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是新时期高校教育改革工作的重要目标和任务。本文阐述了科技创新的涵义与必要性,从我国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现状出发,分析了当前高校创新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出了具体措施。
关键词:科技创新;创新素质;创新能力;大学生
当前,党中央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科技创新,人才为本。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和摇篮,担负着推动国家创新发展的重任。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为创新人才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是新时期高校教育改革工作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也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一、科技创新的涵义与必要性
创新,简单地说就是革旧布新,运用已知的信息,不断突破常规,发现、产生或创造新思想、新事物的活动。创新活动一个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论证假设、解决问题,以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进一步发现新问题,从而不断推动事物发展变化的系统过程。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科技创新是科学技术领域的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
科技是人类智慧的伟大结晶,创新是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当今时代,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科技创新广泛地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科技发展水平深刻地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创新是一个国家的发展之基、力量之源。随着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科技创新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大学作为科技创新的基本主体之一,肩负着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任。当代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很多成果都是在大学中进行研究并在实际运用中得到转化,大学拥有着良好的创新氛围,而大学生思维活跃、见解独特、求知欲强,具备着自身独特的创新条件和优势。大学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有着深远意义,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是我们高等教育面临和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
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和能力是推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了“到2020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总体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高校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拓展新途径、新方法,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只有不断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主动地适应知识经济兴起的挑战,才能担当起建设社会主义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和能力也是高校教育内在规律的体现和学生工作的内在要求。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和能力的过程中,把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高级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的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学习与创造相结合的过程。创新精神是实践的前提,实践活动是创新精神得以实现的保证,是创新精神的发展和延续。创新与实践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方面,实践只有通过创新,才能保持活力和动力;另一方面,创新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的提出和教育体制的改革,促进了人们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的转变,提高了人们对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和能力的重视程度。目前,在我国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较好的条件。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受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以及教育体制、科技体制、经济体制的束缚,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依然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意识不足
当代大学生思维一般都比较活跃,具有创新动机,对创新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希望在学习中产生新思想与新理论,积极寻找新的学习方法。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的教育模式普遍是以知识传授为主体,过分强调老师教学,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和主体地位。因此严重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致使培养出的大学毕业生往往表现为只能从业,不能创业,只会模仿,不会创新,同时也缺乏竞争意识和应变能力。另外,多数大学生虽有创新的兴趣与热情,但缺乏毅力。有些学生对创新是有一定兴趣的,但常因学习中的种种困难而见异思迁、半途而废。创新本身就是高度复杂的思维过程,它需要具体实践活动的支持才能使思想过渡到实质,任何辉煌的成就都要经过一个艰苦的历程,同失败与困难的斗争都是凭借坚定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来实现的。
2、理论与实践脱节
要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基本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必须充分利用教学实践以及社会实践环节。但大部分高校还没有真正开设专门的大学生创新教育理论课程,也没有把大学生科技创新研讨课程作为必修课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中,研讨式教学也尚处于倡导阶段。尤其是随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张,教学实验条件满足正常的教学尚且困难,更不用说满足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如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的开设严重不足,大部分学生没有机会走进实验室进行实践操作。另外,高校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也因时间、资金或活动场所的限制而流于形式,对于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收效甚微。因此,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理论再多,也因没有经过实际操作的训练,其理论知识也不能有效地转化为科技创新能力。这是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深入开展的根本因素。
3.缺乏正确的指导
随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大学生的想象力逐渐丰富,思维能力,尤其是逻辑推理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然而由于他们的知识面宽度不够,经常机械地、片面地看待各科知识的结构,忽视了必要的合理整合,致使他们的思维方式往往是直线式,思考问题缺乏灵活性、全面性和深层次,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也千篇一律,没有太多的新意和突破。大学生虽然思维敏捷,但缺乏创新性思维的方式。另外,他们有创新的灵感,但缺少必备的创新技能。因此,缺乏系统的科研训练和向知识经验丰富的教师或同学请教的勇气,是限制他们创新素质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 4、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不健全。
