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音乐学科而言,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活动完成“听觉艺术”的体会与感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聆听是教师应当注意的教学关键点之一。对于小学音乐教育来说,训练聆听能力,引导学生形成优秀的聆听习惯,是教学应该达到的目标与重点。因此,教师应该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活动,使学生能够在系统的教学练习中得到音乐核心素养的提升。
创设情境,培养“乐听”习惯
提升音乐素养,陶冶情操,对于小学生来说,适宜的音乐片段和音乐赏析能够帮助他们韵养性情,启发思考,健全身心,培养心态。好奇是小学生的天性,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设计巧妙的音乐课题,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倾听的重要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钻研教材,研究教学大纲,搜集素材,设计贴合学生实际年龄和心理状态的课堂活动和音乐素材,使学生在音乐艺术的氛围中,充分调动其探究音乐的兴趣,积极参与到音乐课堂中去。根据事实证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语言、动作、甚至与学生的互动交流等都能够更好地激发起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
例如,教师在对《彼得与狼》《龟兔赛跑》《玩具兵进行曲》等进行教学时,只需要教师向学生做出简要的说明和提示,学生在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后,就可以演绎出栩栩如生的童话情境。而在生动丰富的故事的吸引下,学生也能够更加专注于课堂内容,避免茫然懵懂的盲目学习,使学生能够从故事化的音乐作品中受益。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也可以通过肢体表达来展示角色情绪,从而促进学生在音乐方面的自主发展。
以上案例中,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乐于进行音乐倾听习惯,从而为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奠定基础。
借助乐曲,培养“善听”习惯
对于一首完整的歌曲而言,乐句是其基本组成单位。同文学作品类似,乐句能够展现出作者的创作意图,向听众传达创作情感和背后的意义。对于结构完整的音乐作品,其中的乐句一般都具有规律性,歌词与乐句交相呼应。如四句乐句能够与四句歌词相对应。同时,在一首完整的音乐作品中,乐句与乐句之间也会存在着旋律相同的特征。
例如,《牧羊女》这首捷克民歌拥有经典的单二部曲式,整首歌曲拥有四个乐句,层次清晰,结构完整。而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通过聆听会渐渐发现这首民歌的规律。1、2、4句几乎完全类似,相同的音乐节奏和舒缓的旋律,都清晰地展现了牧羊女的愉悦情感。经过再次聆听,学生可发现第三乐句与其他的乐句形成了较为鲜明的比较。相较于舒缓的节奏,第三乐句跳跃性极强。再如,一位教师在对歌曲《七个小兄弟》进行教学时发现,这首歌曲的1到12小节——第一乐段,节奏轻快,而歌曲的后10小节同第一乐段相类似,再现了音阶进行式的表达方式。但是应该注意的是,第1至4小节同21至24小节容易对学生进行干扰和混淆,因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听辨对比,发现乐句之间的不同点。学生通过这样的聆听训练能够找到乐句之间的关联和不同,从而在今后的音乐学习中能够更好地理解。
多维组合,养成“能听”习惯
EmileJaques-DalcroZe提出:“单纯的进行听觉上的练习,并不会激发儿童对于音乐的热爱。只有将聆听同身体上的反应相结合,才能够诞生理解和表达音乐的重要力量,唤醒儿童对于音乐的本能。”图形谱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帮助理解音乐的重要模式,诸如图形谱中的颜色明暗、符号大小和粗细等,使学生通过视觉感应来对音乐有一个更加直观的理解。诸如,↗↘→能够表示一首歌曲的旋律走向,而三拍子“强弱弱”则可以用●◎◎来表示。图形谱这样的视觉符号可以清晰地展示音乐的速度和声音的高低。有的时候,这种图形符号还可由学生在赏析音乐之后自行进行设计和安排。
众所周知,音乐的表现形式还可以通过歌舞表演和律动来进行传达。对于小学生而言,被动的、安静的赏析音乐是较为困难的,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设计好课堂活动,诸如音乐律动等,使学生能够投身到课堂活动的同时,将注意力更多地关注于课堂中的音乐作品。例如,一位教师在对课程《龟兔赛跑》《勤劳人和懒惰人》进行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隨着音乐作品的变化而进行身体上的活动,当音乐是舒缓的时候,可以缓慢走动,当音乐速度变快,节奏明朗的时候,可以用小跑来展示。
以上案例中,在这样一种融洽的学习氛围中,学生通过聆听激发出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从被动的接受教学转变成积极主动的学习。
结束语
聆听对于学生而言是深刻理解音乐作品、学习音乐知识的关键组成部分。诸如音乐艺术中的和声、旋律、速度、调适、节奏等等,都需要学生对其有深刻认知。只有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通过进一步的赏析和实践,才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目的,从而更加深刻地对音乐作品中的情感进行赏析。只有让学生怀揣目的性进行赏析音乐,才能使学生在聆听过程中专注于音乐作品,从而理解音乐情境和感知音乐魅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善成小学)
