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建立城乡之间、东西部教师之间沟通及交流机制是非常重要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教师之间合作,可以达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的目的,对于缩小东西部、城乡之间的差距,提高我国教育质量意义重大。
关键词 教师资源;义务教育;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5-0028-02
1 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的差距
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在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涉及的师生人数多,覆盖祖国地域的面积广;与城市相比,教育状况比较落后,国家和地方政府为此也做了不懈的努力。《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第二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主要有以下差距。
优质教师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里 农村条件很艰苦,师范类院校学生毕业后,大多想方设法找门路,尽量往城市学校进,所以城里教师很充裕,能满足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各专业学科的需要;而农村师资力量薄弱得多,老中青搭配不合理,知识结构差异大,专业教师缺口大。
1)目前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中正规师范院校大专以上的教师很少,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以前的民办教师转正之后,仍然工作在教师岗位上。在笔者所在地区的乡镇小学,这部分教师占到30%左右,年龄都偏大,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知识容量偏低。尽管这些教师教学经验十分丰富,但他们的教学方法依旧落后,先进的教育理论、现代教学手段运用、边缘学科的整合能力,都需要不断地学习来完善,而城乡信息沟通平台不失为一条捷径。
2)在农村教育岗位上的新鲜血液输入的很少,英语、音乐、体育和美术等专业化教师严重不足。用非专业教师代课是常态,好一点儿的是一个专业教师跨好几个年级课,把教师弄得疲惫不堪。近年来虽然补充了一批特岗教师,但是下到农村的还是少数,而且他们的工作也不稳定,事实上有一半的特岗教师留在了城市。乡镇学校急需这样的新鲜血液,但是留不住。农村教育的窘迫现象没有得到多大缓解,专业教师短缺仍然严重制约着农村学生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农村教育设施不足或陈旧老化 与城市相比,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限,农村学校教学设施很难跟城市的小学比较,许多需求无法满足,大部分农村学校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缺乏或不完备。信息技术培训不系统,致使教师难于操作信息系统教学,直接影响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也影响我国教育事业水平的整体提升。
2 国家的有关教育方针政策难以落实
2003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进一步提出了“建立城镇中小学教师到乡村任教服务期制度。地(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区域内城乡‘校对校’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增加选派东部地区教师到西部地区任教、西部地区教师到东部地区接受培训的教师数量”。此后,建立城乡教师交流制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城乡学校之间也开展了送课下乡、支教、到名校参观学习等活动,但是实效都不大,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没有真正建立起制度机制,不可能全面贯彻下去。支教教师待遇没有具体出台,受教一方学校怎样安排教师食宿问题都没有落到实处。
2)活动往往流于形式,收效不大。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到名校参观学习,由于时间仓促,无法进行全面的学习和研究,也谈不上教师之间深入的交流,往往是走马观花。
3)困难重重。送课下乡或者支教也面临许多问题,包括家庭需要照顾、交通不便、条件艰苦等许多不确定因素,所以很少有市县得以实施,有的就是做做样子,或者个人有利可图,钻空子得到升官或晋级的资本。
3 解决办法
笔者认为,缩小城乡之间教育差距的办法,是建立两地教师之间信息沟通机制。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和农村人口的迁移,城乡教师之间的沟通学习就显得越来越迫切和重要。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城乡教师之间的沟通有如下优势。
1)减少了因住宿﹑交通﹑环境等因素的不便影响,在家里或学校就可以达到提升自己教学水平的目的。交通不便是支教过程中的一个大问题,支教的学校往往在偏远的地方,交通不发达,坐车不方便,资费高,旅途劳累,弄得人精疲力竭,极大地影响教学工作正常进行。如果住宿就更不方便,妻儿分离、环境不适也将极大影响到身心健康。
2)节省时间,事半功倍。网络的神奇在于足不出门而了解天下大事,当然也可以解决大事。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开通微博、微信,利用一部智能手机或一台电脑就可以了解教学的实时情况,也可以发电子邮件了解较长的文本信息。农村教师多数不会使用多媒体,或者利用Flash制作动画等技术,可以让他们通过视频或音频直接学习相关操作,非常简单可靠。
同时还可以介绍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农村教师由于接触面狭窄和信息获得的相对封闭性,更新知识和了解教育新动态显得较为困难。城市教学精彩纷呈,组织速算比赛、朗读比赛、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每月评价、每周一星等,城乡教师交流活动是一项促进教育教学、教研教改的重要举措。这项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有利于相互取长补短,特别是对于教育教学、教研教改工作的推进,起到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通过教师交流,增长了见识,吸取了经验,提高了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缩小了城乡教师之间的差距,对教育教学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立足实际,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借鉴和总结经验,正视不足,不断增强交流实效。坚持优势互补、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的原则,必定提高教师的各项素质。
