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2006年福建省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推进我省由海洋资源大省向海洋经济强省转变”的目标。依托福建广阔的海域、丰富的海洋资源、有利的对台优势,建设成为海洋经济强省的目标是具有可行性的。本文将对福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可行性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 建设 海洋经济强省 可行性
1. 关于海洋经济强省的涵义
海洋经济强省的界定主要是通过对海洋经济产值占全省GDP的比重、海洋三次产业结构比例、海洋科技贡献率大小、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好坏、海洋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程度等五个海洋经济要素指标所达到的一定数值要求来定义的。目前学界内仍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要实现海洋经济强省一般要求:海洋经济产值占全省GDP比重的45%以上,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大致为20:30:50,科技对海洋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在60%以上 ,海洋生态环境状况要做到全民化、科学化、自觉化、现代化,海洋法律法规体系要较为完善。
2. 福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重要意义
2.1符合我国海洋经济大发展趋势的要求
开发海洋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新的必然趋势,而中国的海洋经济也将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福建山多地少,人口与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陆地经济发展受限,却有着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条件,要赢得21世纪经济和社会的大发展大繁荣,发展海洋经济是福建的必然选择。
2.2是推进两岸繁荣和祖国统一的战略需要
福建建设成为海洋经济强省对于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推进两岸“三通”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只有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才能更好地发挥和实现福建的沿海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快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缩小两岸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加快推进两岸海洋经济的合作与开发,从而增进两岸往来和友谊,密切两岸经济和人文关系,促进两岸三通和祖国和平统一。
3. 福建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3.1海洋综合经济实力
2005年福建海洋产业总产值达2144.6亿元,年均增长15.6%;海洋产业增加值924.0亿元,年均增长14.9%,高出同期的全省生产总值增长速度4.1%;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4.1%,比2000年提高2.3%①。到2011年,福建海洋生产总值达4420亿元,比上年增长20.11%,占全省生产总值的25.2%,海洋生产总值居全国第四位。
3.2海洋经济产业结构
福建海洋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00年的31.0 : 16.7 :52.3调整为2005年的21.0:13.2:65.8再优化为 2010年的9.53∶41.15∶ 49.32。已形成海洋渔业、交通运输、滨海旅游、海水产品加工、船舶修造五大海洋支柱产业,多项发展指标已跻身全国前列。例如,海洋渔业等五大产业占全省海洋产业总产值的 83 % 以上, 其中水产品总产量居全国第三位, 人均占有量稳居全国第一位。
3.3海洋科技水平
全省海洋科技创新力持续提升。福建现拥有国家海洋三所、省海洋研究所、省水产研究所、厦门大学海洋学院、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及福建农林大学、省农科院等一批海洋科研院所,在海洋药物、海产品精深加工等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全省海洋科技贡献率从2000年的50%提高到2010年的59%。
4. 福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可行性分析
4.1有多个“国家战略”的强力助推
2009年5月6日,国务院正式颁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这充分表明了党和国家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所占据的重要战略地位的高度重视,也标志着海西战略逐步从地方决策上升为中央决策,从区域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为福建的建设和发展增添了强大助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迎来了新的重大机遇。
2011年3月,“加快平潭綜合实验区开放开发”被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同年3月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设立平潭综合实验区,开展两岸区域合作综合实验,努力把平潭建设成为两岸同胞合作建设、先行先试、科学发展的共同家园”,平潭综合实验区开放开发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地处海西“桥头堡”的平潭加快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
目前,已先后有70多个国家部委和中央企业与福建省签署了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合作协议、会议纪要或备忘录;多个省市特别是与福建接壤的周边地区主动融入对接,台湾百大企业在闽投资已增加至50多家②;2011年平潭综合实验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3.5亿元,地区GDP增长17.1%,达111亿元③,增幅居福建省全省第一。在“国家战略”的带动下,各项经济指标增长势头活跃,尤其是涉海经济指标尤为突出,为福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奠定了坚实基础。
4.2富有潜力的资源优势
