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报告1例成年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患者的护理。患者因双下肢酸痛伴发热入院。进一步检查后诊断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经过对症治疗和护理,患者病情康复出院。
【关键词】 播散性脑脊髓炎 脱髓鞘病 护理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是一种广泛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的急性炎性反应,以多灶性或弥漫性脱髓鞘病灶为主要病理特征。临床主要表现为脑和脊髓弥漫性损害为主的症状和体征,可分为脑型、脊髓型和脑脊髓型[1]。可发生于病毒感染或疫苗接种后,可以为单相型、复发型和多相型。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临床少见, 以10岁以下儿童好发,约为80%,成人罕见,有70%-93%的患者发病前数周有感染史或疫苗接种史[2-3]。我科于2015年8月收治1例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及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患者康复出院。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58岁,因“双下肢酸胀11天,发热8天”入院。患者11天突发右小腿酸痛,后逐渐发展为双下肢酸痛,尚能行走,爬楼梯时感双下肢酸痛加重,8天前出现发热,伴畏寒寒战,无头晕头痛,无咳嗽咳痰,查头颅MR示“两侧侧脑室旁及两侧胼胝体干部多发异常信号影,考虑脱髓鞘性病变可能性大。两侧额顶叶腔隙性梗塞灶”。2天前患者出现右侧周围性面瘫,右侧眼睑闭合不全,闭目力减弱,偶有胡言乱语、双手徐动等不自主动作。入院后患者双下肢酸痛明显,使用西乐葆及加巴喷丁止痛治疗,效果不明显。体温最高39.5℃,物理与药物降温效果明显。医生总结病史,行腰穿脑脊液检查示IgG284.00mg/L↑脑脊液白蛋白1290.00mg/L↑潘氏试验阳性+↑,予丙种球蛋白静滴冲击结合激素疗法,同时护胃,护肝治疗。患者病情逐渐好转出院。
2 护理
2.1 发热的护理
患者入院后每天体温超过38.0℃,最高达到39.5℃,持续5天,降温体温波动在36.3-37.9℃。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计数16.4×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91.5%↑。持续高热可增加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代谢,应积极采取降温措施。每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给予降温后30分钟复测。患者降温措施为物理降温结合药物降温,效果明显。常用方法有控制室温,减少盖被,多饮水等等。物理降温:冰敷时注意局部冻伤,注意皮肤颜色感觉麻木等;药物降温为消炎痛0.05g,使用时注意观察退热过程中是否有大量出汗,加强皮肤护理,注意保暖及时擦干汗液并更衣裤以防感冒。我们鼓励患者进食新鲜蔬菜水果,多饮水,结合静脉补充液体、营养物质和电解质等。每天定时2次口腔护理,保持患者口腔清洁,患者未发生口腔溃疡及口腔炎。同时密切观察病情,遵医嘱合理使用及更改抗生素,如有异常情况,像高热伴有抽搐,应立即通知医生,协助医生处理积极抢救患者。经过积极对症处理,患者体温下降至正常,实验室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正常。
2.2 疼痛的护理
患者双下肢酸痛明显,肌力5-级,双侧腱反射消失,拉赛格征阳性,双足底麻木。洼田饮水试验I级。肌电图:四肢周围神经源性损害表现,累及运动神经为主,表现为远端传导阻滞,结合双下肢胫神经F反应及H反射异常,提示存在近端神经根损害。医嘱予西乐葆解热镇痛治疗,效果不理想,加用巴喷丁及阿米替林对称处理,根据病情适当调整药物剂量,并营养神经等对症支持治疗。护理上我们运用松弛疗法解除疼痛肢体和全身肌紧张,消除心理和精神紧张。在练习前为患者创造安静、光线柔和的环境,尽量减少变换环境,指导患者闭目养神,驱除杂念,平静呼吸,避免分散注意力。患者右侧周围性面瘫较前好转,双下肢酸痛情况较前好转,肌力恢复为V级。
2.3 药物的护理
患者用人免疫球蛋白30g /天静滴5天,甲波尼龙500mg /天静滴,后逐渐减量改为甲泼尼龙片32mg/天口服[2]。在患者进行激素治疗时,做好健康宣教:告知病人激素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满月脸、向心性肥胖,在停药后可自行恢复,可能出现骨质疏松、血糖升高、容易感染、心肌损害、水、电解质紊乱,如低钾、低钙、高钠。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上腹不适等。指导患者正确服药,不随意调整剂量或私自停药,合理饮食,适当补钾、补钙,并注意保暖,预防各种感染,如有异常及时告之护士。加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定时监测电解质、肝肾功能、大便情况。患者住院期间查肝酶升高:谷丙转氨酶339U/L↑、r-谷氨酰转肽酶473U/L↑、谷草转氨酶81U/L↑,予谷胱甘肽、天晴甘美护肝治疗,洛赛克及莫沙比利护胃治疗。复查肝功能示:谷丙转氨酶104U/L↑、r-谷氨酰转肽酶294U/L↑、谷草转氨酶33U/L。