3)增加教师之间的友谊,提高教学热情。教师的工作很枯燥,通常交际也不多,建立网上联系平台,可以加强城乡各科教师之间的联系,遇到困难也可以互相帮助,互相勉励,大家一起解决难题,发挥集体的力量,让受助教师深切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这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具有深刻的意义。教师除了学习,还可以交流一些心得,谈谈体会,共同的使命和责任感会拉近教师之间的距离,同时也增加工作的动力。
4)可以做到优势资源共享。将信息素养的培养融入有机联系着的学科课程学习资源、教学资源的开发中,这不仅为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高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与氛围,也为建构教与学的创新模式提供了必要的平台。学习建立网上论坛,组织人力搜集利用网上资源,自主录制社会资源、环境资源等,集思广益,开发个人潜能,建立小型的学科资源库。这项工作可以把城乡各科教师充分带动起来,在自己专业领域发挥特长,把各自创造性的成果整合在一起,通过大家的探讨和研究,在整体上对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必然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教师在运用教学资源时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本身也是一件快乐的事。
5)城乡教师沟通信息技术平台的建立,虽然教师之间没有真正的流动,没有真正接触,但是双方利用网络了解到对方的情况。农村条件艰苦,工作环境差,在城里工作的教师应该珍惜自己的工作,加强对学生的教育,让他们懂得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珍惜优越的学习环境,学习农村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鼓励他们献爱心,帮助落后地区的学生;农村的教师不要自惭形秽,应该努力掌握信息技术,学习先进的教学手段,更新观念,借鉴城里教师先进的管理经验,缩小同他们之间的差距,提升教学水平。
总之,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发展不是一时之功,我国现阶段还没有能力对教育进行大规模全方位的投入,方针政策也相对滞后。在城乡教师流动不便的情况下,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城乡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白玉霞.关于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及发展[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1(8).
[2]陈思,赵柯.论析送教下乡:促进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J].教师,2010(3).
[3]刘新海.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技巧[J].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 教师资源;义务教育;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5-0028-02
1 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的差距
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在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涉及的师生人数多,覆盖祖国地域的面积广;与城市相比,教育状况比较落后,国家和地方政府为此也做了不懈的努力。《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第二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主要有以下差距。
优质教师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里 农村条件很艰苦,师范类院校学生毕业后,大多想方设法找门路,尽量往城市学校进,所以城里教师很充裕,能满足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各专业学科的需要;而农村师资力量薄弱得多,老中青搭配不合理,知识结构差异大,专业教师缺口大。
1)目前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中正规师范院校大专以上的教师很少,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以前的民办教师转正之后,仍然工作在教师岗位上。在笔者所在地区的乡镇小学,这部分教师占到30%左右,年龄都偏大,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知识容量偏低。尽管这些教师教学经验十分丰富,但他们的教学方法依旧落后,先进的教育理论、现代教学手段运用、边缘学科的整合能力,都需要不断地学习来完善,而城乡信息沟通平台不失为一条捷径。
2)在农村教育岗位上的新鲜血液输入的很少,英语、音乐、体育和美术等专业化教师严重不足。用非专业教师代课是常态,好一点儿的是一个专业教师跨好几个年级课,把教师弄得疲惫不堪。近年来虽然补充了一批特岗教师,但是下到农村的还是少数,而且他们的工作也不稳定,事实上有一半的特岗教师留在了城市。乡镇学校急需这样的新鲜血液,但是留不住。农村教育的窘迫现象没有得到多大缓解,专业教师短缺仍然严重制约着农村学生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农村教育设施不足或陈旧老化 与城市相比,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限,农村学校教学设施很难跟城市的小学比较,许多需求无法满足,大部分农村学校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缺乏或不完备。信息技术培训不系统,致使教师难于操作信息系统教学,直接影响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也影响我国教育事业水平的整体提升。
2 国家的有关教育方针政策难以落实
