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在介绍景宁畲族自治县交通发展历史、现状和规划的基础上,提出交通调查体会。
关键词:景宁;交通;历史;现状;规划;体会
一、引言
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同时居住有汉、畲、苗、藏、回、侗、黎8个民族。畲族历史悠久,早在唐永泰二年(766)就从福建罗源迁居景宁,与当地的汉族兄弟生聚教训,共启山林,迄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景宁畲族自治县地处洞宫山脉,其西北部和东南部分别属于瓯江、飞云江两水系支流之源,东邻青田、文成县,南接泰顺、寿宁县(福建省),西靠庆元县、龙泉市,北连云和县、丽水市,距省会城市杭州约259公里,属于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开放地区,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第三层次内,是温州港口与浙西南的后花园。
二、景宁畲族自治县交通发展历史和现状
清朝同治《景宁县志》曾记载着:“景宁山谷遐阻,行于羊肠萦绕,斗折蛇行,商贾罕集。”在新中国成立以前,由于景宁地处山区,大山环绕,交通历来闭塞,人们购买生产、生活物资后全靠手提肩挑人扛、爬山涉水地运进景宁。在公路未开发前,瓯江一级支流小溪是景宁的主要航道,但历代只在丰水期放筏开船运输物资。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近年来,党和政府重视交通发展,扶持交通建设,交通情况发生巨变。
景宁公路发展的源头是1929年浙江省政府公布“浙江省公路线网计划”云和至景宁的公路项目。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一五”规划期间,浙江省政府规划云和经景宁至寿宁省道公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景宁掀起山区公路建设的第二轮高潮,先后建成庆(元)景(宁)青(田)公路大都至大顺路段、交见圩至庆元路段以及东塘至家地、白鹤至大漈、茶亭至黄湖等乡级公路。在景宁畲族自治县成立以后,景宁掀起公路建设的第三轮高潮。利用以工代赈和世行贷款等扶贫资金来建设山区公路,景宁交通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从以前单向的通路建设向路网建设转变。“九五”规划以来,景宁交通建设从两个方面实现了突破。首先是对县内省道公路提高技术等级进行改造和县乡公路“砂改油”以提高通行能力,其次是建设通高山公路和到行政村的简易公路。1995年12月,景宁实现了乡乡通汽车。“十五”规划以来,景宁县实施省交通“六大工程”,进行公路标准化改造,增加公路密度,提高乡村公路技术等级,提高公路安全舒适性,扩大公路覆盖面。到了2002年,景宁建成了至泰顺的二级公路。2004年,景宁基本完成了通乡、村公路的等级化、标准化和主要县道、乡道的“砂改油”,完成了31个村的准四级公路改造。“十一五”期间,景宁县以大手笔规划、大资金投入、大力度建设,交通事业迎来新发展,交通面貌得到极大改善,公路里程大幅增加,公路等级大面积提升。五年累计投入15.4亿元,比“十五”期间增长了3.2倍。大力推进交通重点项目,全力打造便捷、畅通、高效、安全的交通运输网络,交通条件明显改善,交通服务功能明显增强,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完成了县内干线公路砂改油,提升乡村公路等级的乡村康庄工程建设成效显著,累计投入财政资金29858万元,修建康庄公路,行政村等级公路通村率达到97%,路面硬化率92%,直接受益达251个村;库区公路复建工程进展顺利,省级文明公路创建工程基本完成。云景高速公路建设快速推进,实现高速公路零的突破,将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制约景宁畲族自治县发展的交通瓶颈问题,融入全省四小时交通圈,区位优势将得到显著提升。
三、景宁畲族自治县交通发展规划
在“十二五”期间,景宁畲族自治县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推进综合交通网络等四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设施先进、城乡共享的基础设施体系。
1、完善交通道路网。努力构建“一高二纵一横一连四通道”公路交通主骨架,提高公路网密度和等级。全面完成龙丽温(泰)高速公路云景段建设,争取开工建设景文段,全面融入全省“四小时交通圈”,实现接轨温州,对接海西区发展。实施省道提升工程,完成52省道岚头岭段改建,争取实施56省道改建工程(文成西坑至景宁)、52省道景宁县城过境段。完善县道建设,完成沙湾交见圩至龙泉叶村改建工程,实施庆景青公路景宁大均至交溪口段,争取实施家地至庆元上店段公路。完善县内农村公路网,提升农村公路通行能力。加快金钟大桥等库区、景区交通设施建设,完成丽水水阁至民族工业园公路建设。
