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扬州雕版印刷技艺是一种民族特征鲜明、传统技艺高度集中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针对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以扬州雕版印刷技艺为切入点,深入分析雕版印刷的历史文化内涵和重要性,探索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具体途径,最终为扬州雕版印刷技艺的传承保护以及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服务。
关键词:扬州雕版印刷技艺;大学生创新能力;作用途径
雕版印刷术是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由历史文物来看,中国人早在公元6世纪末至7世纪初已经运用该技艺进行印刷。中国雕版印刷技艺的发明和运用,记录和传播了人类社会的思想、知识和经验,为人类文明进步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2009年9月,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金陵刻经处和四川德格印经院三家传承单位一起代表中国申报的雕版印刷技艺正式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并指定为中国雕版印刷技艺的世界级传承单位。作为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如何传承保护雕版印刷技艺并将其融入到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中,这无疑是一个亟待认真思考和着重解决的现实问题。
在西方近代印刷术传入中国之前,扬州雕版印刷技艺被广泛运用于政治、社会、经济以及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扬州雕版印刷技艺精湛,文化内涵底蕴深厚,民族特色鲜明,在材料、技艺、艺术表现形式等方面都表现出开放创新和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
首先,是在雕版印刷设计方面的创新。明代万历年间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曾对当时的雕版印刷技艺的设计精妙表示由衷的赞叹:“他们的印刷方法有一个明显的优点,即一旦制成了木版,就可以保存起来并可以用于随时随意改动正文。也可以增删,因为木版很容易修补,而且这种办法,印刷者和文章作者都无需此时此地一版印出极大量的书,而能够视当时的需要决定印量的多少。”此外,为了顺应当时社会大众阅读以及审美需求,刻工在书籍版式和印刷字体的选择上,就先后发明创新了书口、鱼尾、书耳、牌记、插图等版式设计元素,实践探索了仿欧、柳、颜体等不同印刷字体形式,促进雕版印刷技艺在版式设计和字体形式上不断创新,从而赢得文人的青睐。
其次,是在雕版印刷技艺方面的创新。版画是扬州雕版印刷技艺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明代扬州等江南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工商业的繁荣,吸引了大批外地有名的刻工在南京、扬州、苏州等城市聚集,促进了不同地区版画制作技艺的相互交流融合。同时,以唐寅、仇英、丁云鹏、陈洪绶等为代表的画坛名家也与刻工一起参与到版画的创作设计当中,从而推动了朱墨双色套印、多色套印、饾版水印等版画制作工艺的创新发展,为明代版画艺术在中国版画史上赢得了“无书不插图,无图不精工”的美誉。
最后,是在艺术表现形式方面的创新。扬州雕版印刷技艺注重吸收国内其他城市的雕版印刷技艺养分,来不断丰富和提高自身的品种和样式。扬州木刻年画在制作设计上就注重吸取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的优点,经过不断实践创新,最终形成了扬州木刻年画线条灵巧流畅、色彩明快秀丽以及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
扬州雕版印刷技艺是中华传统文化精神、民族设计理念和东方视觉审美方式的外在体现。
目前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等机构依然完整地保留、传承着古老的雕版印刷技艺,为当代社会生活服务,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价值和功能,在中国古籍翻印、传统版画印刷、传统装帧形式的现代书籍印刷以及博物馆珍贵古籍的复制等方面大显身手。
有利于弘扬扬州雕版印刷技艺文化,提高大学生文化艺术素养,增强传承与保护雕版印刷技艺的使命感。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是全国最早、最有影响力的古籍线装书生产基地,保存着国内唯一的全套雕版印刷技艺,继续采用传统工艺印刷线装古籍,被誉为“江苏一宝”、“中华一绝、世界之宝”。因此,结合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开展课堂讲授、技艺实践、产品开发等系列雕版印刷技艺传承与教育活动,加深大学生对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的历史文化内涵认识,从中汲取优秀的传统文化养分,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文明和历史文化的了解。
有利于大学生汲取扬州雕版印刷技艺文化精粹,提升现代艺术设计的民族特色。雕版印刷的创造过程与中华文明历史进程紧密相连,与民众的生产生活緊密相连,其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极为丰富,是古代其他任何文化传播手段都无法比拟的,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科学普及和文化交流的强大动力。组织大学生参与“扬州雕版印刷技艺手机APP交互设计”等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引导大学生运用现代创意设计理念开展扬州雕版印刷技艺创新设计,演绎具有传统雕版印刷文化特色的创新产品,从而开阔大学生的设计思维空间。