创设情境,培养“乐听”习惯
提升音乐素养,陶冶情操,对于小学生来说,适宜的音乐片段和音乐赏析能够帮助他们韵养性情,启发思考,健全身心,培养心态。好奇是小学生的天性,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设计巧妙的音乐课题,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倾听的重要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钻研教材,研究教学大纲,搜集素材,设计贴合学生实际年龄和心理状态的课堂活动和音乐素材,使学生在音乐艺术的氛围中,充分调动其探究音乐的兴趣,积极参与到音乐课堂中去。根据事实证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语言、动作、甚至与学生的互动交流等都能够更好地激发起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
例如,教师在对《彼得与狼》《龟兔赛跑》《玩具兵进行曲》等进行教学时,只需要教师向学生做出简要的说明和提示,学生在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后,就可以演绎出栩栩如生的童话情境。而在生动丰富的故事的吸引下,学生也能够更加专注于课堂内容,避免茫然懵懂的盲目学习,使学生能够从故事化的音乐作品中受益。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也可以通过肢体表达来展示角色情绪,从而促进学生在音乐方面的自主发展。
以上案例中,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乐于进行音乐倾听习惯,从而为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奠定基础。
借助乐曲,培养“善听”习惯
对于一首完整的歌曲而言,乐句是其基本组成单位。同文学作品类似,乐句能够展现出作者的创作意图,向听众传达创作情感和背后的意义。对于结构完整的音乐作品,其中的乐句一般都具有规律性,歌词与乐句交相呼应。如四句乐句能够与四句歌词相对应。同时,在一首完整的音乐作品中,乐句与乐句之间也会存在着旋律相同的特征。
例如,《牧羊女》这首捷克民歌拥有经典的单二部曲式,整首歌曲拥有四个乐句,层次清晰,结构完整。而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通过聆听会渐渐发现这首民歌的规律。1、2、4句几乎完全类似,相同的音乐节奏和舒缓的旋律,都清晰地展现了牧羊女的愉悦情感。经过再次聆听,学生可发现第三乐句与其他的乐句形成了较为鲜明的比较。相较于舒缓的节奏,第三乐句跳跃性极强。再如,一位教师在对歌曲《七个小兄弟》进行教学时发现,这首歌曲的1到12小节——第一乐段,节奏轻快,而歌曲的后10小节同第一乐段相类似,再现了音阶进行式的表达方式。但是应该注意的是,第1至4小节同21至24小节容易对学生进行干扰和混淆,因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听辨对比,发现乐句之间的不同点。学生通过这样的聆听训练能够找到乐句之间的关联和不同,从而在今后的音乐学习中能够更好地理解。
多维组合,养成“能听”习惯
EmileJaques-DalcroZe提出:“单纯的进行听觉上的练习,并不会激发儿童对于音乐的热爱。只有将聆听同身体上的反应相结合,才能够诞生理解和表达音乐的重要力量,唤醒儿童对于音乐的本能。”图形谱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帮助理解音乐的重要模式,诸如图形谱中的颜色明暗、符号大小和粗细等,使学生通过视觉感应来对音乐有一个更加直观的理解。诸如,↗↘→能够表示一首歌曲的旋律走向,而三拍子“强弱弱”则可以用●◎◎来表示。图形谱这样的视觉符号可以清晰地展示音乐的速度和声音的高低。有的时候,这种图形符号还可由学生在赏析音乐之后自行进行设计和安排。
众所周知,音乐的表现形式还可以通过歌舞表演和律动来进行传达。对于小学生而言,被动的、安静的赏析音乐是较为困难的,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设计好课堂活动,诸如音乐律动等,使学生能够投身到课堂活动的同时,将注意力更多地关注于课堂中的音乐作品。例如,一位教师在对课程《龟兔赛跑》《勤劳人和懒惰人》进行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隨着音乐作品的变化而进行身体上的活动,当音乐是舒缓的时候,可以缓慢走动,当音乐速度变快,节奏明朗的时候,可以用小跑来展示。
以上案例中,在这样一种融洽的学习氛围中,学生通过聆听激发出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从被动的接受教学转变成积极主动的学习。
结束语
聆听对于学生而言是深刻理解音乐作品、学习音乐知识的关键组成部分。诸如音乐艺术中的和声、旋律、速度、调适、节奏等等,都需要学生对其有深刻认知。只有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通过进一步的赏析和实践,才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目的,从而更加深刻地对音乐作品中的情感进行赏析。只有让学生怀揣目的性进行赏析音乐,才能使学生在聆听过程中专注于音乐作品,从而理解音乐情境和感知音乐魅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善成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