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不礼貌行为的教育效应

来源 :班主任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x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在校园里见到老师或老师模样的成年人都要行队礼,并说:“老师好!”成年人大多不回礼,很多老师甚至连头都不点一下。对教师的行为表现,学生心知肚明,已经形成心理定势。个别外来的老师不明所以,在接受学生的队礼之后,回礼“你好”,但没等他们说完,学生早已跑很远了。
  小学生向老师或其他成年人行队礼并问好本身包含着道德教育目的——养成尊重长辈和老师的行为习惯。不能说这一本意有什么偏差,但具体操作的现实却与这一本意有诸多悖拗之处。
  
  一、“无礼貌的不关注”
  
  大街上两个陌生人迎面而过时,双方在一定距离外会迅速交换一下目光,在擦肩而过时,双方的眼睛都看着别处,避免看见对方的眼睛。这种现象在社会学中被称为“有礼貌的不关注”。有礼貌的不关注并不是真的忽视别人,而是表明认识到别人的存在,但又不冒犯别人的一种态度。之所以不关注别人,因为这是一种礼貌和尊重。如果反过来,一个人在与他人擦肩而过时盯着别人看,则是没有礼貌、不尊重别人的表现。有礼貌的不关注是部市陌生人之间的一种约定俗成的、可期待的社会互动方式。也就是说,在正常情况下,只要出现了类似的场景,这种社会互动方式总会发生。
  熟人之间的社会互动遵循另外的规律。两个熟悉的人相遇了,总是互相招呼,双方都将注意力的焦点放在对方身上,注意对方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并做出相应的回应,这在社会学上称为“有焦点的互动”。在有焦点的互动中,双方既要注意对方的面部表情、姿势表达,也要注意对方的言语,并做出相应的反应,否则互动就会发生阻碍。熟人之间社会互动为什么以有焦点的社会互动为主要形态呢?答案是礼貌和尊重的需要。对陌生人,不关注是礼貌的,过度的关注是不礼貌的;对熟人,关注则是礼貌的,不关注则是不礼貌的。因此,在熟人之间,一方做出了表示,另一方的回应行为应该是可预期的。
  学校本来就是一个熟人空间,学校成员之间呈现出一种熟人关系。同一学校的师生之间,虽然可能相互叫不上名字,但毕竟不是陌生人。因此,正常情况下,师生之间应该遵循“有焦点的社会互动”原则,不应采取“有礼貌的不关注”互动方式。学生向教师行队礼,按照“有焦点的社会互动”原则,教师的回礼行为应该是可预期的。上述学生行礼而教师不回礼的现象则与此不符。也就是说,教师可预期的回礼行为没有发生。从教师的角度看,其行为表现出一种对行礼的学生的不关注。但这种不关注不同于发生在陌生人之间的“有礼貌的不关注”,而是一种“无礼貌的不关注”。因为熟人之间的互动是可预期的,如果可预期的行为在互动的一方没有出现,那就失礼了。
  
  二、“无礼貌的不关注”为什么会发生
  
  南京某中学有学生值日制度,每天值日生在学校大门口恭迎老师,见到老师就鞠躬并喊:“老师好!”南京某电视台曾在此偷拍,发现很多老师对学生的鞠躬礼置若罔闻,连头都不点一下。有些老师骑着自行车、开着汽车直接闯进大门,似乎学校门口没有学生存在一样。这类现象的存在,说明教师对学生“无礼貌的不关注”不是孤立的现象,也不是只存在于小学、中学,大学里同样存在。
  在理想状态下,师生之间应该是平等相处、互相依赖的关系。但这种理想的状态很少在现实中出现,现实中的师生关系往往是学生有求于老师。现实的教育是功利的,学生上学往往不是为了享受上学的过程,不是为了修身养性,而是为了通过学校教育获得社会地位和经济上的回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关键性的人物。学生社会地位和经济上的回报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对自己是否关注。因此,学生有有求于老师的心理感觉,老师也有被学生求的心理感觉。正是双方的这种心理感觉共同促成了“无礼貌的不关注”现象的发生。一些老师在学生有求于自己的心理感觉的驱使下,不仅对未成年的孩子没有礼貌,甚至对孩子的家长也没有礼貌。教师之所以有恃无恐,是因为教师可以极大地影响,甚至决定学生的前途与未来。
  教师与学生相比,地位上的差距是巨大的。首先是成年与未成年的差距。教师是成年人,学生是未成年人,这一点已经决定了双方关系的不对称性。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社会是成年人主导的,成年人掌握着社会的权力和资源,未成年人只是社会的附属部分,要依赖成年人才能生活。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成年人身心成熟、经验丰富,与未成年人相比具有不可动摇的优势。其次是身份和地位的差距。教师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角色,承担着教育别人的义务,所以有教育学生的责任和权力。再次教师的教育者角色派生出诸多权力,包括教育、管理、监督、评价学生等权力,这些权力的运用又拉大了师生双方的差距。也就是说,从实然的角度看,师生关系并不是一种无差距的平等关系。对于这一点,很多教师是非常清楚的。修养好的教师会自觉调整自己,克服实际差距上的不平等,在人格上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而修养不好的老师则很容易在这种巨大差距的惯性作用下,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不礼貌、不尊重。
  几乎没有一个老师会说自己不爱护学生,相信很多老师在这一点上都是真诚的。但不可否认,也有一些老师内心存在着对学生不同程度的轻视。这种轻视有四个不同的层次:认为学生幼稚,什么也不懂,这是第一层次的轻视;认为学生是受教育者,地位低,不能与自己相提并论,这是第二层次的轻视;认为学生笨、愚蠢,这是第三层次的轻视;认为学生品德有问题,不值得搭理,这是第四层次的轻视。前两个层次不涉及对学生的定性,后两个层次则是对学生智力和人格的否定。应该说,很多老师不搭理学生是前两个层次的原因,即认为学生幼稚,地位低,自己可以对他们爱理不理。但不可否认,有一些老师是认为学生智力、品格有问题而对学生无礼的。
  
