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细无声

来源 :新校园·理论(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4g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十六个字高度概括了德育教育的根本任务,并从不同方面阐述了做人的道理,同时也说明教师的重任在于教人做人。特别是小学教师,在教人做人方面担负着极其艰巨的任务。
   一、了解学生是育人的第一步
   教育不是抽象的,是实实在在的工作。要想育人必须先知人。刚入学的孩子,个个面孔陌生,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教育方式使他们各有不同的性格、习惯和爱好,如果不迅速了解他们,就不能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因此在开展教育之前,第一步必须是全方位了解学生,而且要做到细致具体。笔者了解学生的方法有:学生自己介绍自己;通过学生家长了解;平时对学生细致观察;课后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对不同的学生就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如有的学生性格外向,好表现自己,笔者就加以引导,既对他的优点加以表扬、鼓励,又要求他在课堂上严格要求自己,遵守课堂纪律。有的学生性格内向、胆小,平时不多言多语,总喜欢独处,笔者就与他多接近,主动与他交谈,消除他的恐惧情绪,上课时多让他回答问题。有的学生家庭条件好,聪明好学,但性格脆弱,娇气,不会劳动,有时无故耍脾气。对于这样的学生,笔者首先表扬他的聪明好学,然后指出他的缺点,同时鼓励他去战胜脆弱,克服娇气,学会劳动,热爱劳动。实践证明,尽快了解全体学生,下一步的教育工作的开展就顺利多了。
   二、循循善诱,让学生了解行为规范
   低年级的学生可塑性强。但他们对于自己行为好坏的认识是朦胧的,他们不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更不明白什么叫行為规范。因此学前教育需要耐心细致地讲解,做到循循善诱,使他们逐步知道什么叫规范。懂得小学生怎样在校学习,怎样遵守规范。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好的行为,什么是不好的行为。如讲纪律,可讲讲邱少云的故事,也可列举学生身边的各种行为表现,让学生来判断这些行为是好是坏。《小学生行为规范》内容很多,如果简单地谈一谈,他们是不会了解的。教师必须逐条逐项讲解,并加以动作配合,让学生能直观理解。
   另外,还可以将小学生行为规范编成顺口溜让学生熟记。如“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铃声响,嘴合闭,坐端正,看前方;要说话,先举手,允许后,再开口……”这些顺口溜将行为规范更明确化,更形象化。孩子们一旦熟记后,就能在日常学习中自觉遵守,一般在入校一两周后,即能做到坐姿端正,礼貌文明,慢慢就会形成上课听讲不交头接耳,整洁文明的好习惯。并从背诵这些顺口溜的过程中,掌握了在校应该遵守的规范,知道了在校怎样做才是一名合格的小学生。
   三、细心观察,从小处着手
   作为班主任,平时除了抓班级大的工作外,还要时时细心观察,留意学生的一举一动,往往在一些芝麻大的小事上就可以做出好文章。例如,有一天学生做完课间操回教室,有一个小食品袋正好在他们回去的路上,很多同学看见了像没看见一样,有的甚至还踩上一脚,但其中马同学却不声不响地把食品袋捡起来,扔到班级的垃圾桶里。如果教师不细心观察,这样的小事很容易从眼皮底下溜过。笔者对学生讲了这件事,并表扬了马同学,奖励他一颗五角星。由于抓住这件小事及时对学生进行教育,立即产生了很好的效应,全班学生不论是在教室里还是在校园里见到纸屑、食品袋,都能主动拾起,扔进垃圾箱。教室里每天地面洁净,学生逐步养成了爱护环境卫生,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四、感化熏陶,教学生做人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是学生道德素质的重要一环。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情境、自我体验、分析形象、讲明道理、榜样感染、引导模仿等手段,激发学生产生动机,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感化和熏陶。
   例如:在教学《胖乎乎的小手》一文时,笔者用色彩鲜明的幻灯片和配乐录音向学生讲述了“兰兰的小手都为家人做了哪些事?”“全家人为什么喜欢这胖乎乎的小手?”引导学生帮家人做些力所以能及的事,唤起学生“心中有他人,关爱他人”的情感,从而也促进其道德认识的升华。
   五、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楷模
   刚入学的学生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他们接受事物很快。因此教师必须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要以身作则,要做学生的楷模。所以笔者常常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无声胜有声”的方法感染他们,启发他们。学生认为老师是至高无尚的,敬佩老师,把老师当作学习的楷模,家长的话,学生不一定听得进,可是同样的话从老师口中说出来,就会成为“圣旨”。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更是如此。可以说,教师是学生人生路上的领路人,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培养他们的好习惯好品质,教师必须有良好的品质修养。平常教师在教室里,注意着装朴素,学生自然也不会刻意打扮,讲究穿着;老师说话和蔼可亲,语言文明,学生也会不说脏话,文明稳重。教师以身示范,比用口说效果还要好。教师如同细雨,“润物细无声”。
   总之,教师应以良好的形象,美好的情操,纯净的灵魂,文明的语言,使孩子们在校园中受到良好的陶冶,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高尚的思想品德。
