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具有创新和竞争能力的学生是高等院校教学的重点,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和竞争能力的关键环节。本文以开展科技论文创作、开放实验教学、开展学生社团和创新社会实践活动等实践方式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社会竞争能力的作用和意义进行了阐述。肯定了开展这类实践活动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与社会竞争能力,为学生走向社会挑战新的工作起到了巨大作用。
【关键词】创新能力 竞争能力 科技论文创作 开放实验 学生社团 创新社会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2-0039-02
随着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每年进入就业市场的高等学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增加,大学生就业市场出现了新的形势。培养人才的高等院校,尤其是实践性、创新性很强的工科院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与竞争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对工科学生的实践教学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尤为重要的培养方式。通过开展科技论文活动培养了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在教育改革上也逐步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现代的综合素质教育转化。
一、以开展科技论文创作为导向培养学生创新和竞争能力
1.开展科技论文创作的目的和意义
大学生科技论文活动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的实践过程,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和创造性。通过有组织的开展科技论文活动,可以使工科大学生在科学实验中提高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新知识的热情,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等。[1]科技实践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的训练,还能培养大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2.开展科技论文创作的作用[2]
(1)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在大学生中开展科技论文,鼓励更多的同学进入实验室,加入老师的科研工作中,开放实验室和学生学术项目立项研究活动,旨在给学生创造实践锻炼的机会,使学生在校期间就有机会参与科研活动。这样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专业知识理解,提高科研、实践能力,更加明确学习目的,并提前参与科研工作在学生的学习与以后的工作中效果显著。
(2)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科技论文的开展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科技论文的题目组成科技小组,在实践中相互交流、相互提高,在这个过程中,收集资料、寻找论据,思考解决问题的关键点,最终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一过程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查找资料的能力、总结问题的能力、同学之间或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人际交往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在公开场合发表自己观点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的意识。[3]
(3)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和供需比日趋下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最看重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工科大学本科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也成为就业的重要因素。因此,大学生在参与科技论文中锻炼和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也为毕业时面临的就业提高了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二、以开放实验教学为导向培养学生创新和竞争能力
1.开放实验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高等学校改革的重点。开放式实验教学是针对传统实验教学的封闭性弊端提出的,其目的是把学生真正推到实验主体的位置,具有传统实验教学无法比拟的创新优势,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开放式实验教学在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增强学生的社会就业竞争能力等方面有着积极且重要的现实意义。
2.开放实验教学的形式和应注意的问题
开放实验室是指在时间、空间和内容等方面开放的实验室。[4]由于高校性质和层次不同,开放实验室的形式多种多样。按学生对实验室的利用情况,开放实验室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①全天开放实验室。在实验时间、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对学生24小时开放,学生可自选实验题目,自己安排时间,独立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②定时开放实验室。实验室每天在一定时间内开放,学生在实验课时不太明白或没做完的实验等都可在开放实验室中继续完成。③综合开放实验室。在不妨碍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利用寒、暑假开设综合性实验,使学生对课本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通过各个环节的实际操作,一方面巩固了课本学过的内容,另一方面掌握了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强化理论知识,提高实验技能。
通过以上方式的开放实验教学,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时间内完成验证性、操作性和综合性实验,甚至可以在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解决一些横向科研难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和融入社会的能力。但由于实验室开放时间长、实验内容多、做实验的学生来源广、层次不齐等原因,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有许多细节问题需要考虑:①开放实验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自学探究能力。这就要求所开放的实验内容不能偏离近期所学内容,仪器设备操作要严格规范,选题难度要适合学生兴趣等。②开放实验教学中要明确教师职责范围,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如果开放实验中教师不能及时广泛参与,开放式实验教学就完全停留在形式上,学生得不到科学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因此,学校各级领导及管理部门应重视实验队伍的建设,积极开展对实验教师多种形式的培训,鼓励实验教师深造,提高学历层次,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实验教师队伍,调动实验教师及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使他们乐于在本岗位工作,乐于奉献。