2、完善公共交通和站场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城乡客货运一体化建设,建成县客运交通服务中心,建设乡镇客货运一体站,增加农村客运班次,适时开通“康庄小巴”,提高农村客货运能力。至2015年,农村客运班车通达率争取达到90%以上。加强公路养护设施及基层运管站建设,加大农村公路安保设施投入,提高公路养护能力,适时启动重点景区运管站建设。加快港航中心建设,完成航道、航标、安保监控设备、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实施好水上康庄工程,继续推进瓯江小溪流域撤渡建桥。
四、景宁畲族自治县交通调查体会
在这次家乡交通调查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经济要发展,交通须先行。定位为扶贫和旅游的云景高速公路是浙江省目前高速公路工程中施工难度最大的一个工程,建成后将把云和、景宁等几个浙西南欠发达县纳入全省四小时经济圈,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问题。由交通发展而产生的时空距离的缩短,将使景宁与温州、杭州及长江三角洲地区之间经济、政治、文化及技术上的联系进一步密切,这对长期形成的传统山区思想观念及封闭偏远的山区形象将产生深刻的冲击,并使景宁长期累积的水电能源优势、畲族风情旅游优势及民族经济政策优势形成强势。(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参考文献
[1] 景宁畲族自治县统计局.辉煌十一五——畲乡经济社会发展综述[DB/OL].http://jntj.jingning.gov.cn/rdzt/201104/t20110419_63859.htm
[2] 景宁政府门户网站.景宁畲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B/OL].http://www.jingning.gov.cn/zwgk/fzgh/201108/t20110805_72453.html
[3] 梅松华.浙江景宁畲族饮食文化旅游开发构想[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关键词:景宁;交通;历史;现状;规划;体会
一、引言
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同时居住有汉、畲、苗、藏、回、侗、黎8个民族。畲族历史悠久,早在唐永泰二年(766)就从福建罗源迁居景宁,与当地的汉族兄弟生聚教训,共启山林,迄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景宁畲族自治县地处洞宫山脉,其西北部和东南部分别属于瓯江、飞云江两水系支流之源,东邻青田、文成县,南接泰顺、寿宁县(福建省),西靠庆元县、龙泉市,北连云和县、丽水市,距省会城市杭州约259公里,属于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开放地区,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第三层次内,是温州港口与浙西南的后花园。
二、景宁畲族自治县交通发展历史和现状
清朝同治《景宁县志》曾记载着:“景宁山谷遐阻,行于羊肠萦绕,斗折蛇行,商贾罕集。”在新中国成立以前,由于景宁地处山区,大山环绕,交通历来闭塞,人们购买生产、生活物资后全靠手提肩挑人扛、爬山涉水地运进景宁。在公路未开发前,瓯江一级支流小溪是景宁的主要航道,但历代只在丰水期放筏开船运输物资。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近年来,党和政府重视交通发展,扶持交通建设,交通情况发生巨变。
景宁公路发展的源头是1929年浙江省政府公布“浙江省公路线网计划”云和至景宁的公路项目。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一五”规划期间,浙江省政府规划云和经景宁至寿宁省道公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景宁掀起山区公路建设的第二轮高潮,先后建成庆(元)景(宁)青(田)公路大都至大顺路段、交见圩至庆元路段以及东塘至家地、白鹤至大漈、茶亭至黄湖等乡级公路。在景宁畲族自治县成立以后,景宁掀起公路建设的第三轮高潮。利用以工代赈和世行贷款等扶贫资金来建设山区公路,景宁交通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从以前单向的通路建设向路网建设转变。