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共品供给演变及缺失原因分析

来源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ectron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各级政府随财政体制的变革实际提供了公众生活所需的公共品。但以财力分配为核心的财政体制变革没有很好地解决公共品供给问题,使我国在公共品供给上显现诸多缺失。究其原因,认知理念、财政收支结构和技术革新是主要因素,故应通过深入分析公私理念对公共品的认识差异、财政收支结构和数字化革命对公共品供给的负面影响,找到合理划分公共品、构建公共品供给中间层、调整财政收支结构和学习更新公共品供给技术的客观依据,从而达到改善我国公共品供给状况,实现以公共品为媒介的政府与公众间良性互动的良善目标。
其他文献
高中地理新课标加强人地协调观素养的培育,更新内容要求,值得地理教育界关注。新课标增补了人地关系中人的一方内容,关注自然界与人类关系密切的部分,关注人类活动中生活领域
患者,男,16岁.从小发现左侧咽壁条索状肿物,近1年增大有咽异物感,于2003年7月13日入院.检查:发声含糊,一般情况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腹部未见异常.心电图及胸片
随着社会公民建设逐渐完善,公民意群体如何识逐渐提升,作为公民基础群体,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以及权力与义务的应用方式成为社会重点关注内容。作为学生,学习的主体,在学校班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丙烯酸酯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40眼白内障患者采用常规巩膜隧道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同时植入新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结果术后随访3~9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