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是……的”句式是现代汉语中一个十分常用的表达句式,但也因为其包含的句式丰富,语法功能多样而成为了留学生容易产生偏误的难点和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重点。本文主要依据的分类标准是《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中的三类“是……的”句式,对北语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是……的”句偏误类型进行统计分析,主要考察英语背景留学生该句型的偏误类型及偏误原因,并根据分析研究的结果对该句式的分类和教学提出相关的参考意见,希望可以对汉语的二语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是……的”句;偏误分析;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在《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中“是……的”作为一个重点句式分为(一)(二)(三)三类,分别出现在甲乙丙三个等级中。笔者依照大纲中的三类对北语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该句型的偏误进行了分类统计,发现不同母语背景的汉语学习者都犯有大量的“是……的”句式偏误,虽然偏误类型都比较多样化,包含遗漏、误加、误代、杂糅等,但其中均以遗漏偏误所占比例最大,且以遗漏“的”字为主。尤其是英语背景的学习者,所有该句式的偏误中,遗漏偏误占总偏误数的98.9%。
一、有关“是……的”句的本体研究
《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中把“是……的”句分为三类。
分布在甲乙丙三个难度等级中:
“是……的”句(一):
【甲095】当某一動作已在过去实现或完成,要强调动作的时间、处所、方式等,就用这种格式,如:阿里是一年前来中国的;他是从农村来的。
“是……的”句(二):
【乙082】这种格式多用来表示说话人的看法、见解和态度。“是”和“的”在句子中起肯定判断或加强语气的作用,如:情况是会不断变化的。
“是……的”句(三):
【丙289】1.一强调施事者,如:信是市长寄的。
【丙290】2.强调全句的施事主语,如:是谁点的灯笼?
【丙291】3.强调产生某种结果的动作行为或原因,如:衣服颜色全退了,是太阳晒的。
本文的偏误统计,就是按照《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中该句式的分类来进行统计的。
二、根据大纲分类统计的偏误情况
笔者统计了主要英语国家(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学生在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收录的“是……的”句式偏误用例共97个。
经过分析发现,在这97个偏误中有10个偏误不属于本篇论文所定性的按照大纲等级确定的“是……的”句类型偏误。其中4例属于“是 的字词组”的偏误,3例属于“是”字句偏误,还有3例属于“的”作为句末语气词的误用和其他句式偏误。
基于以上数据统计得出,在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主要英语国家学生关于本文定性研究的“是……的”句式偏误总数实际为87例。笔者将这些偏误进行分类,发现只有2种偏误类型的出现,分别是遗漏(98.9%)和误加(1.1%)。
如下表:
从以上两个表格的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英语国家学生的偏误倾向十分明显且单一,基本上都是遗漏偏误,且遗漏“的”的情况远远多于遗漏“是”的情况。
例如遗漏了“的”造成的偏误:“*这种情况是在病人的同意下进行。”“*我觉得这种音乐是有它的长处。”“*是父母从医院带孩子回家,给孩子吃的、穿的,提供种种物质要求。”
遗漏了“是”造成的偏误:“*心理学早就发现一个人的个性在两岁之前形成的。”“* 我发现中国人非常友好的。”
遗漏了“是……的”造成的偏误:“*贵国华夏子孙起码有四亿多老师,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怎么知道呢?”“*父母虽人老但心境不老,他们对事物看法多方面。”
统计中发现“是……的”句(三)中没有或极少出现偏误,推测这应该与该句使用难度大、学习者采取的回避策略有关。
三、偏误成因探索
(一)母语负迁移
据统计,在英语国家留学生因遗漏造成的偏误类型中,遗漏了“的”造成的偏误率在“是……的”句式各阶段都是最高的。这是因为英语中的be动词可对应汉语中的“是”,因此学生掌握起来无多大难度。而“的”有动态助词、结构助词和语气词的多重语法作用,英语中没有与之相对应的一项,因此学生不容易掌握。
另外,英语中有表示强调的固定句型“It is……that……”。英语国家的留学生在习得“是……的”句时,常常通过这个句式进行推导,由于受到在英语的这个句式中只有be动词的影响,英语国家的留学生在使用该句式时经常遗漏“的”,因为学生往往直接把“be”翻译成“是”,却遗漏了“的”。
(二)目的语规则掌握不完全
就目的语知识而言,“是”为最常见的谓语动词,留学生很早就接触到了“是”字句的用法,在成句方面,对动词“是”往往产生依赖性。等到高级阶段后,对于副词“是”,表示加强语气的作用也能较充分的掌握了。因此,在偏误类型中较为常见的是“的”的遗漏,而不是“是”的遗漏。同时,留学生还有可能将“是……的”句与“是”字句的用法混淆,从而造成遗漏偏误。