③开放实验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积极性,有效管理与约束学生。开放实验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开放实验教学的关键是学生的参与,如果学生不积极参与,开放实验室就成了“无米之炊”,学校、教师再努力工作也无济于事。在开放实验的过程中,如果学生不能正确对待,自由散漫,就失去了开放实验的意义。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参与开放实验室的积极性,首先要加强宣传教育,使学生真正意识到实验的重要性;其次,设置学分,引导学生来做实验。对到开放实验室做实验、进行科研活动的学生,考核合格后给相应的学分,在保送研究生、奖学金的评审和申请学生科研基金等方面优先考虑,这些措施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④开放实验教学中不能忽视开放式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
3.开放实验教学对大学生的作用
开放式实验教学给学生选择、创造、表现和提高的机会,为学生提供实验环境,学生自主进行实验,独立思考,自由发挥,自主学习,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生有机会参加科研活动,锻炼了判断力,而且责任心、团结互助及管理能力等都得到了锻炼和加强。
三、以开展学生社团为导向培养学生创新和竞争能力
近年来,随着服务大学生发展的需求,各高校纷纷成立了社团联合会,有的还拥有独立网站,创业与就业类社团更是异军突起。大学社团方向的转变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大学生创业、就业性质的社团走俏,反映了大学生希望走入社会,希望能缓解就业方面的压力。
1.学生社团的形式
高校学生社团一般分为理论学习、学术科技、公益实践、文娱体育、技能培养类及就业创业等6大类。
2.学生社团对大学生的作用
(1)学生社团活动是创新能力培养、参与社会实践、认识社会的一个重要渠道。[5]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个行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用人单位越来越注重毕业生的素质,特别是工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等。现代大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学生社团为发挥某些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钻研兴趣提供了机会,更为学生选修第二、第三专业提供了课堂,他们可以在指导教师的辅导下,在其感兴趣的方面谋求发展。在这一教育阵地,把能力素质养成意识的教育贯穿于日常的工作中,能使大学生真正认识到,社会所需要的不只是那些专业成绩过硬的学生,而更加注重各方面能力素质较强的学生,使他们真正明白“高分低能”和“低分低能”的学生在社会上不会有所作为,甚至会被社会所淘汰,从而增强大学生的紧迫感,调动他们自身的积极性,从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社会竞争能力。
(2)学生社团是培养人的创造力的有效场所。人的发展,其根本标志就是人的创造性的发展。创造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的最高表现。要实现创造力,还取决于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个体的身心素质;二是社会环境;三是教育。[6]这些因素对人的创造性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双重性,既可成为促进创造性发展的有利条件,也可以成为抑制甚至阻碍创造性发展的不利条件。在这三个因素中,教育起着关键作用。参加社团的学生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人人为社团的发展献计献策,社团活动在会员的积极参与下蓬勃发展。在这样的场所中学生可以大显身手,尽自己的能力将所学知识游刃有余地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为自己以后的个性发展、社会竞争储存力量。
四、以创新社会实践活动为导向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化和个性化
1.创新社会实践的形式
大学生创新社会实践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几乎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并且随着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新的活动形式也在不断涌现。就现在来看,在高等学校社会实践中通常采用的、比较稳定认可的形式主要有:[7]军事训练、公益劳动、专业实习、较长时间的专业性社会实践、暑期社会实践、课外科技活动、勤工俭学活动、社会服务等。[5]根据活动组织的规模、计划性、稳定性及组织者的不同,我们可以给创新社会实践活动划分不同的种类。如: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的创新社会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创新社会实践;与课外科研相结合的创新社会实践;定期与长期相结合的创新社会实践;集中性和分散性的创新实践;基地化和非基地化的创新实践等。
2.创新社会实践的作用
大学生通过创新社会实践掌握知识技能,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心理品质,实现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实现教育社会化功能。现代大学生,尤其是90后的大学生,个性十足。个性是个体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独特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过程,创新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主观自我与社会自我走向统一转化的关键,更是大学生社会化、个性化实现的主要媒介。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将社会公认的法律制度、道德规范、价值观念等吸收或灌输到个人思想中,内化为自己的人格,从而为以后的社会工作和社会竞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以上几种实践教育方式从不同的角度为现代大学生提供了创新和竞争的锻炼机会,通过这些不同的实践活动,不但能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竞争力。因此,希望现代在校的莘莘学子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这类实践中去,以书本知识指导自己的实践,以实践拓展自己的第二课堂知识,以坚实的知识基础和社会竞争意识投入现实社会中,做一名名副其实的社会人才。
参考文献
1 郭 伟、鞠永干、彭亚辉.工科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9):171~173
2 杨万华、李彦斌.积极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S1):89~90
3 印海辰.浅谈工科院校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6(6):84~85
4 由继红.对开放实验室的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11)
5 赵丽明.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