  三、“无礼貌的不关注”的教育效应
  
  在学校生活中,儿童大量聚集,但其内在运行逻辑或文化却不是儿童文化,而是成人文化,呈现出明显的“成人主义”特征。所谓成人主义,就是贬低学生的地位,突出教师的地位,将学生视为可供成年教师操纵、塑造的工具的现象;成人主义在学校生活中的表现是全面而深入的:在制度生活中,从教育目标设定、组织机构设置与运行、建筑结构与环境布置、课程与教学文化等都是如此;在日常生活中,师生之间的交往关系、礼貌应答、心理氛围等方面同样如此。
  学生向认识的老师行礼,还可以解释为对老师及其劳动的尊重,对老师模样的成年人行礼则仅仅因为他们是成年人。久而久之,学生会慢慢明白:成年人是与自己不同的人,他们具有自己所不具备的优势。无论一个人怎么样,单凭他是成年人,你就得尊敬他。这反映出 成人社会的残酷事实:在成人主导的社会里,尊重未成年人、为未成年人着想等口号都是说说而已,未必真正落实。真正落实的是使未成年人服从于成年人,从而保证成年人的主导地位。教师作为成年人,也没有表现出与其他成年人的不同之处,同样维护着自己作为成年人的主导地位。
  未成年人行礼,成年人可以不还礼,这一现象所蕴涵的“尊重他是因为他是成年人,他不尊重我是因为我是未成年人”这一“潜台词”,孩子早已经“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要不然为什么会出现偶尔遇到回礼的老师,孩子却不习惯的状况呢?也就是说,在成人主义文化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学生默认了成人的优越性,结果造成成人主义的尖锐化、固定化。
  任何一个正常的社会,都应在成人主导与对未成年人的尊重之间保持一个平衡。没有成人主导,社会就可能失去稳定;而没有对未成年人的尊重,社会就会失去活力。学校教育中的教师对学生的“无礼貌的不关注”强化了成人主义,使成年人的压倒性优势尖锐化,实际上非常不利于年轻一代的自由成长。尤其是在一个朝向未来的时代,年轻一代对社会发展方向越来越准确的把握体现着社会发展的趋势。如果成人主义过于固化,对社会的发展是不利的。
  “无礼貌的不关注”还具有辐射和蔓延作用。会使我们产生这样一种观念——我们应该尊重有优越地位的人,可以不尊重处于弱势地位的人。老师(成年人)相对于学生(未成年人)而言,是强势群体,所以学生要对老师有礼貌,尊重他们;班主任相对于一般任课教师而言,是更有地位的人,所以不但要尊重他,还得在他的课上好好表现……反过来,学生相对于教师而言,是弱势群体,所以教师可以对他们不礼貌、不尊重;普通同学相对于班干部而言,是弱势群体,所以班干部可以不尊重他们;学习差的学生相对于学习好的同学而言,是弱势群体,所以学习好的同学可以不尊重他们……
  更可怕的是,长期处在这种逻辑之中的孩子,“无礼貌的不关注”的待人处事行为习惯的养成可能会沉淀到其人格深层,打下终身都解不开的“死结”,使其成为一个势利的人!要不然,我们的社会怎么会有那么多对有权势的人和有钱人极尽巴结奉迎之能事的人呢?教师作为个体,他们憎恨势利的人、势利的社会,却没有注意到,他们也在培养学生势利的人格!不要忘了,社会上那些势利的人都是从学校走出来的,谁能说他们今天的势利与昨天所受的教育一点关系也没有呢?在当今的社会里,对弱势群体鄙视、憎恶的现象时有发生,扪心自问,难道与我们的学校教育没有一点关系吗?
  
