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师范大學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和中国文字整理与规范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在国内外公开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
暑假期间,我们会迎来一个传统节日——“七夕节”。
这一天,是农历的七月初七,因此以“七”命名。
假如将中国传统节日按时间排序,我们是否能够发现其中的一些规律呢?比如,春节是正月(一月)初一,端午节是五月初五,重阳节是九月初九……发现奥妙了吗?是不是古人喜欢取月份和日期相同的时间作节日?对,我们把这样的时间称为“重日”。重,就是相同、重复的意思。“重日”在古代被视为吉庆的日子,因此常常被定为节日。那么,“七夕”中的“夕”,又是什么意思呢?
在早期的古文字中,“夕”和“月”是同一个字,字形均为 ,就像一弯月亮。那么,它们后来为什么分道扬镳了呢?事实上,当初的“夕”字虽然是月亮的形状,但它确实并不表达月亮这个意思。你想想看,我们是不是说起太阳,就会想到白天;说起月亮,就会想到夜晚啊?这是因为,从科学的角度看,太阳和月亮在宇宙中一直存在,只是由于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原因,我们才一般只能在夜晚看到月亮,白天看到太阳。因此,月亮有了一个特殊的象征意义——夜晚。可能也正是因为这个,古人才把“夕”也写成了“月”的样子,但他们当时心里其实是想用“夕”表达夜晚之义。你看,“除夕”就是农历旧年的最后一晚,“一朝一夕”就是一日一夜,指很短的时间。在这些词语中,“夕”都是“夜晚”的意思。
所以“七夕”也就是指农历七月初七的晚上。后来人们可能觉得用起来不方便,就让这两个字分开了。
那么,为什么“七夕节”要强调晚上这个时间呢?回答这个问题前,先让我们一起来仰望一下夏日的星空吧。
在银河的两侧,你是否看到了两颗“翘首以盼”的星星?它们在空中如此耀眼,如此璀璨夺目,以至于想象力丰富的古人便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赋予到了这两颗星星身上,还将它们分别命名为“牛郎星”和“织女星”。
牛郎织女的故事想必我们都很熟悉了吧?相传很久以前,凡间有一位叫牛郎的农夫,家中有一头老牛为伴。天界有一位擅长织布的仙女,名叫织女。织女偶然来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妻,生儿育女,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后来,他们被王母娘娘拆散,只允许每年农历七月初七通过鹊桥相会一次。
这难得的相聚,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期盼,于是在这天,民间就有了各种祈福许愿的活动。人们总是仰望着天上的星辰,默默地为自己祈祷,希望有所收获。因此,这个节日的重点自然就会放在夜晚,以“夕”命名了。
“七夕节”又称“乞巧节”,那是因为故事的主人公织女是一位心灵手巧的姑娘,女孩子们会在这天晚上向织女乞求赐予她们一双“巧手”。读到这里,你可能会感到疑惑,古代的女孩子为什么那么想要一双巧手呢?那是因为,古代是男耕女织的社会,男人是家里的主要劳力,负责干农活;女子一般不外出,在家负责织布、养育孩子等。从事这些工作,一双巧手肯定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唐代诗人林杰的《乞巧》诗,我们就可以看出古代女子在七夕节的迫切心愿:“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时代变了,新社会的女性不一定非要手巧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但有一双灵巧的手,肯定能为自己的生活增添色彩。所以,这个夏日,你是不是也会在七夕节的夜晚,向天上的织女乞求一番呢?
暑假期间,我们会迎来一个传统节日——“七夕节”。
这一天,是农历的七月初七,因此以“七”命名。
假如将中国传统节日按时间排序,我们是否能够发现其中的一些规律呢?比如,春节是正月(一月)初一,端午节是五月初五,重阳节是九月初九……发现奥妙了吗?是不是古人喜欢取月份和日期相同的时间作节日?对,我们把这样的时间称为“重日”。重,就是相同、重复的意思。“重日”在古代被视为吉庆的日子,因此常常被定为节日。那么,“七夕”中的“夕”,又是什么意思呢?
在早期的古文字中,“夕”和“月”是同一个字,字形均为 ,就像一弯月亮。那么,它们后来为什么分道扬镳了呢?事实上,当初的“夕”字虽然是月亮的形状,但它确实并不表达月亮这个意思。你想想看,我们是不是说起太阳,就会想到白天;说起月亮,就会想到夜晚啊?这是因为,从科学的角度看,太阳和月亮在宇宙中一直存在,只是由于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原因,我们才一般只能在夜晚看到月亮,白天看到太阳。因此,月亮有了一个特殊的象征意义——夜晚。可能也正是因为这个,古人才把“夕”也写成了“月”的样子,但他们当时心里其实是想用“夕”表达夜晚之义。你看,“除夕”就是农历旧年的最后一晚,“一朝一夕”就是一日一夜,指很短的时间。在这些词语中,“夕”都是“夜晚”的意思。
所以“七夕”也就是指农历七月初七的晚上。后来人们可能觉得用起来不方便,就让这两个字分开了。
那么,为什么“七夕节”要强调晚上这个时间呢?回答这个问题前,先让我们一起来仰望一下夏日的星空吧。
在银河的两侧,你是否看到了两颗“翘首以盼”的星星?它们在空中如此耀眼,如此璀璨夺目,以至于想象力丰富的古人便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赋予到了这两颗星星身上,还将它们分别命名为“牛郎星”和“织女星”。
牛郎织女的故事想必我们都很熟悉了吧?相传很久以前,凡间有一位叫牛郎的农夫,家中有一头老牛为伴。天界有一位擅长织布的仙女,名叫织女。织女偶然来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妻,生儿育女,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后来,他们被王母娘娘拆散,只允许每年农历七月初七通过鹊桥相会一次。
这难得的相聚,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期盼,于是在这天,民间就有了各种祈福许愿的活动。人们总是仰望着天上的星辰,默默地为自己祈祷,希望有所收获。因此,这个节日的重点自然就会放在夜晚,以“夕”命名了。
“七夕节”又称“乞巧节”,那是因为故事的主人公织女是一位心灵手巧的姑娘,女孩子们会在这天晚上向织女乞求赐予她们一双“巧手”。读到这里,你可能会感到疑惑,古代的女孩子为什么那么想要一双巧手呢?那是因为,古代是男耕女织的社会,男人是家里的主要劳力,负责干农活;女子一般不外出,在家负责织布、养育孩子等。从事这些工作,一双巧手肯定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唐代诗人林杰的《乞巧》诗,我们就可以看出古代女子在七夕节的迫切心愿:“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时代变了,新社会的女性不一定非要手巧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但有一双灵巧的手,肯定能为自己的生活增添色彩。所以,这个夏日,你是不是也会在七夕节的夜晚,向天上的织女乞求一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