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特别是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日趋增多,于是出现了这样一群孩子,他们尚在嗷嗷待哺时,父母就抛家别子,到遥远的城市里去谋求发展。这些留守在家的孩子,孤独地像荒草一样生长。他们要么被交给家中的老人抚养,要么被托付给亲戚照看,抑或寄宿学校和寄养在老师家中。很多时候,他们只能从电话中或者从偶尔寄来的汇款单中,才能感觉父母的存在。人们给这群孩子起了一个酸楚的名字:“留守学生”。越来越多的现象和数据表明,“留守学生”成了各地基础教育的盲点。“留守学生”作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理应受到高度重视。解决农村留守孩子问题,不应视为只是农民自身和农村的问题,而应该由全社会共同努力为“留守学生”创造享受教育和健康成长的环境和空间。本学期,我对湖南省衡山县实验中学的2700多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统计,其中父母都在家的为1500多人,父母只有一方(大多数是母亲)在家的为800余人,还有400多人的父母皆在外面打工谋生。其中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有900余人,寄养在亲戚朋友和老师家中的有300余人,留守学生已达到47%。这些留守学生由于长时间和父母分离,“生活上缺人照应、行为上缺人管教、学习上缺人辅导”,表现为:一是大多学习自觉性差,纪律观念不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被动地学习,学习成绩较差。二是性格缺陷。他们中的大多数不能正确地看待问题,容易受社会上反面现象的影响,造成一定程度的道德缺失和不良行为。三是心理障碍。他们大部分性格内向,情感淡漠,缺乏安全感,心理承受力差,不愿意也不善于同他人交往,存在抑郁自卑的思想,有较强的孤独感。四是理想扭曲。他们大多对生活态度不积极,对前途感到迷茫,进取心、上进心不强。五是亲情意识淡薄。他们中许多人不懂得关心、尊敬别人,团队意识也较差。这样,不仅影响到这些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影响到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影响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国策的实施,是一个值得思考与关注的社会问题。
针对以上现状,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与探索。
一、从优化家教环境着手,提高育人水平
“隔代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孩子的父母外出务工或经商,势必难以顾及留在家乡的孩子,对他们的教育和管理便成为盲区。这给学校教育带来很大的困难。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良好导向作用。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学生家长或监护人会议,及时反馈和交流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以及行为表现,交流家庭教育方面的合理建议和意见。开设家教讲座,传授对留守学生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其次,要求父母正确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加大对孩子的智力投资,克服狭隘自私的“实惠观”。最后,要想方设法对学生进行情感的沟通和亲情弥补。一是要求父母时常关心孩子的生活,能适时通过电话、电子邮件或是写信的方式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和思想沟通,倾听子女的心声,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化解他们心中的情感纠结;二是利用学校开通的亲情电话和“家校通”这些信息渠道,通过亲情对话和发短信等形式,随时向在外地谋生的家长汇报学生在校的学习和思想状况;三是逢年过节,做家长的能常回家看看,让孩子们沐浴到亲情的阳光。
二、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导作用,加强“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
学校教育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在留守学生的教育中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首先,对留守学生的关注应作为班级工作的一个重点。作为班主任,要不遗余力地去关注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变化。从情感教育方面去加大这方面的投入,用一颗慈母般的心去爱他们,用春风化雨般的教育方式去感化他们,用集体的温暖为他们找回失落的生活情趣。其次,学校要建立健全的“留守学生”专项档案,由专人管理。大力加强学生、家长、教师和学校之间的联系与交流,真正形成临时监护人、学校、家长共同教育管理“留守学生”的教育网络体系。第三,完善学校教育设施,丰富课余生活。学校要大力建设硬软件设施,如图书室、阅览室、微机室等,购买体育器材,让学生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或者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弥补放学后及节假日的教育空白。同时,充分发挥班、团和少先队的组织作用,组织留守学生参与形式多样的班团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其自信心。譬如:开展以“理解万岁”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让学生切合实际理解“理解万岁”的真正含义;对入学新生开展“我能行”的实践活动,帮助他们自觉克服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养成独立生活的能力;组织学生参加学校义务劳动和各种公益活动,克服自身的惰性,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等等。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合作精神和自信心,感受集体的温暖。第四,鼓励班主任和各科任老师经常开展家访活动,了解留守学生的家庭环境和生活状况,掌握第一手材料。这样在管理、指导他们的衣食住行方面才能有的放矢。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差,要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困难,用爱心去抚慰留守学生的心,从而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目的。