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文章以浅显易懂的语言,结合高职学院的实际情况,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实践进行总结概括,为课程体系建设提出对策,对思政课更好发挥育人阵地功能提出了良好途径。
关键词:思想政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
引言
新课改对我国教育环境提出更高要求,为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有关教育机构有必要结合多种策略完善教学体系,为高职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以期多方面进行人才培养工作,进而有效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更好进行该门课程教学,有关教职人员有必要将日常生活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结合,使教学过程生活化、合理化,提高教学体系被有关高职学生的认可程度,为进一步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其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氛围,有关教职人员要有效构建教学体系,继而实现教育的真正目的。
1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要求
从知识层面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确保教学的实效性,要求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正确理解并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高职学生,要通过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正确理解并掌握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制理论知识;要通过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课程,正确理解并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通过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程,正确理解并掌握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以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做到“四个正确认识”,即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
从价值层面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使学生在理解理论的基础上认同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进而将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内化为信仰,使之成为学生个体思想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学生行为的准则。对于高职学生,要通过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认同并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要通过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课程,认同并内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通过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程,认同并内化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从知识层面到价值层面,从理解掌握理论到认同理论并内化为价值观念和行为标准,是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步转化与升华的过程,反映教学目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实现以及实现程度,即教学实效性问题。其中,在知识层面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基础,于价值层面认同内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落脚点,为广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和优秀建设者奠定良好的政治素养与职业素养。
2高职院校思政课体系建设举措
(1)以必修课为核心,构建思政课核心课程体系。“思修”课应更加贴近学生思想、生活实际,安排课后复习练习题册,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同时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内容的布置,从活动主题到活动方式,并安排具体课时完成,增强思政课的感染性。《概论》课是政治性、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单纯课本知识略显单薄,应该设有配套用书,作为知识补充,课程讲授结合历史和时政热点。《形势》课要结合时政热点,突出与课本知识的结合。
(2)改革核心课程的考核方式,促进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推进。改革考试方式,突出平时成绩,包含出勤、课堂表现、实践环节成绩等,保证学生对教学的兴趣;注重教材和教学内容的选取,重难点的分配;改变教学方法,注重教学相长,改变传统授课的满堂灌,利用翻转课堂和实践环节,调动学生积极性,听取学生的见解,把思政课打造成同学喜闻乐见、受益终身的精品课程。
(3)围绕大思政格局,打造科学、合理、有效的思政课课程体系,设立必修课为主,选修课、热点讲座、课外活动为辅,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全程、全方位、全员育人,切实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人文美育和心理素质,增长学生各项能力,为学生成才打下坚实基础。
3高职院校思政课体系创新举措
实践教学应根据各自学校和学生的特点,利用网络和社会资源,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
(1)重视课堂实践教学改革
課堂上采用翻转课堂、师生互动的方式,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采用演讲、竞赛等形式,真正让学生爱上思政课,改变以往呆板的授课方式。
(2)充分开展校园活动、学生社团等二课堂活动,延伸思政课堂二课堂是大学校园的风景线,各种学生社团穿插其中,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所。很多学校成立思政社团,吸纳优秀学员,定期开展各种活动,比如参观、竞赛、专场晚会等,把阵地拓展到校外,增长了知识面,拓宽了视野,更好的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理想信念的教育,增强了思政课堂的凝聚力。
(3)利用网络课堂、慕课,增加思政课受众群体网络课堂时间灵活,参与面宽,学生选择更自主,可以开展选修课、知识讲座等,优化思政课课程体系,将教学资源充分整合。
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会发展速度逐渐提升,对教育行业提出更高要求,有关教育部门有必要对现有教学体系进行优化,为高职学生提供更合理的教学体系,进一步提升高职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创设新型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体系。为更好进行该科目教学,有关教职人员有必要及时参与培训课程,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以及自身对课堂的掌控力,提高自身对多种教学体系的熟悉程度,能有效应变课程突发状况,有效控制课堂秩序,使课堂教学能有条不紊的展开。
参考文献:
[1]吴云.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新课程体系与理论创新[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2010,(06).
[2]史向军,张琼.“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01).