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需要相应的财力投人,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目前大部分高校在支持大学生科技创新上的资金相对不足,且对资金投入存有急功近利的心态,尤其是对基础科学领域的创新,因其投人大、风险大、见效慢而退避三舍。
另外,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是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深入、均衡和有效发展的重要制度基础。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应与课程改革、学分设置、学生评价制度、物质精神奖励等因素紧密联系。一方面,部分高校仅重视传统的物质精神奖励,而忽视了课程、学分以及学生评价制度的革新,学生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尚未真正形成。另一方面,由于以论文发表、获奖、申请专利、转化效益等固定标准来衡量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成果,虽然形成学生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但是,这种激励功利性强,又太过于苛求、标准高,不利于科技创新兴趣的培养,让广大学生望而却步,难以形成科技创新的校园氛围。
三、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与能力培养的途径及对策
1、夯实基础知识,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
人的创新能力来源于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是建立在合理的知识结构之上的。打好基础知识的根基,对于创新素质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新成果大都来源于基础知识的深层次组合。没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培养创新能力,必须从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开始。
同时,高校还应注重培养大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我国大学生因长期接受传统教育,注重记忆力的训练,忽视观察力、想象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缺乏质疑能力和批判精神的培养,思维死板、缺乏活力。任何创新成果的获得都离不开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力、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思维。在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着力训练大学生的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求异思维等,克服思维定势,塑造批判精神;并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放在首位,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素质。
2、提供良好的实践条件,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
良好的实践条件有利于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激发大学生创新的积极性,还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理论知识的转化和拓展。大学生通过多年的系统教育,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水平和理论知识。然而,他们在课堂上所获得的知识基本是间接的、系统的理论知识,这些理论知识不等同于实际技能,往往难以直接运用于现实生活之中。社会实践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机会,使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和有价值的新知识,使他们能够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逐渐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实践中拓展新的理论和知识。而这一过程正是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开发和培养的过程。
高校应营造出浓厚的创新氛围,鼓励学生尝试各种创新及实践活动。创新实践的内容,不应仅局限于科技竞赛、学术讲座及学术交流,还可扩大到鼓励学生参与各类课题组的科学研究、发明制作、撰写学术论文,进而延伸到科技咨询、技术开发等科技的推广应用方面。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良好的环境熏陶。学校必须营造宽松、平等、争鸣的环境,鼓励专家、学者、教师、学生之间不同观点的平等对话,鼓励各专业学科交叉渗透。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自信心和创新“灵感”,宽容学生的错误与失败,通过积极开展各类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
3、深化教学体制改革,依靠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引导。
深化教学体制改革,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教师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导,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必须要有一支创新型师资队伍。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应具备明晰而深刻的创新教学理念。教师不应满足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功能和作用,要摒弃“一言堂”、“满堂灌”的弊病,不断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及考试方法等方面的改革。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引导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去主动学习与探索,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激发他们的创新激情。学生在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过程中,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往往对专业发展方向缺乏准确的判断,对研究方向的把握不够准确,对所用技术缺乏实际应用经验。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就是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指导作用。可以请专家、教授对各专业方向及前沿技术进行介绍,对科技创新项目提出意见和建议,帮助学生把握研究方向,培养其科技创新能力。
4、加大资金投入,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保障机制。
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是培养大学科技创新能力的保障。科技创新活动具有长期性、连续性、复杂性等特点,因此高校要对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进行统一规划和领导。结合高层次创新性人才培养工作的需要,从政策上、经费上支持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各部门协调行动,齐抓共管,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体制保障。
要建立健全各项创新制度,通过制度激励,激发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荣誉感。高校应引导学生直接参与科学研究,给他们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学校各种仪器设备和实验室要有秩序地对学生开放。在学生科研立项和经费投入上应向学生给予适当的倾斜,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科研活动中来。应当从体制改革、机制完善、政策扶持、人才培养等方面加以引导和保障,使制度在不断完善当中适应大学生创新的需要。制度创新要突出以学生为本,切实建立起激励科技创新、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创新机制,形成鼓励和支持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浓厚氛围,从而充分调动大学生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由学习到创新的新飞跃。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发[2005]第044号)
[2]崔彬, 谢伟. 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探索与实践[J]. 继续教育研究, 2009,(2)