“九五”规划以来,景宁交通建设从两个方面实现了突破。首先是对县内省道公路提高技术等级进行改造和县乡公路“砂改油”以提高通行能力,其次是建设通高山公路和到行政村的简易公路。1995年12月,景宁实现了乡乡通汽车。“十五”规划以来,景宁县实施省交通“六大工程”,进行公路标准化改造,增加公路密度,提高乡村公路技术等级,提高公路安全舒适性,扩大公路覆盖面。到了2002年,景宁建成了至泰顺的二级公路。2004年,景宁基本完成了通乡、村公路的等级化、标准化和主要县道、乡道的“砂改油”,完成了31个村的准四级公路改造。“十一五”期间,景宁县以大手笔规划、大资金投入、大力度建设,交通事业迎来新发展,交通面貌得到极大改善,公路里程大幅增加,公路等级大面积提升。五年累计投入15.4亿元,比“十五”期间增长了3.2倍。大力推进交通重点项目,全力打造便捷、畅通、高效、安全的交通运输网络,交通条件明显改善,交通服务功能明显增强,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完成了县内干线公路砂改油,提升乡村公路等级的乡村康庄工程建设成效显著,累计投入财政资金29858万元,修建康庄公路,行政村等级公路通村率达到97%,路面硬化率92%,直接受益达251个村;库区公路复建工程进展顺利,省级文明公路创建工程基本完成。云景高速公路建设快速推进,实现高速公路零的突破,将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制约景宁畲族自治县发展的交通瓶颈问题,融入全省四小时交通圈,区位优势将得到显著提升。
三、景宁畲族自治县交通发展规划
在“十二五”期间,景宁畲族自治县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推进综合交通网络等四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设施先进、城乡共享的基础设施体系。
1、完善交通道路网。努力构建“一高二纵一横一连四通道”公路交通主骨架,提高公路网密度和等级。全面完成龙丽温(泰)高速公路云景段建设,争取开工建设景文段,全面融入全省“四小时交通圈”,实现接轨温州,对接海西区发展。实施省道提升工程,完成52省道岚头岭段改建,争取实施56省道改建工程(文成西坑至景宁)、52省道景宁县城过境段。完善县道建设,完成沙湾交见圩至龙泉叶村改建工程,实施庆景青公路景宁大均至交溪口段,争取实施家地至庆元上店段公路。完善县内农村公路网,提升农村公路通行能力。加快金钟大桥等库区、景区交通设施建设,完成丽水水阁至民族工业园公路建设。
2、完善公共交通和站场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城乡客货运一体化建设,建成县客运交通服务中心,建设乡镇客货运一体站,增加农村客运班次,适时开通“康庄小巴”,提高农村客货运能力。至2015年,农村客运班车通达率争取达到90%以上。加强公路养护设施及基层运管站建设,加大农村公路安保设施投入,提高公路养护能力,适时启动重点景区运管站建设。加快港航中心建设,完成航道、航标、安保监控设备、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实施好水上康庄工程,继续推进瓯江小溪流域撤渡建桥。
四、景宁畲族自治县交通调查体会
在这次家乡交通调查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经济要发展,交通须先行。定位为扶贫和旅游的云景高速公路是浙江省目前高速公路工程中施工难度最大的一个工程,建成后将把云和、景宁等几个浙西南欠发达县纳入全省四小时经济圈,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问题。由交通发展而产生的时空距离的缩短,将使景宁与温州、杭州及长江三角洲地区之间经济、政治、文化及技术上的联系进一步密切,这对长期形成的传统山区思想观念及封闭偏远的山区形象将产生深刻的冲击,并使景宁长期累积的水电能源优势、畲族风情旅游优势及民族经济政策优势形成强势。(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参考文献
[1] 景宁畲族自治县统计局.辉煌十一五——畲乡经济社会发展综述[DB/OL].http://jntj.jingning.gov.cn/rdzt/201104/t20110419_63859.htm
[2] 景宁政府门户网站.景宁畲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B/OL].http://www.jingning.gov.cn/zwgk/fzgh/201108/t20110805_72453.html
[3] 梅松华.浙江景宁畲族饮食文化旅游开发构想[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