(三)其他因素
“是……的”句式本身存在诸多争议,教材的编写也不尽完善,除了以上几点造成偏误的原因之外,大纲编排的合理性及教师在教学上的语法解释失误也可能会导致学生产生偏误。
四、由偏误统计结果引发的几点思考及教学建议
(一)关于《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中“是……的”句的分类问题
大纲中把“是……的”句式分为三类,有别于传统上认为的两类,笔者认为多出来的句式(三)尚存在不合理之处。如:【丙289】应该属于“是……的”句式(一),而不应该放在句式(三)作为后阶段的的难度句型。另外,谢福(2008)在其硕士论文中曾做过一个统计。即句式(三)中【丙289】“信是市长寄的”比“是……的”(二)更早由学生习得,也说明这类句式不应该归为丙级难度。 (二)关于“是……的”句的教学顺序
从汉语本体分析的角度来看,在“是……的”句式中,“的”字的语法功能是不尽相同的。比如在“是……的”(一)的句式中(如:他是一年前来中国的;小王是做火车回去的)“的”表示的作用是动态助词,表示动作的实现和完成。在这里“的”字可以放在动宾语之间,也可以放在动宾之后,但是不可省略。而“是”在这里是可以省略的,也就是说主要担负强调功能的是“是”,而不是“的”。但是,在“是……的”(二)中,“的”一定只能放在句尾,它在这里是语气词,可以和“是”同时省略而不影响句义。
也就是說,“的”字在“是……的”句式结构中有时可以省略,有时不可以省略。那么,这样一来必然会给学生造成很大的理解和掌握的难度。
所以笔者认为,关于“是……的”句式的教学要分阶段进行,最好先单独教完“是”的判断动词用法、副词用法;教完“的”的助词用法、语气词用法之后,等学生已经掌握了这两个词各自的语法功能之后,再告诉他们“是……的”经常作为一个组合同时出现,再对“是……的”句式分类进行操练。强调“是……的”句中的“的”在一般情况下不可单独省略,并注意将“是……的”句与“了”字句和“是”字句进行对比区分,将容易互相混淆的几个句式区分开来,明确其各自的使用语境。
五、结语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英语母语背景的学生“是……的”句式偏误现象,因为其偏误中“遗漏”偏误所占比重极大,本文主要针对遗漏偏误进行细分统计,得出相关数据,并分析其偏误原因提出分类建议和教学建议,希望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汉语水平考试部.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吕必松.关于“是……的”结构的几个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2(4):21-37.
[3]谢福. 外国学生“是……的”句的习得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8.
[4]吴裴.“是……的”句式的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基于自建小型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的研究 [J].语言文字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0(9):33,54.
[5]杨春雍.对外汉语教学中“是……的”句型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5):73-76.
作者简介:姜欢(1990-),女,土家族,湖南人,中山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毕业,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
【关键词】“是……的”句;偏误分析;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在《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中“是……的”作为一个重点句式分为(一)(二)(三)三类,分别出现在甲乙丙三个等级中。笔者依照大纲中的三类对北语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该句型的偏误进行了分类统计,发现不同母语背景的汉语学习者都犯有大量的“是……的”句式偏误,虽然偏误类型都比较多样化,包含遗漏、误加、误代、杂糅等,但其中均以遗漏偏误所占比例最大,且以遗漏“的”字为主。尤其是英语背景的学习者,所有该句式的偏误中,遗漏偏误占总偏误数的98.9%。
一、有关“是……的”句的本体研究
《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中把“是……的”句分为三类。
分布在甲乙丙三个难度等级中:
“是……的”句(一):
【甲095】当某一動作已在过去实现或完成,要强调动作的时间、处所、方式等,就用这种格式,如:阿里是一年前来中国的;他是从农村来的。
“是……的”句(二):
【乙082】这种格式多用来表示说话人的看法、见解和态度。“是”和“的”在句子中起肯定判断或加强语气的作用,如:情况是会不断变化的。
“是……的”句(三):
【丙289】1.一强调施事者,如:信是市长寄的。
【丙290】2.强调全句的施事主语,如:是谁点的灯笼?