[3]李文静,曹均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性研究综述[J].科教导刊,2012,(07).
[4]尤春阳.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J].才智,2012,(18).
关键词:思想政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
引言
新课改对我国教育环境提出更高要求,为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有关教育机构有必要结合多种策略完善教学体系,为高职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以期多方面进行人才培养工作,进而有效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更好进行该门课程教学,有关教职人员有必要将日常生活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结合,使教学过程生活化、合理化,提高教学体系被有关高职学生的认可程度,为进一步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其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氛围,有关教职人员要有效构建教学体系,继而实现教育的真正目的。
1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要求
从知识层面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确保教学的实效性,要求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正确理解并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高职学生,要通过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正确理解并掌握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制理论知识;要通过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课程,正确理解并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通过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程,正确理解并掌握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以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做到“四个正确认识”,即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
从价值层面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使学生在理解理论的基础上认同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进而将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内化为信仰,使之成为学生个体思想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学生行为的准则。对于高职学生,要通过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认同并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要通过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课程,认同并内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通过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程,认同并内化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从知识层面到价值层面,从理解掌握理论到认同理论并内化为价值观念和行为标准,是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步转化与升华的过程,反映教学目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实现以及实现程度,即教学实效性问题。其中,在知识层面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基础,于价值层面认同内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落脚点,为广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和优秀建设者奠定良好的政治素养与职业素养。
2高职院校思政课体系建设举措
(1)以必修课为核心,构建思政课核心课程体系。“思修”课应更加贴近学生思想、生活实际,安排课后复习练习题册,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同时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内容的布置,从活动主题到活动方式,并安排具体课时完成,增强思政课的感染性。《概论》课是政治性、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单纯课本知识略显单薄,应该设有配套用书,作为知识补充,课程讲授结合历史和时政热点。《形势》课要结合时政热点,突出与课本知识的结合。
(2)改革核心课程的考核方式,促进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推进。改革考试方式,突出平时成绩,包含出勤、课堂表现、实践环节成绩等,保证学生对教学的兴趣;注重教材和教学内容的选取,重难点的分配;改变教学方法,注重教学相长,改变传统授课的满堂灌,利用翻转课堂和实践环节,调动学生积极性,听取学生的见解,把思政课打造成同学喜闻乐见、受益终身的精品课程。
(3)围绕大思政格局,打造科学、合理、有效的思政课课程体系,设立必修课为主,选修课、热点讲座、课外活动为辅,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全程、全方位、全员育人,切实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人文美育和心理素质,增长学生各项能力,为学生成才打下坚实基础。
3高职院校思政课体系创新举措
实践教学应根据各自学校和学生的特点,利用网络和社会资源,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
(1)重视课堂实践教学改革
課堂上采用翻转课堂、师生互动的方式,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采用演讲、竞赛等形式,真正让学生爱上思政课,改变以往呆板的授课方式。
(2)充分开展校园活动、学生社团等二课堂活动,延伸思政课堂二课堂是大学校园的风景线,各种学生社团穿插其中,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所。很多学校成立思政社团,吸纳优秀学员,定期开展各种活动,比如参观、竞赛、专场晚会等,把阵地拓展到校外,增长了知识面,拓宽了视野,更好的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理想信念的教育,增强了思政课堂的凝聚力。
(3)利用网络课堂、慕课,增加思政课受众群体网络课堂时间灵活,参与面宽,学生选择更自主,可以开展选修课、知识讲座等,优化思政课课程体系,将教学资源充分整合。
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会发展速度逐渐提升,对教育行业提出更高要求,有关教育部门有必要对现有教学体系进行优化,为高职学生提供更合理的教学体系,进一步提升高职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创设新型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体系。为更好进行该科目教学,有关教职人员有必要及时参与培训课程,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以及自身对课堂的掌控力,提高自身对多种教学体系的熟悉程度,能有效应变课程突发状况,有效控制课堂秩序,使课堂教学能有条不紊的展开。
参考文献:
[1]吴云.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新课程体系与理论创新[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2010,(06).
[2]史向军,张琼.“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01).
[3]李文静,曹均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性研究综述[J].科教导刊,2012,(07).
[4]尤春阳.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J].才智,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