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我小时候最喜有人来家做客。远客来,必备酒饭。母亲会取出广口瓶仅有的江玉柱(干贝)、香菇泡发;挂在墙上的带鱼,已经让岁月醺得透了明,地下汪着一堆油,有哈喇味,我却喜欢;硕果仅存的自制香肠,豆腐丝拌小葱,清炒时令菜,烹炒一桌。我期望着来客“快点吃呀!”“快点走哇!”
父亲用“西凤”或“竹叶青”待客,是年节发票供应的。清寒的天,酒壶烫过的酒,与饭菜的香混合着,有一种喜气,抑制不住的。不知为什么只记得清寒的深秋、酒香,其实夏天也请过客,但是,完全回忆不起夏天的酒气,或许酒香多少象征着温暖,与秋冬特别适宜。
近客到家里来,有茶奉上。父亲平日喝茉莉,后来想想因为便宜吧。来客喝绿铁皮盒里的龙井或毛尖,家里有两盏仿白玉的茶杯,配着同色托盘,待客才用。少时不记得喝过乌龙、铁观音,柜子里有大红袍,母亲胃疼时加姜、糖喝。
山里葵花籽特别不值钱。否则不可能一买一面口袋。用将熄的柴火慢慢炒,奉客必备。送客之后,瓜子皮能扫出一簸箕。
特别特殊的客人,只在刚开始喝酒的时候让小孩过去打个招呼,或为客人斟一杯,之后,大人把门关上,议论些国事,不让孩子听了到外面瞎说。
林彪的飞机掉下来了,这样的消息是北京来的叔叔们说的,根本不要让孩子听的。大人们十分兴奋。他们说到哪个老帅复了职,更加兴奋。那是“文革”末期了,动荡的岁月快结束了。
而我大为兴奋的,是客人们带来的各种礼物,有给我的裙子、糖果,让我高兴得乱七八糟。不是打了碟子就是摔了碗,还静不下来,就会让大人胖熊一顿,哭了,累了,上床迷迷糊糊的了,安静了。
家人窃窃私语,说着各种危险的事,这样的夜里,连梦都是不安的,捧着一颗惴惴的心。
B“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肯定乐啊!那么多好吃的,最重要的是,所有的叔叔阿姨都很贴心地为上不了桌的孩子留下菜,在每一个碟子里。多有教养啊,我一直这么觉得。
有叔叔从嘉峪关来,带来粉红色泡泡纱的裙子。我把人家的名字忘光了,只记得泡泡纱,记忆有多自私。惊喜是无法描述的,粉红色啊!在我还是少女的时候我爱它,我穿上它去敲门,一定要让人家看到那份心意的样子。
既然嘉峪关来了人,山海关是不是也该来呢?
第二天早上我问我爸。
我爸没说话,我妈说:你既然知道嘉峪关山海关了,就去把地理学好吧。这是多么风马牛不相及的回答,但是话语权在大人手里,你能说啥?说啥他们都能扯到学习上。只要扯上学习,你就得心生愧疚,要对得起那件泡泡纱以及大人給你的一切。这就是他们那一代人的逻辑。
你享受那件裙子的时候还得把那颗小心脏提着,没臭美一会儿就想:我去!还是回家背地图吧。
一路学下来,高考时,我的地理完胜。
是不是特适合写成一个鸡汤故事呢?多励志!多扯!
C后来我到别人家做客,多好吃的菜,也会留一半在盘子里,只要看到人家孩子的眼神儿。我跟自个儿说:我得做个有教养的人啊。多轻的伴手礼,我也会带一份儿,为的是让人家看到我的心意。谁想到物质丰盛的时代那么快就来了,你剩下菜,人家会发愁:“这沾满了口水的菜怎么弄啊!”