【丙291】3.强调产生某种结果的动作行为或原因,如:衣服颜色全退了,是太阳晒的。
本文的偏误统计,就是按照《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中该句式的分类来进行统计的。
二、根据大纲分类统计的偏误情况
笔者统计了主要英语国家(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学生在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收录的“是……的”句式偏误用例共97个。
经过分析发现,在这97个偏误中有10个偏误不属于本篇论文所定性的按照大纲等级确定的“是……的”句类型偏误。其中4例属于“是 的字词组”的偏误,3例属于“是”字句偏误,还有3例属于“的”作为句末语气词的误用和其他句式偏误。
基于以上数据统计得出,在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主要英语国家学生关于本文定性研究的“是……的”句式偏误总数实际为87例。笔者将这些偏误进行分类,发现只有2种偏误类型的出现,分别是遗漏(98.9%)和误加(1.1%)。
如下表:
从以上两个表格的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英语国家学生的偏误倾向十分明显且单一,基本上都是遗漏偏误,且遗漏“的”的情况远远多于遗漏“是”的情况。
例如遗漏了“的”造成的偏误:“*这种情况是在病人的同意下进行。”“*我觉得这种音乐是有它的长处。”“*是父母从医院带孩子回家,给孩子吃的、穿的,提供种种物质要求。”
遗漏了“是”造成的偏误:“*心理学早就发现一个人的个性在两岁之前形成的。”“* 我发现中国人非常友好的。”
遗漏了“是……的”造成的偏误:“*贵国华夏子孙起码有四亿多老师,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怎么知道呢?”“*父母虽人老但心境不老,他们对事物看法多方面。”
统计中发现“是……的”句(三)中没有或极少出现偏误,推测这应该与该句使用难度大、学习者采取的回避策略有关。
三、偏误成因探索
(一)母语负迁移
据统计,在英语国家留学生因遗漏造成的偏误类型中,遗漏了“的”造成的偏误率在“是……的”句式各阶段都是最高的。这是因为英语中的be动词可对应汉语中的“是”,因此学生掌握起来无多大难度。而“的”有动态助词、结构助词和语气词的多重语法作用,英语中没有与之相对应的一项,因此学生不容易掌握。
另外,英语中有表示强调的固定句型“It is……that……”。英语国家的留学生在习得“是……的”句时,常常通过这个句式进行推导,由于受到在英语的这个句式中只有be动词的影响,英语国家的留学生在使用该句式时经常遗漏“的”,因为学生往往直接把“be”翻译成“是”,却遗漏了“的”。
(二)目的语规则掌握不完全
就目的语知识而言,“是”为最常见的谓语动词,留学生很早就接触到了“是”字句的用法,在成句方面,对动词“是”往往产生依赖性。等到高级阶段后,对于副词“是”,表示加强语气的作用也能较充分的掌握了。因此,在偏误类型中较为常见的是“的”的遗漏,而不是“是”的遗漏。同时,留学生还有可能将“是……的”句与“是”字句的用法混淆,从而造成遗漏偏误。
(三)其他因素
“是……的”句式本身存在诸多争议,教材的编写也不尽完善,除了以上几点造成偏误的原因之外,大纲编排的合理性及教师在教学上的语法解释失误也可能会导致学生产生偏误。
四、由偏误统计结果引发的几点思考及教学建议
(一)关于《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中“是……的”句的分类问题
大纲中把“是……的”句式分为三类,有别于传统上认为的两类,笔者认为多出来的句式(三)尚存在不合理之处。如:【丙289】应该属于“是……的”句式(一),而不应该放在句式(三)作为后阶段的的难度句型。另外,谢福(2008)在其硕士论文中曾做过一个统计。即句式(三)中【丙289】“信是市长寄的”比“是……的”(二)更早由学生习得,也说明这类句式不应该归为丙级难度。 (二)关于“是……的”句的教学顺序
从汉语本体分析的角度来看,在“是……的”句式中,“的”字的语法功能是不尽相同的。比如在“是……的”(一)的句式中(如:他是一年前来中国的;小王是做火车回去的)“的”表示的作用是动态助词,表示动作的实现和完成。在这里“的”字可以放在动宾语之间,也可以放在动宾之后,但是不可省略。而“是”在这里是可以省略的,也就是说主要担负强调功能的是“是”,而不是“的”。但是,在“是……的”(二)中,“的”一定只能放在句尾,它在这里是语气词,可以和“是”同时省略而不影响句义。
也就是說,“的”字在“是……的”句式结构中有时可以省略,有时不可以省略。那么,这样一来必然会给学生造成很大的理解和掌握的难度。
所以笔者认为,关于“是……的”句式的教学要分阶段进行,最好先单独教完“是”的判断动词用法、副词用法;教完“的”的助词用法、语气词用法之后,等学生已经掌握了这两个词各自的语法功能之后,再告诉他们“是……的”经常作为一个组合同时出现,再对“是……的”句式分类进行操练。强调“是……的”句中的“的”在一般情况下不可单独省略,并注意将“是……的”句与“了”字句和“是”字句进行对比区分,将容易互相混淆的几个句式区分开来,明确其各自的使用语境。
五、结语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英语母语背景的学生“是……的”句式偏误现象,因为其偏误中“遗漏”偏误所占比重极大,本文主要针对遗漏偏误进行细分统计,得出相关数据,并分析其偏误原因提出分类建议和教学建议,希望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汉语水平考试部.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吕必松.关于“是……的”结构的几个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2(4):21-37.
[3]谢福. 外国学生“是……的”句的习得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8.
[4]吴裴.“是……的”句式的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基于自建小型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的研究 [J].语言文字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0(9):33,54.
[5]杨春雍.对外汉语教学中“是……的”句型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5):73-76.
作者简介:姜欢(1990-),女,土家族,湖南人,中山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毕业,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