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今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合理运用,使得数学教育改革获得了生机,运用多媒体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然而这还必须要求广大的一线教师不断的提高自己,更新观念以使得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能够有效的发挥作用。
关键字:信息技术 数学课程 意义 要求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4-098-01
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数学教育,应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研讨,主动创新,获得知识技能上的提高,满足兴趣、情感等方面的需要,提高数学素质和信息素养。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合理运用,使得数学教育改革获得了生机,使得我们许多美好的愿望得以实现。因此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并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的数学活动中去。
一、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积极意义
1、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良好的兴趣就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新颖的事物、知道而没有见过的事物都感兴趣,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必须满足他们这些需求。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
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
在中学教学中,数学课本是静止的,借助多媒体,创设动态情境,以鲜明的色彩,活动的画面把活动过程全面展现出来,那么既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抽象为具体,又可促进思维导向由模糊变清晰。
3、运用多媒体,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认识活动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这是人类认识过程要遵循的一般规律。但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一般都是前人在实践中长期积累的间接经验,它不再是感性的,在教学过程中,解决这种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实际与理论间的矛盾,利用信息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可以把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视频图像等信息集于一体。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能使学生获得极为丰富的、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
4、运用多媒体,巧设练习、巩固新知
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的学风的养成,必须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实现。所以,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发挥计算机容量大,信息的检索、提供、显示及信息类型的转换方便迅速,信息传播速度快的功能优势,巧妙设计练习,激发学生“乐学乐做”的情感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学中,应广泛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素材,更多的练习和表现自己能力与成就的机会。同时,也为教师提供及时获得学生准确、真实的学习成效和学习态度及反馈信息的方法和途径。
在课后,可以利用一些辅导软件来复习和巩固某些已经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完成任务的速度和准确性。另外,利用计算机信息容量大的特点,可以做成一些智能题库(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智能训练系统),学生可以用它做题、复习知识。
二、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于数学教学时的要求
1、更新观念:确立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大众,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素质教育思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必须关注学习者的信息素养和学习能力等水平,将其作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个最具有现实性的条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该是既立足于学习者原有的信息技术技能水准上,同时也应该关注其信息技术技能提高。
2、教师不能在课堂上完全依赖于教学课件,不能够充当放映员,要适当地设问,适当地讲解。有些老师认为,在课程当中,课件是多么地吸引学生呀,学生会不自觉地被吸引到设计的问题中来。殊不知,学生关注的是课件本身,而不是课件呈现的问题,到最后只能是毫无效果可言。这就要求教师在利用课件上课的时候要有的放矢,该设问的时候要设问,该停下来的就要停下来。不能脱离教师的讲解。
3、利用信息技术的优点,处理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容量和学生思维的关系。能够大容量地展现知识是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的一个优点。但是有的教师在运用的过程中就一味地追求大容量,让学生没有思考、交流、探究的时间。知识就像放电影一样,在学生面前一闪而过。这样,知识是展现给学生了,但是没有一点效果。要提高教学的效果与容量,必须建立在学生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教师不能一厢情愿。
4、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整合的课程当中,信息技术资源的运用都是面对的全体学生,而学生是存在个体差异的。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忽视这种差异的存在,要关注这部分学生。
总之,信息技术提供了理解、探索数学的平台,把数学变得容易理解,使得数学能真正走向生活。信息技术可以说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有力工具。它的运用是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动手,动脑,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同时要求我们广大的一线教师,加强自身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使得信息技术与数学的整合能够有效的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沈书生.关于现代教育整合观的初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张定强.当代信息技术与数学教育改革[J].电化教育研究.1998.6
[3]张振安.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之我见[J].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
[4]钱炎.寻求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结合点[J].数学教学通讯.2006.3
关键字:信息技术 数学课程 意义 要求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4-098-01
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数学教育,应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研讨,主动创新,获得知识技能上的提高,满足兴趣、情感等方面的需要,提高数学素质和信息素养。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合理运用,使得数学教育改革获得了生机,使得我们许多美好的愿望得以实现。因此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并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的数学活动中去。
一、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积极意义
1、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良好的兴趣就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新颖的事物、知道而没有见过的事物都感兴趣,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必须满足他们这些需求。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
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
在中学教学中,数学课本是静止的,借助多媒体,创设动态情境,以鲜明的色彩,活动的画面把活动过程全面展现出来,那么既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抽象为具体,又可促进思维导向由模糊变清晰。
3、运用多媒体,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认识活动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这是人类认识过程要遵循的一般规律。但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一般都是前人在实践中长期积累的间接经验,它不再是感性的,在教学过程中,解决这种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实际与理论间的矛盾,利用信息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可以把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视频图像等信息集于一体。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能使学生获得极为丰富的、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
4、运用多媒体,巧设练习、巩固新知
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的学风的养成,必须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实现。所以,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发挥计算机容量大,信息的检索、提供、显示及信息类型的转换方便迅速,信息传播速度快的功能优势,巧妙设计练习,激发学生“乐学乐做”的情感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学中,应广泛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素材,更多的练习和表现自己能力与成就的机会。同时,也为教师提供及时获得学生准确、真实的学习成效和学习态度及反馈信息的方法和途径。
在课后,可以利用一些辅导软件来复习和巩固某些已经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完成任务的速度和准确性。另外,利用计算机信息容量大的特点,可以做成一些智能题库(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智能训练系统),学生可以用它做题、复习知识。
二、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于数学教学时的要求
1、更新观念:确立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大众,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素质教育思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必须关注学习者的信息素养和学习能力等水平,将其作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个最具有现实性的条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该是既立足于学习者原有的信息技术技能水准上,同时也应该关注其信息技术技能提高。
2、教师不能在课堂上完全依赖于教学课件,不能够充当放映员,要适当地设问,适当地讲解。有些老师认为,在课程当中,课件是多么地吸引学生呀,学生会不自觉地被吸引到设计的问题中来。殊不知,学生关注的是课件本身,而不是课件呈现的问题,到最后只能是毫无效果可言。这就要求教师在利用课件上课的时候要有的放矢,该设问的时候要设问,该停下来的就要停下来。不能脱离教师的讲解。
3、利用信息技术的优点,处理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容量和学生思维的关系。能够大容量地展现知识是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的一个优点。但是有的教师在运用的过程中就一味地追求大容量,让学生没有思考、交流、探究的时间。知识就像放电影一样,在学生面前一闪而过。这样,知识是展现给学生了,但是没有一点效果。要提高教学的效果与容量,必须建立在学生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教师不能一厢情愿。
4、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整合的课程当中,信息技术资源的运用都是面对的全体学生,而学生是存在个体差异的。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忽视这种差异的存在,要关注这部分学生。
总之,信息技术提供了理解、探索数学的平台,把数学变得容易理解,使得数学能真正走向生活。信息技术可以说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有力工具。它的运用是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动手,动脑,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同时要求我们广大的一线教师,加强自身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使得信息技术与数学的整合能够有效的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沈书生.关于现代教育整合观的初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张定强.当代信息技术与数学教育改革[J].电化教育研究.1998.6
[3]张振安.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之我见[J].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
[4]钱炎.寻求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结合点[J].数学教学通讯.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