你的教养成了人家的麻烦。
不与时俱进,简直没脸出去做客了。
D刚回济南时,常去两个老太太家做客,是先生的亲戚。她们是一对姑嫂。嫂嫂年纪轻轻守寡,小姑新婚之夜从婆家翻墙而走,一生未嫁。
她们是女中的同学,在一所济南著名的小学教书。我见到她们时,俩人已七十多了。若活到今天,一百多了。
那是一间完全没有男人的屋子。距离从前有男人的生活,她们已经过了五十年。像民国的女生一样,她们喝茶,吃点心,看各种闲书。比如张恨水。
她们住在一栋不大的楼房西边的一层,因为不愿和人打交道,把大门堵了个大柜子,从南面晾台的门出入。
这顿饭,俩人每次都要做长久的准备。我想,这应该是她们生活中最大的事情了。
我们骑车子过去,大半是夏天,满头大汗。姨姥娘把脸贴到玻璃窗上小声尖叫:他们来啦!她的小姑子应声开门。里面有古墓般的清凉,还有清凉油的味道。
姨姥娘身上永远有清凉油的味道,她们都有老人的味道。
她们穿竖罗月白色褂子,蓝色宽大的裤子,都已经洗成后来大兴的水洗重磅。煤气罐已经很通用了,还在用蜂窝煤的炉子,一个菜一个菜地炒将起来。两个老太太在不断的争论中做好了一桌菜。
茭白炒里脊、黄瓜丁炒虾仁、蓑衣黄瓜、拔丝山药,所有的菜都勾芡,都凉了,到吃的时候。蒲菜饺子非常非常小。
每一道菜只有口碟那么那么小。
所有的菜都是浅尝即止。
我们四个胃口极好的成年人,比如那碟虾仁应该有十多只虾,六个人吃,平均一人两只。
饺子只有两盘。没有人的时候,我自己吃掉四盘是没有问题的,当然对如今的体型也没什么好抱怨的。你或者愉悦地吃,或者愉悦地穿,不可能兼顾啊。当然也可能又吃又穿,但是必须流大汗地锻炼,我祈祷山妖把跑步的我捉走算了。
每一碟菜都有来历,都做得千辛万苦。最后,你只能下箸如有鬼。不好意思吃了。就这样子,小碟子也纷纷空了。
两个老太太是几乎不动筷子的。我婆婆说她们吃猫食,一丁点儿就够了。橱子上有各种买来的点心,小碗小蝶的摆着。
这是最袖珍的吃。
每样点心都沁入了风油精的味道。
经常去吃,从未吃饱。但我钟情于那些已经配不成套的小碗小碟子,粉彩的小碗,青花的小碗,茶叶末釉的茶壶,黑色雨点瓷的小茶盏,成化白瓷的小碟,秘色瓷的小碟,钧瓷开片的笔洗盛了鸡汤。 她们喂了一只大猫。没有用吸尘器,因此哪儿哪儿都有猫毛。
姨姥娘每天都在吆喝浑身上下各种疼,各种膏药贴着。她拿病历给我们看,上面写着没有器质性病变。
姑姥娘大大咧咧,各种哄姨姥娘的话,有时也说打趣的话。然后她们笑,在她们自己的语境中,自己的语言体系中。
她们的言谈中没有男人,再八卦的故事也是女人和女人。老女人和小女人,聪明的女人和傻的女人,城里女人和乡下女人。
我常常想起奥斯丁的各种小说,想起维多利亚时代,那时的女人出嫁必须自带嫁妆,没钱是嫁不出去的,因此有許多老处女。维多利亚时代又是特别清教徒的时代。许许多多的处女老去。
E高中的最后一年,我在老王处长家做客。因为要回到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
老王处长是我们去三线前那个所的两个老红军之一。江西人。他没有文化,所以只享受了一个所领导(厅级)的待遇。他的战友都省军级了,有的在中央,他孩子说。但是老王处长说,还有人在乡下呢,还有人死了呢,连女人都没碰就死了。
他不和省军级的比。他不和任何人比。
他有四个孩子,我比最小的那个小一岁,所以,一家人管我叫老五。我在我家是老四,到了老王家变老五了。
老王处长家的饭好吃。老爷子经常从西门口副食店拎回来一扇排骨,扔到院子里的一个大菜墩子上剁了,大火煮了吃,根本不红烧糖醋煎炸,咣咣一剁就下锅,加水加葱姜大料盐开煮。豪放派的,煮熟了一人一碗。
吃肉的时候,全家人都喝酒,白的。
我忘了说他们家有个大院子,平房一排,四卧一个客厅,房前房后种满了蔬菜和果树,苹果熟一只,我们就爬上树摘一只。
这一家人喜欢吃饺子。我和阿姨剁馅、和面、包,要包整整三大盖帘,每个盖帘有一张大圆桌的大小!