2.4 心里护理
该病是少见病,病程长,费用大,容易复发,且目前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使患者易产生悲观情绪。我们对患者及家属表示同情和理解,给予安慰、鼓励、关心,减轻患者及家属心理负担。在护理中对患者进行细心的观察与分析,与患者及家属共同讨论病情,使患者了解本病的病因、病程, 常出现的症状、体征,治疗目的、方法以及预后。使其正确对待疾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5 出院宣教
指导患者要遵医嘱按时服药,激素不要擅自减量或突然停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减量至停药。继续护胃及护肝治疗,注意服用维生素,补充电解质。积极进行康复锻炼,下床活动要注意安全。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饮食,多吃新鲜水果,保证足够的营养,以提高机体免疫力。生活要有规律,防止过度劳累, 预防各种感染。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腰穿脑脊液检查等,头颅增强MRI等,如有不适及时门诊就诊。
3 总结
播散性脑脊髓炎变范围广,临床表现复杂,通常发生于急性感染或疫苗接种后。大多数有某种明确的诱因,如病前1个月内有上呼吸道感染、发疹性疾病、腹泻、支原体感染或疫苗接种史。经过数天或数周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综上所述临床患者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护士应认真做好各方面的护理工作, 树立患者及家属信心,度过急性期,积极配合治疗,促使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王维治.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神经病学[M],2005,l(5):196-197.
[2]刘峥.董会卿.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研究进展.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J],2013,13(9):816-820.
[3]史玉泉.实用神经病学[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867-870.
【关键词】 播散性脑脊髓炎 脱髓鞘病 护理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是一种广泛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的急性炎性反应,以多灶性或弥漫性脱髓鞘病灶为主要病理特征。临床主要表现为脑和脊髓弥漫性损害为主的症状和体征,可分为脑型、脊髓型和脑脊髓型[1]。可发生于病毒感染或疫苗接种后,可以为单相型、复发型和多相型。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临床少见, 以10岁以下儿童好发,约为80%,成人罕见,有70%-93%的患者发病前数周有感染史或疫苗接种史[2-3]。我科于2015年8月收治1例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及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患者康复出院。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58岁,因“双下肢酸胀11天,发热8天”入院。患者11天突发右小腿酸痛,后逐渐发展为双下肢酸痛,尚能行走,爬楼梯时感双下肢酸痛加重,8天前出现发热,伴畏寒寒战,无头晕头痛,无咳嗽咳痰,查头颅MR示“两侧侧脑室旁及两侧胼胝体干部多发异常信号影,考虑脱髓鞘性病变可能性大。两侧额顶叶腔隙性梗塞灶”。2天前患者出现右侧周围性面瘫,右侧眼睑闭合不全,闭目力减弱,偶有胡言乱语、双手徐动等不自主动作。入院后患者双下肢酸痛明显,使用西乐葆及加巴喷丁止痛治疗,效果不明显。体温最高39.5℃,物理与药物降温效果明显。医生总结病史,行腰穿脑脊液检查示IgG284.00mg/L↑脑脊液白蛋白1290.00mg/L↑潘氏试验阳性+↑,予丙种球蛋白静滴冲击结合激素疗法,同时护胃,护肝治疗。患者病情逐渐好转出院。
2 护理
2.1 发热的护理
