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真菌药物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nul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真菌药物作用机理的研究发展是新抗真菌药物的必要手段.近来问世的氟康唑和睫状真菌素都因具有独特的抗真菌机制才受到广泛的重视.本文从药物作用机制入手,介绍目前抗真菌药物的研制状况,概述各类药物的作用特点和发展方向,以供临床参考.

其他文献
儿童银屑病并不少见,占儿童皮肤病的1%~8%,占住院患儿的8%~22%.本文分析了1970~1989年莫斯科第14临床医院儿科925例儿童银屑病(男童333例,女童592例),年龄7月至14岁,病期50.9%1月至1年,22.3%2~3年,26.8%4年以上.发病常见于4~9岁小儿,高峰4~6岁,49例发病于婴儿期.发病诱因大多不明,仅18.7%有可能诱因,其中36%是急性感染(咽峡炎、猩红热、呼
许多调节皮肤结缔组织合成和分解的药物已被临床用于治疗多种皮肤病.本文综述了糖皮质激素及其他一些胶原合成的特异性抑制因子对皮肤结缔组织的调节作用,为一些结缔组织疾病的治疗提供了理论根据.
为了评价麻风联合化疗(MDT)的疗效, 作者对用WHO MDT方案(经典方案)治疗少菌型(PB)的疗效与完成上述方案治疗后继续给予至少6个月DDS单疗方案(改良方案)病例的疗效进行了比较。在1022例PB病例中, 经经典MDT方案治疗者688例, 改良MDT方案治疗者354例。疗后监测期为6个月~7年, 平均20.4个月。
期刊
局部或系统用药治疗瘢痕性类天疱疮(CP)是以控制可能形成瘢痕的炎症反应为目的。由于病情迁延反复,不时加剧或自然缓解,很难评价治疗效果。文中总结了该作者近7年来治疗34例CP患者的经验。皮质类固醇局部皮质类固醇治疗常用于轻度和局限性患者。
采用ABC免疫组化法研究了某些良性、癌前期及恶性鳞状上皮疾病中增殖性细胞核抗原(PCNA)的分布特征。病例包括结节性痒疹(PN)11例,角化棘皮瘤(KA)9例,日光性角化病(AK)15例,鳞状细胞癌(SSC)11例及Bowen病(BD)12例。
对经治的114例皮肌炎(DMS)病人,比较青少年和成人患者的特点.发现发病年龄分布构成双峰曲线,在15岁及更小年龄和40岁时呈现高峰.青少年组29例,成人组85例.两组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9.1岁和47.4岁;青少年患者男女比率为1.4:1,成人组为1:2.4;青少年组两性发病年龄均在9岁上下,成人组发病年龄男性平均为50.5岁,女性为46.1岁.青少年组皮肤症状先于其它症状者占65.5%.
期刊
报告1例极罕见的发疹型扁平苔藓,局部用皮质类固醇、环孢菌素和内服灰黄霉素治疗均无效,而口服依曲替酯取得显著疗效。患者男,51岁。1990年7月开始于踝、腕处起小丘疹,剧痒。皮疹在最初3个月发展缓慢,但此后突然播散至四肢及躯干下部,于10月初诊。检查:体健,躯干、四肢有大量红斑、斑丘疹(<1mm)及丘疹斑块(直径达4cm),四肢远端及躯干下部皮疹较密集。
期刊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疱性类天疱疮(BP)真皮-表皮分离的病理学机理,作者在BP不同阶段的水疱中观察了浸润细胞,特别是嗜酸粒细胞(EOS).
着色芽生菌病是一种侵犯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慢性真菌感染性疾病.至少可由5种暗色孢科真菌致病.本病常发生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农民多见.临床特征为慢性多形性皮损.二性霉素B治疗有效,但长期使用可产生一系列副作用,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有效而安全的药物来治疗.
全身应用环孢菌素A(CsA)最常见的皮肤副作用之-是与剂量有关的多毛症.约占30%~95%.本研究目的是进-步了解除口服外,在外用和皮下应用CsA时对裸鼠毛发生长的刺激作用.用5周龄的雌性裸鼠50只,分为10组;将CsA粉剂溶于纯橄榄油,制成0.2%,1.0%,2.0%,2.5%的CsA溶液,分别涂在4组裸鼠背部,连续3用.另外按CsA500mg/kg/d的剂量溶于0.05ml橄榄油,分别外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