我用两把刀剁馅,双手开练,一边剁一边把葱加进去。阿姨是山西人,会各种面食,饺子面和得尤其好。
院子里有一口大锅,蒸馒头、煮肉、下饺子。炒菜才会进厨房用煤气。阿姨菜炒得好,她右手挥铲子,左手夹着支烟,歪着头,边炒边抽。孩子们都不伸手,她就叨叨,急了就用铁铲子敲锅。
孩子们对妈妈的叨叨置若罔闻,端着个碗来盛炒好的菜,一言不发,溜跶来溜跶去。
孩子们互相之间是插科打诨。老爷子坐餐桌上吃,哈着酒,冲孩子们喊:坐下来吃坐下来吃。
孩子们对老爹的要求置之不理,端着碗溜跶着回自己的房间去了。
这是个相当民主的家庭。没有威权。
他们家有一台留声机,唱片的风格多样,阿姨闲下来听“陈三两爬堂”,老王处长喜欢一首日语歌叫“拉网小调”,他一高兴了就大唱“嗦唻嗦唻”,“啊不会笑不会笑”,有点儿像现在的说唱。
我喜欢上了一支缅甸民歌《海鸥》,十分忧郁的歌,东方歌舞团罗天婵唱的。
晚霞笼罩着伊洛瓦底江
活泼的海鸥展翅飞翔……
静静的江水向东流
唯有那歌声轻轻回荡
啊海鸥啊海鸥
你那婉转动人的歌声啊
扰乱了我平静的心房……
看晚霞映红了伊洛瓦底江
这是多么美好的地方
静静的江水向东流
唯有那歌声轻轻回荡
现在还记得这歌,完全想不起来,是什么扰乱了我平静的心房。青春的忧郁是毫无道理的,感伤随时随地发生。每天很早就要起来背书,天刚亮,风是清的,一个人坐在院子里,风扯着我的头发在眼前飘啊飘的,我把自己心疼得要命,简直没办法不忧郁下去。
阿姨下午起了床喜欢听周璇的“四季歌”。“春季到来绿满窗”,那声线,高到云彩里去了,一根丝线弯弯曲曲的一直往上,一直往上,把湛蓝的天划出一条白线。
四航校的训练机每天中午从大院的上空飞过,那噪音跟了我们几十年,从来没有人想起来收个噪音费花花。
我在老王处长家看的电视《追捕》,那个真优美长得像极家里的二姐,性格也像。
我和二姐睡一个屋,大院的好多男孩子追她,她有好几个纱巾,出门以前这样戴那样戴,站在大衣橱前,照来照去。要知道我们那一代人,只会在没有人的时候才敢照镜子。
二姐带着我去大院的大礼堂看童芷苓的《尤三姐》,美呆了。还有王文娟的《红楼梦》。我开始喜欢越剧了。
大姐从部队当了兵,转了业,后来结了婚。她丈夫是个小白脸儿,两地分居。就像那句顺口溜说的“小白脸没好心眼儿……”后来,离了。
刚到这个家,第一个晚上我蜷缩着腿睡的,身体打着卷儿,二姐又干净又强势,有点怕怕。她走过来扒拉扒拉我的东西,然后说这个不行,打开橱子拿出一个扔过来,“用这个吧!”转身就走。
我转学到十九中,一开始是试读,入学考试不好人家不想要,找了关系,让试仨月,不行就闪。
那段日子强烈地想家。
每个晚上做功课,在餐厅。踮着脚尖回到房间拿盆洗洗也会吵到二姐,她翻个身,哼了一声。我上了床简直不敢动,直挺挺地躺着。
二姐抽烟,用食指和中指指尖叼着一支烟,侧身坐在沙发上,极细的腰,翘着修长的腿,顾盼神飞,笑声朗朗。
那个姿式,我膜拜得不得了。
她常常带着我去礼堂看电影,嘈杂的人声,二姐从过道踱入,像压路机经过,碾碎了所有能发出声音的人,两侧缄默不语,人们望着她,各种眼神。
二姐施施然走过。
她穿大红裙子,艳压群芳。走过之处,寸草不生。
无论在什么位置,她在哪里,哪里就是中心,一个眼神就能荡平天下。
她不会马上坐下。
马上坐下干什么?她要站定了,环顾四周。
追随着她的目光,我也环上一遍。凡是女人,目光如剑,凡男人,或仰慕或鄙视,内心都不会再平静了。 二姐微微一笑,坐下。已经搅翻了观众,很好。心里很受用的样子,威风八面!
