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营商环境是广州的“金字招牌”。
在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由市场主体打分、民营企业家说了算”的全国营商环境评价中,广州综合排名第一;5次登上《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榜首;连续两年登上中国“机遇之城”首位……
2020年1月,广州制定并实施《广州市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提出对标世界银行评估标准,对照国内外最佳实践,以最高最好最优为目标,坚持以市场主体获得感和满意度为导向,在持续推动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出新出彩。
据市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陈建荣介绍,广州市先后实施营商环境1.0、2.0、3.0改革,从“聚焦行政审批领域简政放权”到“推动十大重点领域营商环境攻坚工程”,再到“全面对标世行评估和国家评价实施跨部门革命性流程再造”,实现营商环境改革“三级跳”,着力打造全球企业投资首选地和最佳发展地。2020年上半年,市场主体新增22万户,逆势增长13.1%。
快,还要更快
1985年,广州开办首个灯光夜市,引起全国轰动。
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广州彼时已经被市场化的“魅力”吸引,充满了不进则退的紧迫感。许多内地城市还在学习“广州经验”,广州已经“刀刃向内”,掀起了营商环境改革高潮。改革的落脚点,就放在营商环境三个关键词上——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
2013年,一张轰动全国的“万里审批图”让行政审批难引发社会关注。当时即便在广州,开工一个项目也最少要盖108个章,最快要等799个工作日。面对企业和群众办事难、跑腿多的苦恼,广州加快推进“放管服”改革,大幅提高行政审批效能。
世界500强苏黎世保险、安达保险仅用3天就完成了登记注册;百济神州从签约到动工只用约半个月;总投资额达610亿元的富士康10.5代显示器全生态产业园区,创造了从洽谈到动工总用时仅100天;量产的12英寸芯片生产线——广州粤芯,从打下第一根桩到实现投产只用了一年半。
速度还在不断刷新。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打造“来了就办,一次搞掂”的审批高速公路,将带规划方案的项目审批流程最短压缩到15天;南沙实现了全国首例“交地即开工”项目,企业拿到地后下一个工作日即可动工。
“近几年开发区营商环境变化特别大,给了我们更多发展信心。”珍宝巴士集团总裁邢剑说,近期他们追加了在黄埔区的投资。邢剑说,2019年3月,珍宝集团总部及5G智慧公交产业园破土动工。企业拿到了政府主动提供的审批流程图,一次性告知需要办理的事项,有些事项实施全信任审批,企业仅需提交一份告知承诺书就取得行政审批决定,随后再补齐要件,大大缩短了企业开工建设的周期。
2020年1月1日,中国外商投资法正式施行。为把握新一轮开放红利,广州优化外商企业备案报告程序,全市外商投资企业备案时限缩短至1个工作日。
《广州市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提出,2020年实现商事登记、刻制印章、申领发票0.5天办结,一般企业注销“一事一网一窗”办理;加快实现“4个1”,即:企业间不动产转移登记1小时办结、企业不动产抵押贷款1天办结、不动产转移登记与电水气过户一窗联办、不动产交易登记与缴税一网通办。
“公平”最能聚人聚财
在打造“全球企业投资首选地”“最佳发展地”进程中,广州提出在“更广维度上提升法治化、提高便利化”“让全世界投资者感受效率与公平”。
今年2月,广州复工伊始,白云法院收到被保全人广东某药业公司邮寄的财产保全解封申请,申请解封其名下账户,以全力生产防疫药品。经办法官迅速核实案情,法院坚持善意文明的司法执法理念,对承担防疫生产责任的企业审慎采取强制措施,迅速组织双方到庭调解并达成共识,第二天就解除了对该药业公司账户的冻结。
“下一步,白云法院将继续紧紧围绕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发展需求,着力加强财产制度、科技创新、公平交易等司法保护,努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白云法院相关负责人说。
法治化既是改善营商环境的重要手段,也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广州不断在营商环境改革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全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广州样本”。
近年来,广州司法局在构建系统规范的营商环境制度体系上成果显著。据统计,2019年广州全面清理了85件地方性法规、117件政府规章、1300余件规范性文件,集中修正地方性法规32件、政府规章54件;推动市政府一次性公布取消证明事项351项,并对涉企涉民办事证明文件“其他材料”“有关材料”等兜底规定进行全面清理, “我媽是我妈”等奇葩证明在广州早已不存在。
7月17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举行营商环境建设专家咨询成员聘任仪式。8月4日,《广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获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9月23日,《关于加强法律服务工作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决定》在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上获得通过,该决定旨在为解决三地在深度融合中产生的法律问题,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法律保障。 “这是全面深化营商环境改革的重大进展,是将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和合法权益贯穿到法治建设各领域各环节的有力举措。”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尹涛说。
改革优化机构“矩阵”
7月20日,渣打环球商业服务(广州)有限公司经由天河区企业登记机关核准。登记机关第一时间安排专人对接,从选址初期到核发营业执照,全程跟进。
据广州市市场监管局数据,2020年上半年,广州实有市场主体246.63万户,同比增长13.08%,其中企业138.64万户,同比增长20.16%。疫情防控期间仍保持企业数量高位增长,说明广州营商环境持续向好。
令人惊喜的数据背后,是广州近些年不断推进营商环境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结果。
2019年的机构改革,可以说是广州营商环境一次自我革新的契机。
当年3月,广州开发区率先成立北上广深首个营商环境改革局。这是广东省首个、也是北上广深四个特大城市中首个直接以“营商环境”命名的政府部门。这意味着,营商环境改革进入“深水区”,广州下定决心必须打出有效提升行政效能的一张牌。
南沙实现全国首例“交地即开工”项目,企业拿到地后下一个工作日即可动工。
随后,广州开发区营商环境改革局、广州开发区民营经济和企业服务局、黄埔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广州开发区行政审批局)三个部门集中揭牌。梳理这三个部门的“家谱”,不难发现,三者都扮演过全国或全省营商环境改革探路“先锋”的角色。
这次,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以机构改革为抓手,改革优化机构“矩阵”:广州开发区营商环境改革局承担全区加强和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任务,堪称营商环境的“建设员”;广州开发区民营经济和企业服务局,好比为企业提供贴心关怀的“服务员”;黄埔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广州开发区行政审批局)的工作侧重点是提升数据使用效率,如同拥有智慧大脑的“数据员”。
制度创新引领下,广州营商环境新时代全面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