[3]刘宏, 解清杰. 开展研究型教学推进创新人才培养[J]. 首都教育学报, 2010,(4)
(作者单位:湖北师范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
关键词:科技创新;创新素质;创新能力;大学生
当前,党中央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科技创新,人才为本。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和摇篮,担负着推动国家创新发展的重任。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为创新人才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是新时期高校教育改革工作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也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一、科技创新的涵义与必要性
创新,简单地说就是革旧布新,运用已知的信息,不断突破常规,发现、产生或创造新思想、新事物的活动。创新活动一个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论证假设、解决问题,以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进一步发现新问题,从而不断推动事物发展变化的系统过程。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科技创新是科学技术领域的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
科技是人类智慧的伟大结晶,创新是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当今时代,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科技创新广泛地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科技发展水平深刻地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创新是一个国家的发展之基、力量之源。随着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科技创新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大学作为科技创新的基本主体之一,肩负着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任。当代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很多成果都是在大学中进行研究并在实际运用中得到转化,大学拥有着良好的创新氛围,而大学生思维活跃、见解独特、求知欲强,具备着自身独特的创新条件和优势。大学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有着深远意义,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是我们高等教育面临和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
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和能力是推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了“到2020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总体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高校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拓展新途径、新方法,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只有不断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主动地适应知识经济兴起的挑战,才能担当起建设社会主义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和能力也是高校教育内在规律的体现和学生工作的内在要求。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和能力的过程中,把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高级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的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学习与创造相结合的过程。创新精神是实践的前提,实践活动是创新精神得以实现的保证,是创新精神的发展和延续。创新与实践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方面,实践只有通过创新,才能保持活力和动力;另一方面,创新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的提出和教育体制的改革,促进了人们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的转变,提高了人们对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和能力的重视程度。目前,在我国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较好的条件。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受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以及教育体制、科技体制、经济体制的束缚,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依然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意识不足
当代大学生思维一般都比较活跃,具有创新动机,对创新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希望在学习中产生新思想与新理论,积极寻找新的学习方法。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的教育模式普遍是以知识传授为主体,过分强调老师教学,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和主体地位。因此严重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致使培养出的大学毕业生往往表现为只能从业,不能创业,只会模仿,不会创新,同时也缺乏竞争意识和应变能力。另外,多数大学生虽有创新的兴趣与热情,但缺乏毅力。有些学生对创新是有一定兴趣的,但常因学习中的种种困难而见异思迁、半途而废。创新本身就是高度复杂的思维过程,它需要具体实践活动的支持才能使思想过渡到实质,任何辉煌的成就都要经过一个艰苦的历程,同失败与困难的斗争都是凭借坚定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来实现的。
2、理论与实践脱节
要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基本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必须充分利用教学实践以及社会实践环节。但大部分高校还没有真正开设专门的大学生创新教育理论课程,也没有把大学生科技创新研讨课程作为必修课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中,研讨式教学也尚处于倡导阶段。尤其是随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张,教学实验条件满足正常的教学尚且困难,更不用说满足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如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的开设严重不足,大部分学生没有机会走进实验室进行实践操作。另外,高校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也因时间、资金或活动场所的限制而流于形式,对于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收效甚微。因此,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理论再多,也因没有经过实际操作的训练,其理论知识也不能有效地转化为科技创新能力。这是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深入开展的根本因素。
3.缺乏正确的指导
随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大学生的想象力逐渐丰富,思维能力,尤其是逻辑推理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然而由于他们的知识面宽度不够,经常机械地、片面地看待各科知识的结构,忽视了必要的合理整合,致使他们的思维方式往往是直线式,思考问题缺乏灵活性、全面性和深层次,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也千篇一律,没有太多的新意和突破。大学生虽然思维敏捷,但缺乏创新性思维的方式。另外,他们有创新的灵感,但缺少必备的创新技能。因此,缺乏系统的科研训练和向知识经验丰富的教师或同学请教的勇气,是限制他们创新素质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 4、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不健全。