电影开演了,有男生送汽水,送冰糕,送水果,送……
我替她收着。
二姐像一只开了屏的孔雀。
她没有女性朋友。和大姐的话都很少。
大姐和大哥是两个书虫,对书之外的一切,没有热情。
家里养了只黑贝,经常偷吃小鸡。
每年养一窝鸡,十几只。我和老王處长负责剁菜帮子喂鸡。
小哥哥在外面当兵。
春秋天我喜欢爬到南院的树上,看围墙外车水马龙。有时候能看到同学路过。有一天看到大姐在夜里哭,她的肩一抽一抽的。
我要背大量的题,恶补陕西没学过的历史课,背各种年代表以及文科要背的种种。考试终于过了关,老师不情愿地留下了我。
第二年高考成绩不错,上了市里的排名,进了重点大学,我的班主任看着我的眼睛说:“真没想到会是你。”
我在心里笑,你没想到的事多了。
大学毕业,我们家从三线回到原来的所。二姐已经结了婚。
我四十岁的那年,母亲住院,她告诉我二姐住在东北角的病房,乳腺癌晚期。
我在她的病房门外徘徊了一刻钟,也没有勇气进去。据说人已经瘦得脱了形。
我怕见到脱了形的二姐。
后来听说阿姨来看过她了。母女做了告别。
应该是在夏天。二姐去世了。
我相信像她这样的姑娘,是很难不让男人辜负的。
我其实无法面对的,是她的心寒绝望。
世人辜负了她,我好希望她可以决绝而去,对这世界不再留恋。
总会想起去看《尤三姐》,她立在礼堂,灯光斜斜地打在她身上,她的眼神如流光溢彩,变幻不定。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她的心冷了,挥之不去的忧怨,在她的乳房上结成了伤。
F有几年我在朋友和同事老冯家借宿。
朋友在晚报上班,精致的小女人,穿一个大白衬衫在小厨房做西红柿炒鸡蛋,非常小的一间半房子,非常热的夏天,知了不间断地尖叫,她把鸡蛋刺啦一声倒进起了烟的油里,并不急着翻炒,等着挨着锅的那一片发黄了,才翻过来,然后扒拉到一边,再下西红柿。这时候她抬起头笑着说,这样鸡蛋最香啦。
晚上落地扇轻轻地摇,发出嗡嗡的响声。
一个台湾商人在追她,那时候是我的空窗期。暗夜里,我们各自想着各自的心事。
那是我们最美的年龄。身体成熟得像水蜜桃,饱满,紧实,脸上的苹果肌又让我们看起来有点孩子气。
青涩的青春永远过去了。
但是这一切的美,要到我们都老了才能真正体会到。
有时候住到同事老冯家。我在生活报开了个情感专栏,还要去接一个晚上的热线。最初是出于好奇,对别人生活的好奇,哪晓得热线乏味得要命,就像心理医生看他们的病人。热线倾诉的全是对感情没完没了的纠缠,我成了他们的垃圾桶,他们吐完了,重新回到婚姻的床上,我得想办法把听进去的垃圾再吐出来。
每一个接热线的人都希望听到的故事无限奇葩,再曲折一点好吧。也真有把故事讲得很好的人,有些句子到现在还记得,比如一个女人轻轻地说:“无论是刀掉下来切了瓜,还是瓜落到了刀上,受伤的都是瓜。”真正会讲故事的人是可遇不可求了,他们像海底的珍珠,听到一个好故事回家的路上,常常想起那句“沧海月明珠有泪”,心生喜悦。这是写作者的私心。
我在老冯女儿的房间住,趴着写小文章。
开着的房门传来老冯和上高中女儿的嬉笑声以及母女的私语,这声音让人听了宽心,是家的感觉。
热线是有规律的,情人节老婆们打来骂丈夫骂小三;元宵节小三们打来骂大婆骂男人。
女人总在骂男人。
有时候我到报社去晚了,编辑说你那个热线响半天了,我冲上去接起来满心歉意,那边的女人张口就熊人,“怎么搞的你,打一晚上了,太不敬业了你。”我心里叫苦,她们的故事听了至少一百遍的感觉了。有时半个月没听到,暗自欢喜,不是因为她们过好了,而是不再来纠缠了,突然有一天,那声音又回来了。
