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名著是几千年人类历史沉淀下来的优秀文化精品,是世界的宝贵财富。通过名著阅读可以让学生积累必要的文化知识,提高相应的语文素养,丰富内在的精神世界。随着近年来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考卷上“名著字样”的连续翻新,名著阅读在教学中的作用越发显得重要。
关键词:名著;阅读;教学
一、名著阅读教学现状对于名著的阅读与认识,我们的学生存在这样的问题:只是敷衍,随意胡乱地翻阅,缺乏阅读整本书的整体性观念;被迫完成名著作业,针对作业而翻书;或者是囫囵吞枣,读而不思,看完即结束,没有有效提升思维能力。
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是多样化的。一是因为初中生学业压力大,课业负担重,初中三年需要阅读的名著数量又较多,有必读12本、自主阅读24本、课外选读10本,因此分配在单本名著上的时间不多。同时,他们又缺乏正确的阅读方法的指导,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整本书的阅读,困难可想而知。二是多数名著写作时代距离现代初中生所处年代较远,写作内容脱离了他们的生活实际,在缺乏对当时时代背景了解的前提下,又没有置身于具体情境中,导致学生对书本内容难以理解,更难以体察话语中的深意。三是随着现代语文教育理念的更新,名著阅读要求在提升,而有些教师的名著阅读教学思维仍停留在过去,教学方法以识记背诵为主,只培养了学生基础层面的能力,缺乏对更高层次的审美和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那么面对这些现状,如何加以改变,指导我们的学生进行有效的名著阅读,真正做到名著真阅读呢?我以统编教材八年级名著《傅雷家书》为例。《傅雷家书》是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书要求阅读的篇目,八年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时期,需要正确的思想指导,需要汲取精神上的养分,以充实心灵,培养人格。而《傅雷家书》正好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优秀的借鉴和引导。然而,怎么去实施?我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与思考。
二、名著阅读教学策略
(一)故事经历讲述
以故事形式介绍傅雷自身成长经历和教子经历。傅雷四岁丧父,弟弟妹妹也先后夭折,只剩他和母亲两人相依为命。母亲咬牙强忍痛苦一人担起“慈母严父”的重任,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傅雷身上,信奉“棒头下出孝子”,用严厉得近乎残酷的方法教育儿子,稍不用功就重重敲打,以此来督促儿子用功读书。童年的经历对人一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当傅雷成为父亲后,他既想将自身成长经历中缺少的父爱和指导都弥补在孩子身上,却又无意识地延续了母亲对他的教育方式,虽然教育理念先进,但对孩子管教得非常严苛,打骂都常有。一直到孩子慢慢长大,自己也人到中年,人生的经历和学识的涵养逐渐减弱了童年对他思想上的影响,他才意识到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有问题,并逐渐发生了变化。这样学生才能理解为什么在家书开头作者就这样说“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又说“可怜过了四十五岁,父性才真正觉醒!跟着你痛苦的童年一齐过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的艺术的壮年”。这时他对待孩子的态度变温和了,也改变了原有的严苛的教育方式,父子关系才更为融洽。总的来说,傅雷的教育是成功的,傅聪和傅敏在他的教导下,最终也有所成就,傅聪成為著名的钢琴家,傅敏则成为英语特级教师。实施这一策略的目的,是教师以通俗易懂、引人入胜的故事形式让学生了解傅雷等人,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通过对人物的了解,也拉近了学生与作者的心灵距离,原本作者在他们心中只是一个陌生的名字,现在变成了一个血肉丰满的人,一个拥有两个孩子的父亲。有了这份了解,他作品中所呈现的内容也就更容易让学生理解,甚至可能联想到自己和自己的父亲,从而产生共情。通过这个策略,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傅雷家书》的兴趣,让傅雷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
(二)思维导图梳理
名著教学,教师不可能全书进行具体讲解,要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就要做好引导工作。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对全书内容做一个梳理。本书作为书信集,家长里短,琐碎繁杂,内容连贯性不强,既有对文学艺术的探讨,对弹琴技艺的指导,对日常琐事的闲聊,也有对生活细节的关照等,不一而足。而思维导图是利用网格化图表的方式对全书的内容进行归纳和综合,有助于学生从宏观和整体上的把握全书,因此可以作为学生阅读时的一个抓手,帮助他们掌握全局。如《傅雷家书》的思维导图可以分成作者作品、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精彩片段等,从作品各方面全局把握;可以按照傅聪的不同人生阶段分成求学、工作、步入婚姻、生子等阶段来写,从纵向突出傅雷在儿子不同人生阶段指导重心的变化;也可以根据傅雷所写不同内容分成演奏学习、外语学习、艺术、工作、做人、健康、心理疏导、理财、婚姻、教子等,从横向来理解傅雷思想的各个方面。侧重面略有不同,可以让学生自行决定角度。通过思维导图形式,让一本书变成一张图,提纲挈领,化繁为简,作品思路也就清晰了。学生能初步理解本书,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心理上的畏难情绪,进一步产生了阅读的兴趣。