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需要相应的财力投人,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目前大部分高校在支持大学生科技创新上的资金相对不足,且对资金投入存有急功近利的心态,尤其是对基础科学领域的创新,因其投人大、风险大、见效慢而退避三舍。
另外,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是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深入、均衡和有效发展的重要制度基础。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应与课程改革、学分设置、学生评价制度、物质精神奖励等因素紧密联系。一方面,部分高校仅重视传统的物质精神奖励,而忽视了课程、学分以及学生评价制度的革新,学生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尚未真正形成。另一方面,由于以论文发表、获奖、申请专利、转化效益等固定标准来衡量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成果,虽然形成学生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但是,这种激励功利性强,又太过于苛求、标准高,不利于科技创新兴趣的培养,让广大学生望而却步,难以形成科技创新的校园氛围。
三、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与能力培养的途径及对策
1、夯实基础知识,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
人的创新能力来源于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是建立在合理的知识结构之上的。打好基础知识的根基,对于创新素质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新成果大都来源于基础知识的深层次组合。没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培养创新能力,必须从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开始。
同时,高校还应注重培养大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我国大学生因长期接受传统教育,注重记忆力的训练,忽视观察力、想象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缺乏质疑能力和批判精神的培养,思维死板、缺乏活力。任何创新成果的获得都离不开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力、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思维。在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着力训练大学生的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求异思维等,克服思维定势,塑造批判精神;并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放在首位,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素质。
2、提供良好的实践条件,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
良好的实践条件有利于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激发大学生创新的积极性,还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理论知识的转化和拓展。大学生通过多年的系统教育,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水平和理论知识。然而,他们在课堂上所获得的知识基本是间接的、系统的理论知识,这些理论知识不等同于实际技能,往往难以直接运用于现实生活之中。社会实践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机会,使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和有价值的新知识,使他们能够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逐渐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实践中拓展新的理论和知识。而这一过程正是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开发和培养的过程。
高校应营造出浓厚的创新氛围,鼓励学生尝试各种创新及实践活动。创新实践的内容,不应仅局限于科技竞赛、学术讲座及学术交流,还可扩大到鼓励学生参与各类课题组的科学研究、发明制作、撰写学术论文,进而延伸到科技咨询、技术开发等科技的推广应用方面。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良好的环境熏陶。学校必须营造宽松、平等、争鸣的环境,鼓励专家、学者、教师、学生之间不同观点的平等对话,鼓励各专业学科交叉渗透。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自信心和创新“灵感”,宽容学生的错误与失败,通过积极开展各类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
3、深化教学体制改革,依靠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引导。
深化教学体制改革,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教师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导,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必须要有一支创新型师资队伍。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应具备明晰而深刻的创新教学理念。教师不应满足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功能和作用,要摒弃“一言堂”、“满堂灌”的弊病,不断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及考试方法等方面的改革。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引导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去主动学习与探索,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激发他们的创新激情。学生在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过程中,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往往对专业发展方向缺乏准确的判断,对研究方向的把握不够准确,对所用技术缺乏实际应用经验。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就是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指导作用。可以请专家、教授对各专业方向及前沿技术进行介绍,对科技创新项目提出意见和建议,帮助学生把握研究方向,培养其科技创新能力。
4、加大资金投入,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保障机制。
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是培养大学科技创新能力的保障。科技创新活动具有长期性、连续性、复杂性等特点,因此高校要对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进行统一规划和领导。结合高层次创新性人才培养工作的需要,从政策上、经费上支持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各部门协调行动,齐抓共管,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体制保障。
要建立健全各项创新制度,通过制度激励,激发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荣誉感。高校应引导学生直接参与科学研究,给他们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学校各种仪器设备和实验室要有秩序地对学生开放。在学生科研立项和经费投入上应向学生给予适当的倾斜,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科研活动中来。应当从体制改革、机制完善、政策扶持、人才培养等方面加以引导和保障,使制度在不断完善当中适应大学生创新的需要。制度创新要突出以学生为本,切实建立起激励科技创新、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创新机制,形成鼓励和支持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浓厚氛围,从而充分调动大学生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由学习到创新的新飞跃。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发[2005]第044号)
[2]崔彬, 谢伟. 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探索与实践[J]. 继续教育研究, 2009,(2)
[3]刘宏, 解清杰. 开展研究型教学推进创新人才培养[J]. 首都教育学报, 2010,(4)
(作者单位:湖北师范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