最怕的是打热线的人要来见面。你说到点了,要下班了,下周再打吧。他们不算完,不让你走,用各种办法威胁,说这个结解不开就吃药,要不就去报社门口堵你。
一个大风大雨的晚上,下了热线,打老远就听到一个声音跟报社的传达吵架,我刚放下的声音。吓得爬围墙出的门。
现在想想,几乎所有的热线都是在老冯家写出来的。把垃圾倒完了爬上床,喜欢那张小床的被褥,稀软稀软的,迅速就睡去了。
我记得我梦到大河边上,河水滔滔而去,自己一时不知身在何方。
在时间的洪流里,我们都是匆匆过客。
父亲用“西凤”或“竹叶青”待客,是年节发票供应的。清寒的天,酒壶烫过的酒,与饭菜的香混合着,有一种喜气,抑制不住的。不知为什么只记得清寒的深秋、酒香,其实夏天也请过客,但是,完全回忆不起夏天的酒气,或许酒香多少象征着温暖,与秋冬特别适宜。
近客到家里来,有茶奉上。父亲平日喝茉莉,后来想想因为便宜吧。来客喝绿铁皮盒里的龙井或毛尖,家里有两盏仿白玉的茶杯,配着同色托盘,待客才用。少时不记得喝过乌龙、铁观音,柜子里有大红袍,母亲胃疼时加姜、糖喝。
山里葵花籽特别不值钱。否则不可能一买一面口袋。用将熄的柴火慢慢炒,奉客必备。送客之后,瓜子皮能扫出一簸箕。
特别特殊的客人,只在刚开始喝酒的时候让小孩过去打个招呼,或为客人斟一杯,之后,大人把门关上,议论些国事,不让孩子听了到外面瞎说。
林彪的飞机掉下来了,这样的消息是北京来的叔叔们说的,根本不要让孩子听的。大人们十分兴奋。他们说到哪个老帅复了职,更加兴奋。那是“文革”末期了,动荡的岁月快结束了。
而我大为兴奋的,是客人们带来的各种礼物,有给我的裙子、糖果,让我高兴得乱七八糟。不是打了碟子就是摔了碗,还静不下来,就会让大人胖熊一顿,哭了,累了,上床迷迷糊糊的了,安静了。
家人窃窃私语,说着各种危险的事,这样的夜里,连梦都是不安的,捧着一颗惴惴的心。
B“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肯定乐啊!那么多好吃的,最重要的是,所有的叔叔阿姨都很贴心地为上不了桌的孩子留下菜,在每一个碟子里。多有教养啊,我一直这么觉得。
有叔叔从嘉峪关来,带来粉红色泡泡纱的裙子。我把人家的名字忘光了,只记得泡泡纱,记忆有多自私。惊喜是无法描述的,粉红色啊!在我还是少女的时候我爱它,我穿上它去敲门,一定要让人家看到那份心意的样子。
既然嘉峪关来了人,山海关是不是也该来呢?
第二天早上我问我爸。
我爸没说话,我妈说:你既然知道嘉峪关山海关了,就去把地理学好吧。这是多么风马牛不相及的回答,但是话语权在大人手里,你能说啥?说啥他们都能扯到学习上。只要扯上学习,你就得心生愧疚,要对得起那件泡泡纱以及大人給你的一切。这就是他们那一代人的逻辑。
你享受那件裙子的时候还得把那颗小心脏提着,没臭美一会儿就想:我去!还是回家背地图吧。
一路学下来,高考时,我的地理完胜。
是不是特适合写成一个鸡汤故事呢?多励志!多扯!
C后来我到别人家做客,多好吃的菜,也会留一半在盘子里,只要看到人家孩子的眼神儿。我跟自个儿说:我得做个有教养的人啊。多轻的伴手礼,我也会带一份儿,为的是让人家看到我的心意。谁想到物质丰盛的时代那么快就来了,你剩下菜,人家会发愁:“这沾满了口水的菜怎么弄啊!”
