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业的混合经营与金融监管

来源 :金融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debaotogo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大多数国家金融业混合经营的发展,我国金融业的混合经营现象也日趋明显。在我国当前分业监管的体制下,建立和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完善主监管制度,建立健全金融法律法规,对于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货币制度在塑造公众预期方面是强有力的,许多主要的货币经济学家都视预期管理为货币政策的任务。近来,中央银行预期管理研究着重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货币政策与私人预期、货币政策与向理性预期的转变、异质预期下的最优货币政策、学习与货币政策设计、中央银行的交流,等等,这些研究为中央银行操作提供了不容忽视的政策启示。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而农民增收离不开农村金融支持。非正规金融作为农村金融的一部分,能否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呢?为此,本文利用农业部固定观察点数据,运用面板数据(paneldata)模型考察了农村非正规金融、正规金融与农户增收的关系,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农村非正规金融能有效的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是一种有效的融资安排。基于此,政府有必要将目前广泛存在的非正规金融合法化,引导和规范非正规金融的发展。
本文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对重庆市开县小额扶贫信贷制度创新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认为内部控制人主导的商业化制度创新是开县小额信贷扶贫组织获得财务可持续性的关键。小额信贷组织在我国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当前应该从市场准入、监管框架等方面着手制度设计,推动建立服务于农村贫困地区商业化的小额信贷组织体系。
利率市场化的影响由外及内最终将通过各种渠道传导到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并经由后者的经济行为变化得以体现。本文以四川省200多户企业为样本,运用J.M.克拉克的加速模型,实证检验了利率市场化对我国企业投融资结构的影响,并结合实际调查,对企业的资本结构、投资效率、投资弹性等财务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对分析结果进行了尝试性的解释和政策建议。以期对现有正在推进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有所借鉴。
文章对中国开展离岸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进行了详细分析,然后对离岸资产证券化运作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开展离岸资产证券化的法律、税收和货币风险问题进行了论述。最后,根据分析提出了中国开展离岸资产证券化的对策措施。
本文针对我国目前产业结构层次总体偏低的现状,运用产业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金融组织等相关理论,重点从商业银行组织结构失衡人手,分析它对我国产业发展带来的严重制约以及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症结,结合我国实际,分别从城市金融和农村金融两个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的思路。
中央银行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已经成为最重要的公共权力机构之一。随着各国中央银行制度的不断演变和中央银行职能的不断扩展,中央银行的活动对于一国经济运行的影响力日趋加深。本文对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发展历程、组织结构及其职责、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独立性和透明度进行了阐述,试图对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中央银行体制改革提供参考。
我国的团体保险采购招投标在实践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招投标双方的不规范和非理性行为.包括评价标准模糊和不科学导致人为因素的干扰,保险公司之间恶性压价竞争,导致潜在的亏损风险剧增,保险公司不切实际的服务承诺扰乱了市场秩序。本文基于一般经济分析、经济博弈论和行为经济学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解释和深入分析,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启示与对策。
一种金融制度是否有效与合理,归根结底要以能否有效地服务于多样化经济主体的层次性需求来评价。在已往研究中国农村信贷市场的文献中,大多只关注信贷供给层面,而对信贷需求层面有所忽视,且在研究对象上主要侧重于农户和农村企业。本文为保持理论传承的逻辑性,在对农村信贷需求层面进行分析时仍以多样化的主体来构建逻辑结构,依次探究每个主体的信贷需求逻辑层次。
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不断增大,现金与转账的使用量都在增加。本课题分别就影响个人和法人组织使用现金的偏好程度进行调查,提出了从提高社会信用程度、创新与完善支付结算体系等七个方面降低社会现金使用偏好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