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图是地理学最独特和有效的学科工具,是学生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的最独特而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地图素养是个体经过研习所形成的最基本且比较稳定的地图知识和技能,可利用地图解决生产、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的意识、能力和行为过程。下面是笔者经过课题研究和实践,总结出来的有效方法,以期帮助广大地理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地图教学,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地图素养,提高教学质量。
1培养学生阅读地图能力的方法
1.1培养学生阅读地图能力,要让学生掌握读图基本程序,即引导学生先阅读图名、图例,以及重要的地理界线,以此来确定地图的类型、地域范围等。然后引导学生对观察到的地理现象进行积极的思维,找出地理特征、地理规律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达到准确理解图像内涵和得出正确结论的目的。学生掌握了读图的基本程序,学会有序、有目的地阅读地图,就为地图能力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例如,学习我国降水分布特征,在阅读“中国降水分布图”时,可通过“读图——分析——归纳”的教学过程得出结论。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图名,明确阅读主题。
1.2引导学生阅读图例,理解图例内容后,通过从图中读出年降水量的最高值和最低值来了解我国年降水量的地区变化幅度;观察每一条年等降水量线所在的地理位置、范围大小和延伸方向,对其特征及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归纳,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各条年降水量线,大致都是东北——西南走向,东部地区更为明显。各条年降水量线的数值大小也由东南向西北递减。这说明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受海陆分布和季风的影响显著,明确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状况及总趋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通过读图活动,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状况及规律的理解,建立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组合等概念,而且在阅读地图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理解和记忆地图得出结论,使学生能熟悉读图步骤,掌握读图技能,养成读图用图习惯,形成地图思维。
2引导学生形成心理地图的方法
所谓心理地图就是包含着各种地理信息的地图在人脑中形成的表象。它是一种空间表象,是对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空间现状、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空间联系、空间演变和发展的清晰立体的反映。具体方法为:
2.1在教学中要图像开路,感知优先。心理地图的形成要靠反复多次地读图、用图,要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地图形象的感知。我们每一位地理教师应在引入新课时绝不忽视用图和展示地图,每一节课的讲述都尽可能地结合地图,通过地图来获得知识。在地图上分析问题,凭借地图记忆知识,从地图上找出规律得出结论。例如在中国地形的教学中,①引导学生看地形图,找出主要的山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等的空间位置、区域范围、海拔高度等。②凭借地图进行记忆,在空白地图上填出前面找到的地理名称(可自己设计图例),然后观察并找出这些事物的分布规律,得出我国地形类型丰富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③利用地图分析讨论地形地势对我国气候、大江大河流向及水能资源的影响。④将整节知识回到地图上归纳、概括、浓缩,使几页书的知识变成一张地图。地图的反复运用,在脑海里积累了丰富的地图感性资料,为心理地图的形成和积累打下了基础。
2.2以地图为重点的练习贯穿始终。以地图为重点的练习是指围绕地图进行的记地图笔记,仿绘地图,勾绘轮廓,對地图的补绘、改绘等练习形式。贯穿始终则不仅指一堂课的始终,而且指在全部教学过程中的贯穿。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到、手到、眼到、耳到,多种感官积极参与。通过多次勾绘山脉、河流、行政区,学生对这些区域的轮廓、海陆位置关系、海岸线状况,区域间的相对位置等就有了深刻的记忆。例如:绘制“长江、黄河”干支流形状示意图。注意形状特征、比例、穿过的地形类型、附近的城市等。根据学生绘图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逐步达到对中国、世界及部分地区的心理地图的清晰化。绘图是读图的提高和再创。教学中涉及的城市位置、交通干线及交通枢纽的分布等,都应落实到地图中。为了记忆图像中的重要信息,可默图,即不看书和图册,对地图进行默绘、默记、默填,从而构造心理地图。地理空间内容可以借助地图上的一些点、线进行串编学习。通过对学生长期有意识地心理地图训练,学生的空间感知和思维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自主、高效、有意识的学习。这无疑是一条通向地理学科学习捷径。
3加强图文转换训练
图文转换包括数据表格与图像之间以及地图与地理文字之间的相互转换。加强图文转换训练能够强化对地理概念、原理的理解和掌握,把握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联系,有利于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运用地图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3.1数据表格与图像的图文转换。学生通过分析表中地理事项的数据变化,并将数据绘制成图形,然后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这一过程不仅体现了对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而且通过学生动手绘图过程,体现了对学生时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针对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学生通过饼状图、曲线图等与数据表格之间的变换过程,能够加强对地图的认识,逐步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并运用这些信息与已学过的地理知识建立联系,增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2文字与地图的相互转换。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观察地图中分析得出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或通过阅读把文字表达的内容用图的形式表示出来,是训练学生图文对照、以图释文、以图解文能力的基本方法。将地理知识落实在地图上,建立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这种图文转换,不仅能够降低难度,便于学生理解,而且通过将地理知识与地图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从观察地图中建立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分析得出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这一学习过程,可以使学生借助地图掌握分析和研究地理现象的方法,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把握地理事物的特征、变化和发展。同时学生通过阅读,把文字表达的内容用地图联系起来,逐步养成使用地图的习惯和掌握运用地图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的方法。从读图中,分析得出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是培养学生地图能力的更高要求。
图形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利用地图作为导入新课的素材,利用地图作为课堂练习的载体,把绘图设置成学生的家庭作业,为活跃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铺路架桥。文字叙述是对图形的解释,图形是对文字叙述的概括。在教学中,适时组织学生进行图文转化的过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将地图解释成文字,把文字以地图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力,而且可以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使其有意注意的时间延长,激发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地图素养。