你的教养成了人家的麻烦。
不与时俱进,简直没脸出去做客了。
D刚回济南时,常去两个老太太家做客,是先生的亲戚。她们是一对姑嫂。嫂嫂年纪轻轻守寡,小姑新婚之夜从婆家翻墙而走,一生未嫁。
她们是女中的同学,在一所济南著名的小学教书。我见到她们时,俩人已七十多了。若活到今天,一百多了。
那是一间完全没有男人的屋子。距离从前有男人的生活,她们已经过了五十年。像民国的女生一样,她们喝茶,吃点心,看各种闲书。比如张恨水。
她们住在一栋不大的楼房西边的一层,因为不愿和人打交道,把大门堵了个大柜子,从南面晾台的门出入。
这顿饭,俩人每次都要做长久的准备。我想,这应该是她们生活中最大的事情了。
我们骑车子过去,大半是夏天,满头大汗。姨姥娘把脸贴到玻璃窗上小声尖叫:他们来啦!她的小姑子应声开门。里面有古墓般的清凉,还有清凉油的味道。
姨姥娘身上永远有清凉油的味道,她们都有老人的味道。
她们穿竖罗月白色褂子,蓝色宽大的裤子,都已经洗成后来大兴的水洗重磅。煤气罐已经很通用了,还在用蜂窝煤的炉子,一个菜一个菜地炒将起来。两个老太太在不断的争论中做好了一桌菜。
茭白炒里脊、黄瓜丁炒虾仁、蓑衣黄瓜、拔丝山药,所有的菜都勾芡,都凉了,到吃的时候。蒲菜饺子非常非常小。
每一道菜只有口碟那么那么小。
所有的菜都是浅尝即止。
我们四个胃口极好的成年人,比如那碟虾仁应该有十多只虾,六个人吃,平均一人两只。
饺子只有两盘。没有人的时候,我自己吃掉四盘是没有问题的,当然对如今的体型也没什么好抱怨的。你或者愉悦地吃,或者愉悦地穿,不可能兼顾啊。当然也可能又吃又穿,但是必须流大汗地锻炼,我祈祷山妖把跑步的我捉走算了。
每一碟菜都有来历,都做得千辛万苦。最后,你只能下箸如有鬼。不好意思吃了。就这样子,小碟子也纷纷空了。
两个老太太是几乎不动筷子的。我婆婆说她们吃猫食,一丁点儿就够了。橱子上有各种买来的点心,小碗小蝶的摆着。
这是最袖珍的吃。
每样点心都沁入了风油精的味道。
经常去吃,从未吃饱。但我钟情于那些已经配不成套的小碗小碟子,粉彩的小碗,青花的小碗,茶叶末釉的茶壶,黑色雨点瓷的小茶盏,成化白瓷的小碟,秘色瓷的小碟,钧瓷开片的笔洗盛了鸡汤。 她们喂了一只大猫。没有用吸尘器,因此哪儿哪儿都有猫毛。
姨姥娘每天都在吆喝浑身上下各种疼,各种膏药贴着。她拿病历给我们看,上面写着没有器质性病变。
姑姥娘大大咧咧,各种哄姨姥娘的话,有时也说打趣的话。然后她们笑,在她们自己的语境中,自己的语言体系中。
她们的言谈中没有男人,再八卦的故事也是女人和女人。老女人和小女人,聪明的女人和傻的女人,城里女人和乡下女人。
我常常想起奥斯丁的各种小说,想起维多利亚时代,那时的女人出嫁必须自带嫁妆,没钱是嫁不出去的,因此有許多老处女。维多利亚时代又是特别清教徒的时代。许许多多的处女老去。
E高中的最后一年,我在老王处长家做客。因为要回到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
老王处长是我们去三线前那个所的两个老红军之一。江西人。他没有文化,所以只享受了一个所领导(厅级)的待遇。他的战友都省军级了,有的在中央,他孩子说。但是老王处长说,还有人在乡下呢,还有人死了呢,连女人都没碰就死了。
他不和省军级的比。他不和任何人比。
他有四个孩子,我比最小的那个小一岁,所以,一家人管我叫老五。我在我家是老四,到了老王家变老五了。
老王处长家的饭好吃。老爷子经常从西门口副食店拎回来一扇排骨,扔到院子里的一个大菜墩子上剁了,大火煮了吃,根本不红烧糖醋煎炸,咣咣一剁就下锅,加水加葱姜大料盐开煮。豪放派的,煮熟了一人一碗。
吃肉的时候,全家人都喝酒,白的。
我忘了说他们家有个大院子,平房一排,四卧一个客厅,房前房后种满了蔬菜和果树,苹果熟一只,我们就爬上树摘一只。
这一家人喜欢吃饺子。我和阿姨剁馅、和面、包,要包整整三大盖帘,每个盖帘有一张大圆桌的大小!
