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颈部中央组(Ⅵ区)淋巴结的转移规律和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5例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了双侧甲状腺全切除加双侧颈部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无手术及住院期间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4/195).中央组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35.4%(69/195),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因素包括年龄(OR=0.924)、性别(OR=0.213)、
【机 构】
:
364000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普外三科,364000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普外三科,364000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普外三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颈部中央组(Ⅵ区)淋巴结的转移规律和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5例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了双侧甲状腺全切除加双侧颈部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无手术及住院期间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4/195).中央组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35.4%(69/195),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因素包括年龄(OR=0.924)、性别(OR=0.213)、病灶数目(OR=2.208)和病灶总直径(OR =2.106).结论 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可发生中央组淋巴结转移,当患者为年轻人或男性,病灶呈多灶性或总直径> 0.5 cm时转移发生率明显增加。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原发性阑尾腺癌的诊断和治疗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原发性阑尾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原发性阑尾腺癌占同期阑尾切除标本的0.13%(8/6 069),8例患者中术前仅有1例明确诊断,术前常规腹部CT检查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其中2例一期行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5例二期行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2例术后辅以化疗.结论 原发性阑尾腺癌发病率低,缺乏特异性临床特征,术前诊断困难,误诊率极高,根治性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扩张症的诊断与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乳腺导管扩张症59例临床资料.结果 59例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乳腺炎性肿物46例,乳头溢液21例,乳头凹陷18例,乳房脓肿伴瘘管8例,均行手术治疗,依靠病理确诊.随访3个月至6年,无一例复发.结论 手术是乳腺导管扩张症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必须根据疾病的类型、部位及范围等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及术式.彻底切除病变,
目的 观察臭氧治疗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滑液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62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给予关节腔内注射医用臭氧治疗,每周1次,连续治疗5次为1个疗程.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关节滑液中hs-CRP和MMP
目的 评价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狭窄合并结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狭窄合并结石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6例,女10例,年龄26~65岁,输尿管中上段狭窄合并结石8例,输尿管下段狭窄合并结石28例.36例均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切开输尿管狭窄并碎石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并于术后半年复查B超、尿路平片或静脉尿路造影.结果 36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性手术;手术时
目的 探讨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中处理肠系膜下动脉(IMA)时保留左结肠动脉(LCA)的可行性与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3年10月72例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保留LCA 32例(观察组),不保留LCA4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末端回肠造口情况、IMA根部淋巴结清扫数目、IMA根部淋巴结转移及预后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保温策略对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凝血功能的意义.方法 选择86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ASA Ⅰ~Ⅱ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3例,对照组按常规手术进行;试验组采用综合性保温策略.分别监测和记录两组患者在麻醉前及麻醉后30,60,90 min和术毕时鼻咽温度.麻醉前,术中30,60,90 min和术毕,术后24,48 h取外周静脉血测量两组患者
目的 探讨英诺伟ⅣX-SC10封堵取石导管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8例单侧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患者按照区组随机化方法分为封堵取石导管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封堵取石导管组采用封堵取石导管联合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疗效.结果 封堵取石导管组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4%(51/54)比81.5%(44/54)],差异有统
目的 探讨脾外伤行射频消融保脾手术的手术适应证、手术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24例脾外伤患者,其中腔镜下射频消融保脾9例,开腹射频消融止血保脾15例(其中7例合并肝外伤).结果 24例患者均在射频消融下保脾成功,手术时间68 ~ 142(52±21) min.术后无出血、胆漏、腹腔感染等发生.患者住院时间4~ 16(5.0±2.1)d.结论 射频消融技术在外伤性脾破裂保脾手术中安全、可行,术后患者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