6 周预分、李 婷.大学生社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
7 马奇柯.国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经验和启示[J].中国青年研究,2003(3)
【关键词】创新能力 竞争能力 科技论文创作 开放实验 学生社团 创新社会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2-0039-02
随着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每年进入就业市场的高等学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增加,大学生就业市场出现了新的形势。培养人才的高等院校,尤其是实践性、创新性很强的工科院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与竞争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对工科学生的实践教学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尤为重要的培养方式。通过开展科技论文活动培养了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在教育改革上也逐步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现代的综合素质教育转化。
一、以开展科技论文创作为导向培养学生创新和竞争能力
1.开展科技论文创作的目的和意义
大学生科技论文活动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的实践过程,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和创造性。通过有组织的开展科技论文活动,可以使工科大学生在科学实验中提高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新知识的热情,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等。[1]科技实践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的训练,还能培养大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2.开展科技论文创作的作用[2]
(1)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在大学生中开展科技论文,鼓励更多的同学进入实验室,加入老师的科研工作中,开放实验室和学生学术项目立项研究活动,旨在给学生创造实践锻炼的机会,使学生在校期间就有机会参与科研活动。这样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专业知识理解,提高科研、实践能力,更加明确学习目的,并提前参与科研工作在学生的学习与以后的工作中效果显著。
(2)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科技论文的开展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科技论文的题目组成科技小组,在实践中相互交流、相互提高,在这个过程中,收集资料、寻找论据,思考解决问题的关键点,最终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一过程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查找资料的能力、总结问题的能力、同学之间或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人际交往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在公开场合发表自己观点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的意识。[3]
(3)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和供需比日趋下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最看重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工科大学本科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也成为就业的重要因素。因此,大学生在参与科技论文中锻炼和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也为毕业时面临的就业提高了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二、以开放实验教学为导向培养学生创新和竞争能力
1.开放实验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高等学校改革的重点。开放式实验教学是针对传统实验教学的封闭性弊端提出的,其目的是把学生真正推到实验主体的位置,具有传统实验教学无法比拟的创新优势,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开放式实验教学在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增强学生的社会就业竞争能力等方面有着积极且重要的现实意义。
2.开放实验教学的形式和应注意的问题
开放实验室是指在时间、空间和内容等方面开放的实验室。[4]由于高校性质和层次不同,开放实验室的形式多种多样。按学生对实验室的利用情况,开放实验室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①全天开放实验室。在实验时间、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对学生24小时开放,学生可自选实验题目,自己安排时间,独立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②定时开放实验室。实验室每天在一定时间内开放,学生在实验课时不太明白或没做完的实验等都可在开放实验室中继续完成。③综合开放实验室。在不妨碍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利用寒、暑假开设综合性实验,使学生对课本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通过各个环节的实际操作,一方面巩固了课本学过的内容,另一方面掌握了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强化理论知识,提高实验技能。
通过以上方式的开放实验教学,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时间内完成验证性、操作性和综合性实验,甚至可以在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解决一些横向科研难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和融入社会的能力。但由于实验室开放时间长、实验内容多、做实验的学生来源广、层次不齐等原因,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有许多细节问题需要考虑:①开放实验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自学探究能力。这就要求所开放的实验内容不能偏离近期所学内容,仪器设备操作要严格规范,选题难度要适合学生兴趣等。②开放实验教学中要明确教师职责范围,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如果开放实验中教师不能及时广泛参与,开放式实验教学就完全停留在形式上,学生得不到科学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因此,学校各级领导及管理部门应重视实验队伍的建设,积极开展对实验教师多种形式的培训,鼓励实验教师深造,提高学历层次,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实验教师队伍,调动实验教师及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使他们乐于在本岗位工作,乐于奉献。③开放实验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积极性,有效管理与约束学生。开放实验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开放实验教学的关键是学生的参与,如果学生不积极参与,开放实验室就成了“无米之炊”,学校、教师再努力工作也无济于事。在开放实验的过程中,如果学生不能正确对待,自由散漫,就失去了开放实验的意义。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参与开放实验室的积极性,首先要加强宣传教育,使学生真正意识到实验的重要性;其次,设置学分,引导学生来做实验。对到开放实验室做实验、进行科研活动的学生,考核合格后给相应的学分,在保送研究生、奖学金的评审和申请学生科研基金等方面优先考虑,这些措施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④开放实验教学中不能忽视开放式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
