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楼市绕不开房价高涨问题

来源 :大众理财顾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m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12月22日晚,央行再次宣布下调存货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这是自9月16日利率调整转向以来,在短短3个多月时间内的连续第5次降息。如此频繁的利率调整对低迷楼市的影响,也令多数人啧啧称“疑”。此次降息的威力究竟有多少?它能否妙手回春给楼市带来意料之喜呢?
  
  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的3套马车,对中国经济的推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出口在急剧地下降,占中国整个GDP的30%强;股票市场的连续下跌和企业不景气,整个投资和消费市场萎靡。目前情况下,中国整个经济开始下滑。政府此时调整货币、财政政策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现在城镇人口自有房的家庭已经占到70%~80%,如果房价急剧下降,很多百姓的资产成为负值,对中国的金融市场也是一个威胁。
  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板块中,房地产占据重要位置。如果房地产市场也像股票市场那样暴跌,老百姓的财富就会大幅贬值,所引发的社会海啸不亚于美国的金融危机。
  
  顺形势保经济
  
  政府出手组合拳的两大原因在于:顺应国际形势和保护宏观经济。毋庸置疑,在全球经济放缓、国际金融危机蔓延的特殊环境下,为应对国内经济的潜在风险,快速的宏观政策转向不仅表明了政府对待这次金融危机的积极态度,更有助于尽快稳定经济增长预期。这对防止国内经济的过快下滑有积极作用,是刺激经济较有力的手段。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016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9%,比2007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增速低于10%,降至个位数。其中,第三季度GDP增长9%。至此,GDP连续5个季度下降。这些数据已明确显示经济增速在放缓、企业投资不活跃等诸多问题。在这种环境下,降息对国内经济带来的直接利好作用已相对有限,其影响将更多通过信心传导,通过传递出刺激经济的信号来稳定市场预期。此时无论政府采取何种措施,都凸显出政府救市的意图在于保护宏观经济。
  
  中央、地方各有侧重
  
  从地方政府对楼市的“鼓励”到中央对于地方政府救市的“默许”,中央与地方政府都积极出手,只是目的上却有着一些微妙的不同。
  中央救市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目前的国际形势,通过刺激房地产消费,拉动内需,尽量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而并非是刺激房价上涨。采取的措施一是减少首付,二是下调利率,三是降低交易契税。这些政策的出台,目的是希望社会和谐。下半年美国的金融危机爆发,内需不足、出口减少、股市低速,经济局势发生了逆转,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出台政策的目的并不是公开扶持开发商,而是让老百姓受益。所以说政府救楼市就是救中国经济并不为过。
  地方政府则有些不同,其动机较为复杂。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土地,二是市场配套。其目的一方面在于刺激房地产消费,从而拉动当地财政收入,推高当地GDP指数;另一方面则为了缓解当地房地产市场的销售寒冬,从而刺激土地的拍卖,增加地方政府收入。地方政府的救市政策细则,对于开发商的保护和支持较多,从短期来说缓解了房地产市场的惨淡;但从长期来看,依然会对市场有所不利,为以后的发展埋下隐患。
  
  救市≠救价
  
  对于楼市而言,降息对房地产的利好影响是肯定的。一方面,国际金融海啸迟早要过去。另一方面,随着央行不断降息释放流动性,几年后过剩的资金必定会追逐房地产。从长期来看,降息对保障房地产的投资价值有着功不可没的作用。
  不过从短期来看,降息只是降低7购房者的贷款成本,房价高涨这一根本性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对于前几年一直上涨的房贷利率,降息对实际的贷款利息影响也很有限。从本质上说,目前造成市场低速,影响购房者心里预期的最大因素依然是房价本身,只有房价降到大多数购房者能够承担的区间,房地产行业才能迎来真正意义上的复苏。此次降息对房地产业带来更多的是的短期的心理层面影响,而实质影响有限。
  目前这种反周期的调控措施对平衡市场波动有着一定的作用,但由于经济形势恶化出乎市场想象,此次中国再度加入全球降息行列,救市效果会很有限,更不会逆转市场。尤其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更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现,短期内不可能看到明显效果。
  
  对症下药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走如抽丝。”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了10年的快速发展期,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的确给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埋下了一些隐患。房地产业本身就是一个资金占用比例大、运营周期长的一个行业,若想理顺房地产行业长期遗留下来的问题,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应做好长期的准备,并且适时进行让利。
  目前,中国经济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中国房地产行业依然会在一个时期内维持惨淡现状。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协调好长期和短期利益的关系,既要保持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和地方财政收入的稳定提高,又要保证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切不可目光短浅,以本位思想出发,过激救市。
其他文献
在实践过程中,路桥过渡段软基路基路面常常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其已经成为路桥工程项目使用中最大的安全隐患.路桥过渡段的不均匀沉降不仅破坏路桥的整体品质,同时也威胁着过
9月21日,由中国纺织工业企业管理协会指导,上海立肯诺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组织的珍珠技术产业联盟成立大会暨珍珠技术创新发展研讨会在安徽淮北濉溪县召开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
期刊
法治是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维护人民合法权益的“重武器”。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键是法治化。  法治推进社会治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社会治理,成为与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并驾的关键词。十八届四中全会对社会治理有了良法善治的战略定向。我省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探索实践中,体现了什么特点和价值?  马斌:“法律
近日,东方时尚中心·2018中国面料之星用户最满意面料产品调查活动颁奖典礼在2018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秋冬)博览会现场成功举行.43家优秀企业分享六大面料奖项,展现出当
期刊
我们的世界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不仅美国的经济走向衰退,连欧洲和日本也被带进来。往事已矣,前途未知。中国该如何应对这场百年不遇的大危机,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未来经济形
从经济学角度看 ,经济犯罪也有成本收益问题 ,当犯罪的收益大于成本时 ,行为人就会去追求 ,反之就会放弃 ,经济犯罪人之所以选择犯罪 ,关键在于其预期成本低于犯罪收益 ;预防
犯罪主体的犯罪活动是在特殊的情景中进行的 ,其心理活动也具有相应的独特性 ,因而 ,犯罪主体注意的指向性、集中性、如何分配、转移等基本特性也就表现得与众不同。在整个犯
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作为重点,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存在的问题、革新途径进行了探究,核心目的是通过对企业财务管理方法的优化,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从而为企业的经济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 ,形成了一种虚拟社会空间 ,即网络环境。在虚拟空间中 ,违法犯罪已大量出现 ,但法律法规相对滞后 ,如对网络游戏方面存在的问题、网络违法犯罪的民事、刑事
10月16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第四届第四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在上海召开.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兼秘书长高勇,会长孙瑞哲,原会长杜钰洲、王天凯,原副会长许坤元,副会长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