福建是个海洋大省,拥有13.6万平方千米的海域面积,3324千米的海岸线(全国第二),大小港湾125处,深水港湾22处,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1374个(全国第二);拥有“渔、矿、油、景、能”五大海洋优势资源:近海探明有海洋生物2000多种,其中鱼类752种;已发现矿产地300余处,矿产60多种,其中有工业利用价值的20余种;海峡油气资源丰富,已探明油气资源总量近3亿吨;沿海区域风景秀丽,蕴含着风韵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沿海风能资源丰富,且具有利用潮汐、海流、波浪和温差发电的广阔前景。2010年福建海洋渔业等五大主导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全省海洋经济总量的83%④。这些资源优势彰显了福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潜力所在。
4.3福建独特的地域和人脉优势
独特的对台合作优势。海西地处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与台湾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源远流长。福建是大陆距离台湾本岛最近的省份,其中平潭岛距离台湾新竹仅68海里。台湾居民80%以上祖籍地在福建,台湾的民间信仰和民俗文化大多源于福建,闽南、妈祖、客家等文化在台湾地区有着广泛的影响。福建与台湾的商贸往来密切:据统计,2011年上半年台商来闽投资强劲增长,有137家台企增资11.68亿美元,分别占福建外商增资总家数、增资总额的73%和87%;已有台资企业3849家,累计投资总额93.94亿美元,注册资本55.82亿美元,外方认缴额49.13亿美元。⑤
强大的侨胞力量。截止2007年,福建籍海外侨胞总人数已达1264万人,居全国第二。据统计,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省共吸引侨资473.3亿美元,兴办侨资企业27861家,占引进外资的67%;侨胞在福建省捐赠的公益资金达174.64亿元。⑥此外,侨胞还给福建带了来先进的科技、教育、管理经验和机制等。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实践和经验表明,福建的发展离不开其海外侨胞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侨胞已成为福建各项事业建设和发展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注释:
①来源于《福建省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暨“十一五”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规划》.
②数字来源:福建省工商局.
③数字来源: 平潭综合实验区统计局.
④数字来源: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
⑤数字来源:福建省工商局.
⑥数字来源:中国侨商投资企业协会.
参考文献:
[1] 唐永红.《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意义与作用[J].两岸关系,2011,(7):43-44.
[2] 李闽榕.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构建蓝色经济示范区[J].发展研究,2011,(6):13-19.
[3] 林丽娟.加快福建海洋经济发展的若干思考[J].福州党校学报,2007,(2):52-55.
[4] 刘常标.关于福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若干思考[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3,(2):74-78.
(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关键词】 建设 海洋经济强省 可行性
1. 关于海洋经济强省的涵义
海洋经济强省的界定主要是通过对海洋经济产值占全省GDP的比重、海洋三次产业结构比例、海洋科技贡献率大小、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好坏、海洋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程度等五个海洋经济要素指标所达到的一定数值要求来定义的。目前学界内仍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要实现海洋经济强省一般要求:海洋经济产值占全省GDP比重的45%以上,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大致为20:30:50,科技对海洋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在60%以上 ,海洋生态环境状况要做到全民化、科学化、自觉化、现代化,海洋法律法规体系要较为完善。
2. 福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重要意义
2.1符合我国海洋经济大发展趋势的要求
开发海洋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新的必然趋势,而中国的海洋经济也将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福建山多地少,人口与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陆地经济发展受限,却有着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条件,要赢得21世纪经济和社会的大发展大繁荣,发展海洋经济是福建的必然选择。
2.2是推进两岸繁荣和祖国统一的战略需要
福建建设成为海洋经济强省对于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推进两岸“三通”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只有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才能更好地发挥和实现福建的沿海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快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缩小两岸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加快推进两岸海洋经济的合作与开发,从而增进两岸往来和友谊,密切两岸经济和人文关系,促进两岸三通和祖国和平统一。
3. 福建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3.1海洋综合经济实力
2005年福建海洋产业总产值达2144.6亿元,年均增长15.6%;海洋产业增加值924.0亿元,年均增长14.9%,高出同期的全省生产总值增长速度4.1%;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4.1%,比2000年提高2.3%①。到2011年,福建海洋生产总值达4420亿元,比上年增长20.11%,占全省生产总值的25.2%,海洋生产总值居全国第四位。