第五,适时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基于留守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学校应积极探索利用课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引导留守学生度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开设知心信箱、心灵驿站以及心理咨询室,帮助“留守学生”化解不良情绪,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之健康成长。在教学上致力改变教学方法,减轻课业负担。第六,留守学生厌学情绪严重,一个重要原因是素质教育虽然喊了多年,但现行的教育仍然笼罩在“应试教育”的强光下,我行我素的“题海”战术,极大损伤了监管力度不强的留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要真正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努力践行素质教育的方针、政策,把留守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
三、立足“留守学生”的思想意识教育,加强横向教育活动
“留守学生”教育问题,决不是简单的思想教育就能解决的。中国的教育问题,必须立足于中国的国情、民情。对于“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还需要全方位来思考,需要借助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来构成一个立体的教育网络。从教育这个角度来说,立足“留守学生”的思想意识教育,加强横向教育活动就很有必要了。在这方面,本校在开设“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这一课题后,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尝试。
1.加强“留守学生”耐挫折教育,促进“留守学生”思想的健康发展
我们要注重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增强调控情绪、直面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培养留守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因此,加强留守学生进行耐挫折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是学校培养留守学生良好个性心理的一项重要任务。人生难免会遭受到种种挫折。对留守学生进行耐挫折教育,当然要根据其年龄特点,注重预防、诱导,在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内,着力提高其耐挫力,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卫机制。具体做法是:巧妙利用各种挫折,提高学生耐挫力。进行挫折教育不能仅限于对学生空对空地讲道理、列条例,要巧妙借助社会环境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修养。我们知道,由于某些条件的限制,人的某些需要和愿望可能无法实现。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如果思想准备不足,就可能导致心理失衡,造成心理扭曲,这就需要有相应的对策和教育方式。譬如:针对有些同学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却又找不到倾诉对象而表现出的沮丧情绪,我们在班团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妈妈,我想对你说”的演讲活动;针对有些学生在见到其他学生家长给孩子送温暖时流露出的失落情绪,我们就组织学生开展“寻找失落的爱”“辛苦了,奔波劳碌的爸妈”的书信作文比赛;有些留守学生生病时流露出一种无所依赖情绪,表现为神情萎靡、郁郁寡欢,我们就组织学生开展“自强自立”的主题活动;一年级新生刚入校,还很不适应学校的集体生活,我们就组织学生开展“我能行,我最棒”的活动,教会学生如何自理……正是通过种种行之有效的专题活动,帮助那些留守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观,正确认识自己所面临的现实,和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此外,还要善于利用榜样的力量对留守学生进行耐挫折教育,保尔、张海迪和海伦·凯勒他们身残志坚的事迹不是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吗?利用榜样的力量进行耐挫折教育,能加深学生对挫折的认识,激发其内在的上进心和勇敢生活的热情,进而转化为“自我发展运动”,促使其不断地奋发上进。
2.实施“感恩”教育,给学生一片阳光
我们知道感恩是一种美德,而“忘恩负义”却是一种为人所不齿的可耻行为。社会感恩意识的缺失,虽然局限于少数人和个别现象,但其影响不容低估,甚至会导致人的自私、人情的冷漠和社会道德的滑坡。人生的杠杆是精神,精神的支点是感恩。我们就是要通过感恩教育,帮助学生搭建一个健康的人生支点。感恩教育必须落在实处,不能只停留在讲大道理上,理论的说教是空乏的,教师的任务是教育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要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让他们懂得,感念父母之恩,孝敬父母是自己应尽的天职;感念祖国之恩,报效祖国是神圣的义务;感念自然之恩,学会与大自然生灵和谐相处;感念社会之恩,学会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秩序,做一个诚实的、有爱心的、讲良知的公民。在留守学生中开展感恩教育活动,从而使其学会感激自然、感激社会、感激他人,奏响了和谐社会从学生抓起的生动乐章。这是一种更加丰满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才是“刻骨铭心”的。事实证明,我们组织留守学生开展感恩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感激父母养育之恩的同时,体会到父母在外打拼的辛劳和良苦用心。落实到行动上,先要求学生为远行归来的父母洗一次脚,帮一身征尘的父母做一次力所能及的家务,每天好好学习,按时完成作业,以优良的成绩告慰在外辛劳奔波的父母。这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能藉此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和学习习惯,学会以实际行动感恩,不辜负父母对自己的期望。活动开展以来,受到家长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3.实施全民教育,为“留守学生”创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