  四、“无礼貌的不关注”的心理效应
  
  如果一天之中见的成年人多了,孩子要行礼问好无数次,厌烦之情自然产生,很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他一边在行礼问好,一边在心里“腹非”。这种情况的反复出现可能催生表里不一的性格。考虑到小学生的实际处境,这种可能性是很大的。很多学校的公共厕所往往安置在学校操场的角落里,离教室很远,学生上厕所得走很长的路;而很多老师爱拖堂,任意占用本来就短的课问时间。这两种情况导致一些孩子下课后上厕所都是跑步前进,如果去厕所的途中遇到老师,就得急刹车停下来向老师行礼,而老师又爱理不理。换位思考,孩子会怎么想?完全有可能一边行礼一边在心里骂人。
  见着成年人就要行礼问好,这种机械训练的方式,有时候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困扰。比如,一个孩子就对在厕所里要不要给老师行礼苦恼不已:
  我上完厕所,正欣赏墙上的壁画时,忽然发现老师正站在我身边!
  我们学校只有两个厕所,一个男的,一个女的。所以,老师只得屈尊与我们共享一个厕所。
  可怜的是,我们的厕所蹲位很少,老师不仅要和我们争厕所,还要争蹲位。而我这个占着茅坑不拉屎者,引起了不小的公愤!老师一定是等得太急了,一只脚不断地在台阶上“吧嗒吧嗒”,我赶紧让“蹲”,老师迫不及待地蹲下去了。
  这时候我忽然遇到一个令我头痛的问题:我是该提着裤子溜走,还是该大大方方地向老师敬队礼?
  记得有一次,宇文宇看到老师从巷子里走来,就一路尖叫,躲到另一个巷子里。第二天,老师略带伤感地说:“真是白教你们了,见了老师吓得跟什么似的一溜烟跑了,好像老师得了传染病。”
  但这时候敬队礼,气氛、身份都不合适。这么庄严的礼仪怎么能在这么不严肃的地方举行呢?再说,我敬队礼的时候,眼睛该往哪里看呢?算了,就敬了吧!想到这儿,我壮了壮胆,快快地敬了个标准的队礼,用清脆的嗓音喊道:“老师好!”
  老师料不到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会在这时候向她敬队礼,只好艰难地扭过脖子,嘴微微撇了撇,点点头,嗓子眼里发出“呃呃”的声音。
  其实,我最怕的还是在澡堂里与老师赤膊相见。如果我这时候行个队礼,老师会不会搭理我呢?所以,每次去澡堂,我都警惕地左右张望。
  在学校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行队礼行为,似乎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但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能够折射出许多问题,包括由于师生关系的不平等,教师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对学生不够尊重:教师的行为表现作为影响源又反过来塑造学生的心灵,使学生慢慢学会势利;行队礼的机械要求还可能给学生造成这样那样的心理困扰。揭示这一现象所蕴涵的教育和心理效应,并不意味着反对学生向老师行队礼、打招呼,而是研讨教师如何行为。如果教师在学生行队礼的过程中能够相应地表达自己对学生的尊重,相信行队礼及其他师生互相问候的方式可以起到正面的德育作用。
其他文献
提起班级管理,我相信做过班主任的老师一定是各有各的绝招。我的绝招是“吴氏随笔管理法”。  近几年所带的班集体年年被评为“优秀班集体”,正是得益于此法。毕业的学生每逢教师节或用贺卡或用短信或亲自来拜访,无不对“随笔管理”感叹一番,眼中流露出对往日的怀恋与神往,有时他们还能说出几句当时的原话,也的确让我感动。我也因此体会到了比别的班主任更多的快乐。  我的“随笔管理”就是用随笔的形式来记录学生的言行及
期刊
古人云:“责人要含蓄,忌太尽;要委婉,忌太直;要疑似,忌太真。”学生一旦有过错,尤其是住校生,最怕班主任点名批评,对于偶尔犯错误的住校生。班主任更不能不分青红皂白、上纲上线地数落个没完。班主任可以有意识地装装“糊涂”,让学生自己去反省、去思考。这样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有利于他们进行自我教育,激励他们自觉改正错误。  班级两名住校生朱从伟和葛佳琪晚自习发生口角,大打出手。我闻讯,把两人叫到办公室
