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提高桥梁耐久性的改进方法

来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ffielove0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混凝土桥梁应是非常耐久的,不存在或很少存在腐蚀的问题,即便存在着腐蚀,短期内也不会有太大问题。其实,在各种环境因素的作用下,不到10年,有的桥梁就面临大修,而以我国现行的标准,桥梁在100年内不应存在大修问题,即便按以前的规范要求,也要求50年内不大修。因此,在我国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掀起桥梁建设热潮的今天,对桥梁健康状况进行调研、发现问题及时反思、避免桥梁过早劣化,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在这里本文针对桥梁耐久性差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今后需要改进的方向。
  关键词:桥梁设计 耐久性差 原因
  
  目前的桥梁设计中,对于耐久性更多的只是作为一种概念受到关注,既没有明确提出使用年限的要求,也没有进行专门的耐久性设计。这些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当前工程事故频发、结构使用性能差、使用寿命短的不良后果,也与国际结构工程界日益重视耐久性、安全性、适用性的趋势相违背,也不符合结构动态和综合经济性的要求。
  1 国内桥梁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桥梁具体的设计过程按承载能力和正常使用两种极限状态来进行。前者是控制结构在丧失服务能力临界状态时的承载能力、设计的基本原则是要求荷载效应不利组合的设计值,必须小于或等于结构抗力的设计值。利用荷载安全系数、材料安全系数及工作条件系数来考虑不确定因素作用下的结构总体的安全储备,是一个半概率的极限状态设计法。可以认为是对安全性要求的保证。后者控制结构在正常使用状态时应力、裂缝和变形小于一定的限值,对应于适用性的要求。
  暂且不论这些控制方程和计算理论是否完全合理,它们至少从定性和定量的形式上保证了安全性和适用性两项要求,而对于经济、美观的要求则没有具体的指标进行衡量。当然,在方案设计和评审阶段会考虑到经济和美观的要求(中小桥梁主要关注经济性,而大型和特大型桥梁对美观问题越来越重视);但需要指出的是该阶段对经济性的评估往往是只注重考虑建设成本,而对于后期的养护、维修等的长期综合成本缺乏考虑,因此这种评估经常是比较片面的。
  2 桥梁耐久性差的主要原因分析
  2.1 施工和管理水平低 国内外多座桥梁的突然破坏与倒塌,已使工程界对桥梁安全性问题倍加关注。一般的看法认为当前的工程事故主要是野蛮施工和管理腐败所导致。对于短期内发生的诸如突然破坏与倒塌,多是由于施工质量没有达到规范和设计要求,典型的问题包括材料强度不足和施工工艺不合格等;也有个别桥梁存在诸如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严重的管理问题,更是对桥梁安全造成致命的损害。
  而大量的桥梁在远没有达到预期使用寿命时,出现了影响正常使用的病害与劣化;特别是一些桥梁在只使用了几年、甚至刚建成不久就出现严重的耐久性不足的问题,这也与施工质量低下有重要关系,典型的问题有钢筋保护层不足及目前广泛存在于施工现场的严重的构件开裂问题(主要原因包括:水泥选用、混凝土配合比、振捣、养护不当及预应力施加不合理等)。这些施工上的缺陷虽然短期不会对桥梁的正常使用产生明显的影响,但却会对结构的长期耐久性产生非常不利的危害。
  2.2 设计理论和结构构造体系不够完善 在承认施工存在问题的同时,也不可否认,在桥梁设计领域,特别是关于桥梁施工和使用期安全性的问题还有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结构设计的首要任务是选择经济合理的结构方案,其次是结构分析与构件和连接的设计,并取用规范规定的安全系数或可靠性指标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
  许多设计人员往往只满足于规范对结构强度计算上的安全度需要,而忽视从结构体系、结构构造、结构材料、结构维护、结构耐久性以及从设计、施工到使用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人为错误等方面去加强和保证结构的安全性。有的结构整体性和延性不足,冗余性小;有的计算图式和受力路线不明确,造成局部受力过大;有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过低、保护层厚度过小、钢筋直径过细、构件截面过薄;这些都削弱了结构耐久性,会严重影响结构的安全性。不少桥梁虽然满足了设计规范的强度要求,仅用了5~10年就因为耐久性出了问题影响结构安全。结构耐久性不足已成为最现实的一个安全问题,设计时要从构造、材料等角度采取措施加强结构耐久性。
  不同的环境和使用条件、不同的设计对象都会对结构体系提出不同的布局和构造等方面的要求。规范再详细也不能包罗本应由设计人员解决的各种问题,规范更新得再快也适应不了新认识、新技术、新材料快速发展对结构提出的各种新的要求。因此,合理可靠的結构设计除了满足规范的要求外,还要求设计人员具有对结构本性的正确认识、丰富的经验和准确的判断。
  3 桥梁设计耐久性的改进方向
  3.1 应该更加重视结构的耐久性问题 桥梁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一定会受到环境、有害化学物质的侵蚀,并要承受车辆、风、地震、疲劳、超载、人为因素等外来作用,同时桥梁所采用材料的自身性能也会不断退化,从而导致结构各部分不同程度的损伤和劣化。在大跨桥梁领域,国内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修建了大量的斜拉桥;虽然迄今为止出现倒塌或严重损害的例子很少,但已经有多座桥梁因为拉索的耐久性问题而不得不提前换索,既影响了使用又增大了经济损失。
  需要指出的是,很多这类问题与没有进行合理的耐久性设计有关,这也促使人们重新认识桥梁的耐久性问题。大量的病害实例也证明,除了施工和材料方面的原因,影响结构耐久性的决定性因素是来自构造上(也即设计上)的缺陷。
  国内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重视了对结构耐久性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果。这些研究大多是从材料和统计分析的角度进行的,对如何从结构和设计的角度及如何以设计和施工人员易于接受和操作的方式来改善桥梁耐久性却很少有人研究。而且,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偏重于结构计算方法的研究,却忽视了对总体构造和细节处理方面的关注。结构的耐久性设计与常规的结构设计有着本质的区别,目前需要努力将耐久性的研究从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发展。