有利于弘扬工匠精神,促进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清末,我国传统雕版印刷行业虽然受到西方近代印刷技术的冲击,但以陈开良、陈正春等为代表的刻工依然继续从事传统雕版印刷,因其雕版印刷技艺精湛并世代沿袭,又主要聚集在扬州杭集一带,而被世人尊称为“扬帮”。正是凭借“扬帮”刻工对雕版印刷技艺的坚守与专注,才为我们后人留下了丰富多彩的雕版印刷文化遗产。在大学生中间继承和弘扬以“扬帮”刻工为代表的工匠精神,才能使大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养成认真对待和完成工作的良好品质,用实际行动去支持我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型。此外,“敬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专门针对公民个人层面所提倡的价值准则之一。工匠精神与其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所以在学生中发扬工匠精神,也符合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需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在当代社会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次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在非遗传承保护以及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努力寻求扬州雕版印刷技艺文化资源开发和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之间的契合点,充分挖掘扬州雕版印刷技艺文化资源,通过教学活动和创新实践等途径来促进扬州雕版印刷技艺向现代产业、生活空间进行延伸拓展,最终推向市场的同时丰富大学生创新教育内容,增强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运用。 第一,借助移动互联网时代潮流,尝试开展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结合互动设计与衍生品创意交流功能,实现扬州雕版印刷技艺文化资源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资源共享。众所周知,扬州雕版印刷技艺与我国其他传统手工艺一样,在新的形势下面临很大的生存挑战与发展瓶颈。为了更好的保护、传承、发展雕版印刷这一民族传统技艺,传统雕版印刷行业发展需要多个方面实现突破。当下迅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移动互联网顺应大众追求个性化、社群化、精准化产品的市场需求,应运而起。因此,针对扬州雕版印刷技艺文化资源和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积极开展“扬州雕版印刷技艺APP界面设计”等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项目探索,通过线上与线下教学模式的多元化融合,促进大学生在学习扬州雕版印刷技艺文化的过程中养成自我、自主、自择的学习习惯,多渠道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学习技能。在具体创新实践过程中,积极利用互联网优势,运用交互设计等现代技术手段,将扬州雕版印刷技艺的历史传承、技术工艺、艺术特色、示范流程等内容进行全面系统地整理、存录与展示,充实教学资源平台、学习支持平台、服务平台等三大平台资源内容,使其成为大学生运用互联网学习扬州雕版印刷技艺文化的主要途径。
第二,依托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的品牌示范效应,开展与之相关的主题教学、项目教学和跨界教学活动,激发大学生创新思维的潜力与能力。始建于1958年的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当时主要以保存、整理中国传统雕版印刷技艺为己任,整理、保护和管理了近30万面古籍版片,经过50年的发展和壮大,如今该社已形成集研究、策划、编辑、生产、发行于一身的古籍印刷企业。针对大学生创新思维潜力与能力训练,通过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的辐射带动作用,高校优先考虑建设与完善平面设计、印刷等一批相关专业课程体系,邀请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的工艺美术大师成立校内大师工作室,与专业课教师一起组成教学团队,将写样、雕刻、刷印等传统雕版印刷工艺与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结合起来,注重将雕版印刷元素与实际教学项目的有效衔接,通过教师、师生相互间的碰撞交融,有意识引导大学生对雕版印刷文化元素的深入理解与消化,锻炼大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自主体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创新设计思维,为大学生在工作以后设计出更加有内涵、有文化、有市场的产品打好基础。
