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5月,“搜狐”的CEO张朝阳又多了一个身份——“中国搜狐登山队”副队长。为纪念人类珠峰登顶50周年,登山队再攀珠峰并到达8848米的顶峰,张朝阳登到了6666米的位置。“醉翁之意不在酒”,虽说张朝阳此行商业目的大于探险本身,但现在已有很多人将探险作为一种旅游方式。
王先生是一位探险活动家。他曾爽快地坦言:以前不过是很喜欢环球旅游罢了。一次环游至乌鲁木齐郊外,孤身一人望着茫茫戈壁,面对只要车坏了就九死一生的情况,內心感到了恐惧。“当人面临生存危机时,才能真正体会到生命的可贵,功名利禄都成了过眼烟云。探险有时能带给人思考,带给人顿悟。”
痛并快乐着 放松无极限
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面对食物缺乏、虫子侵扰、天气无常等种种生存考验,自己打柴、搭帐篷、捕鱼捞虾、生火做饭……“探险远不如人们想象得那么浪漫。”探险队员叶盛回忆起自己第一次的探险经历说,“五天五夜,最大的困扰是吃饭问题。队员们被分为植物队和动物队,植物队负责挖野菜,动物队负责捉鱼虾。”
探险中,人性的优缺点有时暴露无遗。一次,在海南原始森林的穿越活动中,大家在翻越了几个山头、走了几公里山路之后,突然,蚂蝗叮了一位膀大腰圆的男队员的腿,他一拍蚂蝗,鲜血浸透了裤子,他吓得“哇”地一声哭了。“一个大老爷们能被一条小蚂蝗吓哭,你能想象吗?”王先生说起这事就乐。
“探险不是对现实生活的厌恶和抛弃,它让人学会珍惜每一根火柴、每瓶矿泉水,生活中被忽视的东西在探险时往往变得格外珍贵。”平面设计师程山说。每次探险回来,他都会更加珍惜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有人说探险是吃饱了撑的,这个观点不对。世界上许多科学成果、宝贵资源都是通过探险获得的。”说起探险,王先生就滔滔不绝,“探险不是冒险,设备准备充分,各种危险都尽量估计到,把危险对生命的危害降到最低点,在这种情況下进行的户外运动就是探险,反之就是冒险。”
“北极探险”、“重走唐蕃古道”、“楼兰追梦”这些都是王先生之“梦幻剧场”。即便是距离近、路线难度、危险性都极小的城郊探险,他对装备的要求一点也不降低。
现在,像这样不甘于“平静”生活的人越来越多了,他们旅游已不仅仅在于放松心情,更多的人开始将这作为锻炼自己意志和寻找“刺激”的机会。
内地“探险一族”在哪里?
当你进入任何一个互联网的搜索引擎,键入“探险”两字,都会出现上千条相关的中文资讯。探险发烧友们在网上与网友们分享探险乐趣,发布探险心得,提供探险地图。
在中国,探险者自古有之,只是“都市探险族”渐成规模还是近几年的事。他们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杭州等经济发达大都市,绝大多数年龄在二十、三十岁,以从事IT、媒体、公关和律师等行业的白领人士和高学历的商人为主,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校的大学生。
“探险一族”的出现,催生了一大批探险俱乐部。仅东部沿海的浙江省,类似的探险俱乐部就有十多个。
拥有120名注册会员的浙江大学野营俱乐部,不仅拥有详细的章程,还分为策划部、宣传部、外联部和技术部,在上海一家野外运动器材公司的支持下平均每月组织一次活动,无人进驻的荒岛和浙江西部的山区都是他们的目的地。
虽然是“自找苦吃”,但探险还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都市年轻人。不少精明的商家也加入其中“淘金”。在北京、上海等地,闹市区里均可以找到野营用品专卖店,你会发现自己所需要的用品这里几乎都能找到,包括一些可能是你以前根本未曾想到的。帐篷、睡袋、防潮垫及背包这些野营时缺一不可的自然不必再提,微型燃气炉、卫星定位仪等尽管售价昂贵,但也很热销。并且一些野营用品店已经采用了租售皆可的方式。如果你一年也难得去探险野营几次,对于一些物件又大、价格又高的用品,选择租用无疑是个聪明的选择,既免除了高额的支出,也避免了洗晒和保存的麻烦。此外,在这些城市,相关的书籍和杂志,如《野外生存手册》之类的出版物也成了畅销书。
西部雪山、大漠、戈壁这些曾被旅游者视为畏途的自然境观,如今也引来了大量追求冒险、渴望挑战自我的天下游客。从1997年广东中旅推出穿越罗布泊开始,就拉开了西部探险游的序幕。“丝绸之路”探幽、塔里木河漂流、寻访楼兰古迹、徒手攀越贺兰山、徒步穿越腾格里沙漠等特种旅游项目越来越受到探险游“发烧友”的青睐。
意外险,为何无人接单?
虽说一些年轻人对潜水、跳伞和攀岩这类存在危险性的旅游方式情有独钟,但他们没料到的是,自己钟情的探险旅游却在保险市场上频频受到冷遇。
去年,华东师大有两名大二学生本来计划来一次“神农架探险之旅”,并且欲为他们的“神农架探险”投保旅游意外险,结果未能如愿,从而不得不取消了计划。与华师大那两位学生有着相似遭遇的探险旅游爱好者还有不少人。有些人不禁发出疑问,旅游意外险本就是为防范游客发生旅游意外的风险而设置的,保险公司为何不愿接受我们的保单?
从目前来看,旅游意外险可谓“一头热一头冷”。某旅行社国内部的一位负责人表示,他们以往每月只能销售几百份的旅游意外险,进入暑期后便特别好卖。仅仅半个月的时间,他们就已售出了几千份旅游意外险。据了解,其他一些大旅行社代理的旅游意外险在暑期也会进入热销状态。与旅行社旅游意外险热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希望从事带有探险性质的个性化旅游的游客,却在保险市场遭受冷遇。
据悉,上述的两名大学生欲为他们的“神农架探险”投保旅游意外险,结果未能如愿,从而不得不取消了计划。与两位学生有着相似遭遇的探险旅游爱好者不乏其人。有人不禁发出疑问:旅游意外险本就是为防范游客发生旅游意外的风险而设置的,保险公司为何不愿接受我们的保单?
据了解,大多数保险公司对潜水、跳伞、攀岩、探险等高风险的旅游活动,都采取了回避的态度。他们认为,攀岩、潜水、漂流等旅游活动具有较高的危险性,而内地又缺乏对投保人探险技能评估的一整套体系,因此,很难把握这些探险旅游的风险程度;然而在西方,保险公司关于探险性旅游的风险评估已形成一套量化体系。他们能根据不同的探险项目,制订出不同的保险费率,销售每份保单前,他们会对被保险人的探险技能进行了解和测试,以确认其达到一定的资格或水平,理论上能够胜任相应的探险活动。
业内人士指出,保险公司每开发一个险种,都需经过几年的资料积累,在获得经验数据的基础上,才能计算出较为合理的保险费率。目前,内地的探险性旅游刚刚兴起,几乎没有任何资料可参照,因此大多数保险公司都选择了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