我用两把刀剁馅,双手开练,一边剁一边把葱加进去。阿姨是山西人,会各种面食,饺子面和得尤其好。
院子里有一口大锅,蒸馒头、煮肉、下饺子。炒菜才会进厨房用煤气。阿姨菜炒得好,她右手挥铲子,左手夹着支烟,歪着头,边炒边抽。孩子们都不伸手,她就叨叨,急了就用铁铲子敲锅。
孩子们对妈妈的叨叨置若罔闻,端着个碗来盛炒好的菜,一言不发,溜跶来溜跶去。
孩子们互相之间是插科打诨。老爷子坐餐桌上吃,哈着酒,冲孩子们喊:坐下来吃坐下来吃。
孩子们对老爹的要求置之不理,端着碗溜跶着回自己的房间去了。
这是个相当民主的家庭。没有威权。
他们家有一台留声机,唱片的风格多样,阿姨闲下来听“陈三两爬堂”,老王处长喜欢一首日语歌叫“拉网小调”,他一高兴了就大唱“嗦唻嗦唻”,“啊不会笑不会笑”,有点儿像现在的说唱。
我喜欢上了一支缅甸民歌《海鸥》,十分忧郁的歌,东方歌舞团罗天婵唱的。
晚霞笼罩着伊洛瓦底江
活泼的海鸥展翅飞翔……
静静的江水向东流
唯有那歌声轻轻回荡
啊海鸥啊海鸥
你那婉转动人的歌声啊
扰乱了我平静的心房……
看晚霞映红了伊洛瓦底江
这是多么美好的地方
静静的江水向东流
唯有那歌声轻轻回荡
现在还记得这歌,完全想不起来,是什么扰乱了我平静的心房。青春的忧郁是毫无道理的,感伤随时随地发生。每天很早就要起来背书,天刚亮,风是清的,一个人坐在院子里,风扯着我的头发在眼前飘啊飘的,我把自己心疼得要命,简直没办法不忧郁下去。
阿姨下午起了床喜欢听周璇的“四季歌”。“春季到来绿满窗”,那声线,高到云彩里去了,一根丝线弯弯曲曲的一直往上,一直往上,把湛蓝的天划出一条白线。
四航校的训练机每天中午从大院的上空飞过,那噪音跟了我们几十年,从来没有人想起来收个噪音费花花。
我在老王处长家看的电视《追捕》,那个真优美长得像极家里的二姐,性格也像。
我和二姐睡一个屋,大院的好多男孩子追她,她有好几个纱巾,出门以前这样戴那样戴,站在大衣橱前,照来照去。要知道我们那一代人,只会在没有人的时候才敢照镜子。
二姐带着我去大院的大礼堂看童芷苓的《尤三姐》,美呆了。还有王文娟的《红楼梦》。我开始喜欢越剧了。
大姐从部队当了兵,转了业,后来结了婚。她丈夫是个小白脸儿,两地分居。就像那句顺口溜说的“小白脸没好心眼儿……”后来,离了。
刚到这个家,第一个晚上我蜷缩着腿睡的,身体打着卷儿,二姐又干净又强势,有点怕怕。她走过来扒拉扒拉我的东西,然后说这个不行,打开橱子拿出一个扔过来,“用这个吧!”转身就走。
我转学到十九中,一开始是试读,入学考试不好人家不想要,找了关系,让试仨月,不行就闪。
那段日子强烈地想家。
每个晚上做功课,在餐厅。踮着脚尖回到房间拿盆洗洗也会吵到二姐,她翻个身,哼了一声。我上了床简直不敢动,直挺挺地躺着。
二姐抽烟,用食指和中指指尖叼着一支烟,侧身坐在沙发上,极细的腰,翘着修长的腿,顾盼神飞,笑声朗朗。
那个姿式,我膜拜得不得了。
她常常带着我去礼堂看电影,嘈杂的人声,二姐从过道踱入,像压路机经过,碾碎了所有能发出声音的人,两侧缄默不语,人们望着她,各种眼神。
二姐施施然走过。
她穿大红裙子,艳压群芳。走过之处,寸草不生。
无论在什么位置,她在哪里,哪里就是中心,一个眼神就能荡平天下。
她不会马上坐下。
马上坐下干什么?她要站定了,环顾四周。
追随着她的目光,我也环上一遍。凡是女人,目光如剑,凡男人,或仰慕或鄙视,内心都不会再平静了。 二姐微微一笑,坐下。已经搅翻了观众,很好。心里很受用的样子,威风八面!