1培养学生阅读地图能力的方法
1.1培养学生阅读地图能力,要让学生掌握读图基本程序,即引导学生先阅读图名、图例,以及重要的地理界线,以此来确定地图的类型、地域范围等。然后引导学生对观察到的地理现象进行积极的思维,找出地理特征、地理规律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达到准确理解图像内涵和得出正确结论的目的。学生掌握了读图的基本程序,学会有序、有目的地阅读地图,就为地图能力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例如,学习我国降水分布特征,在阅读“中国降水分布图”时,可通过“读图——分析——归纳”的教学过程得出结论。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图名,明确阅读主题。
1.2引导学生阅读图例,理解图例内容后,通过从图中读出年降水量的最高值和最低值来了解我国年降水量的地区变化幅度;观察每一条年等降水量线所在的地理位置、范围大小和延伸方向,对其特征及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归纳,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各条年降水量线,大致都是东北——西南走向,东部地区更为明显。各条年降水量线的数值大小也由东南向西北递减。这说明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受海陆分布和季风的影响显著,明确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状况及总趋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通过读图活动,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状况及规律的理解,建立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组合等概念,而且在阅读地图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理解和记忆地图得出结论,使学生能熟悉读图步骤,掌握读图技能,养成读图用图习惯,形成地图思维。
2引导学生形成心理地图的方法
所谓心理地图就是包含着各种地理信息的地图在人脑中形成的表象。它是一种空间表象,是对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空间现状、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空间联系、空间演变和发展的清晰立体的反映。具体方法为:
2.1在教学中要图像开路,感知优先。心理地图的形成要靠反复多次地读图、用图,要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地图形象的感知。我们每一位地理教师应在引入新课时绝不忽视用图和展示地图,每一节课的讲述都尽可能地结合地图,通过地图来获得知识。在地图上分析问题,凭借地图记忆知识,从地图上找出规律得出结论。例如在中国地形的教学中,①引导学生看地形图,找出主要的山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等的空间位置、区域范围、海拔高度等。②凭借地图进行记忆,在空白地图上填出前面找到的地理名称(可自己设计图例),然后观察并找出这些事物的分布规律,得出我国地形类型丰富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③利用地图分析讨论地形地势对我国气候、大江大河流向及水能资源的影响。④将整节知识回到地图上归纳、概括、浓缩,使几页书的知识变成一张地图。地图的反复运用,在脑海里积累了丰富的地图感性资料,为心理地图的形成和积累打下了基础。
2.2以地图为重点的练习贯穿始终。以地图为重点的练习是指围绕地图进行的记地图笔记,仿绘地图,勾绘轮廓,對地图的补绘、改绘等练习形式。贯穿始终则不仅指一堂课的始终,而且指在全部教学过程中的贯穿。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到、手到、眼到、耳到,多种感官积极参与。通过多次勾绘山脉、河流、行政区,学生对这些区域的轮廓、海陆位置关系、海岸线状况,区域间的相对位置等就有了深刻的记忆。例如:绘制“长江、黄河”干支流形状示意图。注意形状特征、比例、穿过的地形类型、附近的城市等。根据学生绘图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逐步达到对中国、世界及部分地区的心理地图的清晰化。绘图是读图的提高和再创。教学中涉及的城市位置、交通干线及交通枢纽的分布等,都应落实到地图中。为了记忆图像中的重要信息,可默图,即不看书和图册,对地图进行默绘、默记、默填,从而构造心理地图。地理空间内容可以借助地图上的一些点、线进行串编学习。通过对学生长期有意识地心理地图训练,学生的空间感知和思维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自主、高效、有意识的学习。这无疑是一条通向地理学科学习捷径。
3加强图文转换训练
图文转换包括数据表格与图像之间以及地图与地理文字之间的相互转换。加强图文转换训练能够强化对地理概念、原理的理解和掌握,把握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联系,有利于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运用地图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3.1数据表格与图像的图文转换。学生通过分析表中地理事项的数据变化,并将数据绘制成图形,然后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这一过程不仅体现了对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而且通过学生动手绘图过程,体现了对学生时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针对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学生通过饼状图、曲线图等与数据表格之间的变换过程,能够加强对地图的认识,逐步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并运用这些信息与已学过的地理知识建立联系,增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2文字与地图的相互转换。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观察地图中分析得出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或通过阅读把文字表达的内容用图的形式表示出来,是训练学生图文对照、以图释文、以图解文能力的基本方法。将地理知识落实在地图上,建立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这种图文转换,不仅能够降低难度,便于学生理解,而且通过将地理知识与地图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从观察地图中建立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分析得出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这一学习过程,可以使学生借助地图掌握分析和研究地理现象的方法,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把握地理事物的特征、变化和发展。同时学生通过阅读,把文字表达的内容用地图联系起来,逐步养成使用地图的习惯和掌握运用地图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的方法。从读图中,分析得出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是培养学生地图能力的更高要求。
图形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利用地图作为导入新课的素材,利用地图作为课堂练习的载体,把绘图设置成学生的家庭作业,为活跃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铺路架桥。文字叙述是对图形的解释,图形是对文字叙述的概括。在教学中,适时组织学生进行图文转化的过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将地图解释成文字,把文字以地图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力,而且可以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使其有意注意的时间延长,激发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地图素养。