3.开放实验教学对大学生的作用
开放式实验教学给学生选择、创造、表现和提高的机会,为学生提供实验环境,学生自主进行实验,独立思考,自由发挥,自主学习,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生有机会参加科研活动,锻炼了判断力,而且责任心、团结互助及管理能力等都得到了锻炼和加强。
三、以开展学生社团为导向培养学生创新和竞争能力
近年来,随着服务大学生发展的需求,各高校纷纷成立了社团联合会,有的还拥有独立网站,创业与就业类社团更是异军突起。大学社团方向的转变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大学生创业、就业性质的社团走俏,反映了大学生希望走入社会,希望能缓解就业方面的压力。
1.学生社团的形式
高校学生社团一般分为理论学习、学术科技、公益实践、文娱体育、技能培养类及就业创业等6大类。
2.学生社团对大学生的作用
(1)学生社团活动是创新能力培养、参与社会实践、认识社会的一个重要渠道。[5]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个行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用人单位越来越注重毕业生的素质,特别是工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等。现代大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学生社团为发挥某些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钻研兴趣提供了机会,更为学生选修第二、第三专业提供了课堂,他们可以在指导教师的辅导下,在其感兴趣的方面谋求发展。在这一教育阵地,把能力素质养成意识的教育贯穿于日常的工作中,能使大学生真正认识到,社会所需要的不只是那些专业成绩过硬的学生,而更加注重各方面能力素质较强的学生,使他们真正明白“高分低能”和“低分低能”的学生在社会上不会有所作为,甚至会被社会所淘汰,从而增强大学生的紧迫感,调动他们自身的积极性,从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社会竞争能力。
(2)学生社团是培养人的创造力的有效场所。人的发展,其根本标志就是人的创造性的发展。创造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的最高表现。要实现创造力,还取决于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个体的身心素质;二是社会环境;三是教育。[6]这些因素对人的创造性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双重性,既可成为促进创造性发展的有利条件,也可以成为抑制甚至阻碍创造性发展的不利条件。在这三个因素中,教育起着关键作用。参加社团的学生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人人为社团的发展献计献策,社团活动在会员的积极参与下蓬勃发展。在这样的场所中学生可以大显身手,尽自己的能力将所学知识游刃有余地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为自己以后的个性发展、社会竞争储存力量。
四、以创新社会实践活动为导向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化和个性化
1.创新社会实践的形式
大学生创新社会实践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几乎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并且随着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新的活动形式也在不断涌现。就现在来看,在高等学校社会实践中通常采用的、比较稳定认可的形式主要有:[7]军事训练、公益劳动、专业实习、较长时间的专业性社会实践、暑期社会实践、课外科技活动、勤工俭学活动、社会服务等。[5]根据活动组织的规模、计划性、稳定性及组织者的不同,我们可以给创新社会实践活动划分不同的种类。如: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的创新社会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创新社会实践;与课外科研相结合的创新社会实践;定期与长期相结合的创新社会实践;集中性和分散性的创新实践;基地化和非基地化的创新实践等。
2.创新社会实践的作用
大学生通过创新社会实践掌握知识技能,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心理品质,实现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实现教育社会化功能。现代大学生,尤其是90后的大学生,个性十足。个性是个体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独特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过程,创新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主观自我与社会自我走向统一转化的关键,更是大学生社会化、个性化实现的主要媒介。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将社会公认的法律制度、道德规范、价值观念等吸收或灌输到个人思想中,内化为自己的人格,从而为以后的社会工作和社会竞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以上几种实践教育方式从不同的角度为现代大学生提供了创新和竞争的锻炼机会,通过这些不同的实践活动,不但能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竞争力。因此,希望现代在校的莘莘学子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这类实践中去,以书本知识指导自己的实践,以实践拓展自己的第二课堂知识,以坚实的知识基础和社会竞争意识投入现实社会中,做一名名副其实的社会人才。
参考文献
1 郭 伟、鞠永干、彭亚辉.工科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9):171~173
2 杨万华、李彦斌.积极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S1):89~90
3 印海辰.浅谈工科院校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6(6):84~85
4 由继红.对开放实验室的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11)
5 赵丽明.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
6 周预分、李 婷.大学生社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
7 马奇柯.国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经验和启示[J].中国青年研究,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