(三)专题内容呈现
了解本书的内容只是基本要求,学生要做到“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还需要深入研读。《傅雷家书》所写内容繁杂多样,如果全部精读,必将耗费更多的时间,效率难以提高。学生可以根据兴趣有选择地阅读,“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本书,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兴趣点,这个兴趣点可能是傅雷的家庭教育,可能是傅雷的人生观,也可能是音乐、文学、雕塑、绘画等艺术方面的探讨等。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选择性阅读时不必太过拘束,可以让学生自主确定一个主题。确定之后,学生检视全书,找出书中与主题相关的内容,集中精力进行深入研读。在研读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阅读方法提出要求。“不动笔墨不读书”,在阅读过程中为了加深印象,获得更好的阅读效果,教师应要求学生对所选主题中的重要内容进行圈点勾画,精彩的段落语句可以反复诵读和摘抄,同时鼓励学生对感受深刻的内容随时写一些批注感悟或阅读体会,并就学生所呈现的体会内容进行及时的反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选择性阅读,进一步增强了他们阅读的积极性,而个性化的阅读也提高了学生独立品读名著的能力。
(四)现场活动模拟
为了增加趣味性,帮助学生在反复的阐释和对话中,深入作品的思想和精神内涵中去,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与作者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教师还可以在课内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延伸活动。比如组织一次信件来往,先在班级中收集倾诉烦恼的学生信件,挑选出合适的信件公布在电子屏幕上,让学生尝试着模拟傅雷的思维和语气来写回信,从这些回信中挑选出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通过反复的揣摩作者心理,让学生能更进一步地理解傅雷,理解他作为一个父亲,一个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的内心;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谈谈像傅雷一般的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的人生观等;还可以就傅雷的教育理念及方法进行思想辩论,将学生根据观点的不同分成对立的两队,尝试着以辩论赛的形式,让双方进行论战。真理越辩越明,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既能初步了解辩论赛的形式,又能明确阅读中模糊的概念,将原本外在的思想内化,切实提高了语文能力,培养了正确的价值观。
总而言之,莫让名著成闲书,希望通过实施合理的阅读策略,让学生真正学会阅读名著,让名著真正地发挥其价值!
关键词:名著;阅读;教学
一、名著阅读教学现状对于名著的阅读与认识,我们的学生存在这样的问题:只是敷衍,随意胡乱地翻阅,缺乏阅读整本书的整体性观念;被迫完成名著作业,针对作业而翻书;或者是囫囵吞枣,读而不思,看完即结束,没有有效提升思维能力。
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是多样化的。一是因为初中生学业压力大,课业负担重,初中三年需要阅读的名著数量又较多,有必读12本、自主阅读24本、课外选读10本,因此分配在单本名著上的时间不多。同时,他们又缺乏正确的阅读方法的指导,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整本书的阅读,困难可想而知。二是多数名著写作时代距离现代初中生所处年代较远,写作内容脱离了他们的生活实际,在缺乏对当时时代背景了解的前提下,又没有置身于具体情境中,导致学生对书本内容难以理解,更难以体察话语中的深意。三是随着现代语文教育理念的更新,名著阅读要求在提升,而有些教师的名著阅读教学思维仍停留在过去,教学方法以识记背诵为主,只培养了学生基础层面的能力,缺乏对更高层次的审美和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那么面对这些现状,如何加以改变,指导我们的学生进行有效的名著阅读,真正做到名著真阅读呢?我以统编教材八年级名著《傅雷家书》为例。《傅雷家书》是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书要求阅读的篇目,八年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时期,需要正确的思想指导,需要汲取精神上的养分,以充实心灵,培养人格。而《傅雷家书》正好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优秀的借鉴和引导。然而,怎么去实施?我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与思考。
二、名著阅读教学策略
(一)故事经历讲述