电影开演了,有男生送汽水,送冰糕,送水果,送……
我替她收着。
二姐像一只开了屏的孔雀。
她没有女性朋友。和大姐的话都很少。
大姐和大哥是两个书虫,对书之外的一切,没有热情。
家里养了只黑贝,经常偷吃小鸡。
每年养一窝鸡,十几只。我和老王處长负责剁菜帮子喂鸡。
小哥哥在外面当兵。
春秋天我喜欢爬到南院的树上,看围墙外车水马龙。有时候能看到同学路过。有一天看到大姐在夜里哭,她的肩一抽一抽的。
我要背大量的题,恶补陕西没学过的历史课,背各种年代表以及文科要背的种种。考试终于过了关,老师不情愿地留下了我。
第二年高考成绩不错,上了市里的排名,进了重点大学,我的班主任看着我的眼睛说:“真没想到会是你。”
我在心里笑,你没想到的事多了。
大学毕业,我们家从三线回到原来的所。二姐已经结了婚。
我四十岁的那年,母亲住院,她告诉我二姐住在东北角的病房,乳腺癌晚期。
我在她的病房门外徘徊了一刻钟,也没有勇气进去。据说人已经瘦得脱了形。
我怕见到脱了形的二姐。
后来听说阿姨来看过她了。母女做了告别。
应该是在夏天。二姐去世了。
我相信像她这样的姑娘,是很难不让男人辜负的。
我其实无法面对的,是她的心寒绝望。
世人辜负了她,我好希望她可以决绝而去,对这世界不再留恋。
总会想起去看《尤三姐》,她立在礼堂,灯光斜斜地打在她身上,她的眼神如流光溢彩,变幻不定。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她的心冷了,挥之不去的忧怨,在她的乳房上结成了伤。
F有几年我在朋友和同事老冯家借宿。
朋友在晚报上班,精致的小女人,穿一个大白衬衫在小厨房做西红柿炒鸡蛋,非常小的一间半房子,非常热的夏天,知了不间断地尖叫,她把鸡蛋刺啦一声倒进起了烟的油里,并不急着翻炒,等着挨着锅的那一片发黄了,才翻过来,然后扒拉到一边,再下西红柿。这时候她抬起头笑着说,这样鸡蛋最香啦。
晚上落地扇轻轻地摇,发出嗡嗡的响声。
一个台湾商人在追她,那时候是我的空窗期。暗夜里,我们各自想着各自的心事。
那是我们最美的年龄。身体成熟得像水蜜桃,饱满,紧实,脸上的苹果肌又让我们看起来有点孩子气。
青涩的青春永远过去了。
但是这一切的美,要到我们都老了才能真正体会到。
有时候住到同事老冯家。我在生活报开了个情感专栏,还要去接一个晚上的热线。最初是出于好奇,对别人生活的好奇,哪晓得热线乏味得要命,就像心理医生看他们的病人。热线倾诉的全是对感情没完没了的纠缠,我成了他们的垃圾桶,他们吐完了,重新回到婚姻的床上,我得想办法把听进去的垃圾再吐出来。
每一个接热线的人都希望听到的故事无限奇葩,再曲折一点好吧。也真有把故事讲得很好的人,有些句子到现在还记得,比如一个女人轻轻地说:“无论是刀掉下来切了瓜,还是瓜落到了刀上,受伤的都是瓜。”真正会讲故事的人是可遇不可求了,他们像海底的珍珠,听到一个好故事回家的路上,常常想起那句“沧海月明珠有泪”,心生喜悦。这是写作者的私心。
我在老冯女儿的房间住,趴着写小文章。
开着的房门传来老冯和上高中女儿的嬉笑声以及母女的私语,这声音让人听了宽心,是家的感觉。
热线是有规律的,情人节老婆们打来骂丈夫骂小三;元宵节小三们打来骂大婆骂男人。
女人总在骂男人。
有时候我到报社去晚了,编辑说你那个热线响半天了,我冲上去接起来满心歉意,那边的女人张口就熊人,“怎么搞的你,打一晚上了,太不敬业了你。”我心里叫苦,她们的故事听了至少一百遍的感觉了。有时半个月没听到,暗自欢喜,不是因为她们过好了,而是不再来纠缠了,突然有一天,那声音又回来了。
最怕的是打热线的人要来见面。你说到点了,要下班了,下周再打吧。他们不算完,不让你走,用各种办法威胁,说这个结解不开就吃药,要不就去报社门口堵你。
一个大风大雨的晚上,下了热线,打老远就听到一个声音跟报社的传达吵架,我刚放下的声音。吓得爬围墙出的门。
现在想想,几乎所有的热线都是在老冯家写出来的。把垃圾倒完了爬上床,喜欢那张小床的被褥,稀软稀软的,迅速就睡去了。
我记得我梦到大河边上,河水滔滔而去,自己一时不知身在何方。
在时间的洪流里,我们都是匆匆过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