患者入院后每天体温超过38.0℃,最高达到39.5℃,持续5天,降温体温波动在36.3-37.9℃。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计数16.4×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91.5%↑。持续高热可增加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代谢,应积极采取降温措施。每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给予降温后30分钟复测。患者降温措施为物理降温结合药物降温,效果明显。常用方法有控制室温,减少盖被,多饮水等等。物理降温:冰敷时注意局部冻伤,注意皮肤颜色感觉麻木等;药物降温为消炎痛0.05g,使用时注意观察退热过程中是否有大量出汗,加强皮肤护理,注意保暖及时擦干汗液并更衣裤以防感冒。我们鼓励患者进食新鲜蔬菜水果,多饮水,结合静脉补充液体、营养物质和电解质等。每天定时2次口腔护理,保持患者口腔清洁,患者未发生口腔溃疡及口腔炎。同时密切观察病情,遵医嘱合理使用及更改抗生素,如有异常情况,像高热伴有抽搐,应立即通知医生,协助医生处理积极抢救患者。经过积极对症处理,患者体温下降至正常,实验室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正常。
2.2 疼痛的护理
患者双下肢酸痛明显,肌力5-级,双侧腱反射消失,拉赛格征阳性,双足底麻木。洼田饮水试验I级。肌电图:四肢周围神经源性损害表现,累及运动神经为主,表现为远端传导阻滞,结合双下肢胫神经F反应及H反射异常,提示存在近端神经根损害。医嘱予西乐葆解热镇痛治疗,效果不理想,加用巴喷丁及阿米替林对称处理,根据病情适当调整药物剂量,并营养神经等对症支持治疗。护理上我们运用松弛疗法解除疼痛肢体和全身肌紧张,消除心理和精神紧张。在练习前为患者创造安静、光线柔和的环境,尽量减少变换环境,指导患者闭目养神,驱除杂念,平静呼吸,避免分散注意力。患者右侧周围性面瘫较前好转,双下肢酸痛情况较前好转,肌力恢复为V级。
2.3 药物的护理
患者用人免疫球蛋白30g /天静滴5天,甲波尼龙500mg /天静滴,后逐渐减量改为甲泼尼龙片32mg/天口服[2]。在患者进行激素治疗时,做好健康宣教:告知病人激素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满月脸、向心性肥胖,在停药后可自行恢复,可能出现骨质疏松、血糖升高、容易感染、心肌损害、水、电解质紊乱,如低钾、低钙、高钠。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上腹不适等。指导患者正确服药,不随意调整剂量或私自停药,合理饮食,适当补钾、补钙,并注意保暖,预防各种感染,如有异常及时告之护士。加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定时监测电解质、肝肾功能、大便情况。患者住院期间查肝酶升高:谷丙转氨酶339U/L↑、r-谷氨酰转肽酶473U/L↑、谷草转氨酶81U/L↑,予谷胱甘肽、天晴甘美护肝治疗,洛赛克及莫沙比利护胃治疗。复查肝功能示:谷丙转氨酶104U/L↑、r-谷氨酰转肽酶294U/L↑、谷草转氨酶33U/L。
2.4 心里护理
该病是少见病,病程长,费用大,容易复发,且目前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使患者易产生悲观情绪。我们对患者及家属表示同情和理解,给予安慰、鼓励、关心,减轻患者及家属心理负担。在护理中对患者进行细心的观察与分析,与患者及家属共同讨论病情,使患者了解本病的病因、病程, 常出现的症状、体征,治疗目的、方法以及预后。使其正确对待疾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5 出院宣教
指导患者要遵医嘱按时服药,激素不要擅自减量或突然停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减量至停药。继续护胃及护肝治疗,注意服用维生素,补充电解质。积极进行康复锻炼,下床活动要注意安全。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饮食,多吃新鲜水果,保证足够的营养,以提高机体免疫力。生活要有规律,防止过度劳累, 预防各种感染。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腰穿脑脊液检查等,头颅增强MRI等,如有不适及时门诊就诊。
3 总结
播散性脑脊髓炎变范围广,临床表现复杂,通常发生于急性感染或疫苗接种后。大多数有某种明确的诱因,如病前1个月内有上呼吸道感染、发疹性疾病、腹泻、支原体感染或疫苗接种史。经过数天或数周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综上所述临床患者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护士应认真做好各方面的护理工作, 树立患者及家属信心,度过急性期,积极配合治疗,促使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王维治.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神经病学[M],2005,l(5):196-197.
[2]刘峥.董会卿.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研究进展.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J],2013,13(9):816-820.
[3]史玉泉.实用神经病学[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867-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