  3.2 重视对疲劳损伤的研究 桥梁结构所承受的车辆荷载和风荷载都是动荷载,会在结构内产生循环变化的应力,不但会引起结构的振动,还会引起结构的累积疲劳损伤。
  由于桥梁所采用的材料并非是均匀和连续的,实际上存在许多微小的缺陷,在循环荷载作用下,这些微缺陷会逐渐发展、合并形成损伤,并逐步在材料中形成宏观裂纹。如果宏观裂纹不得到有效控制,极有可能会引起材料、结构的脆性断裂。早期疲劳损伤往往不易被检测到,但其带来的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
  疲劳损伤过去一直被认为是钢桥设计中的核心问题,由钢结构疲劳引起的钢材开裂案例较多,亦有不少因疲劳断裂引起桥梁垮塌的例子。近20年来,疲劳损伤的研究已进入混凝土结构,但对于使用期受腐蚀的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动态性能和疲劳性能的研究还需加强。
  对疲劳损伤的研究不仅仅指对整个结构而言,事实上桥梁结构常常由于某些关键部位的局部疲劳失效而导致整个结构的失效,例如斜拉桥拉索锚固端的疲劳损害。
  3.3 充分重视桥梁的超载问题 汽车超载主要有三种情况:其一是早期修建的老桥超龄负载运营;其二是桥梁通行的车流量超过原设计;另一种是车辆违规超载。前两种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设计荷载的变化和交通量的增加;后者是车辆使用者违法超载营运,后两种超载现象在我国公路运输中较为普遍。
  桥梁的超载一方面可能引发疲劳问题。超载会使桥梁疲劳应力幅度加大、损伤加剧,甚至会出现一些超载引发的结构破坏事故。另一方面,由于超载造成的桥梁内部损伤不能恢复,将使得桥梁在正常荷载下的工作状态发生变化,从而可能危害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桥梁安全性和耐久性不足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积极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和做法,除了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外,要从桥梁设计理念和结构体系和构造的角度做好耐久性的设计。同时需要研究疲劳和超载对于桥梁结构耐久性的影响。
其他文献
本文在阐述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方法。
为了适应供应链管理的要求,供应链下的库存管理方法必须作相应的改变,上个世纪90年代国外出现了一系列先进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技术,国内在这方面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这里主要对
枸杞是一种很好的水土保持树种,又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其浑身是宝,叶、果、皮均可入药。近年来,随着滋补药品和食品的开发利用,柴达木枸杞子的市场需求量猛增。就目前而言,柴
期刊
摘要:后进生的思想教育和转化工作是学生管理和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加强后进生的思想教育,要尊重后进生,充满爱心,对症下药,耐心细致,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后进生 思想教育 转化    0 引言  在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最难最苦的差事恐怕就是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了。而在我们这样的“中职”、“高职”学校中,后进生也就是所谓的“差生”和“问题生”又占有相当的比例。这部分同学不仅学习成绩差,而
中新天津生态城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由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合作建设。生态城处于大黄堡—七里海湿地连绵区,属于内陆生态湿地向海洋滩涂湿地转换的过渡带。其规划坚持地质环
摘要:本文在归纳企业循环经济经营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首先运用模糊Delphi法确定了企业循环经济经营绩效评估指标准则层权重;然后通过模糊多准则决策方法得到不同样本企业的模糊整体评价;通过Chang Jing-rong双系数法和重心法对模糊数进行排序,从而确定各样本企业经营绩效的优先顺序;最后通过一个实例说明了该绩效评估方法的求解过程。  关键词:循环经济 经营绩效评估 模糊层次分析    1
摘要:案例教学法是启发式教育方法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同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本文通过对案例的选取、案例的分析和案例的总结三个方面的阐述,说明了案例教学模式在《保险学原理》中的运用。  关键词:保险学原理 案例教学 运用    案例教学法,是启发式教育方法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同时也是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方法,主要运用于一些实践型较强的课程教学中,如计算机、机械、会计等专业的专业
摘要:提高高职学院现有人员的素质,重视培养高素质的后勤管理队伍.  关键词:高职学院后勤人员 提高素质 措施    0 引言  后勤工作是学院三大工作重点之一。随着后勤改革的推进,后勤人员的素质问题已成为影响后勤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用人机制上的观念和历史原因,现有的后勤人员来源各异,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为此,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后勤人员整体素质。本文就提高后勤人员的素质谈谈自己的看法。  
针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探讨了造成目前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在深入剖析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特殊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