显而易见,对留守学生的教育仅仅依靠学校和家庭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得到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关注和配合,要自上而下,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教育和监护体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加强相关的教育政策导向作用,确保留守学生不受任何歧视,让他们享受到平等的优质的教育资源;二是有针对性极强的法律法规体制,加强对网吧、游戏厅的管理力度,坚决杜绝未成年人进入;三是加强乡村文化环境建设,营造富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文化氛围,致力净化社会风气,为留守学生创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并因此受到良好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教育。
“留守学生”的教育是一项现实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功能,形成教育合力,争取一切积极力量,尽力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作者单位:湖南省衡山县实验中学)
针对以上现状,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与探索。
一、从优化家教环境着手,提高育人水平
“隔代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孩子的父母外出务工或经商,势必难以顾及留在家乡的孩子,对他们的教育和管理便成为盲区。这给学校教育带来很大的困难。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良好导向作用。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学生家长或监护人会议,及时反馈和交流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以及行为表现,交流家庭教育方面的合理建议和意见。开设家教讲座,传授对留守学生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其次,要求父母正确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加大对孩子的智力投资,克服狭隘自私的“实惠观”。最后,要想方设法对学生进行情感的沟通和亲情弥补。一是要求父母时常关心孩子的生活,能适时通过电话、电子邮件或是写信的方式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和思想沟通,倾听子女的心声,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化解他们心中的情感纠结;二是利用学校开通的亲情电话和“家校通”这些信息渠道,通过亲情对话和发短信等形式,随时向在外地谋生的家长汇报学生在校的学习和思想状况;三是逢年过节,做家长的能常回家看看,让孩子们沐浴到亲情的阳光。
二、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导作用,加强“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
学校教育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在留守学生的教育中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首先,对留守学生的关注应作为班级工作的一个重点。作为班主任,要不遗余力地去关注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变化。从情感教育方面去加大这方面的投入,用一颗慈母般的心去爱他们,用春风化雨般的教育方式去感化他们,用集体的温暖为他们找回失落的生活情趣。其次,学校要建立健全的“留守学生”专项档案,由专人管理。大力加强学生、家长、教师和学校之间的联系与交流,真正形成临时监护人、学校、家长共同教育管理“留守学生”的教育网络体系。第三,完善学校教育设施,丰富课余生活。学校要大力建设硬软件设施,如图书室、阅览室、微机室等,购买体育器材,让学生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或者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弥补放学后及节假日的教育空白。同时,充分发挥班、团和少先队的组织作用,组织留守学生参与形式多样的班团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其自信心。譬如:开展以“理解万岁”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让学生切合实际理解“理解万岁”的真正含义;对入学新生开展“我能行”的实践活动,帮助他们自觉克服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养成独立生活的能力;组织学生参加学校义务劳动和各种公益活动,克服自身的惰性,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等等。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合作精神和自信心,感受集体的温暖。第四,鼓励班主任和各科任老师经常开展家访活动,了解留守学生的家庭环境和生活状况,掌握第一手材料。这样在管理、指导他们的衣食住行方面才能有的放矢。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差,要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困难,用爱心去抚慰留守学生的心,从而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目的。第五,适时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基于留守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学校应积极探索利用课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引导留守学生度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开设知心信箱、心灵驿站以及心理咨询室,帮助“留守学生”化解不良情绪,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之健康成长。在教学上致力改变教学方法,减轻课业负担。第六,留守学生厌学情绪严重,一个重要原因是素质教育虽然喊了多年,但现行的教育仍然笼罩在“应试教育”的强光下,我行我素的“题海”战术,极大损伤了监管力度不强的留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要真正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努力践行素质教育的方针、政策,把留守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
三、立足“留守学生”的思想意识教育,加强横向教育活动