第三,围绕扬州雕版印刷文化载体建设,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相关的产、学、研、创等活动。近年来扬州逐步完善了以博物馆和科印社为代表的雕版印刷文化载体建设。一类是以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为代表的展示与宣传载体,主要以雕版印刷的收藏、保护为主要目的。另一类是以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为代表的集产品开发、销售于一体的雕版印刷产业载体形式。通过组织大学生参与这两大载体建设,一方面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和雕版印刷手工艺大师以及艺术设计人才之间交流切磋技艺的平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另一方面,一些好的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也可以考虑通过两大传统手工艺载体,实现产、学、研、创无缝对接,完成创新成果转化。通过雕版印刷文化创意衍生品等设计与创作实践,使古老的雕版印刷手工艺文化不只是在博物馆起到陈列展示作用,而是走出博物馆重新融入到现代人的日常生活,留得住根脉,记得住乡愁,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真正成为大学生创新教育的不竭源泉。
目前,扬州拥有雕版印刷、剪纸、古琴制作等三项世界级非遗项目,在传统手工艺非遗项目的传承保护方面已经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与国内外其他先进城市相比,扬州在一些相关具体层面和关键指标上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与不足。例如,针对非遗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开发,扬州设计行业中普遍存在缺乏创意、千品一面以及地域文化缺失等问题。究其关键原因,还是在于创新型设计人才培养体系的不健全,导致创新型人才培养跟不上行业、产业发展的需求。雕版印刷术是人类文明史上划时代的创造,是活的“化石”,它积聚了人类文明的精华、推动了世界前进的脚步、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底蕴,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传承和保护好这一传统技艺,是责任,更是义务。作为高校,积极围绕扬州雕版印刷技艺等非遗文化资源,发挥高校智力、科研资源优势,在秉承非遗文化精髓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在学生创新教育中融入雕版印刷技艺等非遗文化资源,引导学生对非遗文化和现代艺术设計的创新和探索,为扬州雕版印刷技艺等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杭间.中国工艺美学史[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2]郑振铎.中国古代木刻画史略[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学习出版社,2016.
*本文系2015年度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科研课题“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研究——以扬州雕版印刷技艺为例”(立项编号:kYLX201509)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扬州雕版印刷技艺;大学生创新能力;作用途径
雕版印刷术是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由历史文物来看,中国人早在公元6世纪末至7世纪初已经运用该技艺进行印刷。中国雕版印刷技艺的发明和运用,记录和传播了人类社会的思想、知识和经验,为人类文明进步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2009年9月,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金陵刻经处和四川德格印经院三家传承单位一起代表中国申报的雕版印刷技艺正式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并指定为中国雕版印刷技艺的世界级传承单位。作为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如何传承保护雕版印刷技艺并将其融入到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中,这无疑是一个亟待认真思考和着重解决的现实问题。
在西方近代印刷术传入中国之前,扬州雕版印刷技艺被广泛运用于政治、社会、经济以及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扬州雕版印刷技艺精湛,文化内涵底蕴深厚,民族特色鲜明,在材料、技艺、艺术表现形式等方面都表现出开放创新和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
首先,是在雕版印刷设计方面的创新。明代万历年间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曾对当时的雕版印刷技艺的设计精妙表示由衷的赞叹:“他们的印刷方法有一个明显的优点,即一旦制成了木版,就可以保存起来并可以用于随时随意改动正文。也可以增删,因为木版很容易修补,而且这种办法,印刷者和文章作者都无需此时此地一版印出极大量的书,而能够视当时的需要决定印量的多少。”此外,为了顺应当时社会大众阅读以及审美需求,刻工在书籍版式和印刷字体的选择上,就先后发明创新了书口、鱼尾、书耳、牌记、插图等版式设计元素,实践探索了仿欧、柳、颜体等不同印刷字体形式,促进雕版印刷技艺在版式设计和字体形式上不断创新,从而赢得文人的青睐。
其次,是在雕版印刷技艺方面的创新。版画是扬州雕版印刷技艺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明代扬州等江南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工商业的繁荣,吸引了大批外地有名的刻工在南京、扬州、苏州等城市聚集,促进了不同地区版画制作技艺的相互交流融合。同时,以唐寅、仇英、丁云鹏、陈洪绶等为代表的画坛名家也与刻工一起参与到版画的创作设计当中,从而推动了朱墨双色套印、多色套印、饾版水印等版画制作工艺的创新发展,为明代版画艺术在中国版画史上赢得了“无书不插图,无图不精工”的美誉。