3.2海洋经济产业结构
福建海洋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00年的31.0 : 16.7 :52.3调整为2005年的21.0:13.2:65.8再优化为 2010年的9.53∶41.15∶ 49.32。已形成海洋渔业、交通运输、滨海旅游、海水产品加工、船舶修造五大海洋支柱产业,多项发展指标已跻身全国前列。例如,海洋渔业等五大产业占全省海洋产业总产值的 83 % 以上, 其中水产品总产量居全国第三位, 人均占有量稳居全国第一位。
3.3海洋科技水平
全省海洋科技创新力持续提升。福建现拥有国家海洋三所、省海洋研究所、省水产研究所、厦门大学海洋学院、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及福建农林大学、省农科院等一批海洋科研院所,在海洋药物、海产品精深加工等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全省海洋科技贡献率从2000年的50%提高到2010年的59%。
4. 福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可行性分析
4.1有多个“国家战略”的强力助推
2009年5月6日,国务院正式颁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这充分表明了党和国家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所占据的重要战略地位的高度重视,也标志着海西战略逐步从地方决策上升为中央决策,从区域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为福建的建设和发展增添了强大助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迎来了新的重大机遇。
2011年3月,“加快平潭綜合实验区开放开发”被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同年3月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设立平潭综合实验区,开展两岸区域合作综合实验,努力把平潭建设成为两岸同胞合作建设、先行先试、科学发展的共同家园”,平潭综合实验区开放开发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地处海西“桥头堡”的平潭加快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
目前,已先后有70多个国家部委和中央企业与福建省签署了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合作协议、会议纪要或备忘录;多个省市特别是与福建接壤的周边地区主动融入对接,台湾百大企业在闽投资已增加至50多家②;2011年平潭综合实验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3.5亿元,地区GDP增长17.1%,达111亿元③,增幅居福建省全省第一。在“国家战略”的带动下,各项经济指标增长势头活跃,尤其是涉海经济指标尤为突出,为福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奠定了坚实基础。
4.2富有潜力的资源优势
福建是个海洋大省,拥有13.6万平方千米的海域面积,3324千米的海岸线(全国第二),大小港湾125处,深水港湾22处,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1374个(全国第二);拥有“渔、矿、油、景、能”五大海洋优势资源:近海探明有海洋生物2000多种,其中鱼类752种;已发现矿产地300余处,矿产60多种,其中有工业利用价值的20余种;海峡油气资源丰富,已探明油气资源总量近3亿吨;沿海区域风景秀丽,蕴含着风韵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沿海风能资源丰富,且具有利用潮汐、海流、波浪和温差发电的广阔前景。2010年福建海洋渔业等五大主导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全省海洋经济总量的83%④。这些资源优势彰显了福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潜力所在。
4.3福建独特的地域和人脉优势
独特的对台合作优势。海西地处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与台湾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源远流长。福建是大陆距离台湾本岛最近的省份,其中平潭岛距离台湾新竹仅68海里。台湾居民80%以上祖籍地在福建,台湾的民间信仰和民俗文化大多源于福建,闽南、妈祖、客家等文化在台湾地区有着广泛的影响。福建与台湾的商贸往来密切:据统计,2011年上半年台商来闽投资强劲增长,有137家台企增资11.68亿美元,分别占福建外商增资总家数、增资总额的73%和87%;已有台资企业3849家,累计投资总额93.94亿美元,注册资本55.82亿美元,外方认缴额49.13亿美元。⑤
强大的侨胞力量。截止2007年,福建籍海外侨胞总人数已达1264万人,居全国第二。据统计,改革开放30年来,福建省共吸引侨资473.3亿美元,兴办侨资企业27861家,占引进外资的67%;侨胞在福建省捐赠的公益资金达174.64亿元。⑥此外,侨胞还给福建带了来先进的科技、教育、管理经验和机制等。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实践和经验表明,福建的发展离不开其海外侨胞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侨胞已成为福建各项事业建设和发展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注释:
①来源于《福建省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暨“十一五”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规划》.
②数字来源:福建省工商局.
③数字来源: 平潭综合实验区统计局.
④数字来源: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
⑤数字来源:福建省工商局.
⑥数字来源:中国侨商投资企业协会.
参考文献:
[1] 唐永红.《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意义与作用[J].两岸关系,2011,(7):43-44.
[2] 李闽榕.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构建蓝色经济示范区[J].发展研究,2011,(6):13-19.
[3] 林丽娟.加快福建海洋经济发展的若干思考[J].福州党校学报,2007,(2):52-55.
[4] 刘常标.关于福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若干思考[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3,(2):74-78.
(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