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父母看海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zao81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明节这天,也就是父亲生日的前一天,我陪父母来到连云港。
  春雨淅沥,暮色茫茫,汽车行驶在连云港海滨大道上,父亲透过迷蒙的烟雨,远眺大海。“多少年想看看大海的梦,今天总算实现了。”父亲对坐在旁边的母亲说。
  被什么戳了一下,一阵酸楚。怪不得父亲近段时间常说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山也爬不成了,如果有机会就到海边看看。
  父亲教了一辈子书,除了陪母亲到北京、上海看病,再也没有去过别的地方。就这两座城市,也仅仅是到过,并没有旅行的安排。记得2000年春天,我和父亲陪母亲去北京看病,住在前门附近一家地下室旅馆里,一间房每晚要80块钱,父母唏嘘不已,心疼房租太高,只好要了一间三个床位的房间。在北京看了颐和园、长城,想看故宫时,一问票价,母亲连连后退,但是我咬了咬牙,买了三张门票,母亲虽然极不情愿,但还是兴致满满地看了将近一天。后来,母亲逢人总说,故宫真好看,就是门票太贵了。
  去年,先是父亲因心脏房颤住进医院手术,半年后母亲又患病住进医院。随着母亲化疗头发脱落,父亲陪同母亲操劳,父母一下苍老许多。当年骑着自行车带我读书、神采飞扬地给我讲课的父亲,如今已是满头白发、弯腰驼背的老人;当年戴月荷锄归、整日侍弄六亩责任田的母亲,如今已被疾病折磨得凸现着高高的颧骨。
  生于上世纪40年代的那代人,经历了极其困难的生活。农村土地包产到户后,父亲从村小学选拔到乡中学任教,上世纪90年代,父亲又从乡中学调入县城高中任教,父亲一心扑在教学上,难得顾及家里。虽然从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工资待遇有所提高,但因为爷爷奶奶多病,家里经济十分拮据,生活并没有多大改变,为了多些收入,母亲尽量多种烟叶棉花,尽量多养些猪牛鸡鸭。母亲既要为庄稼浇水、打药、锄草,还要养猪牛鸡鸭,一个人干着几个人的活儿,很少吃顿应时饭,久而久之患上严重的胃病。近些年,尽管过上了不愁吃穿的日子,他們仍然精打细算地对待到手的每一分钱,从不敢多花一分钱。做子女的总想让父母吃得好一些,穿得好一些,每每买来吃的穿的,总会遭到父母的拒绝甚至埋怨,似乎他们对于花钱的吝啬,是根植在灵魂深处的,也许父母心里明白我们这个家庭的收入,仅仅能够维持生计,没有可以骄奢的资本。
  母亲在郑州看病期间,一个朋友请父母吃饭,父亲拿着一只螃蟹,在手里翻来覆去地看了又看,突然问朋友:“我这是第一次吃螃蟹,咋吃?”弄得我很尴尬,心里也十分愧疚。这让我想到了《孔子家语·卷二·致思第八》的一则故事,自己与皋鱼一样有三个过失:一是年少时为了求学,没有把照顾亲人放在首位;二是为了理想,工作兢兢业业,没有很好地孝敬父母;三是和朋友交情深厚却疏远了亲人。和父母在一块的时间实在是太少了,甚至没有留意父亲满头白发起于何时。
  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人生最大的遗憾。4月6日,陪父母沿着海滩散步,他们竞学着海边玩耍的孩子,偶尔吃力地弯下腰来,捡个贝壳、石子之类的东西,在手里摩挲后,顺手装进口袋。
  我和父母并肩站在海滩上,面前就是烟波浩渺的大海,水天一色,飞鸟起落,一波波海浪轻轻地亲吻着海滩,轻轻地涌来,又轻轻地退去。大海的轻波细语多么像儿时母亲黄昏中站在村口对我的呼唤,微冷的海风多么像当年我到外地求学临行前父亲对我的谆谆叮嘱。我感受到海的博大、包容、深邃、辽阔,就像母爱、父爱的博大、深远。我为能在父母有生之年有所回馈而欣慰,也为父母艰苦隅于乡村操劳一生从未走出家门而叹息。在遥无涯际的大海面前,我感受到浓浓的乡愁,父母所在的方向,便是我魂牵梦萦的故乡。
  晚上,在连云港海边的一家小餐馆里,我陪着父亲度过一个极其简单,却让父亲极其满足的生日。手术之后从不沾酒的父亲,那天晚上破例喝了三杯。
其他文献
已是深秋,空中斜飞着雨丝,一股浓浓的寒意包裹着夜色。  戏台搭建在北门的大榕树下,台下靠椅、长条凳沿街整齐摆放。台上热情激昂的旋律回荡在小城上空,戏的开演应该有一段时间了吧?几百个位置,座无虚席。我装着一副凝神入迷的样子,恐怕错过每一个动作或是每一句唱词。  此时的夜晚,我感觉突然鲜活了起来。台上的角色与台下的角色就是不灭的灯盏。祖辈们热衷于看戏,似乎看戏成了他们特有的娱乐方式。以至于有看戏的消息
期刊
