他作出的最糟糕的决定就是砍掉了EV1电动车计划。十年前,EV1已经拥有非常好的续航能力,按照正常的技术进步,EV1如今的续航能力丝毫不会比特斯拉Model S 差。
远见是一个公司的领导者需要提供的最有价值的东西。但领导人的远见往往会被公司当下的压力所影响,尤其是很多上市的大公司。每个季度都要面临业绩的考核。对于很多领导人,尤其是职业经理人来说,远见并不是一个必需品,也很难给自身带来最大利益,反而是短期业绩可以让自己拿到天价的薪水和期权,也能让投资者满意。
这也是为什么苹果、Google和腾讯这样的大公司里成功的创新都少不了创始人的推动。这些人才有底气和资历不去理会业绩,从而关注那些影响长远的产品。只有真正拥有一个公司,你才有可能真正长远地为这家公司考虑。商业就是这样。
现在,Google的大刀正在挥向这家公司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产品之一—Gmail。作为一款运营了11年的基础性产品,Gmail如今已经拥有超过9亿用户。对于Google来说,这也许是搜索和Android之外最重要的产品。不仅如此,Gmail和Google Map等核心应用也是Android能够保持统治力的基础。
最近,我在Chrome中登录Gmail.com的时候,Gmail已经消失了,直接登入的就是Inbox—Google去年推出的新型电子邮件产品。当然,更大范围的情况是,Google开始通知处于试验阶段的Inbox用户,该服务已经取代了他们的Gmail账户。当Inbox用户登录后,屏幕上就会弹出一条信息,写着“感谢您使用Inbox!为了让您更方便地使用,我们更新了Gmail,将您重定向到本地址。”
作为一款备受好评但是需要独立下载的应用,Inbox在Google Play里已经有了1000万至5000万次的安装次数,但Gmail的这一数字是10亿至50亿次。与Gmail的规模相比,Inbox只是一款小规模的产品而已。
那么,Google为什么要冒这么大的风险呢?
过去 虽然在移动设备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Gmail总的来说还是一款PC时代的产品。也可以说是Google早期的一款产品,这款产品曾经因很好集合了Google的搜索功能和云服务能力,对用户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很快成为最主流的电子邮件产品之一。然而,现在的Gmail已经是一款和其他应用同质化很严重的产品,在体验上甚至要落后于一些新的电子邮件产品。这对于一款核心产品是非常危险的。
现在 Inbox的开发团队同时也是Gmail的开发团队。在一个成熟的团队之中孵化这样一个颠覆现有产品的新产品,是个很难的事情,更难的事情是如何让9亿已经形成了Gmail使用习惯的用户转而接受Inbox的体验。显然,提供一个全新的产品,而不是在原有产品中逐渐增加新的功能,是最明智的方式。
未来 Inbox代表了Google的未来。作为一款新的电子邮件产品,Inbox同样集合了Google目前最重要的优势—大数据和机器学习。应该说,Inbox是一款具备学习能力的电子邮件产品,除了帮助用户更为合理的整理邮件,这个产品还在试图帮助用户理解和处理电子邮件。比如11月推出的智能回复(Smart Reply)功能,就与Google Now、Google Photos、自动驾驶等一样,都拥有相似的机器学习技术。
大公司缺少创新是个经常被说起的事情。但很多人都忘记了,我们现在使用的很多重要的产品都是大公司创新的结果。比如苹果的一系列产品,以及微信这样的产品。
对于大公司来说,它们并不缺少创新的能力,而是缺少效率和真正把一个新东西做出来的远见和勇气。2008年,在通用汽车公司的破产听证会上,通用汽车公司的前首席执行官里克·瓦格纳表示,在他任职期间,他作出的最糟糕的决定就是砍掉了EV1电动车计划。十年前,EV1已经拥有非常好的续航能力,按照正常的技术进步,EV1如今的续航能力丝毫不会比特斯拉Model S 差。
远见是一个公司的领导者需要提供的最有价值的东西。但领导人的远见往往会被公司当下的压力所影响,尤其是很多上市的大公司。每个季度都要面临业绩的考核。对于很多领导人,尤其是职业经理人来说,远见并不是一个必需品,也很难给自身带来最大利益,反而是短期业绩可以让自己拿到天价的薪水和期权,也能让投资者满意。
这也是为什么苹果、Google和腾讯这样的大公司里成功的创新都少不了创始人的推动。这些人才有底气和资历不去理会业绩,从而关注那些影响长远的产品。只有真正拥有一个公司,你才有可能真正长远地为这家公司考虑。商业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