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桦甸市卫氏并殖吸虫的类型及流行病学调查

来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0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卫氏并殖吸虫在桦甸地区居民、哺乳动物和

蛄的感染进行调查。对囊蚴和虫卵大小及染色体类型进行观察,结合临床症状进行分析。结果:第一中间宿主:五个点的

蛄感染率均为100%,感染度除二道甸子稍低外,其余四个点感染度达99~160个/

蛄;居民及中小学生的皮试阳性率为25.1%,ELISA阳性率为54%,对重点疑似病人进行痰检阳性率为2.2%,大部分皮试阳性及ELISA阳性者无明显症状和体征;囊蚴和虫卵形态及染色体:囊蚴大小平均为315~356μm,虫卵为60.6~70.1×48.2~47.4μm,成虫标本受精囊明显可见,有丝和减数分裂象染色体数分别为22条和11条(2n=22,n=11),表明五个点的卫氏并殖吸虫为二倍体型。由人群痰检阳性率为0.4%,且大部分感染者无明显症状和体征或仅为非典型症状。提示绝大多数人的感染为“一过性”或为幼虫寄生。

其他文献
期刊
1988年4月~1989年2月本院收治115名烧伤患儿。于入院24小时内对患儿创面、鼻前庭、手及家属鼻前庭、手作第一次培养,同时对医护人员鼻前庭、手及病房空气、水龙头等作培养,共1544次。分离出金葡菌276株,患儿创面金葡菌感染率为25.2%,患儿、家属、护士和医生鼻前庭金葡菌带菌率分别为:30.4%、18.1%、27.3%和18.3%。与患儿创面感染质粒谱(1.6、1.9Md)和噬菌体型别(6
期刊
襄樊市于1986~1989年对196份麻苗进行了监测,发现有14个(次)样品不合格。据此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4年监测结果,肯定了麻苗效力测定在麻苗免疫中的指导作用,肯定了目前我市冷链设备对接种质量的保证作用。另外,对所测麻苗效价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于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对麻苗效力的稳定性影响进行了试验和研究;对部分所测麻苗效价低而HIAb效价反而偏高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和理论上的探讨。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对人群接种不同剂量的“浙江丁型”钩体菌苗后,两剂量组(1ml、2ml)均未出现全身反应。局部反应,2ml组的中、重反应高于1ml组。免疫后一个月,2ml组抗体高于1ml组;免疫后三个月,七日热型1ml组抗体高于2ml组。1ml组黄疸出血型免后一、三个月抗体GMT≥4价普通菌苗和4价纯化外膜菌苗。阳转率免疫后一个月,黄疸出血型1ml组为73.08%,2ml组为86.10%,七日热型分别为58.55%
用134份HIV-1抗体阳性血清和1 468份阴性血清对国内常用的PA、LA、ELISA(Wellcome)、IE、QWB等初筛试剂进行质量评价,用部分血清进行了国产试剂比较和快速方法的比较,并对混合血清检测的方法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上述试剂中ELISA、PA、IE和QWB试剂质量较好,能满足国内需要,并能进行混合血清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