上世纪70年代末,我出生在一个小村里,院子里住着三户人家,很杂乱。  我们家本在煤矿安家几十年,但在生我那年,我们赖以生存的富家滩煤矿开始资源枯竭,父亲被调在一个新开发的矿井,新建矿井条件简陋,大批的工人在河滩里搭着帐篷生活,下井出来了有时候澡塘里没水,穿着又旧又脏的窑衣就去食堂打饭吃了。没有办法,父亲把家从煤矿搬回了老家,一套不到四十平方米的里外间,住了整整八年,父亲才把我们又带回到了煤矿。  
期刊
上世纪30年代,闽浙赣苏维埃革命根据地红旗漫卷,盛况空前。王明向中央苏区派出曾洪易(后叛变)、关英等人到达省会葛源。关英是上海人,早期在上海从事工人运动并加入中国共产党。生性豁达、充满革命浪漫主义情怀的关英,看到那里日新月异的变化,很快融入方志敏的激情建设中。  在葛源,个性独特的关英收获了一份肝胆相照的爱情。他教爱人汪菊媛骑马识字,唱歌演讲,教她从事革命斗争,为他美丽的娇妻写诗,为她作曲,他把战
期刊
十月份,我接替数学老师,又担任了班主任。  我非常喜欢自己的班主任角色,自我定位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一定是出色的班主任。命运安排吧,遇到了18年班主任生涯中最调皮、最活泼、最大胆的一帮学生,让我真正体会到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尤其在学生出走这一块,学校教育很无力。  第一次出走的是个男生,他的理由就是,不想念书了,要到社会上看看,等过一段时间想想会不会再回学校。班长告知我,他是从家里出走的,我立即和
期刊
小孩儿一周岁那年,我下岗了。和我一起的,还有很多怀抱梦想的大中专生。  中午给孩子过的生日,热热闹闹以后,下午和爱人带孩子到矿上的小吃街,带孩子吃豆腐脑儿。一大碗的豆腐脑儿居然快吃完了。之后,我们在矿上的公园游玩,那時候公园很美,人也很多,是小桥流水的江南特色。在公园的凉亭,我说:“今天一周岁了,让儿子走路看看。”  我的话刚落音,爱人就松开了双手。孩子歪戴着帽子,笑嘻嘻地蹒跚过来。我第一时间按下
期刊
江南塞北,地域有别,家常菜、家常饭各有风味和特色。南方有南方的规矩,北方有北方的习惯,大碗大碟,大口吃肉喝汤,是北方人的豪放;精致的青花瓷盘里盛上细丝儿碎末儿,自然是南方人的婉约了。我所在的皖北,地处中原的东部边缘,属于不南不北,不东不西,正式的菜系特色不分明,连家常菜、家常饭也很难说出特色来。  世纪之交的千禧年前后,我曾到苏杭一带农家做客,对那里寻常待客之道及其家常饭菜颇有印象。早餐时,主人领
期刊
东篱下的菊花是种的,南山种不得,陶渊明种菊,也把自己种进了南山。菊花开时,南山入秋,秋肃杀,大有况味。  菊花香,香气顺畅,浅浅地闻,是草气,青蒿、黄蒿、白蒿,统一为蒿香。菊花似乎是吃不得的,槐花可吃,月季可吃,栀子可吃,菊花如何吃?还真找不到出处。“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朝露清凉,秋菊微苦,如何烹制是个问题。菊为苦寒之花,以寒霜为号,绽放热烈。屈原大胸怀,取秋菊高洁,诉说情愫。菊乃
期刊
第一次坐上火车,离开家乡,我多么希望能看到同学J的身影,我知道不可能,因为我没有告诉他,但我还是希望有奇迹,但是没有,有一种莫名的失落。  月台上,妈妈挽着爸爸胳膊,他们频频向我挥手。我从未离开过父母,心中充满了不舍,心上凄楚,忙閉上眼睛,闭上了眼睛,越发能看到父母日益衰老的脸,风中的白发,忙又睁开眼。我不能让父母为我担心,再说这是件高兴的事,我不哭!我看到父母强忍着眼中的泪水,那是硬挤出来的笑容
期刊
清晨6点多,我去了附近的环城河公园放松身心。  春节以来,一直按要求宅在家里,被疫情闷了太久,我摘下口罩,大口呼吸这难得的新鲜空气。  东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而西边还挂着几颗明亮的星星。脚下是清澈的、缓缓流淌的环城河,散发着积雪消融的寒气,隐约的似有若无的梅花暗香。周遭一片寂静,只听见自己“沙沙”的脚步声。  忽然,一只熟悉的曲子飘了过来,啊!是《天边》!循声望去,不远处的河岸上,一个萨克斯手正在
期刊
我第一次拒绝的人,是大表哥。  大表哥是我大姑家的孩子,他比我大3岁。我和大表哥关系很好,一起上学,一起干活儿,他对我非常照顾,我被人欺负时他替我出气,有好吃的先想到我,哪怕是一块烤红薯,也要和我分着吃。慢慢地,我们都长大了,各自成家立业,我进入体制内,大表哥经商,生意做得也不坏。  和大表哥第一次发生“争执”,是因为他的一通电话。  在一个冬天的午后,我正在村里走访贫困户,突然接到几个月没有联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