2003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进一步提出了“建立城镇中小学教师到乡村任教服务期制度。地(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区域内城乡‘校对校’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增加选派东部地区教师到西部地区任教、西部地区教师到东部地区接受培训的教师数量”。此后,建立城乡教师交流制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城乡学校之间也开展了送课下乡、支教、到名校参观学习等活动,但是实效都不大,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没有真正建立起制度机制,不可能全面贯彻下去。支教教师待遇没有具体出台,受教一方学校怎样安排教师食宿问题都没有落到实处。
2)活动往往流于形式,收效不大。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到名校参观学习,由于时间仓促,无法进行全面的学习和研究,也谈不上教师之间深入的交流,往往是走马观花。
3)困难重重。送课下乡或者支教也面临许多问题,包括家庭需要照顾、交通不便、条件艰苦等许多不确定因素,所以很少有市县得以实施,有的就是做做样子,或者个人有利可图,钻空子得到升官或晋级的资本。
3 解决办法
笔者认为,缩小城乡之间教育差距的办法,是建立两地教师之间信息沟通机制。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和农村人口的迁移,城乡教师之间的沟通学习就显得越来越迫切和重要。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城乡教师之间的沟通有如下优势。
1)减少了因住宿﹑交通﹑环境等因素的不便影响,在家里或学校就可以达到提升自己教学水平的目的。交通不便是支教过程中的一个大问题,支教的学校往往在偏远的地方,交通不发达,坐车不方便,资费高,旅途劳累,弄得人精疲力竭,极大地影响教学工作正常进行。如果住宿就更不方便,妻儿分离、环境不适也将极大影响到身心健康。
2)节省时间,事半功倍。网络的神奇在于足不出门而了解天下大事,当然也可以解决大事。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开通微博、微信,利用一部智能手机或一台电脑就可以了解教学的实时情况,也可以发电子邮件了解较长的文本信息。农村教师多数不会使用多媒体,或者利用Flash制作动画等技术,可以让他们通过视频或音频直接学习相关操作,非常简单可靠。
同时还可以介绍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农村教师由于接触面狭窄和信息获得的相对封闭性,更新知识和了解教育新动态显得较为困难。城市教学精彩纷呈,组织速算比赛、朗读比赛、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每月评价、每周一星等,城乡教师交流活动是一项促进教育教学、教研教改的重要举措。这项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有利于相互取长补短,特别是对于教育教学、教研教改工作的推进,起到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通过教师交流,增长了见识,吸取了经验,提高了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缩小了城乡教师之间的差距,对教育教学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立足实际,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借鉴和总结经验,正视不足,不断增强交流实效。坚持优势互补、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的原则,必定提高教师的各项素质。
3)增加教师之间的友谊,提高教学热情。教师的工作很枯燥,通常交际也不多,建立网上联系平台,可以加强城乡各科教师之间的联系,遇到困难也可以互相帮助,互相勉励,大家一起解决难题,发挥集体的力量,让受助教师深切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这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具有深刻的意义。教师除了学习,还可以交流一些心得,谈谈体会,共同的使命和责任感会拉近教师之间的距离,同时也增加工作的动力。
4)可以做到优势资源共享。将信息素养的培养融入有机联系着的学科课程学习资源、教学资源的开发中,这不仅为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高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与氛围,也为建构教与学的创新模式提供了必要的平台。学习建立网上论坛,组织人力搜集利用网上资源,自主录制社会资源、环境资源等,集思广益,开发个人潜能,建立小型的学科资源库。这项工作可以把城乡各科教师充分带动起来,在自己专业领域发挥特长,把各自创造性的成果整合在一起,通过大家的探讨和研究,在整体上对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必然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教师在运用教学资源时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本身也是一件快乐的事。
5)城乡教师沟通信息技术平台的建立,虽然教师之间没有真正的流动,没有真正接触,但是双方利用网络了解到对方的情况。农村条件艰苦,工作环境差,在城里工作的教师应该珍惜自己的工作,加强对学生的教育,让他们懂得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珍惜优越的学习环境,学习农村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鼓励他们献爱心,帮助落后地区的学生;农村的教师不要自惭形秽,应该努力掌握信息技术,学习先进的教学手段,更新观念,借鉴城里教师先进的管理经验,缩小同他们之间的差距,提升教学水平。
总之,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发展不是一时之功,我国现阶段还没有能力对教育进行大规模全方位的投入,方针政策也相对滞后。在城乡教师流动不便的情况下,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城乡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白玉霞.关于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及发展[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1(8).
[2]陈思,赵柯.论析送教下乡:促进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J].教师,2010(3).
[3]刘新海.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技巧[J].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