以故事形式介绍傅雷自身成长经历和教子经历。傅雷四岁丧父,弟弟妹妹也先后夭折,只剩他和母亲两人相依为命。母亲咬牙强忍痛苦一人担起“慈母严父”的重任,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傅雷身上,信奉“棒头下出孝子”,用严厉得近乎残酷的方法教育儿子,稍不用功就重重敲打,以此来督促儿子用功读书。童年的经历对人一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当傅雷成为父亲后,他既想将自身成长经历中缺少的父爱和指导都弥补在孩子身上,却又无意识地延续了母亲对他的教育方式,虽然教育理念先进,但对孩子管教得非常严苛,打骂都常有。一直到孩子慢慢长大,自己也人到中年,人生的经历和学识的涵养逐渐减弱了童年对他思想上的影响,他才意识到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有问题,并逐渐发生了变化。这样学生才能理解为什么在家书开头作者就这样说“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又说“可怜过了四十五岁,父性才真正觉醒!跟着你痛苦的童年一齐过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的艺术的壮年”。这时他对待孩子的态度变温和了,也改变了原有的严苛的教育方式,父子关系才更为融洽。总的来说,傅雷的教育是成功的,傅聪和傅敏在他的教导下,最终也有所成就,傅聪成為著名的钢琴家,傅敏则成为英语特级教师。实施这一策略的目的,是教师以通俗易懂、引人入胜的故事形式让学生了解傅雷等人,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通过对人物的了解,也拉近了学生与作者的心灵距离,原本作者在他们心中只是一个陌生的名字,现在变成了一个血肉丰满的人,一个拥有两个孩子的父亲。有了这份了解,他作品中所呈现的内容也就更容易让学生理解,甚至可能联想到自己和自己的父亲,从而产生共情。通过这个策略,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傅雷家书》的兴趣,让傅雷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
(二)思维导图梳理
名著教学,教师不可能全书进行具体讲解,要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就要做好引导工作。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对全书内容做一个梳理。本书作为书信集,家长里短,琐碎繁杂,内容连贯性不强,既有对文学艺术的探讨,对弹琴技艺的指导,对日常琐事的闲聊,也有对生活细节的关照等,不一而足。而思维导图是利用网格化图表的方式对全书的内容进行归纳和综合,有助于学生从宏观和整体上的把握全书,因此可以作为学生阅读时的一个抓手,帮助他们掌握全局。如《傅雷家书》的思维导图可以分成作者作品、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精彩片段等,从作品各方面全局把握;可以按照傅聪的不同人生阶段分成求学、工作、步入婚姻、生子等阶段来写,从纵向突出傅雷在儿子不同人生阶段指导重心的变化;也可以根据傅雷所写不同内容分成演奏学习、外语学习、艺术、工作、做人、健康、心理疏导、理财、婚姻、教子等,从横向来理解傅雷思想的各个方面。侧重面略有不同,可以让学生自行决定角度。通过思维导图形式,让一本书变成一张图,提纲挈领,化繁为简,作品思路也就清晰了。学生能初步理解本书,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心理上的畏难情绪,进一步产生了阅读的兴趣。
(三)专题内容呈现
了解本书的内容只是基本要求,学生要做到“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还需要深入研读。《傅雷家书》所写内容繁杂多样,如果全部精读,必将耗费更多的时间,效率难以提高。学生可以根据兴趣有选择地阅读,“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本书,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兴趣点,这个兴趣点可能是傅雷的家庭教育,可能是傅雷的人生观,也可能是音乐、文学、雕塑、绘画等艺术方面的探讨等。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选择性阅读时不必太过拘束,可以让学生自主确定一个主题。确定之后,学生检视全书,找出书中与主题相关的内容,集中精力进行深入研读。在研读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阅读方法提出要求。“不动笔墨不读书”,在阅读过程中为了加深印象,获得更好的阅读效果,教师应要求学生对所选主题中的重要内容进行圈点勾画,精彩的段落语句可以反复诵读和摘抄,同时鼓励学生对感受深刻的内容随时写一些批注感悟或阅读体会,并就学生所呈现的体会内容进行及时的反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选择性阅读,进一步增强了他们阅读的积极性,而个性化的阅读也提高了学生独立品读名著的能力。
(四)现场活动模拟
为了增加趣味性,帮助学生在反复的阐释和对话中,深入作品的思想和精神内涵中去,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与作者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教师还可以在课内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延伸活动。比如组织一次信件来往,先在班级中收集倾诉烦恼的学生信件,挑选出合适的信件公布在电子屏幕上,让学生尝试着模拟傅雷的思维和语气来写回信,从这些回信中挑选出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通过反复的揣摩作者心理,让学生能更进一步地理解傅雷,理解他作为一个父亲,一个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的内心;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谈谈像傅雷一般的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的人生观等;还可以就傅雷的教育理念及方法进行思想辩论,将学生根据观点的不同分成对立的两队,尝试着以辩论赛的形式,让双方进行论战。真理越辩越明,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既能初步了解辩论赛的形式,又能明确阅读中模糊的概念,将原本外在的思想内化,切实提高了语文能力,培养了正确的价值观。
总而言之,莫让名著成闲书,希望通过实施合理的阅读策略,让学生真正学会阅读名著,让名著真正地发挥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