最后,是在艺术表现形式方面的创新。扬州雕版印刷技艺注重吸收国内其他城市的雕版印刷技艺养分,来不断丰富和提高自身的品种和样式。扬州木刻年画在制作设计上就注重吸取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的优点,经过不断实践创新,最终形成了扬州木刻年画线条灵巧流畅、色彩明快秀丽以及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
扬州雕版印刷技艺是中华传统文化精神、民族设计理念和东方视觉审美方式的外在体现。
目前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等机构依然完整地保留、传承着古老的雕版印刷技艺,为当代社会生活服务,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价值和功能,在中国古籍翻印、传统版画印刷、传统装帧形式的现代书籍印刷以及博物馆珍贵古籍的复制等方面大显身手。
有利于弘扬扬州雕版印刷技艺文化,提高大学生文化艺术素养,增强传承与保护雕版印刷技艺的使命感。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是全国最早、最有影响力的古籍线装书生产基地,保存着国内唯一的全套雕版印刷技艺,继续采用传统工艺印刷线装古籍,被誉为“江苏一宝”、“中华一绝、世界之宝”。因此,结合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开展课堂讲授、技艺实践、产品开发等系列雕版印刷技艺传承与教育活动,加深大学生对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的历史文化内涵认识,从中汲取优秀的传统文化养分,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文明和历史文化的了解。
有利于大学生汲取扬州雕版印刷技艺文化精粹,提升现代艺术设计的民族特色。雕版印刷的创造过程与中华文明历史进程紧密相连,与民众的生产生活緊密相连,其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极为丰富,是古代其他任何文化传播手段都无法比拟的,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科学普及和文化交流的强大动力。组织大学生参与“扬州雕版印刷技艺手机APP交互设计”等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引导大学生运用现代创意设计理念开展扬州雕版印刷技艺创新设计,演绎具有传统雕版印刷文化特色的创新产品,从而开阔大学生的设计思维空间。
有利于弘扬工匠精神,促进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清末,我国传统雕版印刷行业虽然受到西方近代印刷技术的冲击,但以陈开良、陈正春等为代表的刻工依然继续从事传统雕版印刷,因其雕版印刷技艺精湛并世代沿袭,又主要聚集在扬州杭集一带,而被世人尊称为“扬帮”。正是凭借“扬帮”刻工对雕版印刷技艺的坚守与专注,才为我们后人留下了丰富多彩的雕版印刷文化遗产。在大学生中间继承和弘扬以“扬帮”刻工为代表的工匠精神,才能使大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养成认真对待和完成工作的良好品质,用实际行动去支持我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型。此外,“敬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专门针对公民个人层面所提倡的价值准则之一。工匠精神与其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所以在学生中发扬工匠精神,也符合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需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在当代社会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次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在非遗传承保护以及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努力寻求扬州雕版印刷技艺文化资源开发和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之间的契合点,充分挖掘扬州雕版印刷技艺文化资源,通过教学活动和创新实践等途径来促进扬州雕版印刷技艺向现代产业、生活空间进行延伸拓展,最终推向市场的同时丰富大学生创新教育内容,增强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运用。 第一,借助移动互联网时代潮流,尝试开展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结合互动设计与衍生品创意交流功能,实现扬州雕版印刷技艺文化资源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资源共享。众所周知,扬州雕版印刷技艺与我国其他传统手工艺一样,在新的形势下面临很大的生存挑战与发展瓶颈。为了更好的保护、传承、发展雕版印刷这一民族传统技艺,传统雕版印刷行业发展需要多个方面实现突破。当下迅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移动互联网顺应大众追求个性化、社群化、精准化产品的市场需求,应运而起。因此,针对扬州雕版印刷技艺文化资源和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积极开展“扬州雕版印刷技艺APP界面设计”等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项目探索,通过线上与线下教学模式的多元化融合,促进大学生在学习扬州雕版印刷技艺文化的过程中养成自我、自主、自择的学习习惯,多渠道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学习技能。在具体创新实践过程中,积极利用互联网优势,运用交互设计等现代技术手段,将扬州雕版印刷技艺的历史传承、技术工艺、艺术特色、示范流程等内容进行全面系统地整理、存录与展示,充实教学资源平台、学习支持平台、服务平台等三大平台资源内容,使其成为大学生运用互联网学习扬州雕版印刷技艺文化的主要途径。