期刊
此时,窗外寒风紧,心中却佳木繁阴,藤蔓连络,花枝摇曳。  “我几乎是以秒计量生命。”这是我们的作者;  “默默地开一朵属于自己的花。…在路上看到的才是真风景。”佳作又来。  “今天是我们班的生日,分一块我们的蛋糕吧,哈哈。”这是我们的读者;  “一点小特产,表达对亲爱的编辑们的敬意与感激。”快递又至。  我们能固守在此,守望教育,往来奔忙,乐在其中,便源于此啊。  站在2011年的门槛蓦然回首,回
期刊
去年临近春节,我在街上遇到一个已毕业的学生,他对我说:“马老师,自从您那次表扬了我,我不但读书时再没抽过烟,而且到现在也没学抽烟。”  我记起了我是他的初中班主任,他家离学校不远,学习自觉性较差。有一个星期天他正与几个游手好闲的小青年边逛街边抽烟,被我无意发现。本想立刻把他叫住,狠狠地批评一顿,可一想,大庭广众之下,难免会使他难堪,教育会产生抵触情绪,就没有吱声。当时他也发现了迎面走来的我,马上将
期刊
●许多时候,我们都是用眼睛盯着学生的错误,而忽略了自己的问题;甚至有的时候,当我们发现自己的问题后,却矢口否认。  (安徽阜阳市第十中学贺华义)  ●在班集体培养的起始阶段,养成教育是关键的。一个制度不管有多么重要,如果一个集体不在日常行为中去认真履行,那它也会变成一纸空文;而当制度变成每个成员的自觉行为时,就会比有十个指挥员还要有效。而要达到这个境界的重要前提便是,这个制度在执行前便获得了全体人
期刊
用积极的观念来看,任何有问题的学生都会有一颗向上向善的心。因此,对于攻击性行为的学生的目标激励可以从两方面出发:一是树立一个平和处世、宽容待人的榜样人物,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消除攻击行为意识;二是构建一个符合其愿望诉求的可实现目标,并有层层递进的实现途径。用不断拔高的目标实现激励,唤醒并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雨来到办公室,我几乎不用猜就知道,她的同桌小吴又犯事了。  “这次又是什么事啊?”
期刊
●课堂小测,一生做得很不好。我说:“很高兴你对的比错的多。”学生挠了挠头,说下次会做好的。另一个学生更夸张,只对了两个,我说:“别灰心,至少没有全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老师相信你!”偌大一个男生脸上竟有一丝红云。  ●课问操,走廊上,两学生匆忙与我擦身而过,我大叫一声:“你们好!”然后轻轻地用开玩笑的语气说:“怎么,我的样子太吓人?”二人惊日要急着下楼,不过他们转身后还是一脸兴奋,可能是没想到老师
期刊
难得有个清闲的阳光午后,品一口清香袭人的香茗,躺在躺椅里,任阳光慵懒地从身上淌过,小狗皮皮安静地趴在脚边。熟悉的感觉让我恍惚又回到了二十年前。  当年19岁的我,师范刚毕业,带着对未来的憧憬,来到这个离家几十里外的陌生的小山村。眼前的景象和我预想的相差太大了,这哪像个学校啊?山头上整出一块大约二十几平米的黄泥巴地面,算是操场,昏暗的教室是土坯砌的,地面坑坑洼洼,几缕阳光从破了的瓦片中泻下来,几张用
期刊
打开2010年中学版《班主任之友》杂志第十期,我习惯性地翻看着目录,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其中在“教之思”版块中的一篇文章《如何构建自主化管理中的班干部队伍》深深吸引了我。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有过初来乍到时的焦头烂额,也有过小有收获时的自足,其中的滋味也许只有自己知道。班主任的工作是琐碎的,但我坚信,如果能建设好一支干部队伍,一定会对自己的工作有莫大的帮助。随着工作经验的不断积累
期刊
在我的生命列车上,最难忘的乘客是我的学生。  想到他们,心里总会浮上一种很温柔的情愫。  最初踏上我的列车,你们还一脸青涩,稚气未脱。我们彼此对视,陌生、忐忑、期盼。不知旅行中我们会有多少故事上演,希望我们相处和谐,旅途愉快。  旅行的开始,会有争执,有摩擦,甚至是小小的敌视和仇恨。可是细想,在旅行的过程中,我们之间更多的是温暖,是理解,是相互的扶持。当列车到达某个站点,你们要转身下车时,看着你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