“留守学生”教育问题,决不是简单的思想教育就能解决的。中国的教育问题,必须立足于中国的国情、民情。对于“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还需要全方位来思考,需要借助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来构成一个立体的教育网络。从教育这个角度来说,立足“留守学生”的思想意识教育,加强横向教育活动就很有必要了。在这方面,本校在开设“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这一课题后,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尝试。
1.加强“留守学生”耐挫折教育,促进“留守学生”思想的健康发展
我们要注重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增强调控情绪、直面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培养留守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因此,加强留守学生进行耐挫折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是学校培养留守学生良好个性心理的一项重要任务。人生难免会遭受到种种挫折。对留守学生进行耐挫折教育,当然要根据其年龄特点,注重预防、诱导,在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内,着力提高其耐挫力,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卫机制。具体做法是:巧妙利用各种挫折,提高学生耐挫力。进行挫折教育不能仅限于对学生空对空地讲道理、列条例,要巧妙借助社会环境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修养。我们知道,由于某些条件的限制,人的某些需要和愿望可能无法实现。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如果思想准备不足,就可能导致心理失衡,造成心理扭曲,这就需要有相应的对策和教育方式。譬如:针对有些同学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却又找不到倾诉对象而表现出的沮丧情绪,我们在班团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妈妈,我想对你说”的演讲活动;针对有些学生在见到其他学生家长给孩子送温暖时流露出的失落情绪,我们就组织学生开展“寻找失落的爱”“辛苦了,奔波劳碌的爸妈”的书信作文比赛;有些留守学生生病时流露出一种无所依赖情绪,表现为神情萎靡、郁郁寡欢,我们就组织学生开展“自强自立”的主题活动;一年级新生刚入校,还很不适应学校的集体生活,我们就组织学生开展“我能行,我最棒”的活动,教会学生如何自理……正是通过种种行之有效的专题活动,帮助那些留守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观,正确认识自己所面临的现实,和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此外,还要善于利用榜样的力量对留守学生进行耐挫折教育,保尔、张海迪和海伦·凯勒他们身残志坚的事迹不是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吗?利用榜样的力量进行耐挫折教育,能加深学生对挫折的认识,激发其内在的上进心和勇敢生活的热情,进而转化为“自我发展运动”,促使其不断地奋发上进。
2.实施“感恩”教育,给学生一片阳光
我们知道感恩是一种美德,而“忘恩负义”却是一种为人所不齿的可耻行为。社会感恩意识的缺失,虽然局限于少数人和个别现象,但其影响不容低估,甚至会导致人的自私、人情的冷漠和社会道德的滑坡。人生的杠杆是精神,精神的支点是感恩。我们就是要通过感恩教育,帮助学生搭建一个健康的人生支点。感恩教育必须落在实处,不能只停留在讲大道理上,理论的说教是空乏的,教师的任务是教育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要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让他们懂得,感念父母之恩,孝敬父母是自己应尽的天职;感念祖国之恩,报效祖国是神圣的义务;感念自然之恩,学会与大自然生灵和谐相处;感念社会之恩,学会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秩序,做一个诚实的、有爱心的、讲良知的公民。在留守学生中开展感恩教育活动,从而使其学会感激自然、感激社会、感激他人,奏响了和谐社会从学生抓起的生动乐章。这是一种更加丰满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才是“刻骨铭心”的。事实证明,我们组织留守学生开展感恩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感激父母养育之恩的同时,体会到父母在外打拼的辛劳和良苦用心。落实到行动上,先要求学生为远行归来的父母洗一次脚,帮一身征尘的父母做一次力所能及的家务,每天好好学习,按时完成作业,以优良的成绩告慰在外辛劳奔波的父母。这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能藉此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和学习习惯,学会以实际行动感恩,不辜负父母对自己的期望。活动开展以来,受到家长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3.实施全民教育,为“留守学生”创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
显而易见,对留守学生的教育仅仅依靠学校和家庭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得到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关注和配合,要自上而下,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教育和监护体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加强相关的教育政策导向作用,确保留守学生不受任何歧视,让他们享受到平等的优质的教育资源;二是有针对性极强的法律法规体制,加强对网吧、游戏厅的管理力度,坚决杜绝未成年人进入;三是加强乡村文化环境建设,营造富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文化氛围,致力净化社会风气,为留守学生创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并因此受到良好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教育。
“留守学生”的教育是一项现实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功能,形成教育合力,争取一切积极力量,尽力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作者单位:湖南省衡山县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