第二,依托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的品牌示范效应,开展与之相关的主题教学、项目教学和跨界教学活动,激发大学生创新思维的潜力与能力。始建于1958年的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当时主要以保存、整理中国传统雕版印刷技艺为己任,整理、保护和管理了近30万面古籍版片,经过50年的发展和壮大,如今该社已形成集研究、策划、编辑、生产、发行于一身的古籍印刷企业。针对大学生创新思维潜力与能力训练,通过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的辐射带动作用,高校优先考虑建设与完善平面设计、印刷等一批相关专业课程体系,邀请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的工艺美术大师成立校内大师工作室,与专业课教师一起组成教学团队,将写样、雕刻、刷印等传统雕版印刷工艺与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结合起来,注重将雕版印刷元素与实际教学项目的有效衔接,通过教师、师生相互间的碰撞交融,有意识引导大学生对雕版印刷文化元素的深入理解与消化,锻炼大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自主体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创新设计思维,为大学生在工作以后设计出更加有内涵、有文化、有市场的产品打好基础。
第三,围绕扬州雕版印刷文化载体建设,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相关的产、学、研、创等活动。近年来扬州逐步完善了以博物馆和科印社为代表的雕版印刷文化载体建设。一类是以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为代表的展示与宣传载体,主要以雕版印刷的收藏、保护为主要目的。另一类是以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为代表的集产品开发、销售于一体的雕版印刷产业载体形式。通过组织大学生参与这两大载体建设,一方面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和雕版印刷手工艺大师以及艺术设计人才之间交流切磋技艺的平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另一方面,一些好的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也可以考虑通过两大传统手工艺载体,实现产、学、研、创无缝对接,完成创新成果转化。通过雕版印刷文化创意衍生品等设计与创作实践,使古老的雕版印刷手工艺文化不只是在博物馆起到陈列展示作用,而是走出博物馆重新融入到现代人的日常生活,留得住根脉,记得住乡愁,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真正成为大学生创新教育的不竭源泉。
目前,扬州拥有雕版印刷、剪纸、古琴制作等三项世界级非遗项目,在传统手工艺非遗项目的传承保护方面已经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与国内外其他先进城市相比,扬州在一些相关具体层面和关键指标上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与不足。例如,针对非遗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开发,扬州设计行业中普遍存在缺乏创意、千品一面以及地域文化缺失等问题。究其关键原因,还是在于创新型设计人才培养体系的不健全,导致创新型人才培养跟不上行业、产业发展的需求。雕版印刷术是人类文明史上划时代的创造,是活的“化石”,它积聚了人类文明的精华、推动了世界前进的脚步、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底蕴,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传承和保护好这一传统技艺,是责任,更是义务。作为高校,积极围绕扬州雕版印刷技艺等非遗文化资源,发挥高校智力、科研资源优势,在秉承非遗文化精髓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在学生创新教育中融入雕版印刷技艺等非遗文化资源,引导学生对非遗文化和现代艺术设計的创新和探索,为扬州雕版印刷技艺等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杭间.中国工艺美学史[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2]郑振铎.中国古代木刻画史略[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学习出版社,2016.
*本文系2015年度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科研课题“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研究——以扬州雕版印刷技艺为例”(立项编号:kYLX201509)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