其他文献
学生一般都是很喜欢历史的,但要和做题、考试、分数等挂起钩来,他们大多很快就索然寡味了。作为历史教师,既要保证学生有好的学科成绩,又要使其抱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是一项鱼与熊掌难以兼得的事情。斯事固难,但也必须知难而进,唯如此,才能为学生谋出路,为国家育人才,且使不景气的历史学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对本学科有无兴趣,兴趣几何,教师的作用是很重要的。笔者以《中国古
期刊
如何设计教法引导学生体验音乐,历来是音乐教师们最爱探究也是最棘手的问题。巧妙的方法会让学生随着教师的引导拉近与音乐的距离,实现与音乐的对话,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适时引导学生设计图谱体验音乐,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一、音乐创作和教学不可或缺——生成图谱  1.音响并不能全被记谱法记录  各种记谱法虽然在发展中不断完善,但迄今还没有一种记谱法能够完美无缺
期刊
幸福的生活有三个不可或缺的因素:   一是有希望。亚力山大大帝有一次为了表示他的慷慨,大送礼物。他送给甲一大笔钱财,送给乙一个省,送给丙高官显爵。他的朋友听到这件事后对他说:“如果一直这么做,你会一贫如洗。亚力山大回答:“我把一份最伟大的礼物留给了我自己。我所留下的是希望。”   一个人要是只生活在对往事的回忆中,就会失去希望,那就意味着他的生命已开始终结。回忆无法激励我们有力地生活下
期刊
摘 要:办学理念是基于办学主体对大学的本质、功能、定位、发展规律的哲学思考和理性认识的基础上确立起来的,具有理想性和可实践性的元话语,是对“办什么样的大学”和“如何办好大学”的凝炼。办学理念是学院发展的灵魂,指引着学院的发展战略,规定着学院的发展定位。   关键词:理念;发展定位;创新;人才培养     1 “质量为本,社会为先”办学理念的形成基础   办学理念植根于自身办学实践的土壤上,是
期刊
摘 要:英语课堂导入是一门艺术。导入是整个课堂教学的第一步,灵活而巧妙的课堂导入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了大学英语课堂导入的方法和设计原则,旨在研究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方式。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堂导入;方法;原则     一、引言   课堂导入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或某个教学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
期刊
素质教育的内涵概括起来就是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适应21世纪所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化学创新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化学教师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要结合本学科的实际和特点,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那么怎样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呢?笔者认为以下三个方面最为重要:  
期刊
摘 要:职高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心理问题,成为英语学习的障碍,并严重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职高生英语学习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来自于社会、家庭和学生自身等方面,强化学习动机,正确评价自己,克服消极情绪,树立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是有效提高职高生英语学习效果的关键。   关键词:职高生;英语学习;心理问题     一、职高生英语学习中存在的心理问题    1.学习动机欠缺。职高学生的一个普遍
期刊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初中语文课堂上经常遇到这样的窘况:教师提出了问题,学生们一个个把头埋得很低,没有几个主动起来回答的。特别是涉及到有关童年、自然的问题,学生们更是觉得没有什么可说的。   是啊,现代家庭结构的變化,生活条件的改善,学生来往于家和学校之间,回归自然的机会大大减少,记忆深处明显的印记实在不多,出现这种“失语”病症,也就不足为奇了。   那么,如何让学生有话可说,并且说得有中心、有条
期刊
一   在讲授Lesson 37 Where is it?一课时,笔者大胆改变了以往先讲解对话,再练习对话的常规教学模式,而是先利用学生周围的实物进行语言实践,习得语言,然后再学习文中的对话,取得了水到渠成的良好效果。   1.以趣启智,营造课改的新氛围   在本课的教学中,笔者摆脱了以往为了讲课文而讲课文的被动局面,把课文作为阅读理解材料来处理,将真实的语言材料引入学习的环境,努力把课堂变
期刊
摘 要:以孩子买书、读书为载体,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主要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团队精神和爱心。   关键词:孩子;买书;读书;思想教育     开学不久,儿子就嚷嚷着要钱买书。儿子说:“老师让买的,课本上也要求的,每人要买一套。”后来,笔者知道老师要求买的书是初中生语文新课程标准必读丛书。笔者自己就是语文老师,这些书家里几乎都有,再买就是浪费。但儿子说不行,老师的话就是“圣旨”,必须得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